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道君,从蓬莱筑基开始

作者:临渊今天一定更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6章 大典开幕四方贺(四千字大章!真传大典开始!)

书名:道君,从蓬莱筑基开始 作者:临渊今天一定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7:39

第121章 蓬莱真传大典(四千字大章!)

云竹峰山巅云宫。

宽阔平整的宫道两侧,一只只仙鹤铜炉上青烟袅袅。

重重纱帐间,珠光宝翠。

江生盘坐在蟠云玉床之上,气息忽明忽暗,升降不定。

天青之气与碧水之气在其周身缭绕升腾,化作一方青色云障。

而在江生对面,那碧玉青莲台之上,一枚水灵珠正上下浮动着,其中似是在孕育着什么。

水灵珠中精纯之极的水属精气,对水法修士来说用处多多。

而对江生这等修行了风水参合真经的道宗真传来说,这水灵珠最大的作用,是炼化成一具化身。

真传金丹时间珍贵无比,一些推脱不得的事务,有化身去处理自然是最好的。

而道宗五本根本功,每一本都有专门的身外身炼制手段。

只见江生双手不断掐动法诀,打出一道道法力灌注水灵珠中,同时分化一缕神识没入水灵珠中。

当神识没入水灵珠后,江生自身的法力与水灵珠中的水属精气围绕那一缕神识不断萦绕凝聚,水灵珠发出莹莹之光。

“摄!”

一声轻喝,水灵珠连同碧玉青莲台被收起。

“炼化七七四十九日,便可孕一身外化身。”

江生轻笑着,双眼微阖,静诵道经。

而在齐国青屏山中,田明安静静看着眼前的紫府修士。

“不愧是江真传的徒弟,进退有度,不卑不亢,将来若入得道宗,又是一方天骄人物。”

乐昉心里想着,面带笑意:“蓬莱云竹峰执事弟子乐昉见过田小友。”

“此番前来,是奉江师兄之令,来请田小友入蓬莱观江师兄的真传大典。”

说罢,乐昉拿出一面令牌来。

感知着上面熟悉的法力波动,田明安已经明白:“既是师尊的真传大典,明安自当前往。”

“还请执事稍等片刻,容我收拾一番。”

“理应如此。”乐昉没有拒绝。

趁田明安收拾时,也打量了番这青屏山。

入眼处山清水秀,环山抱水,灵机隐发,称得上是一方宝地。

想着江生在云竹峰数年都难露一面的动作,乐昉对江生的性子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等田明安收拾完了,乐昉放出法舟,带着田明安回转蓬莱。

真传大典非金丹大典,江生并没有邀请多少人,把自己小徒弟带来就足够了。

站在法舟之上,眺望下方的浩渺东海,田明安心境有些波动:蓬莱吗?

东域大洲之上人人都渴望拜入的道宗圣地,究竟是何等的仙家盛景?

等田明安真的来到蓬莱之后,其心神已经是被震慑的说不出话来。

乐昉并没有因此鄙夷。

任何一个人初次来到蓬莱,看到那悬于万丈之上的仙岛,看着那苍穹之上的星河,看着那虹光云霞,天花飞瀑,都会如此。

一路领着田明安到了云竹峰,看着那一片片肥沃的灵田,那一种种灵药灵植,再看看那种满四阶灵竹的山峰。

那成百上千的仆役,那上百忙碌的弟子。

田明安一路心神震撼不已。

而到了云竹峰上的殿宇前,乐昉领着田明安走入这一片流光溢彩的仙家云殿之中。

脚下踩的是引灵玉,墙壁之上满是三星石,一座座三阶四阶的铜炉灯台,长明不熄的流脂鲛珠。

这时的田明安对蓬莱终于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集东域大洲与东海之力,供养一宗。

内有无数真人弟子奔走,外有亿万附庸操劳,仙山灵岛无算,天材地宝无算。

这就是蓬莱。

“江师兄,人带回来了。”

乐昉站在深宫前说道。

“嗯,劳烦师弟了,下去休息吧。”

乐昉恭敬退下之后,那高大的宫门前就只剩下了田明安一人。

眼前的宫门缓缓打开,露出其中的云帐轻纱。

“进来吧。”

田明安走入深宫,看着那盘坐在玉床之上的熟悉人影,一时有些眼眶发红。

江生看着眼前的田明安,轻笑一声:“十八年未见,修行倒是没落下。”

“徒儿时刻不敢忘师尊教诲。”田明安说道。

江生从怀里取出一枚令牌来交给田明安。

“这云宫之中,你随意选个房间住下。这些时日,你就在这修行吧,等为师的真传大典结束了再回去。”

“为师希望举行金丹大典时,能看到你已经拜入蓬莱。”

田明安接过令牌:“徒儿必不负师尊期望。”

等田明安出去后,江生那温和的神情又恢复了淡漠之色。

田明安是他的徒弟,心性是经过他确认的。

日后他需要一个可靠地,值得信赖的人帮他操持诸多事情。

言传身教的徒弟无疑是最让他放心的。

山河历三万九千八百六十五年,夏。

东域大洲诸多的势力皆有法舟飞起,向着东海方向飞去。

滨海七国自不用提,云梦泽中的化神级势力也都接到了邀请。

同时东域大洲之上那些化神级的大宗门,还有那些强盛的大王朝,尽数前来。

东海龙宫一十八殿的太子们也乘坐法驾前来观礼。

一时间,东海上空法驾无算,一道道浩大的气息尽数奔向那道宗蓬莱。

蓬莱三岛此时已经显露在云端之上,天上垂下万道霞光,瑞气萦绕,天花飘舞。

流泉飞瀑,祥云映空。

一道道虹光霞路铺架开来,迎接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一架龙辇缓缓驶来。

虾兵蟹将列队开道,六条鲸鲨牵架,龙辇之上,一位头生龙角,带五爪金龙冠,穿团龙冕服的男人坐在华盖之下。

两侧侍立着持扇蚌女,一个背着龟壳,穿戴如丞相的老者跟在身侧,后方还有诸多海中兵将。

声势浩大,前呼后拥。

诸多法舟一时间被这龙撵给挡住了去路。

有些人忍不住问道:“那是东海哪位太子的法驾?”

有熟悉的人望了望,回道:“那是东海三殿太子敖丙的法驾。”

“原来如此,听说这位也快迈入真君之列了,此番蓬莱真传大典,这位竟然亲自出面了。”

“据说这位还差一点机缘,此行前来,应当是找道宗真人商议的吧?”

周围人了然的点了点头。

东海龙宫与蓬莱交好,属于近邻,关系密切。

即便如此,一位真传的大典也不至于惊动东海龙宫排名如此靠前的太子。

毕竟不是蓬莱掌教更迭或是又有道君诞生,一般情况都是龙宫各殿派遣各自龙子加亲信参加。

敖丙前来,显然仅仅是借这个由头来找道宗讨论自身前路的。

而在远处,一艘庞大的法舟横列空中,上方一面面朱底大旗猎猎作响,上书一个唐字。

法舟之上,殿宇横陈,亭台楼阁数不胜数。

一位位筑基境界的将士着甲持兵林列两侧,紫府境的校尉、金丹境的将军随处可见。

在法舟那中心的亭台之上,穿着四爪莽龙袍的中年男人面色阴沉的望着远处那声势浩大的龙宫法驾。

“东海龙宫三殿太子.”

“殿下,莫要动怒。”一旁的华服美人沉声道。

男人点了点头,转身回了殿宇之中。

“本殿还不至于在蓬莱家门口与那泥鳅起了争执,平白让外人看笑话。”

“东海龙宫的声势,是越来越大了。”

“眼看万年劫数要来了,总有些蠢货看不清形势,仗着东海龙宫的势就开始上窜下跳,真不怕在劫数里化作灰灰。”

大唐,位于东域大洲中部的强盛王朝,幅员亿万里,生灵无穷计。

大唐奉行有容乃大,各国各族,万般生灵,只要愿意成为一个唐人,便可获得大唐身份,秉公守法就可以安然行走大唐四方。

强盛的大唐已经逼得周遭诸多势力不得不联合自保。

然而随着万年劫数迫近,大唐的朝堂之上也起了诸多争论。

有些人认为大唐应该积极进取,多多兼并他国土地,万年劫数来了也好有足够的腾挪空间。

而有些人则认为大唐如今应该固守本土,放弃那些并不稳定的地方,等万年劫数过了,养精蓄锐再说。

两拨人吵得不可开交也就算了,偏偏还有贼子暗中生事,借助大唐朝堂的不稳,在各地弄出不少风波来。

这些时日大唐的金吾卫和千牛卫在各道各州抓了不少生事的妖人和妖孽。

其中不少水属妖孽,仗得就是这位东海龙宫的三殿下的势。

“且看他能风光几时。”

大唐和东海龙宫三殿的冲突,不过是万年劫数迫近前的一件小事。

谁也不确定此次万年劫数会以何种形式爆发,谁也不确定万年劫数会波及多少生灵。

但可以肯定的是,必然会有大批修士陨落在这场劫数之中,反哺天地。

不到上三境,在万年劫数里,都不过是随波逐流的蜉蝣。

当东海龙宫,东域大洲之上的大唐、莲华宗、玄幽宗等大势力悉数到场之后。

真传大典也终于要开始了。

这一日,天枢峰前长长的云毯自云端正殿一直铺到三千丈峰底。

云阶两侧,一名名道宗弟子站立等候着。

自筑基修士开始,紫府羽士、金丹真人、元婴真人不断排列着,从云阶底部一直延伸到大殿前。

前来观礼的客人们集中在山峰中段的平台两侧,人人一方玉床,互相谈笑着。

玉阶两侧,一只只玉炉之中焚起清新凝神的檀香。

一排排铜钟下,力士们静静候着。

云竹峰深宫之中,江生静静盘坐着,看着侍者送来的真传服饰。

玄底鎏金云纹道袍,莲底鹤羽冠,蟠龙软玉带,金丝祥云履。

一整套的真传服饰已经摆在身前。

沐浴焚香静坐三日的江生起身换上衣冠,信步走出云宫。

此时云宫之外,一只仙鹤已经静静等候多时。

江生盘坐仙鹤背上,由仙鹤一路送至天枢峰下。

此时守在天枢峰下的弟子见江生到来,齐齐贺道:“江师兄。”

天枢峰正殿之中,天枢真人掐指算了算,笑道:“开始吧。”

话音落,浩大钟声响起。

铛~铛~铛~

钟声连鸣九响,古朴的钟声传遍蓬莱三岛,驱散漫天云气。

大日普照,星穹映空,道道华光洒落,天花乱坠,地生金莲。

仙鹤盘飞,蛟龙腾舞,诸多灵禽齐齐飞来,洒落片片精气。

江生信步走上云毯,一步一阶向着那云端大殿而去。

但见江生身着玄底云纹道袍,头戴鹤羽玉冠,腰系盘龙玉带,脚踏祥云步履。

面若冠玉,眸似星辰,嘴角含笑,行走间闲庭信步,气定神闲,当得上仙姿玉骨,称得上龙章凤姿。

云毯两侧的弟子们此时人人身着道袍,头戴道观,看着江生一步步拾阶而来。

同时空中有声音讲述其江生的来历、在道宗之中的诸多事迹。

“蓬莱三万九千八百一十八年,拜入道宗”

“三万九千八百二十三年,天道筑基”

此时两侧的筑基弟子们齐齐行道礼贺道:“恭贺江师兄天道筑基,筑得道台。”

声音响彻云霄,大片清光洒落。

江生含笑回礼,再次拾阶而上。

天空中那声音继续说着。

“九千八百二十九年,开辟紫府.”

那云阶两侧的紫府弟子们齐齐贺道:“祝贺江师兄开辟紫府,叩开天门。”

霞光洒落,馥郁芳香。

江生回礼之后,再次登台。

此时员峤岛上,蓬莱所有附属岛屿之上,都有浩大的投影,展示着发生在蓬莱主峰的这一幕。

“九千八百六十年,结成金丹。”

早已等候多时的金丹真人们,一个个身着道袍,头戴道冠,看着走来的江生齐齐贺道:“恭贺江道友气成龙虎,丹结上品。”

金丹真人的声势更为浩大,一位位金丹真人说着,洒出大片虹光,在云毯之上交织成一片七彩之色。

江生郑重回礼道谢。

一步步拾阶而上,此时三千丈云毯玉阶已经走过大半,天枢峰中段的广阔平台之上,宾客们看着这位仙姿玉骨的蓬莱真传一步步走来。

“九千八百六十五年,进行真传大典。”

声音落下,道宗的元婴真人们笑道:“恭贺道友成为真传。”

说罢,元婴真人们挥手打出一道道法力。

空中但见彩凤飞舞,金龙腾空。

道道光霞间,龙飞凤舞,华美异常。

大典大典,说举行大典就举行大典,哥们不啰嗦的好伐。

今天凌晨之前应该是七千字,凌晨之后还有三千字,维持我的万字更新。

明天小年,更新应该不会很少,请大家放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4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