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山河志异

作者:瑞根 | 分类:仙侠 | 字数:0

戊卷 第一百七十四节 元鼎之秘,登峰之途

书名:山河志异 作者:瑞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51

唐经天的介绍让赵嗣天和宣尺媚心中都是欢欣鼓舞。

两百多万灵石的收益,对之前还在为十万灵石都还要扳手指算的大槐山来说就简直就是一下子吃撑了,起码三年内大槐山都可以无需担心耗用不足了,一干弟子也可以安安心心地在山中修行提升实力了。

见赵嗣天和宣尺媚都是眉花眼笑,唐经天也不得不提醒道:“但这七万灵砂也不是那么好拿的,也不是这一仗之后就一劳永逸了,可能只会先支付给我们一半,剩下一半还得要缓一缓,……”

赵嗣天和宣尺媚脸上笑容收了起来,“为何?”

“现在安家完蛋了,可他们本来是天鹤宗支持的,天鹤宗本来是要借重安家来对抗月庐宗东侵,所以才放任安家吞并曹康两家,但现在形势倒转来了,而曹康两家却连一个紫府真君都没有,根本扛不起对抗月庐宗的担子,所以天鹤宗那边也要求咱们大槐山和潘家,加上北戎慕容部必须要联手防范月庐宗,若是做不到这一点,剩下一半就别想了不说,尘岭那边的仙泉灵田收益也一样泡汤,而且天鹤宗可能还会与北戎那边合作挤走我们,……”

宣尺媚皱眉,“不是说天鹤宗和北戎人在云州那边不对付,针锋相对,经常冲突么?他们怎么和北戎合作?”

“北戎六部,拓跋部,宇文部,段部,慕容部,秃发部,乞伏部,和天鹤宗在云州争雄的是拓跋部与秃发部,宇文部和段部以及慕容部都是冷眼旁观的,……”唐经天解释道:“河北这边很多地方豪族都与北戎六部有瓜葛,实际上西唐那边也一样,西唐宇文门阀与北戎宇文部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但是不是一样打得不可开交?”

赵嗣天沉吟着道:“也就是说天鹤宗很可能会笼络慕容部与潘氏来打压排挤我们?”

见赵嗣天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唐经天也颔首道:“我感觉应该是如此,天鹤宗的人对我们很冷淡,也是畏于龙前辈和公孙先生的实力摆在那里,从内心来说,他们不太担心这些地方宗族,而更忌惮宗门,所以不会乐见我们大槐山在此立足扎根,但现在他们认为月庐宗是最大的祸患,现在还在卫河集与月庐宗对峙,也抽不出多少余力来这边,所以才被迫借重我们的力量而已,像慕容部是无法在卫怀道立足,而潘氏在这边没有根基,所以他们愿意支持他们,对我们,其实更多的是忌惮,……”

“呵呵,天鹤宗也就这点儿心胸格局了,还想北上南下两头兼顾,可笑。”赵嗣天连连摇头:“不管这些了,拿到一半也就够了,这两年咱们安心修行,北戎人也好,潘氏也好,他们想插足就任由他们去,归根结底到最后还是要靠实力来说话的,淮生若是这两年就提升到筑基九重,咱们几个也能再上一层楼,底气就要足很多。”

对大槐山来说,获得一大笔灵石固然重要,但稳定的灵宝灵植来源也不可或缺,这直接关系到众多弟子每日消耗所需,曹家在尘岭的这个渠道就是关键。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槐山还得要全力支持曹家和天鹤宗,甚至还得要与月庐宗对阵。

介绍完了这方面的情况,唐经天更关心陈淮生和鞠传真、杨虎生的情况,在得知鞠传真恢复很好,杨虎生也在稳步恢复,反而是陈淮生闭关没有了消息时,唐经天就有感觉,只怕陈淮生这一趟出来,又会有很大的不同了。

*****

陈淮生已经忘记了自己在道房中呆了多久,只要山中没有特殊警讯来提醒自己,他就打算一直沉迷其中,研习修行下去。

山中有唐经天和尺媚,真要有危险会提醒自己,现在他自己感觉状态可能是自当初在小焰峰修行连破三重那一回之后最好的时候,他不能浪费。

带回来的三十多册经卷书籍中,并非每部都符合自己的情况,适合自己的书册中也不是所有都对自己有益,有些甚至还容易导入歧途。

不过不管怎么说,研习摸索,都相当于是对自己的整个道体和修行过程的一个探索和反思。

他不急躁,就这么循序渐进,如果遇到症结或者难题,要么绕行,要么分析,尝试,失败,再尝试,实在不行,就暂时搁下,从其他经诀中来挖掘和寻找能够触类旁通的奥义。

总而言之,感觉很好,宛如风行水上,心达万里。

对根骨经髓修炼之说,陈淮生都大体从书册中有所获益,事实上在原来的重华派的功诀中也有这一类的修行要义,只不过会根据各人的道体情况各有侧重。

比如有的人灵根鲁钝,就需要以清根通根之术来启灵,有的人道骨孱弱,就需要壮骨淬骨之术来补强,有的人经脉细弱不畅,就需要顺经透经之法来通畅,有的人血髓混沌,就需要以洗髓凝髓之法来激发。

但这些都是常规习练之法,宓少华带给陈淮生的这些书籍中也大多是此类,但总还是有一些纯属修士自我研习探索的感悟,这才是陈淮生最需要的,而从这些东西中找到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尤其是能与元鼎对上号的一些探析,就是最有用的了。

自己体内的鼎炉,陈淮生基本上能确定就是这些书册中语焉不详或者云遮雾罩的元鼎。

元鼎如何形成,按照书中所提及的应当是金丹大成之后灵元自化而成,那么现在自己体内已有这鼎炉,又该如何来利用这一提前出现的元鼎反哺根骨经髓四基。

特别是藏身于鼎炉中的三灵,自己已经找到了三灵吞噬妖兽灵兽丹元炼化再转化反哺自己加以内炼提升自己灵力的路径,而且还能利用三灵来触动激发灵根新生的奥秘,但是在其他三基的提升上就还没有头绪,这也正是陈淮生现在想要摸索的方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44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