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书剑长安

作者:他曾是少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九十八章 再相见

书名:书剑长安 作者:他曾是少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39

这三天日子过得很快,苏长安每天晚上都会带着阿难去到营地外为这些蛮族人打些野味,虽然数量不多,但好歹也够这些背离家园的人每人一块。

这样的行为也为他多少赢得了强良部族的尊重,至少不再如以往那般,见他如见洪荒猛兽那般惧怕,而部落里的孩童对他更是喜欢,无事时总是喜欢缠着他。

而阿难的那位姐姐,苏长安也在后面的接触中知晓了姓名。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玉婵。

只是对于那天晚上所发生的事情,二人皆是均口不提。

而今日傍晚,便已到了动身前往雁不归大漠与摩青翎所带领的帝江、句芒部落会和的日子。

整个强良部族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开始打包自己的行礼,但很多诸如帐篷之类的东西却被留了下来,因为他们即将面临的是突破五十万大军封锁这般危险的事情,带得杂物太多,到时候这些东西说不准便会成为拖垮整个队伍的累赘。因此不到一万人的强良部族轻装上阵,几乎丢弃了一大半的东西。倒是颇有几分破釜沉舟的味道。

但苏长安所见到的,却是一股背井离乡,四处流离的凄凉。

这是如今的强良,但很有可能,也是日后的西凉。

不管怎样,队伍终于上路了。

玉山作为整个部落除了虎偃最强的战力,他走在队伍的后面,以防有哪些蛮军的斥候。而苏长安则与虎偃走在队伍的最前端,他的身后跟着阿难与玉婵两姐弟。

“阿难的病,究竟是怎么回事?”苏长安望着已经出现在眼帘中的那一处大漠,皱着眉头问道。

正如他之前所说,他不可能永远照顾这个小男孩,他有更多自己的事情需要去做,可是经过了那一夜之后,他的心底难免觉得对于玉婵与阿难有所亏欠,所以他想着找些办法治好阿难的病。

而他说这话的时候并未有刻意回避些什么,他身后的二人自然听得真切,玉婵更是脸色一喜,竖起耳朵愈发专注的听着苏长安与虎偃的对话。

虎偃闻言,他身后捋了捋自己下巴处长长的胡须,大有深意的瞟了玉婵一眼。随即回应道:“此乃心病,非药石可医。”

“心病?”苏长安一愣。

虎偃颔首,又接着说道:“小时候那孩子受了其父母意外身亡的刺激,从此便无法开口说话,这几年在玉婵的好生照料下,倒是好转一些,若想全部治愈,还是得根除他的心病才可。”

苏长安闻言,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他身后的玉婵也随即底下的头颅,阿难的恶疾向来是她最为在意的事情,如今听闻大巫咸此言,心中难免失落。

倒是小阿难仰头看了看自己的姐姐,伸手想要安慰她,可惜他年岁太小,身子未有张开,即使踮起脚尖,也难以触摸到玉婵的脸庞。

“阿姐...没事...阿难...好起来。”他有些艰难的说道。

“嗯。”玉婵的脸上挤出一抹笑意,她点了点头。

苏长安也在这时转过头,他抱起小阿难,对着玉婵说道:“等到入关后,我会让关内的大夫看一看,或许他们会有什么办法。”

玉婵颔首,只是“嗯”了一声,却不敢去直视苏长安的双眸。

倒是一旁的虎偃见此状,脸上忽的漫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转眼,诸人已经步入了雁不归大漠,到处都是黄沙,就像是望不到边际的海洋一般,而这近万人数的队伍,相比于这茫茫的大漠,更像是汪洋中的一叶扁舟。

好在虎偃似乎有些什么特别的神通,他指引着队伍,向着一个方向前进。夜晚的大漠虽然没有灼灼的艳阳,但却十分寒冷又干燥,这让许多没有修为的强良族人感到不适,若是以往,一路的长途跋涉,加之食不果腹,恐怕许多人便会倒在这路上。

但好在苏长安这几日为他们多少寻到些食物,才让大多数人又气力坚持下来。

但他们赶到与摩青翎约定的地点时,那里已经有密密麻麻的人影浮动。同样那些人影也注意到了正缓缓靠近的强良部族。

他们朝着他们挥手,呼喊。

原本已经有些疲乏的队伍在这时忽然焕发起了活力。

背井离乡之人总是会在遇见同族之人时生出些喜悦,而这样的喜悦,同时亦会让人生出些气力。

队伍的速度加快,不小片刻便已经来到了那处人影晃动的聚集地。

强良部族的诸人涌入人群,人群中的其他人也脸露欣喜之意。

而人群中,三道人影也在这时排众而出。

为首的是一名少女,而这少女苏长安认得,便是在莱云城有过些接触的帝江王女——摩青翎。

她还是那般模样,只是身上多了些风霜,脸上的神色有些疲惫,想来也是,一位与他一般年纪的少女,初逢大变,一族兴亡此刻尽挑于双肩之上,怎能与以往一样?

“强良巫咸,虎偃见过蛮王。”虎偃年迈的脸上也在这时浮出一抹激动,数月流离,此刻终于与大部队会和,他的心底多少亦有些异样。

“大巫咸辛苦了。”摩青翎扶起作势欲跪下的虎偃,脸上的神情庄重,颇有几分王者威仪。

与苏长安之前在莱云城所见判若两人。

“这一路上可有遇到什么阻碍?”摩青翎又问道。

“倒是没有什么阻碍。”虎偃说道,但随即脸上的神情一暗,“只是许多族人受不了这一路上的饥寒交迫,两万强良族人如今只剩下一万余人。老朽,愧对祖神啊。”

说道这儿,这位老人的浑浊的眸子里,像是有泪水涌动。

摩青翎的眸子中的光芒也是一暗,她叹息道:“帝江句芒二族,九万余人如今也只剩下六万的样子...这一路上......”

“蛮王已经尽力了,不必自责。”这时摩青翎身旁一位身材壮硕的男子出言安慰道,此人苏长安亦认得,便是与摩青翎一同闯入莱云城的帝江巫咸——摩海耶。

“是啊,我们能活到现在,不被那拓跋元武赶尽杀绝,全凭蛮王大人的果决。”虎偃也赶忙安慰道,随即他话锋一转,像是想到了什么,他指了指苏长安说道:“老朽这还有一人要与蛮王大人引荐......”

他的话方才说完,却见摩青翎的脸上露出震惊之色,她望向苏长安,原本在脸上刻意为之威严在那时尽数消散。

她有些欣喜,有些诧异的看着眼前这个少年,怔怔的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308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