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1章:对皇帝降维打击!命运审判!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一时间,皇帝竟然不知道应该用一种什么态度对苏曳。

横眉冷对?

嘘寒问暖?

统统都不行。

想了一会儿后,皇帝问道:“你为何非要办工厂,给朕一个解释,一个非常清晰,而又足够分量的解释,不要想着含糊而过。”

这个解释,就很难的。

因为我和包令、巴厦礼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我要在发展国家,我要和大英帝国的开启另外一条外交路线?

这些统统都不能说。

首先,且不说对方能不能听得明白。

这些全部都触犯到皇帝的逆鳞。

这是你一个江西巡抚该做的事情吗?还说你没有异心?

伱自己一个人都要代表大清另起炉灶了吗?

但是又不能糊弄,因为皇帝的视野或许不够高,但总体而言,智商是不低的,算是聪明的。

苏曳道:“皇上,臣要献上两件东西。”

皇帝道:“嗯。”

苏曳道:“公公,麻烦让我的人把东西抬进来。”

片刻后,两件东西被抬了进来。

一件东西是留声机。

苏曳扭动发条后,按下键。

顿时,里面传出了声音,而且还是皇帝最喜欢的京剧。

果然!

皇帝的吸引力瞬间被转移了。

他也充满了无限的惊讶。

这……这是如何做到的?

阿尔伯特亲王还知道这肯定是某种科技的突破,而对于皇帝来说,这更像是一种神奇的法术。

他很惊艳。

但是……也很排斥。

却又,很喜欢。

这真是一种非常矛盾情绪,在个人生活享受的角度,他很喜欢这个东西。

而且他贵为天子,觉得天下所有的好东西,所有的珍奇,都应该献给自己。

天子拥有四海。

苏曳道:“皇上,这是臣办工厂,生产出来的第一台留声机,也是唯一镀金的,献给皇上,独一无二。”

皇帝听了一遍又一遍。

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更加觉得喜欢。

但是也更加警惕和排斥。

作为统治者,他本能排斥一切他不理解,想不通的东西。

甚至更复杂一点,他觉得他是天子,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尊贵,也是最聪明的人。

所以,当出现一种他完全不了解的事物的时候,这个信念就会被颠覆一些。

这些东西我竟然完全不了解?那世界上还有比朕聪明得多的人?

“这东西是你发明的?”皇帝问道。

苏曳道:“是的。”

顿时,皇帝心绪更加复杂。

苏曳当然了解皇帝这种情绪,但他更了解皇帝,遇到这种时候,皇帝出自于天子权术的本能会立刻蛰伏起来观察,过一段时间再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定。

苏曳道:“皇上,这十几年时间,洋人向我们大量倾销,赚走了我们大量的白银。我们好不容易的白银库存,造成了大量的外流。”

“我大清立国以来,一直到仁宗时期,是整个亚洲毫无质疑的核心,我们生产了绝大部分的商品,吸引了大量的白银,在这个时间段内,我大清吸引了全世界几乎一半的白银。”苏曳道:“所以,这也使得我国成为了一个银本位的国家。”

说这话的时候,苏曳指着地球仪上的亚洲。

这段话,皇帝听懂了。

哪怕银本位是新名词。

而且这段话,皇帝也很喜欢听,尤其听到说大清吸引了全球一半的白银,觉得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功绩。

苏曳道:“但是自从洋夷发动了鸦片战争之后,一切就变化了。洋夷对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倾销,不仅仅是鸦片,还有大量的工业品。这十几年来,洋人最多的时候,从我大清拿走了一千二百万两白银,相当于四分之一的国库收入。”

这话直接戳中了皇帝脆弱的心。

“现在还不觉得如何,长此以往的话,我们的银根就会被洋人彻底掌握了。一个国家,掌握不了自己的货币?那会是何等后果?”

“银子是我们的货币,但如果洋人手中的银子,比我们还要多得多,那大清的金融根本,也就掌握在了洋人的手中。”

“真到了那一天,是动摇国本的事情。”

“甚至说得再严重一些,是关乎国家存亡的事情。”

这话,皇帝也勉强听懂了。

苏曳道:“所以,臣必须想办法把这个银子重新赚回来。我们之前向全世界出口三类东西,赚回来了大量的银子,棉布丝绸、瓷器、还有茶叶。”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棉布丝绸,瓷器和茶叶,在欧洲列强都是属于奢侈品,那些贵族都要拿出来显摆的,尤其喝我们的茶叶,更是可笑之至。喝完之后,她们还要把剩下的茶叶渣抹在面包上然后吃下去。一个贵族的下午茶,如果没有中国的茶叶,没有中国的瓷器,那是完全没有面子的。”

皇帝听到这段话后,心中顿时大爽,与有荣焉。

苏曳道:“但是后来,英国人织布机变得非常先进,他们生产出来的棉布,成本比我们低得多,质量和我们一样。所以他不需要我们的棉布了,反而向我们开始倾销棉布。”

“还有茶叶,英国人在殖民地印度,锡兰种植了大量的茶叶,比我们还要多的茶叶。如今英国的茶叶,供应全世界,我们大清的茶叶,反而卖不怎么出去了。”

“就算瓷器,从四十几年前开始,英国人的瓷器已经开始出口,发展到了现在,英国人的瓷器在某些技术上,已经对我们进行了赶超,而且在瓷器贸易上,也对大清进行了赶超。”

“皇上,这是非常危险的,之前我们出口的重要商品,现在都要卖不动了。东西卖不出去,别人的东西却纷纷卖进来,把银子全部赚走了,到那个时候就会有无数人破产,大清的金融会崩溃,会被洋人掌握。”

“为了阻止这一趋势,所以臣必须办工厂。”

“臣必须把被洋人赚走的银子,再重新赚回来了。但敌强我弱,我们就必须生产出洋人没有的东西,他们稀缺的东西。”

“最好的情况是赚回来的银子,超过流出去的银子,最起码也要做到收支平衡。”

皇帝道:“你的这个……”

苏曳道:“放声机。“

皇帝道:“你的工厂制造这个放声机,把银子从洋夷手中赚回来?”

苏曳道:“皇上,放声机仅仅只是其中一种产品。”

“皇上,您千万别小看这个放声机,它在世界是独步天下的,在西方列强的贵族富商阶层一定会引起风靡的效果。它的成本仅仅只有几十两银子而已,但是第一批却能够卖到上千两银子一台,足足拥有几十倍利润。因为这是奢侈品,只有贵族才能拥有。换一句话说,没有它的家庭,也就称不上贵族了。”

皇帝道:“洋夷的工业技术远超我们,你能造?洋人就不能造?”

苏曳道:“首先,我们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他们光在材料的摸索上,就需要许多年时间,才能达到我的水准。而且这个放声机我在欧洲列强是注册过专利的,任何人想要制造,都需要我的许可。”

这句话皇帝能够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却不懂为何这样?

什么专利?

难道不是想造就造的吗?

一千两银子一个?

那确实能赚很多很多。

甚至,皇帝也能理解这里面的逻辑,因为他是皇帝,对奢侈品有天然的领悟。

甚至他都能感悟到,这东西却是能引起贵族们的哄抢,甚至不止在西洋诸国,在大清的富人豪门也会争抢的。

任何有面子的稀奇玩意,都会引起哄抢。

越少,越贵,越好。

苏曳道:“皇上,接下来我给您献上第二种东西。”

“抬进来!”

几个大汉把大型手摇发动机抬了进来,然后把一串灯泡挂在墙上。

之前在洋人财团面前,苏曳极尽夸张,什么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什么刺破几千年黑夜的历史性时刻到了。

但是此时在皇帝面前,他仅仅只能说一句道:“皇上,您做好思想准备,有点亮!”

两个壮汉开始摇动这个发电机。

苏曳按下了按钮。

顿时,整个三希堂内猛地大亮!

这也是苏曳选择夜里进京,夜里进宫的原因。

皇帝甚至用手遮掩了一下眼睛。

果然好亮!

甚至,他的三希堂从来都没有这么亮过。

甚至在夜里,皇帝都没有见过这么亮的时刻。

平时就算蜡烛点得再多,也是昏暗的。

皇帝再一次陷入了震惊之中。

他对苏曳的工厂是毫无概念的,就是本能地排斥。

而现在,工厂的东西,完全具现在眼前了。

真的让人,无比惊艳。

这苏曳,真的是天纵之才啊。

甚至是完全超出他理解的天才。

皇帝道:“为什么这么亮?”

苏曳道:“借用电力,就是天上雷电之力。”

皇帝心绪复杂,一下子无法做出判断,对这个东西。

但是,他隐隐排斥。

他自己,当然很喜欢这个东西,晚上大亮,看东西也方便啊。

但是……他觉得整个大清的百姓,最好不要有这东西。

大晚上的,点不起蜡烛,早早睡觉,不好吗?

日升而作,日落而熄,这是最符合帝王审美的百姓生活方式。

大晚上这么亮?

总觉得不好。

一来违背祖宗自然,二来总感觉打破了某种传统,三来觉得夜晚的阴谋更加猖獗了。

但是,这些话皇帝都不好说出口。

而且对于未知的东西,他都不会立刻做出判断。

苏曳道:“这个发电机,这个电灯,会在整个西方世界引起巨大的轰动,会带来天大的利益,会给大清带来源源不断的银子。”

皇帝陷入了沉默。

苏曳挥手,几个大汉停止了转动。

苏曳关掉按钮,整个三希堂内,陷入了原来的昏暗之中。

皇帝的呼吸,也变得平缓起来,这种昏暗的环境,才能让他找到安全感。

苏曳当然知道是这个结果。

这个电灯,皇帝心中他不仅不想在国内推行。

甚至,也不想苏曳卖给西方列强。

他隐隐知道,这个东西很了不起,但是会带来一系列强大的冲击力,一种他很不喜欢,很负面的冲击力。

当然,这只是他本能的感觉,暂时还没有形成观点输出。

苏曳当然完全了解皇帝的心思。

他从头到尾都不奢望得到皇帝的支持,他现在说出来,只需要皇帝的震撼。

一旦皇帝陷入震撼,那么他很长时间都会反应不过来,也不会输出非常清晰的观点和判断,他会进入长长的思考。

而且皇帝让他给出办工厂的理由。

那苏曳就必须给出理由,一个无比光明伟正的理由。

保护大清的银本位,保护大清的金融命根。

维持进出口平衡。

而且,两个产品直接怼到你面前。

不管你喜不喜欢,但你必须承认,它们很牛逼。

能够实现苏曳的战略。

那么,一切闭环。

我苏曳一门心思办工厂,难道不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吗?

这是一个很高的政治正确。

正确到皇帝一时间是无法反驳的。

甚至,皇帝一时间也无法判断的。

甚至潜藏的意思,这么高战略的事情,我苏曳向皇上要求拨款的啊。

甚至,想要让内务府完全控股的啊。

结果呢?皇上你只口头答应了七十万两,但是到现在都还没给。

我没有办法,只能想京城的百姓借。

从头到尾筹集了一千多万两银子,我为国家办事,自己却背负巨大债务。

这样难道还要受到指责吗?

足足好一会儿,皇帝问道:“你办工厂的目的,为何早先不和朕说?”

苏曳道:“皇上,当时臣的工厂,连样品都没有,和皇上说这事,没有半点说服力啊。只有把样品造出来,才能证明臣的思路和战略,没有错啊。”

接着皇帝又道:“那你迎娶沈葆桢的女儿为妾,又是什么意思?”

这也是皇帝最在意。

我要收服沈葆桢,结果他和你捆绑了,还把女儿嫁给你,堂而皇之办婚礼。

这把朕的颜面置于何地?

苏曳道:“皇上,臣的一千万两银子,质押在丽如银行,因为要购买大量的机器。当时臣手头银子已经花完了,但是很多钱都要支付。一旦不付钱,臣的政治信誉就破产了,那这个工厂就彻底失败了。”

“但是臣的钱,根本就支撑不了几天了,就那关键几天,需要几十万两,完全无计可施了。”

“所以就想了一个办法,办婚礼敛财,这个婚礼总共收到了四十几万两银子,帮臣渡过了最难的难关。”

皇帝一愕,没有想到,理由竟然这么直接。

这个回答,对于苏曳来说是过关的。

但对于沈葆桢来说,是不过关的。

朕器重你,让你盯着苏曳,结果你把女儿嫁给他,和他进行捆绑?

皇帝沉默了良久,问道:“最后一个问题。”

“和英国人谈判,你明明最擅长,这次洋夷大举进犯,广州沦陷,形势万分危急,你为何不毛遂自荐,莫非心怀怨气?”

苏曳注意到了这个细节。

今天晚上,皇帝一直不称呼苏曳的名字,一直称你。

他内心在排斥说出苏曳的名字。

苏曳道:“皇上明鉴,臣说过了,臣去谈判,非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适得其反。”

“这里面缘由,请皇上听臣一一道来。”

“当日和臣谈判的是英国公使包令,还有广州领事巴厦礼。”

“他们出兵攻打广州,是没有得到英国议会同意的,是私自的出兵行为。”

“臣通述了厉害,说出了最关键的一个战略,我大清愿意为大英帝国在东边阻止沙俄的扩张。并且指出了对方战争行为没有得到国会批准的现实,甚至道出了他们军费紧张的底细。”

“最最关键的是,臣在马来半岛指出了一个金矿,贿赂了包令和巴厦礼。”

这话一出,皇帝道:“你为何会知道马来半岛的金矿?”

苏曳道:“皇上还记得臣曾经消灭过一批海盗吗?就是从这群海盗口中得知的。”

皇帝道:“金矿贿赂包令和巴厦礼一事,你之前为何不汇报?”

苏曳道:“臣怕皇上责怪,说有金矿,为何不献给朝廷,而要交给洋夷。”

皇帝道:“朕还没有那么糊涂,这马来半岛本就在洋夷的控制之下。”

苏曳道:“因为包令和巴厦礼是私自出兵,被臣的政治主张说动了,而且得到了大额贿赂。所以他们就这样退兵了。如果这样持续下去,也会相安无事,。但是叶名琛那边却一再挑衅,扣押了亚罗号的船员,勉强属于正常外交行为。但是他扣押英国公使馆的官员和武官,并且进行了刑罚,这传到了英夷国内,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包令和巴厦礼私自出兵,而后又私自退兵的事情也在伦敦被爆了出来,很多人纷纷弹劾包令。”

“于是,包令公使被弹劾下台了,广州领事巴厦礼也下台了。”

“取而代之的额尔金伯爵,是英国的老派贵族,曾经是大英帝国的北美总督,是一个战争狂人,而且他是包令的政敌。把包令轰下台,便是他的行为。而他现在是英夷在远东的最高统帅,也是发动这次战争的罪魁祸首。”

“额尔金伯爵,不但痛恨包令,说他退兵显得软弱,才让叶名琛一再欺压,有损了大英帝国的威严。而在额尔金伯爵眼中,我就是让英国人受辱的罪魁祸首。”

“所以,我现在是额尔金眼中的政敌,我和包令是一伙的。”

“我去谈判的话,非但不能成功,反而适得其反。”

这下子,皇帝真的听明白了。

原来如此啊!

这样一来,苏曳还真的不能去。

让苏曳去谈判,反而会激怒这个额尔金伯爵。

如此看来,苏曳不毛遂自荐,确实是一片公心,而不是心怀怨怼。

接下来皇帝陷入了犹豫。

他现在,完全不想咨询苏曳,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

今天晚上这番谈话,让皇帝觉得苏曳不管是办工厂,还是不去和英国人谈判,都是一心为公。

只不过他为人太倨傲了,懒得和匡源等人做解释,这群人煽风点火,使得苏曳看起来仿佛有异心了一般。

但苏曳何止没有异心。

甚至他和以前一样,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甚至不惜失去圣眷,不惜损毁名誉。

但是,今天这一番深入交谈。

却也让皇帝心绪复杂了。

他更加深深感觉到了苏曳的傲慢,还有惊人的才华。

之前这种感觉很模糊,那是因为苏曳每次都照顾皇帝的情绪,没有把话说透,甚至从情绪上全方位安抚皇帝。

这让皇帝有一种安全感,一种掌控感。

而今天,苏曳不得不把话说透了。

结果就是,一种莫名的高山远止。

原本不说明白,还是雾里看花挺美的。现在一说明白,皇帝本能就能感觉到自己的视野之低之狭隘

所以,如何让英国人退兵,皇帝一点点都不想咨询苏曳。

甚至,不想再见到他。

但是,所有的一切又完全证明。

苏曳确实是忠臣,贤臣。

皇帝不想问,但又不得不问。

因为,洋夷让他太害怕了。

终究,皇帝还是问出口了,道:“那你觉得这次洋夷会退兵吗?”

苏曳直截了当道:“会的。”

这话顿时让皇帝一喜。

皇帝道:“你不适合去和英国人谈,那谁合适去?”

苏曳道:“谁去都可以。”

皇帝一愕。

苏曳道:“何桂清贪生怕死,奸诈狡猾,见到叶名琛自杀,就觉得是英国人是杀鸡儆猴,所以演了一场苦肉计,逃之夭夭。其实,额尔金都已经开始准备和他正式谈判了,两广总督叶名琛自杀,让英方陷入了外交的被动,正好是谈判的最佳时机。如果何桂清不跑,都已经谈完了,英国人都已经退兵了。”

皇帝更加惊愕。

竟然……是这么回事吗?“

苏曳道:”如今,何桂清逃跑,反而让英国人看轻了大清,觉得我们彻底懦弱无能。但还是能谈成的。“

皇帝又问道:“你觉得派谁?”

苏曳不会说出任何名字,因为这注定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而且更可笑的是。

历史上桂良签完条约之后,英国人都打算退兵了。

结果,清廷又反悔了,对英法美三方置之不理。

于是,英法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攻破了北京城。

苏曳一旦说出任何名字,也就和这丧权辱国的条约沾上了。

苏曳道:“臣说了,任何人都可以,谁都可以。”

这个口气,让皇帝一愕。

接着苏曳放缓口气,无比真挚道:“皇上,但是有一点,任何人去谈,都要大大方方的谈,不要英国人提什么条件,就统统一闭眼,全部答应了,要与理力争。”

“只要认真谈,是能达到皇上的心理底线的。”

“另外这次要最提防的国家是沙俄,他会以调解中英矛盾为理由,插上一手。”

“四国之中,沙俄最是贪婪,会趁机讹诈走最大的利益。”

沙俄就是趁着这个机会,签订了瑷珲条约,割走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听到苏曳的话后,皇帝顿时长长松了一口气。

莫名其妙地得到了某种安全感。

面对英国人的军队,他真的有一种泰山压顶的感觉,充满了惶恐和不安。

但是苏曳轻描淡写,斩钉截铁地说,英国人会退兵的,这次能谈成的。

苏曳的语气,让皇帝很不舒服。

那种指点江山,智珠在握的感觉,对比皇帝自己内心的惶恐不安,实在让人难免自惭形秽。

但偏偏苏曳这种胸有成竹的态度,又让人对局势充满了信心。

皇帝仿佛暂借苏曳一双眼睛,也稍稍看清楚了世界局势,也明白了英国人真正的想法。

接下来,两人又陷入了沉默。

皇帝还是不够聪明,看不出苏曳对他更深层次的态度。

这就太高级了,皇帝的级别是不够,领悟不到。

因为,这最后的一次见面。

苏曳其实心中是有犹豫的,也是对皇帝心胸的最后一次探查。

要不要救皇帝一命?

因为对方毕竟对自己有伯乐之恩。

有没有那么一丝丝可能性,未来保住皇帝一命,并且苏曳也能继续自己的大业。

所以,他这次才交流得这么彻底。

先拿出留声机,再拿出电声,去刺探皇帝内心最深层次的思维。

并且也没有太多的保留,表现出了自己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如果皇帝表示雀跃,甚至充满了希望,对苏曳描述的一切,充满了憧憬。

那,苏曳还会有可能,在最后关头保留他的性命。

所以,这最后一次见面的交谈,甚至也是一场命运审判。

结果当然是……否定的。

这条命,他给否了。

对于这个结果,苏曳不意外。

然而,此时在皇帝心中,他却觉得是自己对苏曳的命运审判。

该谈的,都谈完了。

皇帝觉得,自己应该对苏曳的命运,进行审判了。

他坐在椅子上,眯起眼睛,审视着苏曳的面孔。

最终,皇帝缓缓问道:“苏曳,你把你的那些工厂交给朕,把你在九江办的一切都交给朕,怎么样?”

苏曳轻描淡写道:“好。”

……………………………………

注:第二更送上,这章稍稍有点难写,所以晚了点。

弱弱问一声,您口袋还有月票吗,赐给糕点好不?谢谢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5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