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无职专生墨门

作者:panda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39章忘年之交乔国老,许劭评蔡邕问考

书名:无职专生墨门 作者:panda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45

年轻时期的曹操,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加上自己的出身为宦官曹腾之后,更是与士人阶层对立,令人所不齿。

他的到来,让雒阳城内的名士们纷纷闭门谢客,生怕卷入这即将掀起的政治漩涡之中。

然而,在这股避之不及的寒流中,唯有梁国人乔玄的府邸,灯火通明,大门敞开,以一种不凡的气度,迎接着这位不速之客。

曹操行至乔府门前,携带着吴郡当地流行过来的礼物,这可是自己花重金从商人手里买下的。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拜访,更是他在雒阳站稳脚跟,广结人脉的关键一步。

守门的仆役见状,面露惊异之色,却也迅速反应过来,连忙通报。不多时,门扉缓缓开启,一位身着儒衫,须发皆白的老者立于门槛之上,正是乔玄。他面容慈祥,眼神中却透露出洞察世事的深邃。两人目光交汇,仿佛有千言万语,在这一刻无需多言便已心照不宣。

“孟德大驾光临,乔某有失远迎,请进。”乔玄的声音沉稳有力,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威严,他侧身让路,邀请曹操入内。

踏入乔府,一股淡雅的书香扑鼻而来,与外面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曹操环顾四周,只见屋内陈设古朴,字画满墙,每一件物品都透露出主人的不凡品味与深厚底蕴。他心中暗赞,面上却不动声色,与乔玄并肩步入正厅。

正厅之内,茶香袅袅,气氛凝重而又不失礼数。曹操与乔玄分宾主落座,侍女们轻手轻脚地奉上香茗,随后悄然退出,只留下两人在这方寸之间,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与交心。

“孟德此行,定有要事相商。”乔玄轻抿一口茶,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他的话语虽轻,却如同重锤,直击曹操心田。

曹操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乔公慧眼如炬,操此次前来,实乃仰慕乔公高风亮节,虚心向乔公请教。”

随后摇了摇头叹息道:“操福气浅薄,早年间身份低贱而遭逢孤苦。既没有享受到如同孟母三迁那样的来自母亲的教育;也没有听闻过如孔子在庭院中教育儿子那般的教诲。人生处在恶劣的境地就好像抽肠裂肤般难过,自己总是在思考此生到底有什么可以依靠。尽管怀着满腔的志向,但这世道又怎么会给我施展抱负的机会呢?”

随后言辞慷慨,谈及天下大势,分析利弊,言辞间透露出不凡的远见卓识。

乔玄听罢,双目微眯,深邃的目光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缓缓点头,嘴角勾起一抹赞许的笑意:“孟德志在千里,非池中之物。老夫观你言行举止,确有非凡之才,若能持之以恒,必成大器。”

言至此处,乔玄神色变得凝重,他站起身来,缓步走至曹操面前,双手搭在其肩上,语气中满是托付之意:“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曹操亦未曾料到乔玄竟有如此决心,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郑重地拱手行礼,目光坚定:“乔公放心,孟德定不负所托,必将以真心相待,共赴时艰。”

随后乔玄向曹操介绍着自己与曹家的渊源,原来曹腾当初曾助种暠(chóng hào)当上司徒,而种司徒又征辟了梁国人乔玄,后乔玄历任三公,既是名臣又是名士。

乔玄认为曹操有安定天下的才能,曹操亦感念乔玄,遂与之成为忘年交。乔玄亦是向曹操举荐许劭许子将、蔡邕蔡伯喈,只要得到此二人的品评和赞许,在士人眼中就将得到认可。

————————

翌日,曹操身着一袭低调却难掩其气势的玄色长袍,步履沉稳地踏入许劭的府邸,他深吸一口气,调整着情绪,尽量让自己的姿态显得卑微而不失尊严,缓缓踏上石阶,手中紧握的礼盒沉甸甸的。夕阳的余晖斜洒在他坚毅的面容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辉,却也掩不住那双深邃眼眸中闪烁的急切与不屈。

他深知此行非同小可,许劭的一语品评,或将是他日后名扬四海、成就霸业的敲门砖。因此,即便是面对这满院的清高与不屑,曹操也未曾有丝毫退缩。

穿过曲折的回廊,曹操终是站在了许劭的书房门外,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屋内烛光摇曳,映照出许劭那张清癯而冷峻的脸庞,他正端坐于案前,执笔沉思,对曹操的到来似乎并不感到意外。

曹操上前几步,将重礼轻轻置于案上,礼数周全,言辞恳切:“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特携薄礼来求教,望先生不吝赐教。”

然而,许劭只是淡淡一瞥,那眼神中满是对曹操宦官后代身份的轻蔑与不屑,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并未言语。空气在这一刻仿佛凝固,紧张与压抑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曹操见状,心中怒火中烧,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那份谦卑与隐忍。他缓缓踱步至窗前,背对着许劭,声音低沉而有力:“先生可知,时势造英雄,出身非吾所能选,但未来之路,却由吾心定。我曹操虽出身微末,却胸怀大志,誓要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番天地。今日上门,非为强人所难,实乃真心求教。若先生执意以偏见相待,曹操亦非任人摆布之辈。”

言罢,曹操猛然转身,双眸如炬,直视许劭,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让许劭也不禁为之一震。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感达到了顶点,仿佛随时都会爆发一场激烈的冲突。

许劭沉默片刻,终是败下阵来,他深知曹操非池中之物,今日若不给出个说法,只怕日后更难善了。于是,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与妥协:“曹孟德,你确有非凡之志,我许劭虽不屑你出身,却也不得不承认,君乃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此言一出,曹操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深知这一句话的分量,不仅是对他能力的认可,更是他日后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预兆。他再次躬身行礼,谢过许劭,转身离去,步伐中已多了几分不可一世的霸气,仿佛预示着一段传奇的开启。

曹操青少年时期酷爱读书,经史典籍广泛涉猎,尤爱读军事著作,且在诗歌、书法、音乐方面天赋独具,几可与名家媲美。尤其擅长草书,仅次于草书之祖的张芝和草书亚圣的张昶(chǎng),此二人乃是“凉州三明”之一张奂的儿子,张奂当年也受过曹操祖父曹腾举荐,故曹操有机会跟二张学习。

————————

在那阴云密布的午后,曹操身着一袭素雅长袍,踏着晨曦微露的薄雾,步伐稳健地迈向蔡邕府邸的大门。门楣高耸,铜环在轻叩之下发出沉闷而庄重的回响。门缓缓开启,透出一线冷冽的晨光,映照在曹操坚毅的脸庞上,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诚挚与决心。

蔡府之内,古木参天,石径蜿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书卷气。曹操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却也夹杂着一丝忐忑。

步入正厅,蔡邕已端坐于案前,面容清冷,眼神中透露出几分不易察觉的疏离。厅内陈设简约,却处处透露着主人的高雅与不凡。曹操上前几步,躬身行礼,言辞恳切,道出了自己的来意与对蔡邕学问的仰慕之情。然而,蔡邕只是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几分淡漠,显然,乔玄的面子虽重,却也不足以让他轻易敞开心扉。

曹操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冷淡,心中虽有波澜,但面上却愈发显得从容不迫。他深知,真正的智者,往往以才情服人。他缓缓踱步至案前,目光掠过那些珍贵的墨宝,最终落在了一卷未展的粗纸上。未待蔡邕发话,曹操已提起桌旁那支精致的狼毫,笔尖饱蘸浓墨,悬腕运笔,只见墨色在宣纸上如龙蛇游走,一气呵成,一幅草书作品跃然纸上,笔势奔放而不失法度,字里行间透露出非凡的气度与胸襟。

随着墨香四溢,蔡邕的神色逐渐柔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紧接着,曹操又即兴吟咏起自己创作的诗句,那些词句或激昂慷慨,或婉约细腻,字字珠玑,句句入心,仿佛能穿透时空的壁垒,直击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蔡邕不由自主地被这才情所打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紧接着,曹操话锋一转,谈及军事战略,他的分析鞭辟入里,见解独到,从兵法精要到实战案例,无不娓娓道来,展现出超越常人的军事才能与远见卓识。蔡邕听得入神,时而蹙眉沉思,时而豁然开朗,那份冷淡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敬佩与赏识。

最终,当曹操的话语落下,整个正厅陷入了一片寂静。蔡邕缓缓起身,目光中满是欣赏与敬佩。他亲自为曹操斟上一杯清茶,笑道:“孟德之才,实乃当世罕见。老夫先前多有怠慢,还望勿怪。”曹操连忙回礼,两人相视一笑,所有的隔阂与冷漠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这一刻,曹操的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满足。

此后曹操时常在蔡府与蔡邕、桓谭互通音律;与冯翊人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切磋围棋,曹操皆能一较高下。

由是操声名益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2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