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商:从占卜开始

作者:大风刮来乀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四十一章:九国符牌·继承权

书名:大商:从占卜开始 作者:大风刮来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4

蜚廉只是抬手,他自有骄傲,不会因为心知九青在王心中有些地位,很可能有大成就而去攀附,何况九青要混到大卜位置,还不知多久,他此番只是奉王令前来,无需多相交。

“小卜且随吾入宫,清点书册。”

“诺。”九青颔首,对蜚廉的态度并无多言,只是多看了一眼蜚廉身侧的两人——恶来与季胜,蜚廉的两个嫡子,此刻竟然也与他来了朝歌城。

想起费仲所言,蜚国为王忠实的一方,他自不会多心,但那微员和鄂弓又是为何前来?

微员似感受到九青的目光,对九青和善一笑,笑意深深,反倒是让九青看不清他眼底真实的情绪,果然是子承父性,与九青第一次望见微子启时的感受近乎一样。

而微员为元子罢了,微子启的大子可是在微国,只怕又是一个‘微子启’。

对微员微微颔首,九青却又看见一些熟人,似乎巫臣五殿与武臣皆有派人前来,微员与躲在微员身后的崇吉代表的是祝殿;其余几殿以祝殿为首。

而武臣这般是恶来季胜,以及大概率偏向巫臣的鄂弓……

有意思,这凄冷的朝歌城,怕是要热闹起来了,这些总不可能来看一看,就离去的,只希望不要打扰到他。

将这些人一同请入册宫内,九青让人安排在宫门院内,以竹席铺地,让识字的人在竹席上以竹简记册,按照书名位置记录,再放入册宫内,这样虽麻烦,但是能解决之后找书的麻烦。

见此,蜚廉也没有说什么,各司其职,九青是管理册宫的人,他虽然为师,但也不能插手巫臣的事情,这是规矩,不过明显,蜚廉还有别的事情要交代。

他扫过那群以诸国大子身份前来大商为臣的小臣们,在九青一侧,对九青低声言:“王言,妹都的小臣已经足够,这多出的大子们会陆续派来朝歌城,建设朝歌。”

嗅到身侧的血腥气,九青眸光微动,脱口而言:“物尽其用…”

九青也不得不赞叹帝辛的想法,在妹都,已经被氏族们把持,他们的人渗透到了妹都的方方面面,他想要打破这一桎梏,最好的办法就是迁都,让一切重新开始,这也是从先帝·帝乙就开始的想法,当然,这是阳谋,帝王一旦有迁都想法,下属氏族们立刻就能知晓,加以对策。

两边都心知肚明,但也都不会说出来,而是暗暗较量,所以才会让帝乙生前都无法完成迁都的意愿,甚至朝歌如今也还是荒凉一片,只能以帝辛的私兵外加奴隶来填充朝歌城,让朝歌有了些许活力。

可这份活力不是安居作业的商人给的,待朝歌建成后,这些士兵和奴隶不会成为这里的居民。

更何况,如何建好都是一个问题。

但此时,帝辛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诸国大子。

一地是否能发展起来,最重要的除却居民外,就是能否维持生计,运行政策的可能。

没有这些基础的臣子,帝辛就是强行命令商人迁徙朝歌,也只会引起混乱,绝无安居乐业的可能,那他将是千古笑话,何谈迁都。

而帝辛自然不会在朝歌动用大量,现在的氏族,不然那与妹都何异?

可不动用现在的氏族,那些大字不识一个,没有为臣的可能的人,如何帮助帝辛运转政治?

帝辛可以动用氏族,但绝不是依赖氏族,他需要制衡。

这些诸国大子们,来自诸国大宗,自幼就接触文武臣事,有治国安邦的基础,并且他们来自诸国,可不是大商氏族中的人。

且朝歌没有氏族,这些人也无需攀附大商氏族,帝辛是他们唯一的主宰,这些诸国大子们只需听令帝辛,就能得到晋升,如此下,帝辛成功绕过了没有氏族的帮助,无需依赖大商氏族,也能运行朝歌城的可能。

这一计谋的唯一缺点,可能就是王需要全力培养这些大子,即使他们有归国的一天,也是如此。

“王之胸怀…”九青感叹:“商帝王中,亦少有之,当是文成武达,目广授德。”

闻声九青的赞赏声,蜚廉厚声一乐。

目光中对九青多了些认同。

对于帝辛,他自幼相交,将帝辛当中挚友,此时帝辛为王,他亦将帝辛当作大兴之主。

“九青小卜比不少人都看得透彻,哈哈…”

周围的大子们没有听清楚九青的低语,但蜚廉的笑声可丝毫不作伪,一些大子认为就是在拍蜚廉的马屁,以此拉拢蜚廉,不愧是小子抬上来的大子,众人暗自鄙夷。

其中崇吉听见身旁的一大子言论,被吓得往后又躲了躲。

那鄂弓见了呵笑一声,却继续整理着书册,对于九青,他自然有不满,但此时不是发恨的时候。

鄂弓垂眸:自己也不过是中子抬起的大子罢了。

微员倒是笑目不变,继续帮着册宫归纳书册,对蜚廉与九青的事情充耳不闻。

其余大子中,有人反驳:“一路上不知是谁胡乱攀扯,廉师不搭理啊…”

此言出,不少入了武臣,却只是一小小甲兵长,在行长之下的大子,怒红了脸,可没有人管他们,或者说,随着蜚廉看着这一批书册已经整理地差不多后,就至庭院正中,在册宫前挥手示意。

四周随行而来的大子们都望了过来。

“王有令,诸位大子来商为臣,此时朝歌新建,缺少小臣,诸位即可在朝歌建设,其有功者赏,有罪者罚,与商臣无异,不以诸位大子的身份论高低。”

九青看得清楚,随着蜚廉说出此言时,那些大子的眸光一动,可见这些大子们都心中有意,毕竟他们或许能归国,但无定期,此时他们是一国大子,但国中的首领会不会因为他们久居在外,而舍弃他们的身份,暗立培养新的继承人,就说不定了……

就如九国,不就弃置他这位‘大子’,培养元子嘛,虽说,此大子原来非大子,此元子原来非元子。

九青目光微动,按理说,他有九国大子符牌,就有继承九国的权利……

蜚廉宣令后,就挥退了一群大子,也不做安排,一时间,册宫之中,只剩下蜚廉与其二子,以及亲信。

……

夕阳斜落,余晖洒在九青身上,那斗篷之上的归藏八兆,辉光微微,让蜚廉也不由多瞧了几眼,诧异之中的看不懂这些符咒的奥秘,只觉得神异非常。

他言:“昨日听闻小卜以占卜,令朝歌城的小祝行三牲活埋之祀,得有有巢赐福,而立起典籍宫的梁柱?”

一国之中,祭祀与戎都是重事,而在大商,祭祀与戎之前的占卜,却因为先决性,地位更为高尚,如此,戎在三者之内反倒是落到最后,对此,从尸山血海的战场中活下来,以功绩成就此时师位的飞廉自然十分不忿,十多岁时他选择了武臣之路,自然就与巫臣之间隐隐有争锋。

此刻再提,却是另外一种心境,能助王者,巫、武有何不可。

他的目光落在九青身上,审视的意味很重。

一侧,恶来与季胜在自己父亲面前毫无一丝脾气,都装作木头似地跟随,也不敢说话,只是他们俩一个大大咧咧地学着自己父亲打量九青,另一个则对九青报以和善的笑意,那笑意掺杂了不少的示好之色。

九青心中了然,王对他下达的命令,才正式开始。

就听蜚廉道:“大王信任汝,所以令汝监管朝歌内的大子们。”

九青眉目不动,轻轻笑着,应声接下帝辛的安排,同时从蜚廉手中接过一枚符牌,符牌比之九青的大子符牌,以及小卜符牌不知尊贵多少,不只是精细的刻纹,整体的紫金牌体,更重要的是上面所刻的字——朝歌·内!

“此乃朝歌城的符牌,外可大开朝歌城门,内可封赏朝歌诸多大臣,一般而言,此为大王亲信的首臣方能持有。”说着,蜚廉拿出一块与之相差无几的朝歌·外,符牌。

见此,一时间九青感到手中符牌的沉重。

为何王如此重用他?

他遥望远处,尚在建设中的朝歌,如此荒凉,所谓的喧嚣也是奴隶们的呼哧劳作,或是被鞭打的痛呼,与妹都那商人的繁华喧嚣完全不同。

九青以此,看出了王的无奈,使用他这一个小卜的无奈,对此时大商氏族居大的无奈。

王……想要变革!

不出九青所料,除却监管大子们外,王对他的任用不止于此,或者说,王是从前几日时,他所言的:大王输给的是我大商商人,有何不可!

一言中,确定了新的方向。

任用在狩猎中夺得独首的八春是第一个,以此打开了局面,让商人们知晓帝辛也会重用底层商人,为帝辛开拓了一处还未开发的势力。

而王的大胆也不止如此——

“汝封赏后,需写册令,吾将二子交于汝,倒是有要事可派遣他二人寻吾,这册令也需让他二人送往妹都,面示王。”

……

——推荐票,月票,感谢美人们,都塞进来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6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