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商:从占卜开始

作者:大风刮来乀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四十二章:大王想要变革了

书名:大商:从占卜开始 作者:大风刮来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4

“除却此外,王还……”说到此,蜚廉有些犹豫,无奈,帝辛的这一个命令,他看不懂,也不敢懂,更不敢相信王会勒令九青必须重视此事,甚至让他蜚廉,也留在朝歌,在练兵之途,助力九青。

九青感到蜚廉的怪异、犹豫,他心中有了一些猜测,遂道:“可是奴隶相关?”

诸国大子又有多少呢?

他们是自幼学习管理一地事宜的基础,但是他们能否成事,还另说,并且大子只是过渡,终会离去,待大子离去,朝歌难道又要陷入孤寂,只能交给氏族管理吗?

帝辛自然有远见,所以他想重用商人,可是商人都在妹都,妹都被氏族占据,其余商城也都有百年氏族盘踞,难以在此时动手培养商人,只能暗中交给费仲培养。

至于朝歌就不同,这里是帝辛完完全全掌控的地方……可这里没有商人,只有奴隶。

奴隶…有何不可!

武丁之时,可是有傅说此人!

傅说居于版筑之间,辅佐武丁安邦治国,为大尹是也,与当时的大宰·甘盘,为殷商二相,一内一外,形成武丁时期的盛世,当时氏族之间,谁敢不服?

殷人屡迁,前八后七……

九青隐隐有记,大商灭夏前迁都八次,灭夏后至今,已经迁都七次,大商的城池也由此而来,但是其中详细却不清楚了,但可以猜测,迁都是将殷商腐败的氏族宗室们的底蕴打散,再一次巩固了商王地位的方法。

如此先例,帝辛自然不会忘记!

而那些氏族宗亲们,自然也不会再让商人得逞!

此时,九青才感觉后背一寒,原来这一场迁都之事下,如此暗流涌动,只怕稍有差池,就是万劫不复。

大商的命运具在迁都之事上,比之战争还要重要。

若是当时九青亲自占卜,他怕是耗尽气运,耗尽生命恶意无法得到答案。

当时,是姬昌借助凤鸟为姬旦占卜的吗?

九青还记得那占辞——大胜归来,当为大吉!

这真的是占卜得出的占辞吗?

不是九青不相信姬昌的占卜实力,只是此事关乎大商命运,此时还未著《周易》,还未成圣人的姬昌,真的能占卜出迁都之事?

九青眉心一疼,微微闭目。

耳畔,却是蜚廉终于在无奈中,说出王令:“王欲效仿武丁之德,从奴隶中寻求傅说一般的圣人,遂希望小卜能留意朝歌城中的奴隶,其中有贤德才学者,即使只是有些许天赋,也可动用一二,给予机会,最好是能……”

说到此,蜚廉声音压低,即使是他的两位亲子也不能告知。

九青却明白,不等蜚廉说明,就低声回道:“为王培养能用之臣,九青晓得,朝歌需要运转,既少不了如傅说一般的外政圣臣,也少不了各行各业的小众人臣。”

蜚廉眼中闪过惊讶之色,感叹九青的智慧。

“莫不得王重用汝,望汝能当得起王的信任。”

如此,蜚廉放下自身身为廉师的地位,对九青一拜,九青也回之,两人相视,将朝歌符牌挂在自己的腰间,不过与蜚廉大大咧咧展示而出不同,九青将符牌隐藏在斜披的斗篷之下,他并不希望他的身份一开始就暴露。

暗中观察才能看到一二真实。

……

蜚廉见此,又觉得九青谨慎,但还是给季胜示意一个眼色,让其隐瞒,至于恶来,蜚廉看了一眼壮硕如象的身子,和那双凶神恶煞但极为好猜的大目,移开目光,不再多瞧。

“王欲伐不臣,此时在妹都,向其余几城征召兵甲,于郊外亲自练兵,并勒令朝歌甲兵为援,由吾操练,城内杂事由微员小祝暂时操持,九青小卜若觉不对,可以符牌为令,斥责城内众臣,改错归正。”

“诺。”九青对蜚廉颔首而视,随即蜚廉就带领甲兵离去,只留下了恶来与季胜。

对此,九青有事要问,留下要去整理居室的二人。

“不知妹都典籍宫,剩余的书册典籍,由谁送来?”

恶来挠挠脑袋,他却是没记这事,不晓得;而是季胜在答:“回小卜,朝歌典籍宫虽已放在建设之首要,但也需月余方能建立,才可存书,剩余典籍中,外室的典籍无碍,这月余内可由寻常甲兵,加之朝歌城的几位大亚送来,而之后内室的典籍,则需要费仆御亲自送来。”

闻言,九青颔首,在明面上,他依旧是看管册宫的小卜,自然需将明面上的事情做好,才能去做后面的事情。

因此,九青让两人离去。

这时,一直守在册宫外的八春才赶来,询问九青有何安排,九青道:“汝且随吾来,方才吾见到有几卷大商国书,说明了大商帝王至今的大事迹,对吾有用,只因为竹简过多,还需汝来运送,带去偏室内。”

“夜夕时,吾可观阅。”

闻此,八春颔首,跟着九青在有了些许填补的书册间行走,按照九青的方法搬运竹简。

此时,天色也将黑,近侍已经来请小食。

一日,也就这般过去,九青夜晚观书,直至午夜之时,方才住夕,闭灯安眠。

……

翌日,还未天明之际,又有近侍来禀,说是微员依照祝殿令,邀请诸位大子前往祭坛下,行小祭一日,以祭商祖考,这也是众人在朝歌为臣,向商祖表明此事,祈求赐福。

“鸡毛令箭,表里不一。”

一个小祝怎敢仗着自己是殷商后裔,就聚拢所有的大子,祭祀商祖考呢?

虽说得过去,但也难以让人信服,反倒是在这没有氏族压制的地方,展示自己的力量,让那些大子们站队,之前不做声响,此时平地惊雷,果然不能轻视此人,也需小心此人。

九青安排近侍收整,随即起身,他自然要去,祭祀之事为大,既然有人提起,那作为商臣,九青就应该前往,至于祭祀后,微员要如何,他静静观望就是。

手持朝歌符牌,他才是城内商臣的掌权者。

犹如观猴嬉闹。

想不到此时观望的人,成了他。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5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