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寒门辅臣

作者:寒梅惊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二十四章 畅谈战舰,宝船将出

书名:大明:寒门辅臣 作者:寒梅惊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9

沐英很郁闷,怎么每次来,你们两个就大白天没羞没躁地过日子?

顾正臣抽出雕龙戒尺就赶人,丫的,怎么你每次来,都不会挑时候,哦,毛骧也在啊,你有话要说,先等等,让我揍一顿沐英再说……

五戎抱着刀在一旁看热闹,人家拿的是皇帝的戒尺,自己一个小小护卫可不敢挡着。

张培,你小子笑什么,找练是不是?

走,我们两个比划比划去。

张培歪了歪脖子,拳头骨节咯嘣直响:“正有此意。”

毛骧有些摸不着头脑,那边顾正臣在追沐英,这边五戎在揍张培,这是县衙,不是演武场,成何体统……

沐英看着气喘吁吁的顾正臣,咧嘴笑道:“太子知道我要来,特意让我给你送来点好东西。”

“银子?”

顾正臣将戒尺别在腰后,打不了人了,追都追不上,沐英这家伙活该被弄到云南山沟沟里去,简直就是个猴子。

沐英摇了摇头:“比银子更好,你还记得送到金陵的那只老虎吗?一坛酒,上等好酒……”

顾正臣又抽出了戒尺,你丫的什么意思!

别跑!

一干军士被眼前的一幕给震惊了,一个知县竟然追着大都督府的指挥同知,见沐英跑得快,顾正臣转身看向这群好事的军士,怒吼道:“这里是县衙,不是军营,一个个待在这里干嘛,都给我去句容卫外扎营!”

毛骧承受着无辜的怒火,安排千户陈大岳带军士先去句容卫营外。

闹腾归闹腾,正事还是要办的。

张希婉是不打算出来见礼了,以裁缝大院需要赶工为由连县衙都不呆了。顾正臣郁闷不已,看这情况,今晚上自己还得和沐英一块睡啊,自己好不容易盼来的休闲日子……

沐英、毛骧坐了下来,顾正臣赶走了要伺候的孙十八、张培等人,然后问:“这个时候来句容有什么事,不知道我很忙吗?”

“是陛下让我们来的。”

沐英端起茶碗。

顾正臣喉结动了动,脸上浮现出笑意:“如此忙碌时节,你们还百里迢迢来到句容,想来是负有重要职责吧,欢迎,欢迎啊……”

“你这变脸的速度,御史都难比啊。”

沐英鄙视不已。

毛骧在一旁浅笑,并不插话。

沐英正色道:“市舶司的官员上书这件事你也知道了,不止是宁波市舶司,还有广州、泉州市舶司,都有苦处,就连沿海卫所面对小股海寇不断袭扰也颇感无力。陛下差我来,是想找你索取不沉落的海上堡垒图纸。”

顾正臣微微皱眉:“不沉落的海上堡垒,说到底需要强横的力量来护佑,这里的力量,指的是善战的水军将士与火器。眼下火器改良并没有完成,即便是拿出图纸,也无法实现对大片海域的管控、威慑,无法完成对海寇的彻底打压。”

沐英叹了一口气:“我知道如此,靖海侯吴祯也给陛下商议过,只是东南沿海时不时送至金陵的海寇袭扰文书,每隔几日就会触动陛下,长年累月如此,陛下怎能不心有焦虑,不急切靖平大海?”

顾正臣低头看着茶汤。

海寇就如同打游击一样,抢一个地方换一个地方,人手还不确定。

出动卫所军士少了吧,可能还弄不死这群不要命的海寇,出动卫所军士多了吧,又可能会导致其他地方防御空虚,说不定还会虚晃一枪,这边闹出动静,转身就跑其他地方抢了一把。

虽说海寇闹不出来什么大麻烦,谈不上什么占领土地,威胁大明统治,可总这样捣乱,不说朝廷颜面不好看,就是沿海的百姓也遭其害,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这不符合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常态,稳定与和平,能安稳过日子,不用担心任何人踹门而入,抢走自己的粮食、财物与亲人,这才是王朝统一之下的常态。

老朱建立了大明,自然也渴望大明的百姓回归平静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觉得天下大治,他做了个成功的皇帝。

顾正臣理解老朱的心情,看向沐英:“图纸需要几日时间,只不过朝廷未必会答应。”

“为何?”

沐英疑惑地问。

顾正臣苦涩地说:“海上堡垒是船。”

毛骧插了一句:“造船便是,咱们大明又不是不会造船。长江里的船多的是,龙江船厂有不少船匠。”

顾正臣看向毛骧,问:“龙江船厂打造的大福船,需要多少银钱?”

毛骧皱了皱眉头:“不甚清楚,大致应不会超出九百两。”

顾正臣端起茶碗,抿了一口:“一艘海上堡垒,所需银钱恐怕八倍或十倍于大福船。”

沐英、毛骧有些震惊。

一艘船,造价竟是如此高昂?

朝廷在造船这件事上,大部分钱粮都拿去打造马船、粮船,像是只适合海洋的大福船水,则显得缩手缩脚,依旧是以开国之前的船只为主力,修修补补能用就行,每年新造的大福船只能以个位数来论。

要知道,打造大福船,并不只是大福船本身,还需要配套相应的军士,相应的器械,在其形成战力之前与形成战力之后,可都需要持续的钱粮供给。

沐英有些为难,看向顾正臣:“耗费如此巨大,朝廷恐怕无法下定决心去做,户部、工部与中书那里都不好通过。”

顾正臣沉默了会,开口道:“这笔账看似不划算,但所带来的效益却是无法估量的。要说服陛下打造海上堡垒,就需要先算清楚这一笔账。”

“如何算?”

沐英期待地看着顾正臣。

顾正臣认真地说:“首先,海上堡垒造价高昂,这是事实。但一艘海上堡垒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了十艘大福船。只盯着单一成本来计算,忽视了战力的考量并不合适。”

沐英听闻,原本紧张的情绪顿时放松不少。

战力强大,成本高点很正常。

既然能碾压大福船,那贵点,貌似也不是不可以承受。

“其次,一艘海上堡垒可以容纳军士上两千军士,若合理控制空间,减去不必要的配置,甚至可以容纳三千军士!”

顾正臣缓缓地说。

沐英、毛骧对视了一眼,对这个结果并不感觉吃惊。

要知道陈友谅的大船,大的也能容纳三千,如此说来,顾正臣的大船,也比陈友谅的大船似乎大不到哪里去。

顾正臣看出了两人的心思,敲了敲桌子:“大明的战船可不是陈友谅的战船可比,陈友谅当年的战船,完全就是运兵船,只要人能塞进去就行。大明要打造的海上堡垒,不是追求单纯的军士数量,而是追求战力,以神机炮、八牛弩为主要杀敌方式,而不是军士短兵相接!”

“八,八牛弩?”

毛骧瞪大眼。

你这是不是太夸张了,八牛弩可是攻城时的利器,直接将粗大的木头凿入城墙之上,军士都能顺着木头攀爬上城墙,这玩意用来水战,你这是欺负人到家了啊……

沐英也有些震惊,神机炮打水战是有传统的,现在大福船上就有不少神机炮,四百斤粗火药是标配,可没有一艘船配八牛弩的,这玩意能打水战吗?

顾正臣认为能,八牛弩这玩意威力多大,不夸张地说,只要弩箭打中,寻常的小船瞬间就会破成木板,哪怕是瞄着人打,那也是妥妥的。

当然,八牛弩威力巨大是有代价的,里面配置的三张弓就不是一两个人能拉开的,至少需要十几号人,还需要动用绞盘。

不过在顾正臣看来,八牛弩之所以笨拙不好用,还是设计上出了点问题,只要将滑轮引入,完全可以精简到若干个人操作,考虑到海战、水战的实际情况,也不需要当梯子,不需要爬城墙,也不是不可以适当弱化三成八牛弩的威力,实现两至三人的简便操作。

至于现如今大福船上的神机炮,顾正臣是看不惯的,不说乱七八糟一堆型号,就是单纯的石头弹就令人头疼,那玩意砸到海寇,最多砸死一个,砸伤一个,就不能朝着一船人杀伤。

顾正臣看着沐英与毛骧,笑道:“这其三,海寇也好,海外诸国也好,都不会畏惧大福船,哪怕这些战船比他们的小渔船强大多了,可他们依旧不会心怀畏惧。因为他们付出一定代价,依旧有战胜大福船的能力。可海上堡垒的大船,呵呵,就是他们集结了所有的船只,也未必能战而胜之。”

沐英、毛骧对视了一眼,对这个结果很是震惊。

顾正臣直言:“海上堡垒是一种威慑,与生俱来的威慑,如国之重器,只要它在大海之上游弋,那海寇只能闻风而逃,不敢窥视大明。给海寇一个无法战胜的信号,这就是海上堡垒所传递的最强音。”

毛骧有些急切:“当真有这样的战船?”

顾正臣凝重地点了点头:“陛下需要大海靖平,就需要投入更多的钱粮进去。而现在的投入,是为了他日的产出。希望你们也清楚,封禁大海,根本无法解决海寇问题。敌人要来,始终要来,大明要做的,只能是强水师,霸大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84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