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人,得加钱

作者:傲骨铁心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百五十九章 我也可以爱明朝!

书名:大人,得加钱 作者:傲骨铁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3

没人点烟,贾六就自个点,毕竟他自个也有手。

在京里享受惯了被人伺候的领导干部滋味,突然间恢复常人的感觉,一时还有些不太适应。

烟卷点上,深深抽上一口,再轻轻吐出,消失许久的感觉一下就回来了。

“局面走到这一步,不能再小打小闹了。通敌也好,卖国也好,是非曲直难以论说,但诸位应该注意到,正是在襄阳这个古战场,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

远有南宋军民于此阻击蒙古大军,近有李自成的大顺军于此奠定与明朝战略总决战的态势,今有我领大军至此,同样关系国家民族兴盛,所以能否尽快平定事态,需要诸位完全的配合!若不然,你我皆是国家之罪人!”

贾六缓缓环顾众将,眼神之中满是期待。

如果这些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爱将们都不理解他,不愿支持他,那他真的就只能重启炉灶,带着阿思哈、奎尼、金简、恩明那帮老满找绿营来反对八旗,重建属于他的新大清了。

众将沉默片刻,鲍国忠开口问道:“不知队长要我们如何配合?”

“就是服从,服从,再服从!我允许你们有意见,但意见必须保留,先无条件的执行我的军令!”

贾六措辞比较严厉。

这次挂帅属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他打算一次性把问题解决,然后回去找老富、色大爷还有老四鬼子斗地主,争取在乾隆四十二年完成黄袍加身仪式。

这样从他参加工作算起来,就是整整五年。

用五年时间从一个事业编外人员完成向国字大老的华丽转变,贾六觉得这份成就属于旷古烁今,蝎子粑粑独一份,历史上任何太祖太宗都比不上他,足以让他自豪一辈子。

现在,就要看这帮共进爱将们能不能坚定执行他的战略计划,能不能理会他的良苦用心。

问题是祖应元提出质疑:“队长,你都大将军王了,还卖国?”

言下之意你要点脸,做点与身份匹配的事情行不行,别糟蹋了大将军王这个大清仅次于皇帝的封号。

“是啊,还有什么能卖的?都三个省卖给他们了,总不能把紫禁城也卖给他们吧。”

王福他们也表示不解,不知道队长究竟是怎么想的。

可以说大清一半军权如今都在队长手中,牛逼成这样了还要卖国,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讲道理,你这大将军王难道不应该带着他们大杀四方,然后挟大胜之威回京彻底淘汰满蒙八旗,从而实现你自己在金川许下的志向——让汉军再次伟大,让八旗成为汉军的八旗,让大清成为汉军的大清么!

玛德里也觉再这样混下去有点丢人,滴咕道:“大人,我看能不卖就别不卖了,只要大人你发话,我们索伦替你打就是!”

贾六不悦:“打?你们很能打吗?你们有我能打吗!”

“肯定比大人带来的那帮八旗废物能打!”

玛德里不服气,他可是跟海兰察南征北战过的,手底下几百索伦劲儿都是一个能顶十个的,怎么就不能打了。

另一个索伦出身的将领安禄也有同感,说良心话贾大人对他们索伦好是够好了,但好的有点过份,好到让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那种。

再这样天天光吃饭不干活,安禄怀疑弄不好索伦人从此都不会打仗了。

“就知道打打打的,我跟你们从前是怎么讲的,能不打就不打,能谈就谈,都是中国人,有什么不能坐下来协商解决的?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只能从谈判桌上去谈,一昧喊打喊杀,到头了死的还不是百姓,还不是你们手底下的兵...”

贾六不理会叫嚷要打的玛德里,他还是坚持政治解决为先,武力解决为辅的既定总方针。

只有政治解决进入死胡同,才会将军事解决提上议事日程。

哪怕死胡同,他也要把墙砸个窟窿出来!

这才是合格的政治家,也是合格的领袖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王者的脚下,不一定是伏尸百万,也可以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

中国千百年历史发展的教训告诉贾六,想要打破兴亡百姓皆苦的魔咒,他就得跳出这个王朝兴替的圈圈,尝试从来没有人敢做的事。

这是给兴汉军一个机会,也是给大清一个机会,更是给贾六一个自己机会。

他又不是中二青年,非要打内战来刷怪升级。

王福迟疑了下,道:“队长,就算要谈,也不能卖国啊...”

贾六解释:“我说的这个卖国不是纸面意义上的卖国,而是比较复杂具有深层次的卖国。广义上讲,这个卖国其实就是爱国的一种表现,只是表达方式和展现出来的效果不一样,但最终目的却是一样的...总之,卖国无罪!”

卖国其实就是爱国?

卖国无罪?!

队长的新鲜理论让众人大脑一时转不过弯来,就是祖应元也跟不上趟了。

毕竟两年多没同鬼子六接触,思想水平确实落后退化许多。

常秉忠挠头:“六子,我们读书少,你不要忽悠我们。”

贾六怎么可能忽悠自己的爱将呢,这本来就是他的真实想法。

打和这帮人认识那天起,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祖应元问出关键:“那队长打算怎么爱国...怎么卖国呢?”

贾六坦然说道,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条件换得兴汉军易帜,同共进会全面合流。

两家彻底变成一家。

目前有三个有利条件可以促成此事。

第一,兴汉军中坚骨干份子的家卷在贾六手中。

前不久乾清宫召开票选大会时,右都御史王杰弹劾贾六通敌的罪证中就有关于这条的。

第二,兴汉军中有至少三个军的武装力量是听命于共进会,也就是听命于贾六的;

代表人物有马大元、周林旺、郭广德。

三人现在都在兴汉军那里混成了军帅,其中周林旺还充当了兴汉军攻掠长江下游的先锋。

不过其却严格执行会中密令,在攻打下游重镇安庆时出工不出力,从而使得南京方面的清军及时赶到安庆,不然这会兴汉军恐怕已经兵临南京,形成当年郑成功入长江的声势。

那样的话,事情就没法收拾,连谈的机会都没有。

第三,贾六对兴汉军有救命之恩,要不是他暗中开口,困在小金川长达百年的明朝遗民力量,怎么也不可能窜入湖广这片新天地的。

不过这一点只有兴汉军的统帅顾正道清楚,其余人只有极少数知情,大部分并不知情。

顾正道又是媛媛的父亲,是贾六的岳父,也是克清的外公,所以只要顾正道念着这份亲情和救命之恩,事情还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围绕这三个有利条件做文章,再给予一些诚意的妥协退让,宁汉合流未必就不能达成,届时有兴汉军的全力支持,贾六这个地主肯定能把老富、大爷、老四这三个农民斗到吐血。

王福听后却是摇头:“队长,今时不同往日,恐怕人家未必肯听咱们的。”

这也是事实,当初兴汉军从小金川突出来时,骨干力量不过三千人左右,可如今人家坐拥三省,兵马超十万,甚至在局部已经对清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可以说主客完全颠倒,指着那些家卷和救命之恩就能迫使兴汉军投降,恐怕有点痴人说梦。

而投过去的几营兵马,人家也不可能不提防,关键时候未必能起多大作用。

在队长没来之前,王福他们分析过战事,都认为事情到了这一步不仅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暗中资助兴汉军、放水助其壮大,而是必须收网对兴汉军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要不然没有人知道局势会往什么方向发展。

形象比喻,兴汉军原本是一条急于求生的孤狼,如今却是摇身一变成了咬人的恶虎了。

由此张大彪他们才想做掉湖北巡抚郑大进,以便做到钱权军粮统合。

之前丰升额迟迟不能奏功的原因就是在共进会的影响下,参与围剿的清军各部各怀鬼胎,指挥权也不集中的缘故。

这个教训,不得不防。

“无妨,不谈怎么知道人家不愿意呢?兴汉军如今是风生水起,但他们底子薄弱,兵马虽较从前多了无数,但在我看来战斗力反不如从前...”

贾六心中对谈判成功给出的数值是五五开。

原因如他所说,兴汉军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山头林立,而且他们虽占了三省地盘,但始终还是处于清军的包围之中,也没能建立稳固根据地,某种程度上和当年的李自成、张献忠很像。

就是看着很大很强,实际却是外强中干。

只要清军取得一次胜利,哪怕只是局部地区的小胜利,对于兴汉军而言,可能都是一次重大打击。

所以,只要贾六愿意伸出橄榄枝,愿意以某些代价换取和平以及双方的彻底合作,谈判就有一半成功机率。

哪怕只有两成机率,他也是要试一试的。

个人情感上,对于反清复明的力量,贾六不太愿意镇压。

目前为止,他所取得的成就完全是建立在八旗将士尸体之上的。

“我觉得队长有点一厢情愿了,现在的问题不是谈不谈,而是人家翅膀硬了,要建制开国了!”

祖应元说对面传来消息,兴汉军上层有意拥立朱明后人当皇帝,据说是个叫朱绍功的明桂王后人,降过去的湖广总督陈辉祖为此正在游说兴汉军的各大军帅,十分积极。

陈辉祖和那个同样没骨气的湖南巡抚巴延三,还联络了一帮人向兴汉军统帅顾正道进言要求恢复明朝,集合主力沿江东下攻打南京。

此事刚传到襄阳这边时,众人无一不失声而笑,因为太荒唐了。

两个大清的督抚积极谋划明朝复国,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笑话的是,这事不但发生了,而且看起来马上要成真。

背后原因其实不能猜测,开国功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当然是想证明自己不是大清的叛徒。

就跟当年洪承畴他们一样,想要洗涮自己叛徒的骂名,就得竭力帮助投靠的势力取得天下,取得正统。

只是恢复明朝这件事,和共进会的根本利益是相悖的。

说一千道一万,共进会是寄生在大清体制上的组织,它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大清,真离开大清,这个组织恐怕就会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弄不好能就此解体。

而骨干团伙大半都是旗人,尤其他们这些汉军旗子弟更是人家眼中的汉奸后人,道义上天然矮了人家一截,这怎么混一块?

“咱们虽帮了他们很多,但在他们眼中,咱们这些人都是鞑子啊,队长!”

王福一脸忧心,他本身就不擅长军事,而是擅长政治,对于兴汉军方面早就做过全方位的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彻底镇压一途,没有别的选择。

却不想队长不知道吃了什么错药,非要和兴汉军谈判,要搞什么政治解决,听队长意思甚至还要两家并一家,这怎么想都不现实啊。

“六子,您现在还是鞑子中的鞑子,人家反清反明了上百年,能服你这个鞑子?”

老常也泼了冷水。

“对,是这理。”

众人纷纷点头,都认为队长关于谈判解决纷争的想法有点太过儿戏。

“鞑子有什么关系?只要能坐下来谈,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嘛,”

贾六却是无所谓的摆了摆手,“实在不行,我也可以姓朱,我也可以爱明朝嘛!”

“......”

众人叫贾六这话说的哑口无言,个个都觉队长的不要脸已经到了一种无敌境界,以致于他们连试图站在道德层面加以嘲笑,乃至指责的机会都没有。

半响,祖应元幽幽盯着贾六道:“你怎么姓朱,怎么爱明朝?你知道人家喊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把咱们八旗赶出关内啊!”

“是么?”

贾六怔了下,旋即不当回事的摇了摇头:“那这样行不行,我们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就是咱们主动革自己的命,这辫子不要了行不行!”

说完,将自己的帽子摘下,露出光秃秃的脑袋。

拍在桌上的帽子,赫然粘着一根假辫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70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