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香火神道,从神京城隍开始

作者:曲寄心中意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许给爱卿两尊公爵之位

书名:红楼:香火神道,从神京城隍开始 作者:曲寄心中意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臣,谢陛下!”

“启奏陛下,依我朝惯例,五军都督府都督,不掌兵权。”

“臣请辞去京营指挥使一职。”

在满朝文武羡慕嫉妒的目光下,贾琮拱手领旨。

然后抬头道。

一瞬间,太和殿里立刻响起了一片小声议论。

众人无不表情怪异的看着贾琮。

自古以来,入朝为官的。

哪个不是争权夺利。

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把自己的实权给往外推的。

顺德帝闻言,脸上立刻露出笑意。

跟夏守忠对视一眼,眼中露出一个“被朕说中了吧”的眼神。

然后佯做询问姿态。

“哦?五军都督府的老帅不掌兵权?”

“夏守忠,我朝还有这种惯例吗?”

“回陛下,奴才精通大乾律法,国朝并无此律。”

夏守忠躬身应道:“当年太祖皇帝设五军都督府,其本意就是更好的管理天下兵马。”

“既无此律……想来是靖安侯平叛归来,太过劳累,想要休息休息吧。”

“兵部尚书何在?”

“臣在!”

被点到名字的兵部尚书出列。

“朕问你,现在朝中可有合适的将军能领京营指挥使一职?”

“回陛下,朝中将军或是年岁太大,或是资历不足,能胜任京营指挥使一职的都已经在外镇守一方。”

“实在抽调不出人手。”

想到了昨天夏守忠特意过来传的顺德帝口谕。

没办法,山东叛乱平定的比朝中百官预想中的还要顺利数倍。

光是省下的军费就至少千万两白银。

顺德帝心情大好之下,这才玩了这么一出。

皇帝有令,做臣子的也只能听命行事了。

兵部尚书昧着良心回答道。

本来看到贾琮辞官,以开元一脉为主。

好几个无实权在身的勋贵将门都准备出列毛遂自荐开始争抢了。

结果兵部尚书一番话说完。

谁不知道这是跟顺德帝演的双簧。

只好讪讪佯装无事发生的样子。

“爱卿,你也看到了,不是朕不体恤爱卿平叛辛劳,实在是朝中一时半会选不出合适的人手。”

“这样……”

“朕特许你半个月去一次京营巡查就好,剩下的让牛继宗在一旁辅助。”

顺德帝脸上带着笑意对贾琮说道。

“臣多谢陛下!”

……

封赏之后,今日大朝会的事便算是说完了。

顺德帝又勉励群臣几句之后,便宣布了退朝。

“侯爷,郡主,还请留步。”

“陛下在御书房召见侯爷和郡主。”

贾琮被开国一脉还有这次平叛武将簇拥着刚出大殿。

便被疾步赶来的夏守忠叫住。

于是便带着贾琮来到了御书房。

“朕的侯爷和国师来了!”

“夏守忠,赐座!”

一进门,顺德帝便让夏守忠先搬来了椅子。

“贾琮,你别怪朕今日驳了你的辞官,眼下朝廷实在是无人可用了。”

顺德帝上来便苦笑着打出了感情牌。

武道修行,重在积累。

寻常人精力有限,要是想要在武道上面有所建树,就没有多少时间研读兵法。

同样的道理,兵法出众之人,往往很难在武道上有所建树。

九边重镇军中不乏武道先天,缺的是能够领兵的元帅。

一个武道先天,可以任先锋,统数万大军为大军开道。

却无法指挥几十万人的大兵团作战。

当年太上皇开元帝数次御驾亲征北伐,说白了,还是没有合适的统兵将帅。

开元勋贵大多年迈以后,大乾对异族的姿态就已经是防守居多了。

而贾琮在这次山东平叛上,所展露的战略思维。

让顺德帝仿佛看到了一颗将星在冉冉升起一般。

就更不愿意让贾琮辞官回去修行了。

“臣愿为陛下分忧。”

贾琮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的人设,言语间颇为勉强。

“好了,先不说这些了。”

“朕今日喊你前来,是想问问你对荣国府的爵位有什么看法。”

“你先别急着回答,让朕说完。”

“朕知道贾家确实不像话,原本朕给你以公爵规制建侯府,就是想着以后你与荣国府分家之后方便。”

“只是没想到贾赦那父子俩……”

“说起来也是朕擅作主张了,皇城司持朕令牌将那两人刺死的。”

“爱卿别怪朕。”

大乾名义上乃是以“孝”治天下。

按照如今儒家主流思想,乃是子不言父过。

父母做的再错,当子女的也不能责怪。

只是若是让贾琮这么回话。

贾赦也配?

没让鬼兵将其擒入城隍府刑法司日夜拷打就算好的了。

“臣乃是修行之人,性格凉薄,怎会怪罪陛下。”

贾琮拱手应道,这番话,落在旁人眼里,注定是会引起轩然大波。·

不孝之人,何以为官。

朝中弹劾奏章一定会如潮水一般淹没内阁。

只是顺德帝听了,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怎么说呢。

若不是皇城司汇报,贾府的几个姐妹,如今吃穿用度,比公主还奢华。

顺德帝就当真了。

在顺德帝眼中,贾琮这个大儒。

看似不符合儒家行事标准。

但说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的性格,极重情义的性格。

“如海给朕上了密折,想要讨个恩典,过几年给你和林家千金赐个婚。”

“但是朕想着……”

“朕刚封的国师,总不能做妾室……”

说着,顺德帝看向宝钗,点头示意。

“再者荣国府的爵位是昔日太祖所赐,朕也不想褫夺。”

“最后还是父皇给朕出了个主意。”

“本朝以后不会再出现异姓封王的事了,爱卿身兼两爵。”

“日后再立下功劳,朕许给爱卿两尊公爵之位。”

“正好以后无论是如海家的千金,还是朕的国师有了子嗣。”

“各开一府,倒也周全了。”

宝钗闻言,脸色微红。

哪怕是身为神祇,宝钗从没想过与黛玉争什么。

可女孩子家的,又有谁希望嫁人做妾,哪怕只是世人眼里的。

顺德帝所言,确实是最好的结果。

不过宝钗却没有开口,更没有向贾琮表达任何意思。

一切还是以贾琮的谋划为主。

“全凭陛下做主。”

爵位不爵位的。

贾琮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皇家这么作,无非也是为了以后再行封赏有个余地。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5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