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上善九境

作者:赤子吉康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二章 乘马献妙计

书名:上善九境 作者:赤子吉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53

大赢二世帝国三年(公元前208年)阳春三月,桃红柳白。

东阳上官府的上善阁后花园,一个年龄约二十四、五岁,身高七尺、五岳非凡、双眼炯炯有神、眉宇间焕发着英雄之气的青年男子,轻轻地擦了擦手中的轩辕剑。他突然将剑诀一捻,旋了一个剑花,轩辕剑骤然间煜煜生辉,一股股浩然正气从剑尖流了出来。

原来,这位青年男子复姓“上官”,单名“羽”。上官府上上下下绝大数的人都称呼他为“上官公子!”

只见上官羽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身形疾转,有时似轻云般慢移,有时又似旋风般疾转,他手中的轩辕剑剑气潇潇、剑影叠叠、剑光煜煜、剑势绵绵,宛如青龙搅海、蛟龙腾空。

上官梁从府里缓步走了出来。他见后花园的那棵杨柳树的树叶突然纷纷落下,心里暗自高兴:“料想是侄儿在练剑,这纷纷飘落的柳叶应该是被他的‘上善无形’剑气所致!”

上官梁将欣慰之情写在笑脸之上。他在心中暗想道:“羽儿总算懂事多了!”当下对上官羽夸奖了一番:“羽儿的剑法已经精进了许多,想必是已经破入了‘上善剑法’第四境了?叔父很是高兴!”

“叔父呀!你整天要我练剑,可是,就算我将剑法练到极致,最多也只能是孤独求败而已。我要学能战胜千万人之术。剑法,我就不想再练了!”上官羽说着遂将手中的轩辕剑轻轻地递向了上官梁。他脚尖点地,身子一飘,“呼”的一声飘跃上了上善阁的屋顶。

上官梁无耐地接过了上官羽递过来的轩辕剑,轻轻地摇了摇头,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羽儿呀,你怎能如此轻言放弃练剑,而学胜万人之术呢?”上官梁心里暗道:“你平时连读书写字都静不下心来,又怎能学得了那胜千万人之术呢?”

“我可管不这么多了。反正,剑法我是不再练了!”上官羽缓声说道。

“羽儿呀,你怎么能这个亚子呢?世事多变,江湖凶险。练剑也好,学胜万人术也好,命运总得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叔父的年纪大了,以后的道路,全凭侄儿你自己走下去!”上官梁无耐地说道,“不过,叔父可得再提醒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练好剑,以后你就不会难过!练好剑,不要说你做不到!练好剑,你完全可以做到了!”他转而又问道:“还有,宴会呢,要如期举办么?”

“叔父,你的话让我太伤!不过,我可记住了,不是任何剑都用来杀人的,只有胜万人之术才会让我更强大!”上官羽朗声应道,“至于宴会嘛,一切就按照乘马先生的意见处理就行了。”

“上官公子呀,还是小孩子一般淘气!”一个雅儒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向上官梁揖了揖手,淡然笑道。

“唉!我这侄子,也不见得有什么长进,就是心气越来越高傲了!”上官梁无耐地摇了摇头,对那雅儒男子叹道,说罢走了开去。

……

午间,上官府的“崇善堂”中,上官梁端坐在正堂的最中间,右则是上官羽,左边是那个雅儒男子。“上官四金刚”上官乾、上官艮、上官兑、上官坎坐在正堂的左侧,“上官四护法”上官震、上官巽、上官离、上官坤坐在正堂的右侧。

上官梁朗声说道:“今日齐聚一堂,一来是想听听乘马先生对现下时势的看法,二来是筹划筹划一场宴会。”

“我前段时间夜观天象,见皓瀚天空中出现了异象。”那雅儒男子呷了一口茶,缓声说道。

“天现异象?”那雅儒男子的话语一出,崇善堂内顿时一片哗然。

“且听乘马先生说下去!”上官羽朗声说道。

原来,这个雅儒的中年男子复姓“乘马”,双名“浮云”,是“若水谷”的谷主,也是上官羽父亲上官弘的好朋友,擅长破解难题,懂医术,懂五行易数。

“我见星空中所现的异象,正是‘荧惑守心’。此乃不详之兆,不详之兆也!”乘马浮云道,“所谓天人感应,天和人是相通的,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而人也能感应上天。”

“是啊,我也曾经听说,如果国君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上天就会出现灾异,对国君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上天则会降下祥瑞,以资鼓励。”上官梁接过乘马浮云的话尾,缓声说道。

“乘马先生,什么是‘荧惑守心’?”四金刚首座上官乾突然不解地问道。

“上官大人所说甚是。正所谓‘天垂象,见吉凶!’‘荧惑’就是火星,是灾星,历来就是凶兆的代表物;而‘心’就是心宿,属东宫苍龙。‘荧惑守心’就是火星在心宿内发生‘留守’的现象,此类天象就是‘大人易政、主去其宫’的征兆。”

“古人将这种现象看作是大凶的征兆。”上官梁又接着说道。

随后,上官梁又简单地讲了发生在春秋时期“荧惑守心”的一些事情,四金刚和四护法等人听后均暗自吃了一惊。上官坤心里暗道:“这国君如果坏了,连上天也不怜爱!”

上官羽却对叔父讲起宋景公所说的那三句话,尤其是他所说的“百姓是为君之本”这句非常赞同。上官羽的心里暗想道:“宋景公视相国为股肱,视百姓为君本,视年岁为民生,宁愿自己被赐死而感应上天,让荧惑灾星移走,实属君主之德。”

“那么,按照乘马先生这么说来,‘荧惑守心’就是代表要出现战争和死亡了?”四护法首座上官震揖手问道。

“正是如此!”乘马浮云又道,“如今程胜、邬广等揭竿举事,熊熊烈火燃烧不尽,我等何不趁势而作为之?”

“乘马先生所言甚是!”上官梁看了一眼上官羽,又问道,“就是不知乘马先生可有什么妙计?”

“顺天应时、心怀苍生,敬惜英雄、社稷为重,上善而为之!”乘马浮云笑了笑,朝上官羽揖手说道。

“妙哉!甚是妙哉!”上官梁连忙赞道。

“乘马先生所说极是。我等应上善而为之!”上官羽拱手对乘马浮云道。上官羽心中暗道:“我将来也要效仿景公,敬惜英雄、以民为本,苍生一念、上善而为!”

“司马季的镇汉大军已经占据了大赢二世帝国的多个城池,义事声势越来越浩大,还打算在称王镇汉,此事非同一般,我且试探他的虚实,再作打算。”上官羽心中暗想,“我可不能错失良机,必须假借一个名目,将司马季给先整了!”

上官梁按照侄子上官羽的意见,在东阳上官府的弘门厅大设宴席,宴请司马季。

……

镇汉府中,一个身长七尺,细眼长髯的中年男子丢下书中的兵书,显得忐忑不安。此人复姓“司马”,单名“季”。

司马季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在心里暗想道:“东阳上官羽设宴是何居心?难道是对我司马季所作所为心存不满?”

“主公,我见你今日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的,这是为何?”英之雄上前揖手问司马季道。

“东阳上官府派人送柬,约我赴宴,我正为此事烦恼。”司马季呷了一口茶,缓声说道。

“上官公子诚心设宴,我等怎可怠慢。此事易办,我陪主公赴约就是了。”英之雄又道。

“我听说上官府此番设宴,虽然很低调,但却豪华而有内涵!”司马季仍然心存忧虑,缓声道,“难得英将军愿同前往,只是此去……”

英之雄淡淡笑道:“主公莫急,有我在呢?”

……

次日,司马季跨上“速影”名马,对英之雄使了一个眼色,“驾”的一声,司马季和英之雄胯下的马匹铁蹄铮铮,踏过镇汉大地上,越过乾水河,朝东阳上官府驰骋而去。

上官羽率领四金刚四护法早早就在上官府的府前迎候。

“司马兄,上官羽恭候多时,请,请!”上官羽见司马季的“速影”停了下来,遂迎了上去。上官羽见那“速影”一身瞟肉,身上的鬃毛乌似泼墨,暗赞道:“难得的好马!”

“让上官公子久等了,还请上官公子海涵呀!”司马季跳下“速影”,倏地向上官羽跪了下去。他揖手谢罪道:“现又有小人挑拨我司马季与上官公子之间的关系,传播我司马季拟率军另立,镇汉称王。纯粹谣言,谣言也!还请上官公子等明察!”

上官羽拱手淡淡一笑道:“你我兄弟肝胆相照,携手举事,所行大道,皆应天顺时。有道是‘人各有志’,至于司马兄是否率军另立,离我上官羽而去,皆由司马兄自己定夺,我上官羽无可非议,况属小人挑拨传闻,意在离间,不足为信。还请司马兄毋须记挂于心!”上官羽说罢伸手扶向了司马季,缓声道:“司马兄快快请起!”

“想不到上官公子如此宽宏大度,并没有因此而误会于我,实属人中龙凤,罕世英雄!”司马季暗想,起身向上官羽揖手还礼,淡淡一笑道:“上官公子虚怀若谷,气宇大度,司马季万分感激钦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7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