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快穿:有怨气?疯批老祖帮你逆袭

作者:过眼云烟风玲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691章 天灾人祸

书名:快穿:有怨气?疯批老祖帮你逆袭 作者:过眼云烟风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32

“种吧!只种那三亩中等田地,新开荒的地就暂时不种了,省下一些麦种。”

宋大川想了想后说道。

“听你的,种三亩我们也忙的过来。”

惠娘是标准的以夫为天的女人,宋大川说什么就是什么。

涟漪这次也帮忙了,她没让宋大川把没长好的冬小麦割掉,而是挖好了隔火带,直接一把火把这些空麦秆都烧了,烧成的草木灰正好可以作为土地的养料,也能把土壤里的虫卵烧死一部分,虽然不能全部烧死,但是能少一些是一些。

之后宋大川才开始翻地,涟漪依旧是带着虎子,给夫妻两人做饭,顺便把家里后院子的菜地照顾好,开春了能种菜,赶在大旱之前,还能收获一波青菜。

虎子现在走路已经很稳了,说话也更清楚了,或许是因为灵气温养的缘故,个头也长了一些,现在看着和四岁的孩童已经没什么大的差别了,而且虎子很聪明,涟漪教的东西一学就会。

涟漪就先从三字经开始教起,这是最畅销的启蒙书籍,她特意去镇上花银子买了一本,至今被好好的保存在家里。

当初宋大川问起时,涟漪只是推说自己在董家学的,因为要做陪嫁丫鬟,所以要识文断字,否则都没法给董二小姐整理书房。

“我平日里跟着董二小姐学了一些,后来确定要做陪嫁丫鬟时,还有专门的女教席特意教导过,目的无非是让我能帮小姐笼络住姑爷的心,只是最后便宜的是我,学到我脑子里的东西,他们也收不回,我正好教导小弟。”

涟漪笑眯眯的解释道。

“难为你了。”

宋大川再次觉得亏欠女儿。

“这有什么为难的,我也学到东西了,现在家里条件有限,我就先教虎子我会的,等家里条件好了,虎子年龄再大些,就送他去学堂,虎子聪明,肯定能学出名堂。”

涟漪对于虎子已经有了规划。

“姐,我一定好好学。”

虎子眼睛亮晶晶的保证道。

“好,等虎子当了状元郎,姐也好沾个光。”

涟漪笑呵呵的说道。

村里人忙完了春种后,就天天祈祷老天爷下雨,可是在下过一场春雨后,就再没有雨落下,为了能让种下去的种子发芽,村里人只能挑水浇地。

宋大川一家也加入了浇地的行列,只是这次的主力换成了涟漪和宋大川,惠娘在家里照顾虎子,兼顾家里的菜地和鸡鸭。

涟漪在挑水的时候都会收一些水进入空间,积少成多,起码吃用是足够的,而家里的水缸她也注意着,水位从来没有落下去过。

一个村子的人都挑水浇地,河里的水位下降的很厉害,最后还是村长出面,排了队,起码保证每一户有三亩地能浇透,剩下的就看河里水位的情况了。

好在宋大川有先见之明,放弃了两亩荒地,就种了三亩中等田地,在土地被浇透的情况下,地里的麦子勉强生根发芽长了出来,农家人刚松了一口气,在立夏的这一天,铺天盖地的蝗虫袭击了凉州府以南的所有庄稼地,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永丰县所辖的所有乡镇都遭遇了虫灾,县太爷急得揪掉了自己的美须,不得不连夜写折子,然后八百里加急送去了京都,接下来就是安抚受灾的百姓,桩桩件件都要他去落实。

没有开仓放粮的圣旨,县太爷也不能私自开放粮仓,可是百姓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哄抢粮食,县里好些粮店都关门大吉了,也有一些想发国难财的粮商,暂时关了粮店,准备等粮价再高一些,才会开始对外出售,而且还会每日限量,随行就市,慢慢的涨价。

这些都是宋大川和张家四兄弟在望山镇里打听到的,虽然他们家里有存粮打底,但是也会和村里人一样,去镇上抢一些粮食,大家都在抢粮食,你还躺在家里,人家肯定会怀疑你。

张家人现在很庆幸听了惠娘的话,提前买了一些粮食,起码他们买的时候,粮食虽然涨了一两文,但是还算在正常范围内,他们也承受的起。

现在粮食已经涨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价格,一两银子现在还买不到五十斤粮食,而且还是粗粮。

“咱们家还好些,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可是现在整个州府都受了灾,我们这点粮食也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张老头也是愁眉不展的,他们就处在这次受灾的村子里,总不能坐吃山空。

如果只是他们一个村,他们舍了老脸,好歹能和亲戚朋友借一些,可是现在大家都受了灾,处在相同的环境下,谁也帮不了谁。

“爷,咱们准备逃荒吧!”

涟漪在所有人都沉默的时候,直接说道。

听了涟漪的话,宋大川和张家人都将视线集中到了涟漪身上,张老头甚至皱了皱眉,显然是不赞同涟漪的提议的。

“涟漪丫头,你知道逃荒意味着什么吗?”

“我知道,可是我们先要活下来才行,难道守着一粒粮食都长不出来的地等死吗?”

涟漪不赞同的说道。

“县太爷不会坐视百姓饿死的.”

宋大川没有底气的说道。

“爹,要是县太爷真的有办法,现在粮食也不会是一天一个价,天天三、五文的往上涨了,而且那些大粮商手里的粮食也捂的死死的,不等到饿死人,他们是不会买粮的。”

涟漪打破了宋大川的幻想。

“可是逃荒要逃去哪里?”

这是老张氏问的,毕竟她一辈子都待在张家村,最远也就去过一次县里,再远的地方她去都没去过,要离开这里,让她觉得很茫然。

“逃去没有闹灾的地方,在那里才有活路。”

涟漪直接说道。

“这是大事,咱们要好好商量一下。”

张老头虽然不赞成,可是他也知道人挪活的道理,所以他想听听涟漪的意见,毕竟这件事是她提出来的。

“爷,现在和你们想法一样的人很多,他们觉得能等到官府的救济,可是一旦存粮消耗完了,官府不作为的时候,必定会出现大批的逃荒队伍,那时候我们再动身,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距离我们凉州最近的是湖州,他们比我们凉州的地界要小,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逃荒的人,产生冲突是必然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30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