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书剑长安

作者:他曾是少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取剑蜀山

书名:书剑长安 作者:他曾是少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39

苏长安一愣,他已不是当初刚入修行的少年,对于问道,星殒之间的差距他大抵还是有些了解。

即使他新人北通玄,对于他所言之事多少还是有些费解。

以剑灵撑起领域,他还尚能理解,可是,以剑灵破开领域的百里屏障以此成为星殒落在苏长安的耳中却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如果没有对的道的领悟,仅用力来撑起修为,以此成就星殒,似乎与大家所知的修行之道相左。

但眼下西凉的局势也不由得他想,况且每个人的道并不一样,苏长安还是相信在此事上,北通玄应该有自己的考量。

“那另外两把剑在何处?”

苏长安问道,他隐约的意识到这两把剑应当是事情的难点,北通玄有此法,若是能取得这两把剑,恐怕以他的性子早已取来,以此对抗蛮军,又何来之前那一番丧气之言。

“蜀山,剑冢。”北通玄的脸色一寒,出言道。

“嗯?天岚之剑为何会在蜀山?”苏长安不禁疑惑。

“......”北通玄闻言微微沉吟,方才又说道:“你听说过,当年圣皇与雁归秋在剑冢之战吗?”

苏长安闻言,想了想,此事倒也不是什么辛密,也曾听人提及过。

当年蜀汉败亡,遗族躲藏于蜀山之下。当时的蜀山掌门受曾经的蜀相左玉城之托,庇护这些遗族,与朝廷起了冲突。便因此,与圣皇约战于蜀山剑冢。

圣皇负双剑而去,却两袖清风而归,而当事二人却都不曾与人提及此战胜败,只是圣皇自此再也不提剿灭西蜀遗族之事,世人皆暗以为圣皇败于雁归秋剑下,故此再也不提此事。

想到这里,苏长安的眉头一挑,问道:“难不成当年圣皇带去的双剑便是我天岚院十方神剑剩余的两柄副剑?因为战败,因此被雁归秋留在了剑冢?”

北通玄看了苏长安一眼,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

“圣皇带去的那两把剑确实是十方的两把副剑,但圣皇却没有败,败的是雁归秋!”

“败的是雁归秋?”苏长安不解,若是败的是雁归秋,那为何圣皇会把这两把剑留在剑冢,而为何之后又再也没有提及过清剿西蜀遗族之事?

似乎看出了苏长安的疑惑,北通玄笑了笑,“以圣皇的性子,若是雁归秋真的那么强,他又岂会放心让素来便有反心的西蜀遗族真的留在蜀山。卧榻之畔,岂容他人安睡。”

“他之所以能放心留下遗族,是因为当年那一战,他不仅击败了雁归秋,还重伤了他。”

“那为何他还要留下那两把剑,而这两把剑又是如何到他手中的呢?”苏长安又问道。

“师尊辅佐圣皇多年,他比谁都清楚圣皇的性子。雁归秋约战圣皇于剑冢,依仗的定然是存于剑冢的神剑。他知道若是雁归秋战胜了圣皇,圣皇定然会派大军清剿蜀山,而为免生灵涂炭,他赠与了圣皇两把十方的副剑,圣皇也确实凭借着这两把神兵之力,侥幸胜了雁归秋,并且重伤了他。”

“师尊为表心中歉意,便将这两把剑留在了剑冢,这一是当做赔礼,二是表明天岚的态度,蜀山想要庇护遗族天岚认可,可若是要再起战端,被雁归秋所伤的雁归秋便是教训。”

说道这儿,北通玄脸上的神情一暗。

“只是师尊死了,这双剑便再难取回。”

明白了事情来龙去脉的苏长安,眉头也是一皱,按照北通玄的说法,当年雁归秋与圣皇的一战,其实是有天岚的影子在背后支持的,天岚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是在帮助蜀山,但是或许蜀山人并不如此看也不一定。

说到底,天岚与蜀山之间,或许还有些仇怨。而随着玉衡的死去,天岚院一时也找不出足以与蜀山对话的重量级人物,想要取回双剑,确实并不轻松。

想到这里,苏长安看向一脸虚弱的北通玄,问道:“你是要自己去取剑吗?”

他不仅有些担忧北通玄如今的伤势严重,需要静养,此事因为蜀山的态度并不明朗,保不齐到时候出些状况。

“我不能去剑冢。”虽知北通玄却异常坚决的摇了摇头,“此事还得麻烦你出手。”

苏长安一愣,他倒是也正想向北通玄请缨,代他去一趟蜀山。但是北通玄所言,却有些蹊跷,何为他不能去剑冢?

不是蜀地,不是蜀山,偏偏是剑冢。

就好似那里有什么东西,是他所不能接触的一般。

苏长安有些怪异的看了北通玄一眼,但却也没有深究,以北通玄如今的状况,似乎也只有他亲自去一趟蜀山最为合适了。

“好!”他点了点头。

“此行凶险难测,当年雁归秋虽然被圣皇所伤,但近百载,虽不见其出手,但想来伤势也好得七七八八。而且蜀山执天下宗门牛耳千载,其底蕴深厚,你此去定然少不了被他们为难,但凡事不可强求,若是事不可为,便速速退回,以谋他路。”北通玄嘱咐道。

苏长安听出了北通玄言语中的关切之意,他再次颔首应允下来。

北通玄又想了想,又说道:“蛮子们的军集结正在加快,每一日永宁关外的守军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王庭与永宁关之间虽然遥远,但是也就三个月的光景,蛮族的星殒必定来到西凉,届时便是蛮军攻城之时。

“以你的脚程,来回西凉与蜀山之间起码得用去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你只能在蜀山逗留两个月,若是无果,便定要记得及时赶回。那时就算永宁关被破,我身首异处,你也可以代我领军退守中原,以谋后路。”

北通玄说话时这般如同交代后事的语气,让苏长安的心头一沉,他的脸色也随之一暗。

但最后还是再次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三个月内,无论成败,我必然返回西凉与你一道镇守永宁关。”

“嗯。那你今日好生歇息,明日便准备启程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7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