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细说红尘

作者:真费事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241章 诸气归一

书名:细说红尘 作者:真费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6

飞往阔南山的神光正是雷部天神曹玉高,只不过他来得比易书元预想中的晚了好几天。

不过其实曹玉高并没有真正看到此前炼制丹炉的异象,仅仅是随着白玉牌的气机感应一路到了阔南山。

但真正到了阔南山上空,曹玉高还是敏锐察觉到了一些异常,因为是雷部正神,所以能隐约感受到山上残留的一些雷劫气息。

而到了这里,似乎就玉牌也无法确定易书元的气息了,阔南山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怎么找人呢?

易先生定在山中,这山中发生了什么事?

曹玉高正在疑惑的时候,下方一个山头上有神光显现,阔南山神黄宏川已经单独现身。

“在下阔南山神黄宏川,不知是雷部哪位天神来此?”

曹玉高立刻落到了山头上,拱手向黄宏川回礼。

“雷部,曹玉高!”

“原来是曹雷将,有失远迎了,不知雷将来此所为何事?”

黄宏川心中已经想好说辞了,问天劫的事就说山中有精怪渡劫,哪怕对方不知礼数要细究,老松正好出来顶包,毕竟也算一起历劫的。

不过曹玉高也并不想干涉山中事务,而是直接点明来意。

“实不相瞒,曹某是与友人定好约定,近日得到传讯特来一见,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两天,不过至此地却不见其人气息。”

黄宏川抚须思索一下,便问道。

“敢问曹雷将之友是何人?”

曹玉高已经断定易书元就在山中,而身为山神的黄宏川多半知道些什么,他也不多说什么,展开一只手掌露出上头的玉牌。

玉牌上“仙尊”二字隐有华光闪烁。

“便是易道子!”

一看玉牌,黄宏川便知真假了,脸上也露出笑容。

“易先生正在山中,请随我来。”

说罢,黄宏川飞向山中深处,曹玉高微松一口气也立刻跟上,很快就到了老松等人所在的山头。

到这,曹玉高已经能直接看到稍远处山间溪流处的异常,虽气息隐晦,但那一座显眼的丹炉和炉前之人直接一眼可辨。

一看到山神带着曹玉高回来,趴在石生头上的灰勉立刻就出声了。

“曹神将?你怎么才来啊!”

“有事耽搁了,实属不该!”

曹玉高先向一侧的正拱手行礼的老松回礼,再对着石生头上的灰勉拱手,而灰勉踩着石生的脑袋人立而起,两只前爪也作拱手状。

石生好奇地盯着曹玉高,见对方向自己这边行礼,赶忙一起拱手。

“小子石生,见过神将!”

曹玉高令人生畏的脸上露出一丝自以为和蔼的笑容,他知道这个孩子。

“你就是易先生的徒弟吧?”

“嗯”

看着曹玉高的表情,石生只敢浅浅应一声。

曹玉高抬起头来看了看身边,这些人看来都和易先生关系不差。

但也是因为雷神来此,这山头变得短暂沉默。

灰勉倒是一点都不怕曹玉高,有此前的经历,它知道老曹是个敞亮神,便主动搭话了。

“曹神将,我和你讲讲先生为什么找伱过来,之前我们在月州遇上一个人”

灰勉大致将察觉到胥子昌并赶来月州之后的事讲了讲。

“那胥子昌心神之力损耗太过,要暂时恢复也少不了一旬之日,那人嘴上说不认识你那友人,但先生说他们必有牵连。”

“月州城,胥子昌?”

曹玉高下意识看向月州城的方向,一旬之日的话,胥子昌定然还没出关。

随后曹玉高又回转视线,看向了远方易书元的方向,那丹炉实在太过显眼,也不至于猜不出对方在干什么。

“没想到易先生竟然还精通仙道丹术,研修此道的仙人可是不多见啊!”

“是啊,我等也想见识见识真正的仙丹是什么模样的!”

听到两位神祇这种对话,灰勉低头和眉眼上扬的石生对视一眼。

即便一人一貂都一向认为师父/先生厉害得紧,可他们也清楚易书元的丹术是怎么推衍出来的,又加上是第一次炼丹,未必能满足山神和天神的期待吧?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炼成?”

曹玉高倒是一点都不担心,想了下笑道。

“我猜不会太久,至多还需要几天!”

曹玉高如今也算是对易书元有所了解,他迟迟没有来此,易先生不可能长久闭关炼丹,一定会分心留意胥子昌。

所以最晚胥子昌出关前,易书元一定成丹。

旁人也不再多言,只是在山上耐心等待,倒是西河村的易家人对于易书元入夜还没归来显得十分担忧。

——

夜色之中,头顶的星辰始终十分耀眼。

易书元自身意境延展,好似不只是坐在外部的丹炉之前,更如同也在面对身中的丹炉。

乾坤葫芦此刻已经飞到了丹炉顶端,其上也有星光闪耀,好似也是丹炉的一部分,更随着丹炉火焰一同变动华光。

此刻丹炉便是不断汇聚和淬炼灵气的过程,直至达到投出丹材所能承载的极限,并同时维持平衡点。

这或许是一个需要磨合的过程,淬炼天地灵气日月华光,再同诸气相融也并非易事,但那也是相对而言的。

对于易书元来说,顺其中诸气变化甚至有种一观自身变化之道的感觉,正如此前初研丹术时所想,炼丹亦是一种变化。

自炉成那一日傍晚开始炼丹,到三天之后的下午。

三昼夜之后,炉中此次丹材之气虽还未到达真正极限,但易书元自觉初次炼丹过犹不及,在稳定的一个平衡点运法施术。

不需手诀不需什么动作,易书元只是念头一动。

刹那间,炉中诸气归一,化为一股特殊的丹气由气化物。

丹炉也在此刻微微一震。

“咣~~~~~”

一道隐晦的波纹,伴随低沉的铜鸣声,自丹炉之处传向山野。

另一处山头上的众人顿时精神一振,纷纷打起十二万分精神。

“呜呼.呜呼呜呼”

山风在此刻呼啸,灵气也不再往此处汇聚。

下一刻,山中丹炉顶盖升起,在冲天火光之中,有一粒粒凝实的华光,好似随着丹炉火海的浪头卷向天空。

“开炉了!”“仙丹!”

那边山头上不由传来惊呼,而易书元则凝神看着天空。

那一粒粒华光在天际风中晃动几下,居然开始震动。

嗡~~~~

“啪~”“啪~”“啪~”“啪~”.

仅仅是眨眼的功夫,二十多粒丹丸直接炸开大半,一道道丹气灵光在崩裂中散溢,却又被周围的丹丸吸收不少。

下方是冲天炉火,同晚霞一起映红半边天,而身下的丹丸依然在这火焰上空随着热力翻滚。

嗡~~~~

所有丹丸再次震动,并且又炸开不少,丹气倾泻吞吐中只剩下五粒。

下一刻,这五粒丹丸竟然纷纷冲天而起,各自拐向四方。

“想跑!”

易书元朝天一指,乾坤葫芦立刻升空而起,葫芦嘴脱开后好似带出一阵灵风呼啸,好似也是炉中之火但又携着一股酒气。

各方丹丸立刻被吸了回来,葫芦在天空一转,五粒丹丸无一幸免,全都被吸入葫芦之中。

随后葫芦嘴飞回盖上,整个葫芦缓缓落回地面,落到了易书元摊开的手掌上。

与此同时,丹炉的顶盖缓缓落下,将炉火压制回了丹炉内部。

“咣~”

丹炉轻轻一震,一切动静也平息下来。

那边山头,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众人也在此刻踏空而来。

“恭喜易先生炼出一炉仙丹!”“真叫人大开眼界啊!”

“原来仙丹炼成之刻是这般景象,丹丸之灵如此之强,竟然还想破空而走!”

易书元向着众人拱手客气道。

“多谢诸位护持了,曹神将,你可终于来了!”

“先生勿怪,有事耽搁了!”

灰勉和石生也十分欣喜,但走近丹炉之后还是忍不住惋惜。

“那碎掉的一些好可惜啊.”“是啊,真可惜.”

易书元也觉得可惜,但脸上还是十分平静的,虽数量不如预期,可剩下的五粒质量可是超过预料的。

一旁的黄宏川等人听到石生和灰勉的话都是面带笑容。

“这可是仙丹,能成五粒还嫌少啊?世上能见着真品的人都不多!”

易书元闻言也是略微诧异。

“仙道丹术,竟没落至此么?”

黄宏川点了点头,只是抚须的同时心中也在想着,仙道丹术虽今不及往,但好像也没有什么太昌盛的时候吧?

“师父,您收得太快,刚刚我没看清,我想看看仙丹长啥样!”

“先生,我也想再看看”

其他三人则闭口不言,这话他们说不合适,但一个个说不想看看是不可能的。

易书元点了点头也不说什么,拔开葫芦嘴往手中一倒,在淡淡酒香之中,一粒丹丸出现在掌中。

丹丸极其圆润,只有黄豆大小,通体呈现金色,隐隐裹着华光,在易书元掌中并无任何动静。

“这就是仙丹啊!”

“吃了能长生不老么?”

易书元摇摇头笑着回答道。

“当然不能,但常人吃了,延年益寿祛病消灾还是不在话下的。”

一边的老松看着仙丹感慨道。

“如此珍贵的仙丹,只用来延年益寿就太过可惜了,易先生,此丹如何称呼?”

“此丹滋身壮气,又有明灵补神之妙,便叫做养元丹吧。”

有什么其他玄妙易书元也懒得归结到一起了,更不可能用《丹术妙绝》中那种夸张的名字,养元二字足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13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