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作者:幽燕倦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8章 明教,江南明教

书名: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作者:幽燕倦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2

三日之后,天色阴沉,燕子低飞,暴雨将至。

赵倜下令打开全部八字水口和暗渠通道,诸军结篷看守,箭弩瞄准不离左右。

随着大雨瓢泼而来,所有水口没一个鬼樊楼的人跑出,甚至就连鼠虫之类都不得见。

洞内飘散出呛鼻至极气味,但随着雨水冲刷逐渐淡去,一夜过后几乎再不可闻。

赵倜将禁军分成五队,每队两千人,从五个最大的洞口进入,余者则守在外,等候调遣。

随着一个白天过去,各处传来报告,里面死尸遍布,越往深里越多。

接近日落时分,种朴带领亲兵出来,看见赵倜行礼道:“王驾,属下这边已经和另外四路在里碰头,都是未见活人。”

赵倜道:“所有地方都探查过了?”

种朴道:“有两个地方险恶,派了军兵看守,暂时没能进入。”

赵倜问道:“什么地方?”

种朴道:“王驾,是在鬼樊楼的下面。”

“下面?”赵倜皱了皱眉,开封确实城摞城,但千多年过去,水土灌填,又承压受重,下方几座废城之间应该缝隙全无,怎么还能下去?

“王驾,并非鬼樊楼之下有整座的城池,而是两个地方可以进入下面未曾坍塌空间。”

“都是什么地方?”赵倜沉吟道。

“一个地方是水中,那鬼樊楼有一处阴湖,湖水清澈透亮,火光照去隐见水底有半阙宫殿存在,不过属下们觉得应该藏不了人,毕竟谁也不可能在水内闭气太久。”

“另外一处呢?”赵倜道。

“另外一处是小蝴蝶崔冲招出来的,十分隐蔽,是个极深的通道,逶迤曲折,似乎比那水中的宫殿更要深远,崔冲说那颗阴寒珠就是从中取得,那深处存有不知哪朝的古墓。”

赵倜想了想:“叫崔冲辨认鬼樊楼首领了吗?”

“辨认过了,他认识的人除了无忧洞主还有那洞主身边两个亲随外,全都死了,属下们怀疑那无忧洞主进去通道,藏入了古墓之内。”

赵倜摸了摸下巴,按理来说只要有通道,烟雾便可以钻进去,无忧洞主即便藏进地下更深里,也未必还活着,但总要看见尸首才会放心。

他道:“里面财物多吗?”

种朴小声道:“王驾,财物许多,有王驾之前的命令……”

赵倜点头:“本王说话自然算数,够分吗?”

种朴羞惭道:“军兵们都揣了满怀,属下几个没敢擅动,等候王驾命令。”

赵倜笑了笑:“军兵们这几日辛苦,于外日夜带甲持械看守不说,进去里面也是危急,既然事情做得圆满,没有怨言,自然记功赏赐,你们几个将军也各自捡选几箱带走吧。”

“王驾,鬼樊楼的财宝极多,剩余的属下知会几位将军趁夜色都送入王府。”种朴急忙道。

赵倜望眼宫城方向:“官家那里也是要送去些的,但不好由此处走,朝内的相公们看见又该有话说了,先入王府也好。”

“王驾所虑极是。”种朴躬身。

“你们将通往古墓的入口围起来,多派些人手,以弓弩朝向,暂不要轻举妄进。”

“属下现在就回去安排!”

看着种朴离开,赵倜瞧眼天色,叫人备车进宫。

到了宫城过了左掖门直奔福宁宫,御书房在这宫的头里,宦官通报后前面引路,赵倜进去御书房。

只看赵煦穿了一身常服正坐在案后写字,动作十分认真,但神情却无比散漫。

赵倜以往没仔细打量过,此刻看他握笔之手竟然莹白如玉,上面一点青筋都无,好似玉石雕琢出来一样,不由眯了眯眼。

“燕王,坐吧!”赵煦没有抬头,依旧继续书写,是一篇千字文。

赵倜在锦墩坐下,把鬼樊楼的事情叙说一遍,赵煦放下笔点头道:“如果能够不留后患,实为利国利民好事。”

赵倜道:“官家,只怕随后还得派人日常看守,不然风头散去,外面的人还会往里面钻,怕不多久,再一个鬼樊楼又会出现。”

赵煦叹息:“朕自是知道,究其根本其实不在那地下,而在于国政的优劣,百姓的生计,若真像安乐先生诗中所言,人老太平春未老,莺花无害日高眠,又哪里会生出这种藏污纳垢的险恶之地呢。”

赵倜不语,微微沉默。

这时赵煦忽然道:“燕王……可知明教吗?”

嗯?赵倜闻言心中一动:“官家,甚么明教?”

“就是武周朝延载时期传入中原的摩尼教,民间惯称为明教,崇尚光明之焰,但凡能够点亮光明的事物皆做崇拜。”赵煦缓缓道。

“臣……不知。”赵倜摇了摇头:“官家,这明教怎么了?”

“朕最近得到一些消息,明教近来于江南一地大肆宣教,远胜以往任何时候,不住收买民心,拓取民财滋养,朕担心他们意有所图。”

赵倜想了想,此刻的明教总坛在江南,三十年后方腊起事于江南天目山脉羽山的搁船尖,被童贯黄裳带领西军打散后,迁往别处,至元朝建立,神州陆沉才远赴了昆仑建立新光明顶。

“陛下的意思……”

赵煦道:“如今京中只怕也有这些教徒潜藏,我已叫机宜司和机速房去查,燕王于外行事,当得谨慎提防。”

赵倜道:“臣知道了,臣回头就翻书看看,这明教究竟何种章法。”

赵熙笑道:“枢密院有建朝以来对明教的监视记载,燕王可前往索取察看。”

赵倜点头起身,道:“官家,那臣便先行告退。”

他离开福宁宫,思绪翩跹,之前听候三朱四说阳云冲早晚虚空磕拜,嘴里说什么生死与火,心中便有些怀疑。

江南绿林他不了解,但明教却知之甚详,对方信奉大明尊,早晚叩拜,口号有生亦何欢,死亦何苦,还有圣火之词。

这么看来那小丫头与老者,还有阳云冲都是明教中人。

赵倜一路思索回府,天色已黑,吃过饭后进入练功室,他这时幻阴指已到第五层巅峰,第六层并非单纯理解境界,需要庞大的内力支撑,估计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得行。

午夜之时,赵倜出了练功室,外面执守的童贯悄步过来低声道:“殿下,卑奴刚才听到些动静。”

赵倜看他一眼,微微闭目感受,目光向自己卧房方向看去,就见房顶之上隐约有一道身影在缓缓移动。

“什么人?胆敢夜闯王府!”周侗的声音这时在不远处响起,接着四周开始打亮火把,府内侍卫纷纷朝这边赶来。

(各位老板,求一下明天,也就是周一的追读,明天的追读很重要很重要,小作者在这里恳求各位老板明天追读一下,小作者感激涕零,铭记五内,恳谢各位老板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7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