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少年剑已佩妥,出门便是江湖!

作者:君子不扶墙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206章 皇帝的决断

书名:少年剑已佩妥,出门便是江湖! 作者:君子不扶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8

朝堂之上,皇帝一语激起千层浪,百官皆惊,御驾亲征虽短短四个字,但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

几乎能动摇国本!

百姓可能不清楚,但立于金殿的这些大员们都清楚,皇帝虽看着容貌年轻,但真实年纪不小,全凭丹药续命轻颜。

如今真要亲自前往战场,如何能让人不担忧。

见皇帝在龙椅上,一言不发,漠视众大臣,张延山再次劝诫,直接搬出太祖武皇帝,以其做例。

“陛下,即便是当年太祖爷,四处征战,也早早便立下文宗皇帝为世子,可如今的大虞还没有太子!”

大虞建国之前,开创基业的武皇帝还只是位王爷,也早早定下继承人。

虽说身边将星云集,武皇帝自己也是位能征善战之豪杰,但战场凶险,谁都不能保证安然无恙。

连那时都如此,更别谈今日的皇帝,倘若去了战场,没有回来,又没定下太子,那大虞朝就真的走到头了。

届时除了外患,朝中的官员肯定会分裂成多派,拥立不同的皇子。

如此,天下将瞬间大乱,这是张延山最不想看到的。

他为官多年,自愿成为皇帝手中的棋子,背上权倾朝野,臣权大于皇权的污名,为的就是天下百姓,与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皇朝。

望着全部跪下的官员,虞千秋面色平静,不为所动,他缓缓起身,语气低沉,“陆炳听旨,去让内侍府拟旨,立三皇子为大虞太子,若朕亲征不归,命其承继大位!”

说完,他便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只留一众大臣跪在原地面面相觑。

自从内阁创建以来,朝廷颁发旨意的机构就变成了两个。

一是内阁商议,拟定旨意,请皇帝朱批。

二就是内侍司,这里面就几个人,全都是以大内总管陆炳为首的几大贼,无一不是在朝堂翻云覆雨的大太监。

他们是皇帝的家奴,从这里颁发的旨意,就是皇帝的意思。

所以,祸贼左震才会有御书房秉笔太监的职务,他就是负责在内侍司拟定旨意上朱批的人。

立太子的旨意,不让内阁颁发,皇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不给人拒绝或再多说的机会。

焦急的百官纷纷把目光投向张延山,如今能跟皇帝说上话的,也就只有他了。

“首辅大人,你快想想办法,立太子何等重要的事,陛下怎可如此轻易的决断?”

“在此时此刻做决定,岂不是给人一种迫于无奈的决策,甚至陛下可能还带着气性。”

“没错,况且立太子的话,二殿下更加合适啊!”

万分危急的时刻,这些官员说话口无遮拦,这让本就烦躁的张延山,瞬间火冒三丈,忍不住大声呵斥,“都闭嘴!!”

空旷的大殿都在回荡他的声音,百官皆沉默,不敢再多言。

他起身,跟随皇帝的脚步追去想要再次劝诫,但陆炳却挡住了他。

“首辅大人,我想陛下现在应该不愿见诸位大人,也包括你。”

张延山停下脚步,望着身前面无表情的大太监,他眉头紧皱,沉默许久后,才无奈的摇摇头。

陆炳既然阻拦,那就肯定没人能见得到陛下。

思索片刻,他当着百官的面,冲陆炳弯腰一拜,语气诚恳道:“陆总管,无论是立太子,还是御驾亲征的事,都太重要了,请你为了天下百姓,帮我劝劝陛下三思!”

陆炳看着他这举动,以及愣神的百官,心中惊讶。

要知道,读书人最是看不起他们这种残缺的奴才。

更何况张延山是天下读书人的标杆,位居内阁首辅的一品大员。

他沉默许久,才郑重的点点头,“大人说的我清楚了,会同陛下去讲。”

说完,他也离开,朝着皇帝的寝宫快步走去。

金碧辉煌的寝宫中,只有主仆二人,陆炳这才出声。

“陛下,亲征与立太子的事,您要不再考虑考虑,实在不行奴才替你带兵去打仗!”

听到这话,虞千秋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摇头一笑,“是张延山让你来的?”

“回陛下,确实是首辅大人传的话。”

这就是陆炳深得皇帝信任的原因,无论何事都不会隐瞒,对于如何做好一个家奴,格外的有觉悟。

虞千秋淡然一笑,摆了摆手,“带兵打仗跟武学境界无关,你即便能万军丛中过,又能如何?”

“数十万大军冲锋,即便是圣人若是不跑,也得殒命当场。”

闻言,陆炳默然,他想替皇帝分忧,但却好似什么都帮不上忙。

“去让你的那些干儿子们传我的旨意吧。”

这一刻,在陆炳面前,虞千秋没有再称朕,只有在真心相待的人面前,才会如此。

陆炳自然也察觉到了这细微的变化,皱着眉头,还想再说些什么,可看着皇帝那真挚的目光,还是点点头答应。

“奴才遵陛下的旨意!”

见状,虞千秋才放心的笑了出来,他轻声说道:“其实,我知道老二更适合当皇帝,但为何选老三,你也清楚。”

“唉,只可惜他不是我的血脉。”虞千秋无奈长叹,要奔赴战场,福祸难说,此刻的他说话也变得和善。

称呼虞静思也不再叫贱种了。

毕竟,在发现血脉之事前,父子二人相处了数年,怎么会没有一点感情呢。

或许,这才是他愿意放过武国公,放过虞静思的原因。

“至于御驾亲征,那些官员们看不明白,也不会懂。越是退让,北莽便越觉得大虞不行了,难有再战之力。”

“一旦让他们有了这种想法,那整个草原势必会更加疯狂,倾尽一切叩关,冲进这令他们祖祖辈辈心心念念的中原。”

“况且,我年轻时虽不比太祖武皇帝,但也能算的上文武双全,未必会输给那北莽!”

这话不假,以前的乾元帝,文武不凡,被誉为最有望接近太祖武皇帝的后世之君。

从他当太子时,就能看出一二。

虞千秋笑着,从始至终都很平静,淡然的给陆炳说明了所有情况。

陆炳听完,也觉得极有道理,心中再也没了任何别样情绪,如今只有一个想法。

帮皇帝把事情办成,办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1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