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农家子到状元郎

作者:填海的精灵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第103章 画个圈圈祝福你

书名:从农家子到状元郎 作者:填海的精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1

画个圈圈诅咒你。

这通常表达一种诙谐的小抱怨,可若殿试阅卷官在你卷子上画个圈圈,那你可得千恩万谢。

由于殿试规定三月十八发榜,阅卷时间紧促,考试一结束,考官就进皇宫开始批阅。

此次批阅方式也不同往常,八位考官得把每一张卷子都仔细审阅一遍。

如果考官觉得文章出色,便画个“O”,反之则画“×”。

试问,哪个考生不渴望自己的卷子集满八个圈呢?

这个圈圈是肯定,也是祝福。

然后,圈圈最多的十份卷子,将呈给皇帝过目。

皇帝看完这些文章后,还会宣这十名考生进宫面圣。

这叫“小传胪”,相当于一场面试。

不过,即便面试结果不尽人意,也不可能踢出前十。

在这时候,不光皇帝的提问要答得精彩,拥有一个好名字、好长相也会成为优势。

传说钟馗就是由于长相丑陋,而失去状元。

在明朝,有两位考生则是因名字,而与状元失之交臂。

孙曰恭是因为名字看起来颇像“孙暴”(注:古人竖写),朱棣认为不吉利,便将其降为探花。

吴情则是被嘉靖帝玩了一把谐音梗,一句“天下不应该有无情的状元”,他就成为探花。

······

十七日下午,一个小太监来到宅院,宣称皇帝要召见谢书贤和苏彪。

文澜沧难掩内心喜悦,当即老泪纵横。

他教授学子无数,而谢书贤和苏彪,是唯一举行过拜师礼的弟子。

这两个弟子都进入殿试前十,日后必定会传为一段美谈。

二人相视一笑,悄悄塞给小太监二两银子,跟在他身后进宫。

这小太监格外贴心,一路上给二人讲面圣时的规矩与禁忌,还叮嘱千万别紧张,以免影响排名。

先来的几人已经等候在殿外,人人难掩欣喜,脑中幻想的全是一甲的荣耀。

见谢书贤和苏彪过来,有几人热情地过来打招呼,唯独叶澜、苏奇、林君泽冷漠地看了他俩一眼,转头眺望皇宫的风景。

初六也懒得搭理他们,给打招呼的人一一回礼。

以后同朝为官,有同年帮衬就会事半功倍,这可不是得罪人的时候。

进了金銮殿拜过皇帝,十人都整整齐齐站好,低头等待皇帝问话。

“叶澜是哪位?”

“我、我、我叫叶澜······学生聆听陛下教诲······”

叶澜兴奋得有些手足无措。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陛下居然第一个向他提问。

难道是殿试文章打动了圣心,才有此殊荣?

叶澜收回心神,正准备应对皇帝提问,却听楚炟淡淡道:“苏奇、林君泽呢?”

二人忙出列,躬身行礼。

“你们三个,今日便到此为止,退下吧。”

这话语简单直接,却如冬日的一盆冷水,猛然泼在三人头上。

皇帝为何轰我们出去?

一种从云端陡然跌落至山涧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

尽管满心都是困惑与不解,但他们也不敢在殿前失仪,三人躬身行礼,缓缓退出金銮殿。

他们并不知晓,楚炟早把他们踢出一甲,甚至告诉首辅穆守正,二甲第一名也不能给他们。

朝廷在努力消除南北差距,他们三人不但鼓吹南强北弱,还辱骂郡主。

此等狂悖之徒若是不给个警告,南方士子岂不人人效仿。

接下来的面试相对简单,但楚炟都给了他们发声的机会。

他问话颇为随意,根本与学问无关,像什么家乡风俗,人生理想等等,如同长辈和晚辈闲谈。

谢书贤最后一个被提问。

“谢书贤,你是农家子,朕想问一下,农家子求学是否容易?”

“禀报陛下,很难,难比登天······”

谢书贤侃侃而谈。

先从花费方面说起,接着又从教学资源、夫子等各个层次进行分析,零零散散讲了一大堆,说尽了农家子科举的不易。

殿内顿时静下来,良久后,楚炟道:“谢书贤留下,其余人都退下吧。”

众人退出后,楚炟郑重其事道:“谢书贤,你在策问上提到科技兴国······此策可行?”

直到现在,楚炟还没完全弄清何为科技,但这不影响他对科技兴国的热切渴望。

“陛下,千真万确,大力发展科技,确实能强国富民······”

继而谢书贤展开论述,从经济、军事、民生等方面逐一说起。

这些问题在策问上都有所提及,如今亲口陈述,更添了几分生动与可信度。

楚炟听得心潮澎湃,愈发深信不疑。

当然,谢书贤所说的都是构想,科技这东西,得慢慢实验,经过实践检验,才可用于实际生产当中。

“陛下,咱们先说说活字印刷术。”

谢书贤话语一转,“这门技术已经过实践检验,完全可以用在生产当中。如此一来,有更多的人能读到书,对那些贫苦家庭的孩子来说,就是福音······”

为了增加说服力,谢书贤把办报纸的事略略提了提。

楚炟听后,心思瞬间活络起来。

活字印刷能大幅度降低印刷成本,一旦推广普及,书价必大幅度降低,万千百姓都能买得起书了。

那些寒门子弟得以加入读书人行列,定会对朝廷的法度鼎力支持。

南北差距逐渐缩小,天下读书人的忠心也能收拢过来,更能启迪民智,开化民风,这对于朝廷来说,有着百利而无一害。

楚炟欣喜道:“谢书贤,你若将这技术献给朝廷,提什么要求,朕都应允。”

谢书贤躬身施礼:“陛下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乃千古难遇的圣君,纵是尧舜禹汤亦不能及也。学生愿将活字印刷术敬献陛下,愿大炎国祚绵延,愿陛下之德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陛下之威名远播四海,陛下之仁政泽被苍生······”

楚炟听罢,龙颜大悦。

活字印刷术若被宣称是皇帝发明,天下读书人的忠心将会全部被笼络过来。

楚炟点点头道:“你且退下!”

“学生告退!”

谢书贤退出后,楚炟点谢书贤为状元,把成绩靠后的苏彪点为探花。

笔试第三的苏奇被踢出一甲。

穆守正没说啥。

殿试皇帝是主考,点谁是他权力,首辅只是副考,没权力反对。

但他可以拉拢。

只要把一甲进士拉进自己阵营,谁当状元又有何分别。

他当他的皇帝,我做我的首辅。

我只需要富贵延绵,子孙蒙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9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