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苟在雾隐门当术士那些年

作者:破竹长虹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250章 剥皮绘符,驱魂邪术

书名:苟在雾隐门当术士那些年 作者:破竹长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30

话说老汉和道人走了半载有余。

忽又一日,贺百解在山脚下碰到了报丧猴。

细细一瞧,不禁大惊,其中一个大猴身着衣裳,竟然是父亲离家时穿的那套,父亲喜绿又爱隶书,特意在绿衣青帽之上,绣了不少隶字。

父亲不是跟着道人山中修行去了?衣裳怎么会被这些畜生穿在身上,难道说,父亲为了洗掉红尘,特意将衣物掷在道旁?也不对呀,若是这样,报丧猴是不会披的,它们只会从死人身上剥衣。

要不然,就是有人捡穿了父亲弃掉的衣物,然后横死山道了。

贺百解疑云丛生,因为思念父亲,便决定跟着猴儿们一探究竟。

思索再三,他又唤来两个堂弟,一并入山。

途中,不断给猴儿们抛食,免得它们心躁,不带路。

那猴儿们为了讨得更多食物,故意走得慢些。

七零八拐,行了将近一日,最后,三人在一处破道观驻足,猴儿们来回徘徊,吱吱嬉叫,表明是在此处剥取的衣物。

贺百解心里咯噔一下,见观门紧闭,也顾不了那么多,和兄弟们扒墙翻院。

两脚刚一落地,惊动了屋里人。

屋里走出的这位跣足披发的观主,正是之前那个道人。

道人看见贺百解,脸露慌乱,眼光往院中一个地方瞟。

贺百解他们也朝那个方向看去。

不瞧倒还好,这一瞧,骇得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一副人皮挂在木架上,应是新死不久,从头到脚,完完整整,连毛发都不缺,唯独五官处,只剩下森然黑洞。

贺百解仔细打量,发现这人皮胸脯有个大痦子,顿觉天旋地转,此人皮正是父亲!

他哎哟一声,几近跌倒,瞪着道人,两眼喷出火来。

道人冷哼不语,回屋扯出一剑,就往贺百解他们身上刺。

贺家尚武,三兄弟俱有一身功夫,殴斗半晌,三人合力打断道人一条腿,将其擒住。

真相也浮出了水面。

原来,道人并非本地人,他偶然习得一个邪法:寻个年过九旬的老人,剥夺其皮,鞣制绘符,数番操作之后,便可召来老人的魂魄,供其驱使。搬金卸银,害人伤畜,穿墙取物皆不在话下。

可,三条腿的虾蟆好找,九旬的老人皮哪里去寻?

数年游历打听,才寻到五柳镇贺家有一老汉,年近九旬,也已是风中残烛了。道人推算他再活两年不在话下,不过为防万一,特意留下丹药,供老汉食用,这丹药可榨取体内活力,长期服用,必会减寿。然而如此一来,倒让食用者误认为是什么灵丹妙药了。为了博取贺百解信任,又使了障眼术,让一株将死花草重发绿意,贺家果然信以为真。

待贺老汉过了九旬,道人将他带回山里一弃观里,一番攀谈,才知老人尚有一段时日才到真正的九十岁。

因为那个时候,豫州有个习俗,逾八旬老人,每逢过寿,必要提前,说如此便可哄过阴司勾鬼。是以,贺家对外宣称老汉的九十岁寿辰,实则乃提前半载。

道人不免有些苦恼,但也只能好好伺候贺老汉,免生差池。

前几日,待贺老汉九十岁一到,道人迫不急待,喂了老汉蜕皮丹,老汉全身如无数蝼蚁啃噬,奇痒异痛,越是挣扎,越是难耐,那人皮也慢慢脱离筋肉。

道人忍了半载,看到老人这番场景,心情大好,哈哈大笑,将老汉缚在观道院落,不停小酌,欣赏异景。

人皮整整蜕了一日。

此地人迹罕至,道人吃饱喝足,回屋睡觉。

老汉哀嚎到半夜,气绝身亡。

老汉死后,招来了一群报丧猴,剥了他的绿帽绿袍,穿在身上戏闹,满山乱窜。

数日后,被贺百解看到,这才让妖道恶行昭彰于世。

贺百解听罢道人供辞,老泪横流,后悔当初不该贪图道人之物,一怒之下,将其打个半死,押至县衙,审后,妖道被县令判除凌迟之刑。

......

如此恐怖骇人的传说流传下来,也给报丧猴增加了一丝神秘感。

因报丧猴为视为不祥之物,且死者的亲朋还指望跟着猴子找寻死者遗骸,所以也有人称这些猴子为“报丧使者”,可敬畏不可伤害。

这也是为何那两名捕快见了报丧猴,也要恭恭敬敬的递上香蕉,而不是硬逼着猴子带路。

......

江老爷又和众人闲聊片刻,方才告辞。

当日无事,众人便四下闲逛。

曹达华和多隆自然往青楼街那边去了。

苏灿和二娘忙着在这大梁城里走动打点,毕竟生意做到了这儿,地面人头都要混个脸熟,以后办事也方便。

林易则陪着苏绣儿出门闲逛,香儿自然陪着小姐。

至于秦先嘛,自个儿早出去溜达了,不知去了哪里。

大梁城不愧是豫州的州城,城邦的地面极大,林易和苏绣儿三人逛了小半天,才刚出了一条长街。

这里和寿霖城相比,更加热闹,游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三人来街头的一家茶馆坐下休息,林易将刚买的金钗给苏绣儿戴上。

女子端庄貌美,男子潇洒清秀,有路过的人瞧见不禁眼神一亮。

好一双璧人!

......

“夫君,那边怎么围着那么多人?莫不是有什么有意思的把戏?”

林易知道苏绣儿喜欢新奇的东西。

“走,咱们一起去瞧瞧。”

来到跟前,周围围满了人,林易几次想要插进队伍,都被挤了出来。

最可恶的是一个粗壮的妇女,还硬把苏绣儿挤到一旁,顺带还白了林易一眼。

这种刁蛮妇女岂能惯着,林易撸起袖子就要给她好看,被苏绣儿一把拉住,轻轻摇头。

“咱们刚到大梁,不要惹事。”苏绣儿轻声说道。

林易眼珠一转,已有主意。

“叮叮当当。”

“哎呀,谁的钱袋子开啦,掉了这么多铜钱!”

前面几人听到后回头一瞧,连忙四散开来,低着头抢地上散落的铜钱。

豁然开朗...

林易三人来到前面,只见圈子中间设置了一个摆台,正对着不远处横跨河流两岸的新桥。

看来是新桥竣工所做的祈福仪式。

一法师手持木剑,嘴里咿呀咿呀,不停的做着仪式。

林易不禁想起自己也曾在吹箫巷动工的时候扮演过这样的角色。

都是忽悠。

看了一会儿,苏绣儿觉得无趣,便道:“夫君,咱们走吧。”

林易也觉得没啥意思,至少来个鬼下油锅、剑斩妖魔给众人看看眼嘛...

然而三人刚转身要走,只听“咔嚓”一声,一根粗长的树枝突然断裂,从祭台旁边的大树上掉落,把正在做法的祭台砸了个粉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32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