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秦:朕让你监国,你登基了?

作者:rs90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2章 关键是饭!

书名:大秦:朕让你监国,你登基了? 作者:rs90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1

咸阳宫外。

章邯正带人守卫宫门。

如今的他是护卫皇宫的头头,负责皇宫的守备工作。

“启禀将军,长公子传召!”

有皇宫护卫来到章邯面前。

“好,我这就去。”

章邯答允,心中疑惑。

天色渐晚,长公子这是还有何事?

........

带着疑惑的章邯入了宫。

“咚咚咚~”

敲响扶苏的房门。

“进来。”

听到扶苏的声音之后,章邯推门而入......

“长公子。”

“嗯。”

扶苏放下手中的竹简。

“章邯,孤这里有一件要事要你你办。”

“请长公子吩咐!”

扶苏拿起桌子上的一张皮质卷轴,上面刻录着大秦的大致疆域.....

“你可知这里是哪里?”

扶苏指着南边。

章邯虽然心中存疑,不知道为什么扶苏这么问,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回道:“启禀长公子,此地乃是百越之地。”

“那你可知此地的特殊之处?”

扶苏又问。

“特殊之处?”

章邯疑惑。

“请长公子明示!”

扶苏起身,踱了两步。

“你不知道也情有可原,普天之下能知道此事的怕是不多。”

说着扶苏的手指指在了地图上....

“此地名为百越,其地理环境特殊,气候湿热,所谓岭南之地多瘴气,但这般气候条件却导致了在此地种粮可一年三熟....”

“什么!!”

扶苏话还没有说完,章邯已经惊呆了。

他也顾不上殿前失仪了,豁然起身,眼睛瞪得滴溜圆....

“长公子....你说的可是真的?”

章邯不敢置信地看着扶苏。

在这个时代,粮食,那就是命啊,是朝廷的命,更是天下百姓的命!

一年三熟之地?

这特么的还是蛮夷之地吗?

这特么的是宝库啊!

“我骗你做什么?我找你前来便是为了传讯给赵佗,让他收编百越土人,同时寻找适合种粮之地,另外替我将水车和曲辕犁这两件东西给带过去。”

“当年五十万秦人入岭南,受苦了,告诉他们,孤未曾忘过他们,大秦也未曾忘记他们。只要我大秦有的,他们便有,岭南非蛮夷之地,而是我大秦之门户,之宝库!扼守岭南之功,孤心中感激。”

扶苏将一份圣旨交托给了章邯,上面印了大秦玉玺.....

而此时此刻,章邯已经惊呆了!

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之地啊!!!

他的脑海里只剩下了这四个字。

太恐怖了!

大秦若能好好开发此地,那.....

章邯不敢想。

倘若当真将此地开拓运用起来,大秦之强盛,将远超商周!冠绝古今!

.........

章邯走出房间的时候还是晕乎乎的,整个人仿佛在做梦一样。

不过手中的圣旨却让他明白,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而就在章邯失魂落魄地走出房间的时候,一道人影却是拦住了他的去路....

“章将军。”

听到声音,章邯猛地回神,扭头一看却是一名老太监。

这老太监在宫中倒是不常冒头,但常年守备宫门的章邯却是识得他。

他的资历比赵高还要更老,曾经深得始皇帝信任,不过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失宠了,那之后就低调了,不过在宫中基本上没有人会去得罪他,毕竟是宫中老人,陛下旧人,谁知道陛下哪一日又记起他了呢?

“陈大人?”

章邯疑惑地看向这老宦官。

“章将军,可识的此物?”

老宦官从怀中取出了一块玉佩.......

“这是.......”

章邯看到玉佩不由一愣,随即一脸愕然地看向这老宦官.......

“章将军您也不用多问,都是为陛下办事,不过我处于暗中。”

章邯心中无比震惊.......

世人皆以为这老宦官早已失宠,没想到他才是真正的陛下心腹?

这玉佩便是始皇帝的信物!

“陛下他有什么吩咐?”

“陛下放心不下长公子,是以让老奴我多关注一下长公子的动作,若是有纰漏之处可以尽早传讯,尽早弥补。”

“章将军,长公子方才和您谈了什么?可否告知?”

章邯犹疑了一下,随后皱眉.......

“若是章将军不便告知的话,自去与陛下禀报也行,我将陛下行踪告知于你。”

章邯点了点头:“那便如此吧。陈大人,不是我不想说,实在是此事事关重大,不足多言啊。”

“无妨,了解了解。”

老宦官凑近章邯在章邯耳边耳语了一阵,将始皇帝行踪告知,随后转身离去,重新没入黑暗之中.....

章邯站在原地遥遥望了许久,随后转身离去.......

..........

当夜章邯就出发了。

趁着夜色,章邯也没有停下,而是选择继续赶路。

深夜时分,章邯便到了始皇帝东巡驻扎之地。

嬴政带着大队人马东巡这速度自然是不快的,章邯快马加鞭很快就追上了.....

章邯赶到的时候嬴政尚未入寝。

他正在看从咸阳传来的讯息......

扶苏在房中与一众大臣议事悉数都被记载了下来传到了嬴政的手上......

“哈哈哈哈哈!”

“好好好!”

“不愧是我儿啊!”

“内圣外王,不错不错。”

嬴政开怀大笑。

东巡之后,嬴政感觉人生都忽然明亮了起来。

原本扛着整个大秦负重前行,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可现在,忽然感觉自己后继有人,而且扶苏的能力居然已经达到了可以直接替自己分担的地步!

瞬间这压力就轻了!

看着竹简上记载的内圣外王之道,嬴政也是很有感触。

他有他的道路,但却并不偏执。

之前由于扶苏的原因对于儒家嬴政可谓是恨之入骨,可当发现这一切都只是表象,都是扶苏隐藏自己的计策之后,嬴政对于儒家的排斥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而扶苏所言,句句在理,嬴政也被说服了。

他是传闻中的暴君,但并非是刚愎自用之辈,嬴政是听得进劝的,只是得看你劝的有没有道理,能不能改变他的判断!

而显然,这会儿的嬴政就被说服了。

要说对大秦的了解,普天之下嬴政怕是那个最了解大秦目前国情的人了,正因如此,嬴政才明白自己儿子提出的这些方向意味着什么!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自己的治国方略已经失败了,大秦内忧外患无数,虽然还能压制,但就如同当年大禹治水一般,堵不如疏,不能疏通的话压得越久,崩的越快!

可没有办法,在此之前哪怕是嬴政也想不到什么更好的法子。

而现在.......不同了!一切都不同了!

当然,这一切的根本还在于那曲辕犁和水车两件东西。

国中要是粮食不足,那一切的国策都是空谈。

纵观华夏五千年,基本上大部分的王朝都毁于经济崩溃。

国家建立初期,将土地等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人的手上,或多或少相对公平。

而后,皇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自上而下,垂直管理,如此可以将朝廷的命令国策传达到地方并且进行实施。

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制度是需要人去维持的,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是会被腐化的。制度中的掌权者开始腐化,于是上面的命令与下面不通,中间出现无数狐假虎威的腐败利益集团。

朝廷一个好的政策下发,到地方反而可能加重百姓的负担,这就是制度腐化之后的表现。

到最后,百姓没钱了,朝廷没钱了,钱都到了中间这层权贵集团手中。

历朝历代,莫不如是,明朝更是其中典范。

再之后,百姓吃不饱饭就开始造反,最后推翻王朝,重新分配生产资料。

简单概括的话就是,百姓为了吃饱饭,扛着脑袋造反,然后成为掌权者,又让新的百姓吃不饱饭,新的百姓再次扛着脑袋造反。

而这其中,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关键是饭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3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