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秦朝当神棍

作者:人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举贤不避亲

书名:我在秦朝当神棍 作者:人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0

秦皇宫门口,李水早早的就带着伏尧等在这里了。〖∈八〖∈八〖∈读〖∈书,2∞3↓o

伏尧打着哈欠,对李水说道:“师父,你当真不困吗?”

李水也是哈欠连天:“你觉得呢?”

他拍了拍伏尧的肩膀:“为师为了教你治国之道,起早贪黑,殚精竭虑啊。”

伏尧有点纳闷,心想:什么时候教我治国之道了?带着我站在宫门口,也算是治国之道?教授治国之道,不应该像淳于越那样,带着扶苏进入书房,侃侃而谈吗?

伏尧想了一会,越想越困,干脆靠在一根石柱上打瞌睡。

这时候,有个小宦官急匆匆走进来了,手里面还捧着一份奏章。

李水拦住他,问道:“这是何人的奏章?”

小宦官愣了一下,他有点纳闷:谪仙怎么这么大胆,连奏章都要私自拆阅不成?

那小宦官说道:“是牛斗大人府上的。”

李水哦了一声:“是牛大人的奏章。牛大人乃国之栋梁,必定有要事呈奏陛下,你快去吧。”

那小宦官松了口气,急匆匆地走了。

他还真的挺怕李水私阅奏章,毕竟这家伙胆大包天,没有他不敢干的事。偏偏干完了之后还有免死金牌,谁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如此一来,私拆奏章的罪过,就要落在小宦官身上了。

小宦官一想到自己刚才差点变成季明二世,就不由得一阵阵后怕,跑得更快了。

李水看着小宦官的背影,连连点头:“看他跑的还这么快,牛斗这奏章中,必定有要紧的大事啊。徒儿,你猜一猜,这奏章里面写了什么?”

伏尧纳闷的问:“这怎么猜?”

李水到背着手说:“做君王的,首先要学的,就是猜别人的心思。猜对了,就不会受人蒙蔽,就可以从从容容的掌控他。”

伏尧点了点头,皱着眉头说到:“牛斗这么早给父皇上奏章。必定是有事。而最近他负责的,无非是遣散方士的事。难道不顺利?”

但是很快伏尧又摇了摇头:“不对,若当真不顺利。他不会一大早就送奏章来,而应当先把事情解决再说。除非……事情很大,他弹压不住。那也不可能,一群方士,还能谋反不成?”

伏尧分析来,分析去,对李水说道:“徒儿认为,这奏章之中,想必是好消息。→八→八→读→书,↓o≥或许牛斗已经将方士遣散了,所以特地上奏折来邀功。”

李水满意的点了点头。难怪嬴政喜欢伏尧,这家伙确实很聪明啊。

可很快又有一波朝臣进宫了,每个人都唉声叹气,显得闷闷不乐的。

李水笑眯眯的问:“各位大人,这是怎么了?”

那些朝臣说道:“谪仙真是聪明,躲在宫中多清净?你是不知道,咸阳城快乱成一团了。”

随后,朝臣们摇着头向嬴政的书房赶去了。

这拨人刚走,另一波朝臣又来了,同样的垂头丧气。

李水和伏尧数了数,短短的半个时辰,一共来了三十多位。

这些朝臣一路走,一路抱怨,李水和伏尧也听了个七七八八,知道咸阳城现在出现了不少方士和贫民。

他们也不闹事,就是专门拦着朝臣哭,抓都没办法抓。

伏尧有些纳闷的对李水说道:“师父,由此可见,牛斗是失败了,咸阳城被他搞得乱糟糟的。可他一大早来上书,是什么意思?”

“若是邀功,好像不太可能。若是请罪,似乎又早了点,总应该解决了城中的乱局再请罪吧?”

“莫非是徒儿太愚笨了?想破了头都不明白,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水拍了拍他的脑袋,说道:“有时候,你看不懂一个人,并不是你不够聪明,而是你不够笨。那些蠢材的行事方式,有时候是很出人意料的。咱们走吧,去陛下的书房看看,验证一下你的猜测对不对。”

李水和伏尧走到嬴政书房的时候,看见不少人都已经来了。王绾、李斯、赵腾……朝中重臣基本上都在。

但是淳于越没来,可能觉得牛斗是他的人,不好意思落井下石。

王绾正在向嬴政汇报咸阳城中的情况:“陛下,从昨日开始,那些方士与贫民,非但没有离去,反而聚集在一块,当街阻拦朝臣,哭诉不休。”

“有些胆大妄为之人,甚至围住了朝臣的府邸,日夜哭号,令人不堪其扰。”

赵腾也点了点头,说道:“是啊。不仅如此,城中的一些商贩、工匠……也加入其中,骚扰朝臣,本职本业都弃置不顾了。如今城中脏污遍地,无人清理。店铺关门歇业,想要买些东西,都无处可去。”

其他的朝臣都纷纷点头,一个劲的附和。

嬴政纳闷的看着他们,然后拿出来一道奏章,说道:“这是牛斗刚刚送来的。说咸阳内外,秩序井然。方士已经离去,黔首各安本业。为何与诸卿所言,大不相同?”

嬴政把奏章递给了王绾,王绾看完之后,一脸的震惊:“这牛斗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欺瞒陛下?”

李斯接过来看了两眼,叹了口气:“想不到牛斗此人,看起来忠厚老实,竟然会做出此等事来。”

赵腾呵呵笑了一声,说道:“这种谎言,岂能瞒得住陛下?这牛斗,真是愚蠢不堪。”

其他人都点了点头。

嬴政对身边的小宦官说:“传牛斗进宫。”

他想了想,又吩咐道:“将公子们带过来,共同参议此事。”

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想法了。

听说近日皇帝有打算给诸公子封王,镇守四方的打算。估计再过些时日,就要实行谪仙提出来的郡国并行制了。

今日把诸公子叫来,商议此事,恐怕也有要考较他们的意思。

时间不长,诸公子先到了。

嬴政随便点了一个博士,让他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问公子们:“你们认为,此事应当如何解决啊?”

扶苏说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此事,绝不可姑息。”

嬴政有些认真的看了扶苏一眼,这还是这个儿子第一次提出强硬主张。

他很感兴趣的问:“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扶苏说道:“将这些人全部抓起来。”

嬴政又问:“抓起来之后呢?”

扶苏说道:“向他们教授礼法。让他们懂尊卑,知廉耻。懂礼之人有赏,冥顽不灵之人有罚。”

旁边的伏尧忽然笑出声来了。

扶苏正侃侃而谈在兴头上,忽然听到伏尧的笑声,顿时有些不满。

嬴政则溺爱的看了伏尧一眼,说道:“伏尧为何发笑啊?”

伏尧说道:“方才长兄要通过赏罚分明,来推行礼法。儿臣想起来,长兄言必称礼治,坚持以礼治国,认为以法治国,断断不可取。而为了推行礼法,竟然要靠法家的赏罚分明来完成,实在是有些滑稽。”

此言一出,不少朝臣的脸上都露出微笑来。

扶苏脸色有些发红,说道:“礼法是根本,律法是辅助。好比骑马,缰绳乃重中之重,鞭子也有它的作用。”

儒生们都点了点头,赞道:“公子妙喻。”

嬴政不置可否,又问:“其他人,有何高见啊?”

胡亥走出来,说道:“儿臣以为,应当将这些人统统抓起来。首事者坑杀,盲从者罚做苦役。不出半个时辰,咸阳城秩序井然,谁敢胡言乱语?”

胡亥说这番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自从赵高死了之后,胡亥一直在研究如何获得嬴政的青睐。

嬴政倾向法家,因此胡亥就专门研究法家的著作,希望能获得嬴政的赞赏。

谁知道他刚说完这话,伏尧又乐了。

胡亥恼火的看了他一眼,问道:“怎么?很可笑吗?”

伏尧幽幽的说:“昔日周厉王严刑酷法,惹得天怒人怨。国人不敢言,道路以目,终致暴动,厉王仓皇逃离国都。”

“兄长的办法,与周厉王倒是不谋而合。若不问缘由,便坑杀百姓,恐怕我大秦会亡在你手中啊。”

胡亥看着伏尧,恨的牙根痒痒,不过看了看站在旁边的李水。终究是叹息一声,只当没听见。

“他是我的胞弟啊,当然要原谅他了。”胡亥这样安慰自己。

嬴政微微一笑,问伏尧:“你的几位兄长,你已经点评过了。那么朕问你,你又有什么高见呢?”

伏尧说道:“儿臣觉得,是非缘由,总得等人到齐了再说。诸位大人说方士和百姓闹事,方士和百姓就是闹事吗?”

“现在牛斗还没有到,事情究竟是怎么样,还不好说。贸贸然把人关起来逼着他们学礼法,有些可笑。而把人一律坑杀,就有些可怕了。”

朝臣们一听这话,先是微微一愣,然后都点了点头。

李水忽然夸张的说道:“伏尧公子,聪慧异常,臣听公子一言,茅塞顿开。陛下,大秦有伏尧公子这等人物,是朝廷之幸,是万民之幸啊。臣,感慨不已,情不自禁,臣……”

李水竟然流下来了几滴激动的泪水。

朝臣们都愕然的看着李水:“这……这还真的哭了?”

伏尧有些不好意思的看这自己的师父:是不是……夸得有点过了?

嬴政却微微一笑,这槐谷子,对伏尧倒是真心实意,不吝夸奖。不错,朕这个儿子,确实聪慧。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84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