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山河志异

作者:瑞根 | 分类:仙侠 | 字数:0

己卷 第六十六节 不走寻常路

书名:山河志异 作者:瑞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51

如果要购买这种方式,灵石肯定不够,到最后仍然肯定会入不敷出,还得要走老路。

老路是什么,那就是劫掠或者攫取。

劫掠就是直接针对目标所有,而攫取是指无主之物,但有潜在的控制者,两者其实差不多,也就是一个认知而已。

杀人放火金腰带,这话绝对不假,在修仙界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更是如此。

你一个四周虎狼环伺的小山头小宗门要想迅速壮大,不靠这种横财来维持支撑,真要想一步一个脚印来积累,只怕还没等到你壮大,周遭虎狼就先把你给吞噬了。

陈淮生可以确定如果大槐山仍然保持这种不紧不慢,或者想要维持和平共处的心态,那月庐宗、凤翼宗迟早会择机向大槐山发动一战。

可劫掠又有赖于具备强大的战斗实力。

就目前来说陈淮生、公孙胜加上碧蛟元君三人,貌似还是很强悍,但后者三人随时可能消失,一旦实施劫掠战略,还有可能面临敌人及其盟友的报复,这也是一柄双刃剑。

当进攻时异修可以跟随一战,但防范敌人反击时,异修万一离开了呢?

这些问题都要考虑进去。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加强自身。

所以在吴天恩身上的尝试就尤为重要,只有优先提升山中具有较强实力这一部分群体,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未来的战略才具有可持续性。

“嗣天,经天,这一点我和公孙兄也探讨过,准确的说,现在是无解,但无解我们也要先走一步看一步,只有先看到效果,大家才能凝聚人心心气。”陈淮生沉吟着道:“我和公孙兄的意思都是在吴师伯身上先试验,随即让你们二位加上中鸿和国麟四位作为第二批,就目前来说,我们山中灵宝大概也只能满足到这个层度,后期兴许还不够,但我们可以想办法,以半年为期来观察效果,……”

吴天恩筑基四重,赵嗣天筑基三重,唐经天和井中鸿筑基二重,曾国麟筑基一重,但唐经天和曾国麟都分别面临着冲击筑基三重和筑基二重,也是最好的实验对象。

“另外此番我从北仑海市的收益,我也打算明春去幽州鼋头渚拍卖市场去购买一些灵宝,五万灵砂想必也能买到相当灵宝,这样一来,就可以考虑将虎生、怀江、燕来他们纳入进来,当然这要看你们这一批的效果,……”

陈淮生考虑得相当周全,而且将五万灵砂全数用来购买灵宝,这种大手笔让赵嗣天和唐经天都颇为动容。

这要说五万灵砂是陈淮生自己私人所获,就算是要交予山中也没有必要全数交出,三成,最多五成,也就是极限了,但陈淮生却不以为意,这让赵唐二人都心中触动不小。

景贞四十五年冬天的大槐山几乎所有心思就都在这一实验上了。

哪怕是炼气层级的弟子们也都知道高层正在进行一种重大的修行尝试,意图以最佳的途径来帮助弟子们提升灵境修行的进度,这也让他们充满期盼。

吴天恩的情况在经历了几番察析研究之后,基本上确定了他现在的状态。

灵根状态良好,道骨固化趋于板结,使得经脉和血髓难以跟上和维系道骨的修炼,这也直接导致了吴天恩现在修行陷入停滞状态。

现在要做的就是一方面壮实吴天恩的经脉,充盈吴天恩的血髓,当二者达到一定水准之后,再来活络吴天恩的道骨。

并不是以为补益道骨就能达到好的效果的,有时候过于补强某一项,让其他方面无法支撑,反而会让其陷入固化中,结果就是丧失活力,现在吴天恩的道骨就是这种状态。

经脉好解决,元李和月橘都还有留存,血髓这边千叶墨莲籽勉强够用,但如何活络道骨让其重新恢复活力打通与经脉和血髓的互动感应,这就略微要复杂一些,涉及到要寻找一些特殊的功法来内炼。

对这一点,公孙胜倒是很有经验。

“活络道骨并不难,这等功法我这里便有,不过要想见到效果,最好能再配合一些丹药,比如养骨散。”公孙胜与陈淮生建议:“养骨散不常见,因为这主要是用于年龄较大在一个层级难以提升,导致道骨日趋封闭萎靡状态下来松动活络之用,一般的店坊都没有,而如果要自行炼制则太过浪费时间,据我所知汴京和余杭或者长安应该是可以买到,但要好好找一找。”

陈淮生点点头:“也就是说,还得要去汴京或者长安去购买,鼋头渚那边也买不到么?”

“鼋头渚那边买灵宝可能更划算,但如果是丹药的话,长安和汴京,甚至洛邑都更划算,因为大宗门和门阀在制作丹药上更加具有优势,考虑到我们山中涉及到众多人都可能要用各种丹药,像嗣天的经脉和经天的道骨,还有井中鸿的道骨和血髓,曾国麟的灵根,灵宝不可或缺,但丹药一样不能少,而且这可能还是一个长期服食补益的过程,需要量很大。”

比起陈淮生来,公孙胜多了近百年的游历经验,长安、汴京、余杭、江陵、益州,甚至雍凉的金城和北陌的和林他都去过,对于这些地方的物产特产也了如指掌。

“说来说去,我们还是太弱了,现在丹药制作只能依靠苟师伯,苟师伯现在带着赵良奎,但他们主要还是制作法器,在丹药炼制上我们山中几无人才,这种局面原来在重华派也很突出,现在我们大槐山就更突出了。”陈淮生叹息道:“公孙兄,你有无合适人选推荐,我考虑我们还得要广纳贤才,不仅仅是炼制丹药的,还有愿意加入我们的其他散修,我不主张像白石门那样不择良莠地一概收罗入门,但是只要品性端正,勤于修行者,都可以推荐进来,当然最好是筑基中段以上者,紫府最佳,……”

公孙胜有些诧异,上下看了陈淮生一番:“淮生,这个问题你不该问我才对,起码我也该避嫌吧?我才入门多久,又要举荐人入门,你要说是筑基初段的或者炼气高段的,勉强说得过去,可你说要炼气中段以上甚至紫府层级的,你让嗣天、经天他们怎么想?而且我也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这些修士进来,也涉及到修行所用资源,现在我们本身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如何满足他们?满足了他们,那山中原来弟子呢?这很容易引起矛盾。”

“公孙兄,你说的是一个问题,但我觉得特殊时候不能拘泥。”陈淮生笑着道:“你可以举荐,是否选择或者同意,还是要山中大家来一致评判,当下我们需要增强我们的实力,无论是要获取更多的灵宝资源,还是充实我们内部炼制丹药法器这些的能力,都需要如此,这一点我相信吴师伯、嗣天和经天他们都认可。”

公孙胜迟疑了一下,突然道:“淮生,那欧婉儿你不能让其回山么?”

陈淮生一怔,笑着摇头:“她觉得在蓼县野蜂沟那边修行更为合意,而且我也有意让其在那边把野蜂沟那边打造成为一个灵材栽培驯养的下院,当然在紧急情况下召她回来也没有问题。”

公孙胜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淮生,这事儿我建议还是缓一缓,散修中我肯定有熟悉的,筑基高段也有,紫府也有,但是他们未必合乎我们大槐山的开宗立派的规则,而且他们也过于自我和自私,其实这一点我原来也是如此,倒是和你在一块儿这么久之后,才渐渐改变了一些,所以这件事情还是慎重一些的好。”

见公孙胜如此说,陈淮生只能点头。

看得出来,公孙胜对于散修群体中的素质并不太看好,也担心自己举荐的人真的入了大槐山如果表现不佳,影响他的名誉,这一点也说明公孙胜还是比较靠谱的,自己最初的观察没有走眼。

引荐人入门一事暂时搁置,但是购买灵宝和丹药甚至一些功法,却是刻不容缓。

对赵嗣天、唐经天、井中鸿和曾国麟四人道体的察析一致在持续,最初只是出来一个大概的了解,越是到后边就越是精细,拿出的对策也会更具针对性。

相较于吴天恩,他们四人所需要的灵宝更多,丹药也不少,也就是说,要加速他们几人的修行进境,大槐山投入会更大。

即便如此,他们的进境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仍然只能说是相较于原来会快很多,这也是为什么陈淮生希望能引入一两名紫府修士的缘故。

对于这一点赵嗣天和唐经天甚至吴天恩都有些疑虑,担心形成尾大不掉喧宾夺主的局面,影响到大槐山现在发展正好的势头。

他们也对陈淮生的急切有些不以为然,这让陈淮生也是无可奈何。

这种芒刺在背的危机感只有陈淮生才能深刻感受到,这大概也是每个掌舵人的责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43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