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山河入梦来

作者:燕山游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8章 新妇

书名:山河入梦来 作者:燕山游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转瞬之间,竟又过了十日,时下正是天圣二年的九月末端,盛京城早已入了秋,秋风飒飒,天气凉爽;夜间刮起萧瑟的北风,凉意席卷万物,直至黎明……大风才得以休止,天边云烟浮动,微露出一轮略显娇媚的秋阳,投下淡淡的光晕,洒落在盛京行宫鳞次栉比的宫檐之上,仿佛为其披上了一件金黄色的纱衣。

盛京的秋天,就是与别处不一样,城外雁山飘零的火红枫叶,随风落在长长的街市上,落到了各家各户的小姑娘手上,被她们像花一样地在卖。南面永耀集大湖的白色野草也被扎成了一捆一捆的,依次送到各个有钱人家里摆放驱邪。微凉的秋风,穿行于盛京的大街小巷,飘过林梢,拂过街上仕女滑嫩的脸颊,吹散了食肆里蒸腾的热气,似乎要将这一整年的燥气与阴晦全部吹尽,归入淡淡的雾霭之中。

九月戊申,宜嫁娶。

这一日,盈盈不绝的喜气,充溢于大周盛京的街头巷尾。因为今天,不仅仅是章献皇后的诞辰,更是秦王萧长陵与望舒君凌芷兰的大婚之日。

康平里,宣国公的宅邸。

凌芷兰身着大红嫁衣,仪态柔静地端坐在铜镜前,镜中的她朱唇似火,艳丽的妆容衬得她娇媚动人。绿珠手持木梳在她身后,为她梳理三千青丝,待梳理完毕,她拿起放在镜子前的凤冠步摇,绾起凌芷兰的如墨青丝。

“小姐今天可真美!您是绿珠见过最美的新娘子了。”绿珠看着镜中凤冠霞帔的凌芷兰,不禁眼露惊羡之色,连连赞叹不已,说道。

凌芷兰的妆容,皆是绿珠从清晨开始亲自为她画的:以螺子黛画出倒晕眉,将金缕翠钿贴在她两侧笑靥处,两弯月牙真珠钿饰鬓角,颊抹斜红,额绘鹅黄,一笔笔勾勒好了,再在两眉间添了一朵精心攒成的云母南珠花子,加上戴九翚四凤冠和金箔点鬓的时间,仅头部的装饰,就足足花费了两个时辰,这其中,也有不少的时间是用来掩饰王妃娘娘眼周的异样,即便这样……看上去依然很美。

无懈可击的妆容美轮美奂,只是那沉重的凤冠和多层礼衣束缚得她举步维艰,姿势僵硬,但凌芷兰依旧笑而不语,因为……今天这如火的嫁衣与艳丽的妆容,都是为了他,她终于要嫁给自己心仪的男子了,成为他明媒正娶的妻子,这是她从少女时代就梦寐以求的愿望,如今总算就要如愿以偿,可是,她那张美丽的脸颊上,却看不到一丝嫁为人妇的喜色,反而是出奇般的冷静,冷静得宛若一泊冰湖,静谧,沉寂,无波无澜;或许,连凌芷兰自己也不清楚,自己与他今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是像婉儿和陛下那样,郎有情,妾无意,做一世的怨偶,还是像陛下和皇后那样,只有夫妻之义,却无男女之情,一辈子活得像个牵线木偶,难道自己也要重蹈他们的覆辙吗?不,不可以,绝不可以……

想到这里,那双美艳娇媚的眼眸,一时盈满了忧郁——凌芷兰明白,她不是谢婉心,她永远无法代替那个女人在萧长陵心里的地位。

“小姐,吉时已至,想来迎亲的队伍也快到了。”绿珠望了一眼屋外的天际,轻轻附在自家小姐的耳边,低声提醒道。

“知道了。”

此时,皇室派来迎亲的卤簿、仪仗已陈于乾宁门外。从康平里出来后,一身凤冠霞帔的凌芷兰,遂在数百名侍女的簇拥下,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来到乾宁门,于众人的注视之下,升坐厌翟车。

厌翟车驾赤骝六匹,车厢尽是赤红色,饰以次翟羽,御尘的布幔幰衣则为紫色,垂以红丝络网、红罗画络带、夹幔锦帷装饰。车厢内外有金饰,间以五彩,两壁有纱窗,四面雕有云凤、孔雀,刻镂龟文,顶轮上立着一只金凤,横辕上则立凤八只。车内设红褥座位,有螭首香匮,设香炉、香宝。整个车身金碧辉煌,精致得像个精雕细琢的首饰盒。

俟王妃升车,车驾辚辚启行。仪仗行幕的最前方,有街道司兵数十人,各执扫具和镀有金银的水桶,于前导洒注,时人称之“水路”;其后是两列着紫衫,戴卷脚幞头的侍者,担抬着王妃娘娘的那数百箱嫁妆;之后跟着的……是数十名乘马的宫嫔,皆着红罗销金袍帔,戴真珠钗插、簇罗头面,两两并行于道路左右导扇舆,这一行列名为“短镫”。再往后,便是数十名陪嫁随侍的宫人内侍和凌氏女眷的车马。

凌芷兰乘坐的厌翟车,前后用红罗销金掌扇遮簇,方扇四面,圆扇四面,引障花十枝,烛笼二十盏,行障、坐障各一。皇后乘九龙檐子亲送,宸妃李妍与宫中有品阶的内命妇亦乘宫车紧随其后。车马队列浩浩荡荡,绵延数里,一路行去,盛京城中人潮涌动,观者如蹙,竞相欲一睹这位秦王妃的芳容。

鸾仪从乾宁门出,过宣华门、坤德门、奉仪门……喜乐喧天,沿途大红锦缎铺道,一路洒下灿金的合欢花瓣漫天飞扬,六百名宫人,红绡华幔,翠羽宝盖,簇拥着旒金六凤大红厌翟车,逶迤如长龙,穿过行宫内城,直达敕造秦王别苑。

是日,秦王大婚。

鼓乐喧天。

十里红妆,迎佳人。

这注定是一场大周建国以来最豪华的婚礼,它冲散了长期笼罩在盛京上空的黯淡和压抑,亦冲淡了不久前弥漫在辽东边塞的狼烟。

……

位于盛京东门的玄武大街,是整个盛京城中最为繁华美丽整洁的一条长街,街上纤尘不染,两旁尽是新设的豪门府邸,今天乃是秦王殿下的大婚之日,因而……天子下旨,将萧长陵与凌芷兰的婚礼洞房,选在了坐落于玄武大街正中,规模豪奢之至,极尽土木繁盛之能事的一座离宫别苑——“青城宫”。

此刻,青城宫上下,早已为婚礼装饰得焕然一新。厅里三尺高的红蜡烛,日夜不停,照在四周墙上挂得密密匝匝的红丝绸幛子上,耀得满堂金红。绿底喷金的四扇屏风后面,顺着石阶而走,一直可以通到里面的正厅,也就是举行婚礼的喜堂。喜堂中间宽大明敞,正中挂着大内御赐的金匾,上面是御书“佳偶天成”四字;左边一排,挨着排开是皇族成员的喜幛,右边一溜儿是朝廷众臣送来的喜幛。

大婚当日,青城宫内,宾客云集,高朋满座,皇室成员悉数到场,如燕王萧长彻、楚王萧隆绪、汉王萧隆庆、宋王萧隆安,以及楚王之女华阳郡主萧妘婵,而此番跟随萧长陵一起远征辽东的靖北诸将……亦在其中,诸如胡锟、元英、桓欷、龙西风、韩如江、沐英等人,纷纷献上新婚贺礼,就连远在西境的长公主萧映雪,也千里迢迢派人送来贺礼——是一对在大非川之战中缴获吐蕃王帐的旗鼓。

由于萧长陵的生母章献皇后是鲜卑女人的缘故,按照鲜卑人的习俗,婚礼均是在日落时举行,因此,当萧长陵派来迎亲的步辇,载着新娘由北向南迤逦而行时,一路灯火烛天、鼓吹喧阗,承天门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民众,他们将周人逢年过节玩的耍龙灯、双狮戏凤等各式把戏都尽情地展现出来,气氛甚是热闹。

结亲、拜堂、祭祀、上香……这场融合了周人与鲜卑人习俗的盛大婚礼,就这样在琴师优雅的琴声中,在帝王圣旨的祝福辞中一节一节展开。

火红的灯笼,热腾腾的酒;华丽的喜幛,宏大的盛宴,都将这场万众瞩目的婚礼推向高潮……

世人皆知,萧长陵身为统辖四十万靖北大军的主帅,十余年来,一直忙于四面征伐,宛如流放一般,奔波于北部边疆的各个战场,铁骑纵横,杀戮万方,一剑一戟一马,手握靖北军,手执靖北刀,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不世之功,拼杀出了如今这片锦绣江山;或许,正因如此,这么多年来,在疆场之上叱咤风云,一腔热血的秦王萧长陵,始终孑然一身,莫说娶妻,就连普通的姬妾都没有,可谓茕茕孑立于这茫茫人世间,加上他与谢婉心曾经那段缠绵悱恻的过往,不免让人浮想联翩,秦王殿下为什么宁愿孤独终老,也不愿娶别的女子为妻,许是他将贵妃娘娘爱到了骨子深处,永远淡忘不了那抹美丽的倩影,如今……他终于肯放下执念,割舍昔日旧爱,娶妻生子,这对于整个大周庙堂而言,上至当今天子,下到公卿百官,无疑都是一种释怀。

然而,只有真正熟悉内幕的人才最清楚,这是一场独特的婚礼,繁华又诡谲,热闹又悲沉,浮面是假造的喜庆,人们的心底却是埋藏着难以言表的悲哀……就这样,这一夜的时间,便在如此尴尬的氛围里慢慢流逝。

转眼已是深夜。

洞房外,仍是人声鼎沸,一片喜庆。透过喧嚣的人声,远处,忽然隐隐传来深夜的刁斗声。

当当——

今天是萧长陵的新婚之夜。

新房被布置得喜气盎然,这间素日清幽的阁楼,此刻点缀满了让人炫目的红色和金色,连垂落的云锦鲛绡帐也绞了赤金钩帘,缀着樱红流苏。阁中仿佛成了一片炫彩的海洋,人也成了一点,融入其中,分不清颜色。

洞房内,红烛摇曳,温馨宁静,凌芷兰手执纨扇,身着华服,静静地坐在床沿,长长的红裙拖曳于地上,仿若日出时浅浅的辉光,光艳如流霞;描金宽塌上的杏子红苏织龙追凤逐金锦衾被平整地铺着,被幅四周的合欢并蒂莲花,重重叠叠,扭合成曼妙连枝,好似红霞云花铺展而开。被子的正中压着一把金玉镶宝石如意和一个通红圆润的苹果。她凭着直觉去摸了摸,下面果然放置着枣子、花生、桂圆、栗子,取其早生贵子之意。

夜已经极深了。

凌芷兰依旧孤寂地独坐床头,那妩媚的妆容,如火的嫁衣,此刻却是衬出了满堂的空旷与凄凉。

她凝着思绪,回想起今日离府之前辞别父母时,爹爹那双不舍的眼神,忽然只觉……爹爹今日那番谆谆的叮咛,始终在她的耳边回荡。

“兰儿,你如今嫁过去,便是皇家的人了。你是爹爹唯一的女儿,自幼父母便把你给宠坏了。这一嫁过去,可就是别人的妻子了,是秦王的王妃,要懂得持家,服侍夫君,府中上上下下都要打点好、相处好。秦王府比不得在家里,你娇纵任性些,父母还能够包容你,迁就你。王府之中,你要处处小心谨慎,不要教人说我们凌家的女儿没有教养。”

想到这里,凌芷兰的明眸,渐渐黯淡了下来,娇俏的容颜,仿佛瞬间失了原先的颜色,望着这满屋华贵刺眼的红,她只感沉重孤寂。

不一会儿,前厅隐隐飘来悠扬的丝竹之声,灯火阑珊,萧长陵带着三分醉意,推门而入;凌芷兰缓缓抬头看去,他的如意郎君,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俊秀男子?只见……他身穿礼服,头戴起梁冠,那张白皙的面容,虽然已经有了酒意,但却依然难以掩盖他满面骄傲飞扬的神采,而凌芷兰也很好奇……他面上那两道英秀的剑眉,又是怎样在他满面冰霜中斜飞入他修俊的双鬓。这本应是最简单、最平凡的线条,却被造化书写得笔笔灿烂生辉。如此的精致,如此的华丽,如此的有力,如此的俊美,果然只可用他自己书法中的那一勒来形容,唯有鬼斧神工的技艺,才能雕刻出如此秀逸分明的五官。

烛影下,萧长陵面色冰冷地倚在门外,漠然凝视着他的新婚妻子,淡淡的红晕,从凌芷兰的颊畔一点点氤氲开来,如同淡墨氤氲于纸上,她不自在地移开了目光。眼见萧长陵那高挑的身影一步步走近,凌芷兰缓缓将手中团扇举起,遮住自己本就娇艳如花的容颜。萧长陵冷然上前,轻轻用手按下团扇。凌芷兰原本还含着羞涩,但当看到萧长陵目光中的哀伤之后,不由一惊,柔声唤道。

“殿下……”

萧长陵睨了一眼那柄团扇。

“今为荷叶今为扇,皆是秋来捐弃身……以后别用团扇了,这是前朝司马婕妤的遗物,趁早还是丢了吧。”

“毕竟……她也曾被自己的夫君真心宠爱过,当爱意不复之时,还能让她退居长信殿,保留最后一丝尊严,我很羡慕她。”凌芷兰的语气很温柔,很镇定。

“嫁给我,委屈吧?”萧长陵忽然平静地问道。

“殿下娶我,才是觉得委屈的人吧。”凌芷兰难过地低下头,缓缓有泪珠儿涌至眼底,她知道这样的日子不能哭,忍了又忍,终是没有哭出来。

望着面前的女子,萧长陵伸出手来,轻轻抚着凌芷兰美丽的脸颊,一种我见犹怜之感,悄然袭上心头,却只能悲戚地长叹一声道。

“芷兰,你是无辜的,今后……孤会好好待你的。”

说完,萧长陵便在凌芷兰的对面坐下,拿起合卺酒的半瓢葫芦,凌芷兰似乎也带着一种认命的悲凉,拿起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正待饮时,却不妨两个葫芦中间的红绳,一下就将萧长陵手中的酒也拉了过来。他们这才明白,这根小小的红绳,竟是连一个保持尊严的距离都不留给他们。无奈之下,两人的身体,不得不缓缓凑近了一些,就是在这样一种十分亲昵的距离中共饮下了这杯合卺酒,只是夫妻两人的面上均无喜色。

满屋的红烛,照映得整个洞房灯火通明,却照不亮两颗孤独的心;从此,这世上……便又多了一对怨偶。

烛光闪烁的蜡烛,已然焚烧至最后一截。刁斗声愈发清晰——“当,当,当”——报时声渗出一股苍凉,似乎正预示着这场婚礼未来的结局。

……

这一夜,月明星稀。

紫菱轩内,谢婉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是迟迟无法入眠;今夜是萧长陵成婚的日子,可是,这场举世瞩目的婚礼,于谢婉心而言,就像是有无数枝密密麻麻的箭雨,全数笼罩于她的眼前,让她避无可避,扎得她痛不欲生。

直到此时,谢婉心才终于体会到了二郎当年的心境,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躺在别的男人怀里,究竟是个什么滋味?今夜,她也总算明白了。爱是自私的,这一点……谢婉心从来没有否认过,纵然如今她已是宠冠六宫的贵妃娘娘,纵然如今她已怀上了孩子,可她依然不能接受二郎娶别的女人,和别的女人同床共枕,耳鬓厮磨,就像当初萧长陵无法接受她嫁给别的男人一样,更何况,那个男人……是自己的亲哥哥。

忆及曾经与萧长陵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谢婉心的心碎了,两行清泪顺腮流下,她从枕下摸出了那把萧长陵当年送给她的木梳,失落地摩挲着,端详着,缓缓递到唇边,口中温柔地喃喃着。

“二郎……”

“娘娘,您是哪里不舒服吗?是不是小皇子又闹腾您了?”明玉听见动静,轻轻撩开帷帐,担忧而心疼地问道。

“我没事。”谢婉心摇了摇头。

明玉不敢再问,只是非常识趣地守在一旁。

许是午夜时分,谢婉心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她本是不想开口的,但半晌之后竟还是忍不住问道。

“明玉,我是不是很坏?我明明已经有孩子了,这辈子和他的缘分也已然尽了,他总是要娶妻的。可是,一想到他和别的女人在一起,我的心……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么痛?!”

“娘娘,您是说秦王殿下吗?”明玉心中微凛,试探问道。

隔着帷帐,就听见谢婉心幽然长叹了一声。

“其实我知道……芷兰一直是爱慕二郎的,他们在一起也是极相配的。二郎娶别人,总不如娶她。可是我……”她的语气突然哽咽起来:“可我就是想不通,每每想到这里,就莫名觉得难受,心里痛得很。我宁可他走得远远的,一辈子留在北方,不管他娶了谁,我都假装看不见,心里才能清静一些。明玉,我这样,是不是很自私,是不是很不讲理?!”

明玉掀起帘子,坐到谢婉心的身边,小心翼翼地握着贵妃娘娘的手,心疼道:“娘娘,忘了他吧。陛下待您如何?您最清楚,秦王再好,也不可能了。”

“我知道,我都知道。”谢婉心的眼神,一时变得朦胧,她摸着心口,怆然说道:“可是……它不听我的。”

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

夜阑人静,偌大的盛京,仿佛也如这沉寂的夜幕一样,结束了一天的纷扰,回归了最原始的平静。

“哒哒哒……”

忽而,一阵凌厉的马蹄声,从城门传来,宛若鸣镝响箭,瞬息便划破了大周盛京幽凝的夜色。

“边关告急!”

“北境急报!”

黑沉沉的夜空下,一炷粗大的狼烟,端直从高耸的晋阳城楼升起,挟带着血与火的印迹,飘向千里之外的盛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4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