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六零军嫂有点辣:毒舌军官霸道宠

作者:纳兰翊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28章 也许这只是开始

书名:六零军嫂有点辣:毒舌军官霸道宠 作者:纳兰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36

祝筠点点头:“让他们自己做主,住哪里都没关系。”

俞菀卿笑着看向祝筠:“阿母,你真好。”

相处一段时间,俞菀卿发现阿母真的是温柔,细心,慈爱的长辈。

祝筠抿唇浅笑:“一家子,最重要就是可以坐在一起说说话,吃一顿饭,其余的,真的不重要。”

经历多了,这些事,就真的不是事了。

俞菀卿和周成业在南扶火车站等了一会儿,这才看到自己爸妈和大哥大嫂,三哥以及两个侄儿出现。

大哥一手抱着一个孩子,大嫂背着一个袋子跟在大哥身边。

三哥背上一个袋子,手上拎着两个,爸妈手里也拎着东西。

俞菀卿和周成业见状,忍不住叹息一声,俞菀卿说:“二哥,你宣传不到位,不是让你提醒爸妈,别整那么多东西来。”

周成业苦笑:“我提醒了,爸妈也答应了。”

所以,答应和做不做,是两码事。

兄妹两人只能认命,快步上前接过父母手中的大袋子。

俞菀卿和周成业一一和家里人打招呼:“爸妈,你们都拿了什么,这么多袋子。”

幸好二哥借了一辆拖拉机来,要不然都不知道如何把这大包小包带回去。

李秀兰打量女儿和二儿子一眼,发现他们都瘦了一点,心里暗戳戳想着这段时间给他们补一补。

“有一部分是做给你们的兄妹的衣服,有些是我和你大嫂送给庆梅的礼物,有些是你二哥订婚要用的东西。”李秀兰看着女儿拎着两大包东西依然走得这么快,心里泛酸,也不知道这丫头吃了多少苦,才这么利索。

俞菀卿的视线一直落在两个侄儿身上,他们也歪着脑袋想要看看她这个小姑。

俞志安见状,笑着说:“你不在家这一年多,你妈妈和你大嫂,你三哥经常拿着你的照片给两个孩子看,告诉他们,这是小姑姑。”

“你平时邮寄回去的东西,他们也会告诉孩子,这是小姑姑买的。”

所以这两个孩对小姑姑的印象还是很深刻。

张春雨也看了过来,眼里含笑:“有时候做错事,我骂他们几句,哥哥就会带着弟弟收拾包袱,说要去找小姑姑。”

两个孩子闻言都趴在他们爸爸的肩膀上,羞涩的笑了。

俞菀卿简直被这两个小白团子迷到走不动:“那么喜欢小姑姑啊,那就在这里多住一段时间。”

张春雨连连点头:“好,把他们留在这里跟小姑姑。”

“不用他们整天想着收拾包袱离家出走。”

两个孩子依然不说话,也不反驳,只是每一次大人说话,他们都会小心翼翼看向小姑姑。

对上小姑姑的视线时,他们又害羞的躲起来。

周成业开着拖拉机带他们回五星大队,路上,俞菀卿一边一个,把两个侄儿都抱在身边坐着,逗他们说话。

不一会儿,两个害羞的小家伙已经和小姑姑混熟了。

张春雨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感慨:“血脉至亲,有时候就这么神奇,就算一年多不见,一会儿就熟悉了。”

她很清楚自家这两个孩子,被教得很警惕,不会轻易和不熟悉的人亲近。

一年多不见的小姑姑,对他们而言,还是有点陌生。

可这陌生感,却能在十几分钟就消失了。

俞菀卿闻言笑了笑,相同的血脉,有时候未必亲。

所有的亲近,十之八九都是真心换来的。

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其实小孩子很敏锐的,谁对他好或不好,他都能感觉得到。

高庆梅和张红旗,郭红英几个女知青担心俞家的人带很多行李来,所以早早就在村口等着,看到她们下车,赶紧上前帮着拎行李。

都是认识的人,大家说笑几句就熟悉起来。

李秀兰说:“你们这几个孩子,真的太热心肠了。”

何小媛背着一个大包走在前面,闻言笑着转身:“阿姨,您是不知道菀卿对我们有多好。”

“我们做的这些,远远比不上菀卿为我们做的。”

王玉萍点点头:“您看我们,比起上次更强了,力气更大了,这些都是菀卿的功劳。”

“以前霍知青在这里时,还有人帮着分担一二,现在训练我们的都是菀卿,她的辛苦付出,才是令人敬佩。”

俞志安看得出她们这群女同志比起上次见面时,体能的确增强了不少,这些从她们扛着一个大包也能走得那么快就可以看出。

他看向俞菀卿:“小五,你做得对。”

遇到能相处的人,那就追求共同进步。

李秀兰听着大家称赞自己的女儿,内心一阵骄傲,脸上依然挂着温和的笑:“都是一群好孩子。”

“去年和今年都有很多知青下乡,我们大院也有很多孩子被分到全国各地,不到半个月就打电话或者写信回家哭诉辛苦,日子难过。”

她看向女儿和高庆梅等人:“你们却知道捏成一股绳,共进退,这是好事。”

俞家礼想到如今城里的情况,微微皱眉:“我觉得还会有很多知青下乡,今年六月份开始,有些地方已经出现强制性下乡的情况了。”

俞菀卿幽幽道:“也许这只是开始。”

“所以我们这些主动下乡的,还是幸运的。”王玉萍小声说:“我们下乡时还有不少补贴,如果下乡的人多了,这些补贴指不定也没了。”

李秀兰提醒一句:“你们不要管城里的事,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好地方总是人人都想要争着抢着来。”

“就怕以后知青点来了过于活泛的人。”

高庆梅微微皱眉:“短时间应该不会,如果城里越来越多知青下乡,知青办肯定撑不住,早晚会安排知青来五星大队。”

张红旗看向郭红英:“我不在家时,你不管遇到什么事,一定要找大家商量,可不能一个人糊里糊涂做决定。”

她今天休息,所以才有空和大家一起来接人。

现在听了大家的猜测,张红旗有点害怕郭红英这个一根筋会做出什么事来。

郭红英赶紧摇头:“才不会,我有什么事都会找菀卿和大家一起商量。”

“我又不傻,自然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2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