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西游:集齐三大反骨仔的我强无敌

作者:不死废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七十五章 宝象国传法

书名:西游:集齐三大反骨仔的我强无敌 作者:不死废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1

唐僧心道你是没到时候呀,到了时候你就知道了。

唐僧依稀记得原著中孙悟空就用了一次救命毫毛,更何况是形势比原著还要严峻的现在了。

天庭这边,虽然跟紧了玉帝的脚步,但同时也得罪了紫薇大帝,再加上那群毛神因为天律的事儿,只怕同样嫉恨上了唐僧,有机会他们绝对不介意发泄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

佛门那边,地藏菩萨在地府的时候就曾跟唐僧说过,灵山有人要借着全取经功德劫难的名头、要给孙悟空点颜色瞧瞧,如今观音也说灵山不怎么安静,只怕灵山内部也有不少矛盾。

要是那群人还是小乘佛教的就更麻烦了,到时候大乘派的下来帮忙、小乘派的过来作难,一旦不小心搞出点真火,到时候唐僧以前跟徒弟们吹的牛逼就真的要成现实了!

靠,自己当初不过是想吹吹牛B、收揽一波人心,怎么事情竟真的往这个方向发展了,莫非老子还自带了个言出法随的神通不成?

想到这里,唐僧立即小声嘀咕道:老子天下无敌、老子天下无敌……

忽然想了想,觉得天上也不能忽略,于是又补充道:天上也无敌、天上也无敌……

随即他眼睛一亮,直接一步纠正到位的念道:我唐僧,终将无敌于诸天万界!

唐僧暗自嘀咕,旁边的孙悟空自然听了个真真切切,于是他不由说道:“师父,你发癔症了?”

唐僧顿时一个脑瓜崩就敲了过去,没好气的道:“泼猴,你才发癔症了!”他说着又将毫毛递了过去,开口道:“拿着,知道你本事大,但惹祸的本事也不小,给你一根救命的毫毛,为师也好放心些。至于我这里,还留着两根呢,你也不用担心。”

孙悟空这才接过毫毛,口中道:“行,俺老孙就先收着吧,反正也用不到!”

哗,瞧给你狂的!

说来也怪,这毫毛长在唐僧头上的时候,孙悟空摸了两次也碰不到,如今唐僧扯下来递给他时,这毫毛他又可以触摸到了。

孙悟空因此猜测这只怕是蕴含着因果的宝贝,于是将它好生收了起来。

这时天庭的人也早散了,唐僧看了孙悟空一眼,开口道:“悟空,咱们马上也要下去了,你抓紧时间去跟你的那些天庭朋友打个招呼吧,比如哪吒什么的?”

三大反骨仔,就哪吒还和他有没什么关系,唐僧觉得多少有些美中不足,所以有此一问。

孙悟空摆手道:“那小孩是个沉闷性子,没事去找他才是在打搅他呢,至于其他人,没必要,就那样吧。”

唐僧一想觉得也对,现在天庭那群什么指不定怎么想自己呢,于是说道:“那就走吧。”

两人来到通明殿,叫上猪八戒等人,踏上了归途。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头上多了两根毛,所以此后就算是大热天,唐僧也还是把僧帽扣在了脑袋上……

过了南天门,一路云转风炫,不多时便到了宝象国上空,几人降下云头,于宫门口站定,宫门口的侍卫见了,慌忙过来引路通报,那国王听了也是急忙亲自前来迎接,于宫中设宴招待,让百官都来接待。

一番坐定后,国王问询道:“不知圣僧仙架何往,教朕苦等了这一年多的时光。”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真要说起来,唐僧这一天多经历的事情,丝毫不比寻常凡人一年时间经历的事前少,于是捡了些主要的事情简短的说了起来。

国王听了沉默半响,随后起身对着唐僧弯腰行了一礼,开口道:“不想圣僧竟因此而劳累这多,朕心何安?请受我一拜!”

唐僧忙将他扶起,大义凛然的道:“不必如此,凡未有过错而遭受苦难的有情众生、皆是我应当解救的对象,普度众生,不外如是!”

国王怔了一下,自嘲道:“圣僧当初曾戏言,你我乃是一样人,如今看来,却是大不一样!小王蒙祖宗遗德、依仗声名、大义、法理、规矩,将这万里江山据为己有、所思所想,不过却只是兀自受用而已。”

“而圣僧同为凡人、同样是依仗这声名、这大义、这法理规矩,所思所想所行,皆是为我等凡俗众生立命,实在令小王羞愧难当!”

唐僧听了这话也是觉得有些羞愧,毕竟他还真没有这么伟大,他的言行作为大多不过是习惯性的立个人设摆在哪里而已。

对于旁人的苦难唐僧自然是报以深切同情的,毕竟来自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哪里,能帮自然是愿意帮一把的,不过真要涉及到“众生”这个宏大的概念,他自觉是力有不遂的。

不过好在他脸皮的厚度还过得去,羞愧只是一闪而过,随即便继续口嗨道:“取经不就是为了普度众生吗,我唐僧就是干这个的,‘普度众生’不是喊口号、不是请客吃饭,是一个阶……”

唐僧说着顿了一下,原话说出来是不太妥当的,于是又稍加修改了一番,继续道:“是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往上跨越的艰苦行动,只喊口号而不行动、只顾自己而不兼济旁人,都不是我大乘奥义!”

那国王似乎被感动到了,当即跪下道:“圣僧,小王听此言语,犹如醍醐灌顶,愿拜圣僧为师,早晚聆听教诲!”

唐僧愣了一下,心道我的神通难道真在于嘴遁?

于是他开口道:“好,我就收你做个俗家弟子,不妨碍你治国理政,正好我大乘奥义以后也是要传回大唐的,不妨就先在你处试行一番,你以为如何?”

国王立即屈膝磕了三个响头,全当做拜师仪礼了,唐僧也不过多讲究虚礼,伸手将他扶起算是认可了这师徒名分。

那国王想了想,又问道:“师父,不知这大乘奥义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弟子又该如何依据它治国理政呢?”

大乘佛法,唐僧拢共也就才学了一本《多心经》,别的都还在灵山放着呢,不过既然观音等四位尊者说他有禅宗风范、地藏菩萨也认可了他的言论,那他自然是可以借机说道说道的,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抢夺解释权了,轻车熟路了属于是。

只是这怎么结合就确实需要想一想了,于是他开口道:“不急,让我想想。”

此时云中又有一人降下云头,落在了几人面前,孙悟空几人看时,认得来人正是康安裕,他见唐僧正在思考,也没去打扰,只是立在一旁等候。

要说这康安裕为何愿意以礼静等,除了二郎神的缘故外,他自己其实也是有几分佩服唐僧的,虽然孙悟空、二郎神两人都反过天、打死的天兵不计其数,但真正的天庭骨干、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仙官那是一个也没挂呀。

而唐僧一出手就干下去十个星官,其中一个奎木狼还被分形了,啧啧啧,虽然有着其他因素在里面,但毕竟他唐僧才是第一个站出来开干的,要是没他做引子,难说!

一群人静静候着,唐僧也是认真思考起来。

要说治理国家,中华五千年的确是经验丰富,思想也自然足够璀璨,但还真找不出一个万全之策来,太先进的自然是不行,落后的就更不行了。

以唐僧的价值观来说,他要做的无非是两点——提高普通人、弱势群体的地位;使强者有敬畏、不任性。

这其实也是人类文明进化故事的主线剧情,行之有效方法也是只有两个——开民智、立法制。

但在操作过程中问题就多了,比如在人民群众思想还没开放的时候就给予权力,他们大概率是不会正确使用,也不会认真看待、珍惜的,他们反而会抱着有权不用、过期做废的老旧思想,做出许多错事,这是新Z国走出来的教训。

于是往后走权力就集中制了,义务教育、以先带后,同样也是优缺点都有,这大概就是天地不全、不断演化的天道吧。

这样想着,于是唐僧开口道:“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第一需要君王有德行、第二需要百官有才能。君王、百官的德行可以依靠祖宗教诲、承继下来的,但才能是不能通过血脉流传给子孙后代的,所以要广兴教育,要百姓都来聆听佛法,广传佛法的同时,也要传授知识与道理,甚至佛法本身就是一种知识与道理。”

唐僧首先肯定了封建帝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肯定这一点,人家皇帝凭什么跟着你干。

“这样百姓获得了知识、明悟了道理,就可以为帝王所用,帝王也可以凭借这点来制衡百官,清除、替换掉那些失去才能与德行的官员,若有不服从教化的,我佛门也有金刚怒目、护法神通。”

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自然不可能是从容雅致的,唐僧刚才修改的话语,以另一种形式再次出现在了他口中。

唐僧继续说道:“这是治国理政,至于大乘奥义,全貌还在灵山,我这里只传你我自己的禅宗奥义。”

唐僧说着朝孙悟空几人一招手,示意他们都来听着,自己要开始传法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5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