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作者:老实的王麻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34章 花园口旧事

书名: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作者:老实的王麻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温三的根据地一片欣欣向荣,不但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力发展,种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农作物。工业方面也开始冒头,正在快速起步,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会越来越好。

之前提到的军政分家,正式提上了日程。在这之前,已经凑齐了领导班子,基本都是国内的一些积极抗日的知识分子。为了早日将鬼子驱逐出华夏大地,他们愿意在跟温三一起发光发热。

朱明远也加入了这套班子,其中好些人员都是他招过来的。撑起整个根据地的管理没有任何问题。

如此一来,老万又回到了军队,给温三打下手。当然,他的主要任务还是在根据地给温三训练新兵,和老杨头一起整备后勤。以及统管以王麻子为首的情报部门。

任务相当的繁杂,要干的事情确实很多。不过普通的政务工作,总算是移交出去了。这让老万终于松了一口气,身上的担子稍微轻了一些。

理顺了根据地的事情,温三又把目光投到了战场上面。

到了五月下旬,以土肥原为首的鬼子军团攻入了兰封,并且有向郑洲方向挺进的意图。鬼子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直接拿下这座大城。

一旦这座城市失陷,鬼子便可集结兵力,直下伍汉和常沙。如果真的形成这样的势头,华夏大地又将丢失大量的土地。

鬼子进攻让稍微消停的国府一下子又变得非常的紧张起来。【指挥官】和他的参谋团队也在思考,如何阻挡土肥原的攻势。

这是不得提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

早在早在1935年,【指挥官】到伍汉行营视察,行营参谋长晏勋甫就提过:中日开战,攻入内陆,鬼子必沿平汉线夺取郑洲。一旦这座城市失守,日寇将直接南下威逼常沙、伍汉。如果国府无力阻挡鬼子的进攻,可掘黄河堤岸来阻击日军。

和晏勋甫所见略同的是程潜,1938年初他来伍汉面见【指挥官】,也提出了同样的预案。

按照程钱的计划,一旦日寇进入河南境内,应立即在郑城附近选择决口地段,用黄河水阻鬼子于郑城以东地区。

刘斐听【指挥官】说了这个方案的来龙去脉,提出三个问题:

第一,黄河决堤的目的是阻碍鬼子的辎重部队和重武器,作用有多大?

第二,若黄泛区形成,日冠势必不会走平汉线进攻伍汉,很大可能借道长江,江防准备程度如何?

第三,黄河决口后我们的损失又会有多少?

这个问题【指挥官】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涉及到的因素太多。包括决堤之后,黄河水的流向,将会波及到的区域,都难以判断。

对上述三个问题,刘斐认为都需要集合军事、水利专家进行商讨,不应操之过急,否则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可是【指挥官】面对鬼子进攻,却是心急如焚。不愿意去做相差的评估,骨子里也并不太在乎老百姓的死活。考虑再三,【指挥官】决定先打掉土肥原师团,然后就炸掉黄河大堤。

薛长官接到【指挥官】的命令是:三天之内歼灭龟缩在兰封城内的土肥原师团。

当时,在薛长官手下听令的12个师里面,大部分都参加过淞沪和首府保卫战。比如宋长官的71军、桂长官的27军、胡长官的第1军、俞长官的第74军,以及杜长官的第200师都来了。

可以说,国军的精锐几乎都集结在此,如果大家精诚团结、服从指挥,3天内拿下兰封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就在薛长官指挥10几万国军猛攻兰封的时候,侵华鬼子第2军下辖的鬼子师团已经打穿了外围的归德城,而第10师团的下辖的一个支队也呈夹击之势,准备反包围薛长官的军队。

最让人痛心的是,归德城的失陷是因为国军第8军的擅自弃守。

至此,【指挥官】歼灭土肥原的计划快速破产,而长官的指挥军队还面临着被反包围的危险。

可就在此时,侵华日军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被替换,侵略意识更强的梅津美治郎坐上了他的位置。而梅津美治郎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下鬼子部队快速占领平汉线,部队调头直下伍汉。

这样一来,土肥原就成了弃子。薛长官手下的国军也一下子失去了位置,进攻土肥原部变得失去了意义。

得到可靠情报的【指挥官】顿时大惊失色,急忙电令薛长官立即率军后撤,防守平汉线。相比较土肥原这个弃子,显然伍汉这座城市更加重要!

到了这个时候,【指挥官】终于下定决心:立即炸掉黄河大堤,阻拦日寇沿平汉线进攻伍汉。

1938年6月1日深夜,程长官得到了上锋明确的指令!

当夜,程长官便召集水利专家、第20集团军司令商长官、第1战区参谋长晏勋甫,定下了决堤的具体地点和方案。

专家给出的决堤地点是中牟县的赵口,在这里决口有两个好处:

第一,鬼子正集结在中牟及下游,可借决堤淹死一部分。

第二,在此处决堤,可使黄河流经以前的故道注入淮河,损失相对小。

大家商定之后,立即将相差计划汇报给【指挥官】,并指定由商负责实施爆破。

中牟在郑城和开封之间,赵口在黄河南岸,距中牟县城25公里左右。

6月5日凌晨,商长官派了一个团来到赵口,士兵们挥锄抡镐。可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好不容易挖了一个口子,但爆破时又被填上了。

于此同时,好不容易逃过一劫的土肥原师团一改之前的‘龟缩’状态,竟主动缀着薛长官部队的尾巴,向开封进攻;周边两个鬼子师团的日军,也在外围步步紧逼。

6月7日,【指挥官】打电话催问决堤进度。

商长官只好如实讲来:“赵口的挖掘近乎失败,需要重新寻找地点。”

【指挥官】在电话里提醒他:“土肥原的部队已经打进开封了。6月9日正午我再给你打电话,行动一定快!”

显然,【指挥官】只给了商长官不到3天的时间。

商长官再次组织专家寻找下一个掘堤口,于是大家一致选在了花园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75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