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细说红尘

作者:真费事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239章 斗转乾坤炉

书名:细说红尘 作者:真费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6

易书元铸造丹炉虽然参考了《丹术妙绝》中的内容,但真正主要的却并非源自书中,某种程度上是意境丹炉的呈现。

有山河社稷图在手,易书元也能以更天马行空的方式炼制丹炉。

也是因为有山河社稷图在手,种种异常止步于大山深处,于外界观看阔南山,或许也就是能看到天空变得有些阴沉。

而在阔南山深处,在这一条溪流边,天地间的距离在此刻的阔南山上仿佛越拉越近,或者说阔南山好似在此刻的大地上有种拔地而起的感觉。

这让身为阔南山神的黄宏川都心绪难平,一旁的老松更不知所措,但他们都清楚这等天地异象代表着的都是莫大的变数。

易道子的名头这两年其实黄宏川和老松已经听过了,但和易书元接触的时候还是尽量保持平常心,毕竟当年就猜到了这位仙人的不凡。

但这会心中是怎么也平常不起来了。

天空烈焰熊熊燃烧,易书元全神贯注把握每一丝的变化,但他知道现在这种程度还远远不够。

易书元虽然嘴上不说,但仙道心气很高,自入道修仙以来,他手中每一件宝物虽然各有来历,却件件不凡,眼界早已经拔高。

既然要炼制丹炉,便绝不会炼制寻常之物!

另一边,石生意境之中水火分离,也到了关键之处,天阳坠落,大地之上水势向上翻卷。

阔南山中同样水气升腾,不光石生所处的小溪水流狂涨,山中各处水源地都开始涨水。

“不好,难道是走水?”

黄宏川身为阔南山神,对山中一切变化都较为敏感,已经意识到了不妙。

“什么?娃娃已经是人身了却还要走水么?。

老松也是惊愕不已。

“易先生,娃娃要走水了,下面是元江县!”

“水冲不出去!”

易书元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随后把口一张,一颗闪烁着隐晦华光的龙珠飞出,飞向阔南山中,所过之处混乱的水势全都改道。

但易书元自己却好似对其他浑不在意,一直看着上方火焰中只是初具雏形的丹炉,以及日月星辰同辉的天空。

还不够,还不够!

不显化么?

易书元再次看向不远处的石生,已经到了凝聚丹炉的关键时刻,如今因为他这师父的操作,以至于内外相合。

若成了则远超寻常,但难度也被拔高。

易书元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他不可能为了丹炉完满而牺牲弟子的修行,世事无常,月亦有阴晴圆缺呢。

“两位助我!”

低语一句,一直压制着自身法力的易书元轻轻一跃腾空而起,

袖中飞出折扇,而原本在灰勉手中的抚尺也飞了起来,连同易书元自己以三个方向环绕天空火球。

“请黄公助抚尺,请松老助折扇!”

易书元话音落下,下方两人不需要详细解释,已经将法力打向易书元的两件法宝,而易书元则自身运法。

抚尺似有华光坠地而生根,折扇似有狂风相随而应天,易书元自己则始终如一,既应人元也应人才。

两宝一人占据三元,也对照天地人三才,水与火会同日月星辰,占据阴阳与乾坤。

“哗啦啦啦.”

整个阔南山此刻已经漫起大水,山中动物正在到处逃窜,甚至一些山里精怪也惊恐不已。

不过这大水虽然恐怖,却并没有离开原本的山涧或者溪流,没有偏离水道。

就像是被无形的墙约束一样,纷纷向着众人所在的位置汇聚。

石生整个身体已经浸没在大水中,一旁护法的灰勉早已经跑到远处的树上,自觉也护不了这个法了。

山中走水并没有向下,竟然席卷上天,正如石生此刻意境中的某种变化。

天空中,易书元身中法力不断涌出,此刻必须增强火力,让丹炉显现了。

易书元一运法,下方的黄宏川和老松几乎同时出力,三道法光通过三个媒介,同时点向烈火熊熊之处。

一座黄铜色的巨大丹炉已经逐渐显现,周围日月星辰更是在此刻汇聚过来。

整个丹炉之上渐渐浮现出日与月,以及诸天星辰的图形,仿佛要将天象吸附过来。

“呜呼.呜呼呜呼”

整个阔南山,乃至四境各方的灵气,都在疯狂汇聚过来

正在这一刻,天际再显异象,

“轰隆隆”

一道闪电撕开了山河社稷图的屏蔽,让易书元心神剧震,几乎气息不稳。

日月星辰等种种异象也随之外泄,在整个阔南山已经呈现出来,而真正的天空此刻已经乌云密闭,一道道闪电在高空流窜,一股压抑的气息让人难以喘息。

易书元不惊反喜,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雨水之劫看起来终于从隐劫被他逼成了显劫了!

“来得正好!”

而这声音既是说给自己听,也更像是对着劫数所言。

下一刻,无穷闪电从天空落下,这劫雷自然不是来帮忙的。

不过易书元这会可不是一个人对抗天雷。

自身诸多法宝,黄宏川和老松,乃至石生都有分,还有那天空铜炉,更关键的是还有整个阔南山的山势,几乎结成一个浑然一体的阵势。

天雷落下,所有人都觉得好似大锤打在身边,耳中轰鸣震动不已,难受却也受得住。

雷光在易书元和几件法宝间流转,随后又导向烈火,只是不再有天劫这般可怖的冲击。

劫雷之气一入,天空烈焰刹那间盖过一切颜色,将阔南山上空化为一片火红。

“轰隆隆——”“轰隆隆——”

又有几道闪电落下,天空事物犹如沐浴着雷光。

到如今,山河社稷图根本不可能再盖住异象。

整个阔南山上空各种变化蔚为壮观,就算是元江县的诸多百姓也能看到一些特异之处。

人们能看到阔南山那边黑压压一片,电闪雷鸣不断,而那云彩更是被晕染得大片火红,绝对是这辈子都没见过的怪异天象。

而在一些有道行的各道修行之辈眼中,阔南山的变化何止是神异,简直是恐怖.

天劫并未连绵不断,仅仅在最初几道劫雷之后就立刻弱了下来。

仿佛天道有感,不再出力,转而化为一场大雨。

易书元此刻身中气息翻腾,可自觉齐心合力之下,还能再承受几道劫雷,但气数变化极快,贪多必失!

可惜了!

不过对比之前却又好太多了,易书元便在此刻运法最后一步,浑身法力一震。

下一刻,诸多法宝收回,龙珠也飞回口中,易书元自己更是飞退向后方。

“炉成.”

一声低语似如呢喃,却传遍阔南山域,最后竟然轰鸣如雷,隆隆之声久不断绝。

山中洪水也在此刻冲向天空,直接浇灌向那天际的熊熊烈火

下方的石生也在此刻感受外界变化,身内意境也事半功倍,水火交融,爆发出震天轰鸣。

更有炉内本身的纯阴反向淬炼外部雷火,从而阴阳互化,呈太极扭转.

“咣~~~~~”

整个阔南山上空发出一种低沉的铜鸣。

原本已经大雨滂沱的山中,更有漫天大水纷纷落下,好似九天之上有一个大盆泼水。

一切火焰纷纷熄灭,天空火云转瞬涂白,又在一种五行的震荡之中溃散。

云层消解,露出蓝天,也重归此前异象。

日月星辰之辉一齐收缩,直至全部汇聚到一处。

几息之后的天空中,一座巨大的黄铜丹炉凭空悬浮,炉洞烈火不止,炉身更有日月星辰,散发着一阵阵隐晦的华光,扭转着周围的光彩。

下方的黄宏川和老松自身气息还没能平复,但也顾不上调息,而是愣愣看着天空铜炉。

原来易先生炼制的宝物是一座丹炉?

单凭炼宝时的动静和种种异象,以及后来的雷劫,都不难想象这丹炉的不凡。

用这等丹炉炼制的丹药,怕是真正意义上的仙丹了吧?

不管别人怎么想,易书元现在是长出一口气。

此刻真正炉成,易书元心中反倒显得平静,也或许是该亢奋时候在炼制中已经过去了。

再看向下方已经恢复平常的溪流,石生依然盘坐在水中,但小脸上已经露出恬静的微笑,不用问,定然也是成了。

易书元从天空落下,那丹炉也随着他缓缓落到山中。

黄宏川和老松一起走了过来,看到炉中虽然烈火熊熊,但却丝毫没有给周围带来炙热感。

“此番多谢二位了!”

易书元向着两人行礼致谢。

“我等也该谢谢先生你,给这么一个经历天劫的机会,今日之后修行中定有所悟。”

黄宏川的说辞也是老松心中所想,即便只是观看这丹炉炼成已经十分难得,可谓是共夺天地造化,再一同经历雷劫,收益非凡啊!

“松朝也多谢先生提携!”

老松更是向着易书元躬身作揖,被易书元赶紧伸手扶住。

“本就是易某有求于你们,此间所得也是个人缘法!”

说到这,易书元倒是笑着又补充一句。

“不过到了如今,松老对天劫当多了几分平常心吧?”

老松没有多言,只是又重重拱了拱手,他修行的最大难关就是心障,当亲身面对过天劫,心障已经并非不可动摇。

其实炼制法宝的时间并非一定会很长,当各种条件齐备,也能强力催之一蹴而就,但有时候炼不动就只能磨。

“师父,我成了!”

这时候石生终于从静定中醒来,起身小跑着过来。

早已经明白的易书元只是点头颔首,而身边两人则笑着恭贺。

“恭喜小石生仙道有成!”“娃娃归于正途,可喜可贺!”

灰勉则从树上跳下来。

“厉害啊,不过这你要是都还成不了也不配做先生弟子了!”

“嘿嘿,灰前辈的话酸溜溜的!”

石生嬉笑一句,灰勉当即有种破防的感觉。

“啊伱个小兔崽子,翅膀硬了啊?”

“不敢不敢!”

一人一貂斗着嘴一起来到了易书元三人身边,随后都好奇地看向那座大丹炉。

这会丹炉虽然炼制完成了,但炉火不止,并且山中灵气也依然在不断汇聚,甚至隐约有天上日华垂落星力汇聚。

“难怪我感觉内外相印,原来师父真的在炼丹炉啊!”

本来是很正常的,但一边的黄宏川听得却微微一愣略皱眉头,内外相印。

黄宏川对仙道了解并不深,但多少也是明白一些东西的,这会似乎想到了什么。

灰勉跳回到易书元肩头,更关注丹炉中的情况。

“不过这炉子火是一直在烧着么,还是说先生已经在炼丹了?”

易书元看着炉中之火。

“对了一半,确实要燃炉试炼丹丸,但同时也还剩下一些铸炉的料子,更有雷火未消,不能随意散去,不如就再利用一下.”

说着易书元看向石生笑了笑道。

“弟子铸就仙基,做师父的便送一件礼物给你。”

这也是易书元见劫数则欣喜地一大原因。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3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