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作者:老实的王麻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31章 大范围兵力调动

书名: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作者:老实的王麻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来到了5月初,根据地内以及周边的家耕生产都如火如荼的进行了起来。

总体形势还是在积极的向前发展,符合温三的预期。小鬼子依然在积极的动作,不停的调动兵力。

打不下徐州,它们又开始努力向其它方向推进。大西北地区的战事变得越来越激烈,华中地区也在努力向内陆更深处推进。

温三认真回忆了一下重要的时间线,决定把自己的主力部队抽调一回来。不过他还是按照自己最初的设想,留下了一些游击作战的种子。让他们在鬼子的敌后进行小股骚扰作战,打击鬼子的后勤补给。

虽然这样的打击并不能瘫痪鬼子的作战方针,但也能起到很好的干扰作用,反正有得小鬼子各部头痛就是了。

关于如何进行游击作战,温三的部队经验是相当丰富的,连级以上的干部基本都是有文化的学生,他们在接受相差战术指导的时候进步非常快,并且还有不少人能够举一反三,将各种手段运用得更加的彻底。

温三给他们的第一命令就是保命为主,抓住机会就壮大自己的队伍。其次才是打击鬼子的后勤线,凡是能给鬼子造成困扰的事情,什么都可以做。

各游击队之间,也能进行相互协调,遇到一些啃不下的硬骨头,可以将几支游击队集中起来,合力打击小鬼子。

总之一句话,不能让小鬼子过得太顺心了,哪怕是敲掉它们一个指甲盖,也能让鬼子痛半天不是嘛。

这样的方针正是少量兵力实力最大化体现,也确实能有效拖累小鬼子各条战线,就算不能将其拖垮,也至少能影响鬼子各部的作战进度,并且还能刺探到一些重要的情报。

对于温三撤走主力,国府方面其实是很不认可的,但是温三的部队并不听从【指挥官】调动,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好在徐州还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部分铁路线也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小鬼子在徐州吃了大亏,暂时没有卷土从来的想法。

温三抽调自己的主力,名义是为了巩固根据地的安全,实则是另有打算。

目前为止,温三手上有可以运用的兵力达到了七万余人。各部进行细分之后,都加入了一定的新兵,并且及时进行强化训练。

以温三所部的战斗力,不管是小鬼子,还是国府,都不可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可以很不客气的说,温三的部队已经成长起来了,具备了阻挡鬼子半个方面军的进攻能力。

这支部队不管放在哪里,都会是一股非常重要的作战力量。【指挥官】尽管很不喜欢温三这种我行我素的行为,但表面上还是得尽量保持一定程度的克制。

毕竟关键时刻,需要温三上去跟鬼子硬刚的时候,这支部队还是非常可靠的,并且具备了起死回生的作战能力。

温三表面上与国府虚与委蛇,却是调动王志兵的一旅,快速向花园口方向移动。

随着鬼子往内陆挺进,离花园口决堤的时间节点也越来越近了。虽然国府那边还没有露出丝毫要炸毁花园口堤岸的想法,但如果真到了那时候,恐怕时间就来不及了。

【指挥官】想要水淹鬼子大部队的想法还是把问题想得太过简单,结果一通操作下来,反而害死了大量的老百姓。小鬼子受到的损失却是极小,这样的情况,温三是绝对不想看到再次发生的。

之所以提前调动主力部队,最主要的就是在预防这次的事件发生。与此同时,其它各主力部队也开始徐徐向自己的目标地点前进,表面上看起来是温三在做训练,实质上,这些训练都是有目的的。

温三准备把几个重要的地点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到时候不管是小鬼子,还是国军,想要做什么动作,都是通过他这一关。

这才是他大范围调动兵力的根本目的。

五月中旬之后,温三各部都已经到达了指定的地点。并快速扎营,部队展开,对周边地形进行排查,并依托当地地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这些动作在别人看来都稀松平常,毕竟不管哪支部队,似乎都会这样的手段,看起来平平无奇,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

然而温三的一系列兵力调动的意图,却被一些有心人给发现了,他们便是d国派驻在国府军事观察团。

他们在推测了鬼子的进攻路线,以及国军可能的兵力调动方向之后,惊讶的发现,温三的部队居然全部驻扎在一些关键节点上面。

这个军事观察团是最初在国府是相当的傲慢,也看不起国军的作战能力。虽然他们几次亲自干预了国军的指挥作战,但却并没有取得想要结果。不过他们都把失败的结果归结于国军作战太过拉胯,不能完成相关战术调整造成的。

随着温三所部的崛起,多次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后,这个观察团终于对温三这个人重视了起来。

他们对温三的很多战术调整,以及各种战法都非常的感兴趣。只是他们还是一贯的傲骄,并不愿意轻易承认温三的能力。

徐州会战结束之后,这个军事观察团终于意识到了温三的价值,他战术指挥能力太过突出,不得不让个这军事观察团放下身份,派出少数人员前往温三的根据地,试图与温三接触一下。

结果温三并不象其它国人那么好拿捏,他们派出去的成员并没有得到更多的礼遇,只能算是打了一个招呼,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这一次,d国军事观察团决定派出更高层次的人物,与温三本人进行更深入的军事交流。

为此,观察团还请专门向国内高层请示,期望得到高层的重视。

在观察团出发之前,d国内传回了相关电文,允许他们以更高层次的身份,与温三进行军事交流。

d国的高层也意识到温三对战争的理解非常独到,很多战略战术都是可以借鉴的,并运用到自己的部队中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4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