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上善九境

作者:赤子吉康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十一章 人生当如剑

书名:上善九境 作者:赤子吉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53

在楚羽大地和镇汉大地之间,有一座巍峨耸立的敖邙山。只见此山山势自河边陡起,由北而南,绵亘不断,峰峦尖秀,峭拔数十丈,朝霞暮烟,变态万状。东面,滚滚的乌黔江紧贴山脚呼啸而过;西南,万山丛错,群峰峥嵘。这里,不仅谷深坡陡,崖壁参差,而且西有成皋如虎牢关之险,东北有敖仓之粟,南有重镇越阳。敖邙山上有一条由南向东北的巨壑,当地人称之为“敖邙涧”。

乌黔江宽约600多丈,深达50余丈,汹涌澎湃的江水连绵不绝,怒涛千尺。

东阳上官府就座落在乌黔江的北面,镇汉司马季就座落在乌黔江的南面。

有人说这汹涌澎湃的乌黔江,就像一把巨型的锋利的长剑一样,将楚羽大地和镇汉大地活生生地划割开来;又像一条深不可测的鸿沟一样,让上官羽和司马季常常隔江相望,望江兴叹。但是,东阳上官羽敬惜镇汉司马季这位英雄的传闻,并没有被这条鸿沟所阻断,被誉为“是英雄就该相互敬惜”的一段佳话,慢慢地就在楚羽大地和镇汉大地黎民百姓中流传了开去。

……

“但是无论如何,即使是要成为人家刀板的鱼肉,也不能有失我司马季的英雄气概!”司马季在赴弘门之宴前,心里就打定了主意。

司马季自弘门之宴后的几天时间里,依然想不出上官梁和上官羽叔侄演的是哪一出把戏?“不过,万幸的是自己没有在弘门宴中丢了性命。”司马季在心里想道,“英之雄能在我临危之际出手,他也忒忠勇了!当然了,最关键的是还得谢赴宴前上官府托人带来‘内’字的那个人。”

自从司马季起兵起义以来,所向披靡,打了不少胜仗。他在镇汉这块大地上建立了大本营,自封为镇汉王,将原来的府郡建立了镇汉王府。

一日午间,镇汉王司马季问英之雄道:“英将军,公孙信那边的情况如何?”

“禀镇汉王,公孙他提出了一个苛刻的要求,不知当讲不当讲?”英之雄揖手说道。

“英将军但说无妨!”司马季笑道。

“公孙他说……”英之雄顿了顿,又道,“他必须镇汉王你亲自去和他面谈。”

司马季“哈哈”一笑道:“这个公孙信的架子倒是不小呵!只要是将才,本王亲自去找他谈谈也无妨!”

“那镇汉王也太给公孙信面子了。”英之雄缓声说道。

“面子?面子能值多少个银两?将才才是最重要的!”司马季又“哈哈”一笑道。司马季心中暗想:“我司马季和上官羽迟早都要拼一场硬仗。这打硬仗嘛,拼的就是将才!”

……

阳春二月,春意盎然,春寒料峭。司马季赴齐地信王府和公孙信会谈后的第八天,黄道、四相、上吉。

司马季已经足足戒斋了七天,设坛具礼,拜公孙信为座前大将军。

司马季拜将公孙信之后,镇汉所拥有的队伍就越来越大了,兵强马壮,地盘也越来越大。

一日,司马季唤来了英之雄,缓声道:“英将军,走,我们看看城郊的老百姓去。”

英之雄“喏”地应了一声。他随后和司马季行出了镇汉王府,朝城郊走去。

镇汉周边的战争已经停止了了大半年有余,城里的各行各业渐渐恢复,生意也逐渐火热了起来。杂技表演、舞狮的、玩耍的满街都是,老百姓也似乎已经忘记了战争带来的伤痛。

“镇汉王好!镇汉王来了!”城里的老百姓见司马季轻车简从行走在镇汉街上,一拥而来,夹道欢迎了起来。

“乡亲们好!乡亲们好!”司马季满脸笑容,挥手向沿街迎来的老百姓示好。

“各位父老乡亲,过去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我司马季与各位约法三章:杀人偿命、废除大赢二世帝国所有的严刑峻法、除暴安良。请大家放心,我司马季会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司马季的仁者风范,得到了沿街乡亲们的一片欢呼。

不时,有附近的乡亲给镇汉王府送来犒劳将士的酒肉,司马季也都下令统统归还。

“大家的心意我司马季都领了!镇汉大军粮草充足,乡亲们就不要破费了。”

司马季的所作所为,让镇汉的父老乡亲深深感动,也赢得了镇汉的父老乡亲的广泛支持。

原来,司马季也主张休养生息。他一方面扩大兵源,加强练兵;另一方面倡导自力更生,保障自供自给,不时还派镇汉的士兵参加农事,修整水渠,与当地的乡亲们一起加强农作物播种,扩大农业生产。

在镇汉城郊,司马季看见踏青的,打坝的乡亲们多了起来,面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在心中暗想道:“谁说我司马季是草根?谁说我司马季不事生产?我司马季就算是草根,还不是也照样称王,照样有人为我劳作生产!”

……

二月初二日,镇汉阡陌田园的“若龙水渠”周围早早就挤满了人,镇汉的乡亲们挥动着锄头,修圳、打坝,劳动的场面热火朝天。

乡亲们吆嗬着劳动的号子:“修水渠兮,广筑坝;广筑坝兮,龙抬头;龙抬头兮,雄天下!”英之雄跟随着老乡们一起劳动,也一起吆嗬了起来。

“若龙水渠”东边的草地上,五、六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小女孩正兴致勃勃地放飞着纸鸢。一只纸鸢突然断了线,飞向“若龙水渠”西边的树林。

英之雄见状大急,遂丢下手中的家具。只见他脚尖点地,“嗖”的一声,一个飞身,拉住了那只断了线的纸鸢。

英之雄正欲将那纸鸢交还给小孩的刹那间,只见一道剑光如迅电般地袭刺了过来。

“英之雄,看剑!”说时迟,那时快,突然一剑横里飞来,刺向英之雄。紧接着一个黑衣人就晃在了英之雄的面前。

英之雄“咦”了一声,一个转身,腰间的长剑骤然出鞘。他回手一剑,“锵”的一声,将来剑挡了回去。

“你这个伪君子真小人,竟然敢谋害上官梁大人?”黑衣人怒道,“英之雄,快拿命来!”

“这是哪来的话?上官梁的死与我英之雄有何干系?”英之雄也怒道。他在说话间就使出了流月十式,手中的流月剑恍若满月,耀眼光洁。

“你还敢狡辩?江湖上使用流月剑法的除了你英之雄,还会有谁?”黑衣人的剑法也着实了得,快若流星,煜煜生辉,剑剑直指英之雄要害。

英之雄“嘿嘿”了一笑,冷冷愤道:“简直是血口喷人!我英之雄磊落光明,从来就不做亏心之事!”英之雄见那黑衣人的剑气如霜,剑招如流星刺眼,当下不敢怠慢,遂使出了流月剑法绝杀剑招。

两人打了足足上百个回合,彼此间的剑法造诣不见上下。有些胆大的乡亲鼓掌直呼精彩,有些胆子的乡亲却吓得双腿直打抖擞。

忽然,那黑衣人使出一招“流星刺眼”,英之雄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倒在地上。只见那黑衣人旋即一转剑尖,就要往英之雄的喉咙刺去。

“住手!”就英之雄性命俄倾之际,突然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紧接着又是一束粼粼的剑光袭来,“锵”的一声,将那黑衣人刺向英之雄的长剑荡了开去。

“之雄!我念你兄弟情份,你老实交代,我叔父是否被你所害?”有人问道。

英之雄这才看清是上官羽救了自己。他“哼”了一声,又怒道:“如果上官兄弟也认为上官梁大人是我英之雄所杀,那你就一剑将我杀死!”

原来,上官羽潜伏在“若龙水渠”的山边树林。他见赵振仁就要将剑杀向死英之雄之际,声未到人已到,手中的轩辕剑刹那间就架开了赵振仁的追星剑。

“误会。纯属的误会!”上官羽连忙解释道。

英之雄又“哼”了一声。他怒道:“上官兄弟,你们这样来试探我的人心,你们会失望甚至会绝望的!”

“赵大哥,我相信之雄兄弟的话,你们都住手吧!”上官羽说道。

原来赵振仁是在试探英之雄,他见英之雄确非歹恶之人,又听上官羽这么一说,遂收起了追星剑。赵振仁向英之雄抱拳道:“适才多有得罪,还望之雄兄弟莫要见怪!”

“能在‘龙抬头’的日子里,领教到如此精妙的追星剑法,我英之雄乃三生有幸!”英之雄抱剑对赵振仁道。

赵振仁抱剑对英之雄道:“我适才确认过之雄兄弟的流月剑法,你的剑法阳气满满,你是上善的人!”

英之雄“哈哈”笑道:“我英之雄上善不上善,其实与剑法并没有太多的牵连!”

“剑如人生,人生亦当如剑!一个上善的人是不会用邪恶之剑的!”上官羽安慰对英之雄道,“之雄兄弟,适才多有得罪,实属误会,还望不要往心里记!”

“这是哪里的话?我英之雄并非量小之人!”英之雄说罢又“哈哈”大笑,“前些日子,我陪镇汉王去会见公孙信,没能前往吊唁上官梁大人,还望上官兄弟不要见怪则个!”

“做大事不拘小节!”“代向镇汉王问好,我们还有事情处理,就此别过!”上官羽说罢就和赵振仁施展轻功,飞过“若龙水渠”,不一会就消失在人群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4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