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乡村小地主

作者:跳舞的萝卜 | 分类:同人 | 字数:0

53 第 53 章

书名:乡村小地主 作者:跳舞的萝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7

乡村小地主全文阅读尽在

启@杰!吧全速更新乡村小地主免费阅读之正文 53第53章/请继续关注启&杰$吧

徐寄白预备找的信得着的,自然是周阿嬷提到过的王家阿嬷。

齐宝虽然说认识村里的,但是他本身不是一个特别热情的,家里照比村里的要富裕不少,基本属于村民不敢接近的之一,当然其他的之二之三就是别村的地主或者官家的一类的。

齐宝小时候倒也是跟山下的小孩子们玩儿过,但是都是周涛带他的,而且齐宝这,从小除了对家里,对外都是一副冷漠的样子,完全没有小孩子该有的样子,所以不是很讨喜。

长大了些,尤其是齐老爹去了后,齐宝跟外接触的就跟少了。最初老要跟车到处跑,谈**做生意,家欺负他面嫩,后来便渐渐由周涛这个老成的接了手,齐宝也乐得做了个甩手掌柜,与外的接触也就更少了。

周阿嬷当初不过略提了提,没想到这事儿还真能成了,他以为不过是帮着王阿嬷家的大柱找份长期稳定的活儿做做罢了。

周阿嬷抿着嘴乐,齐宝笑着搂住周阿嬷的胳膊,“阿嬷,高不高兴?”

“高兴高兴。”周阿嬷乐得合不拢嘴了,齐宝这孩子最会逗他老家开心。

做好了准备,徐寄白和齐宝就被周阿嬷带去了王阿嬷家。王阿嬷对于他们的到来,很是惊讶,没想到自己的老弟弟竟然真给自家找了活儿来做。徐寄白说明了来意后,王阿嬷却很有些犯难。

说实话,做这个暖棚需要前期投入的钱不少数,王阿嬷家要是从前,两兄弟没有分家时,或许还能拿得出,现却是万万拿不出的。

这是个极好的机会,王阿嬷不是那没远见的,从齐家这几日里运出来的蔬菜来看,势必是小赚了一笔的。王阿嬷早年就和自己的本家断了联系,夫家这边又没有什么实亲戚,要是去从别借这么大一笔钱,怕是也不好借的,毕竟大家都是庄稼,哪个有余钱呢。

王阿嬷也是无奈,这么一块到嘴的肥肉,就这么扑棱棱的飞走了。周阿嬷叫齐宝他们两个先回去,自己留下给王家阿嬷说话。

“老哥哥,咋想的?”周阿嬷也没啥避讳的,想到啥就说啥了。

王家阿嬷叹了口气,“也知道俺家啥情况,给俺们找了这么个好活儿,俺们哪有不乐意的。”王家阿嬷有些难以启齿。

“咱们这些年交情呢,有啥不能说的?”周阿嬷攥住王阿嬷的手,“老姐姐,有啥难处就说,俺还能笑话咋的?”

王阿嬷笑笑,“也没啥不好说的。俺也不是跟诉苦,俺家以前大哥哥时,要想干这个,那还不是拿钱就干哪。就是大哥哥去了后,头些年,也不至于现这样。不怕笑话,就俺家老二家的之前一直闹分家闹分家么,分出去后,可给俺家折腾够呛,俺也就当没生老二了。这不是老大家的又有了,现让俺家拿出这么一大笔钱盖暖棚,俺家实拿不出那个钱啊!”

周阿嬷笑道:“俺当是啥事儿呢,要是差钱的事儿,直接跟俺家说不就行了。俺家这些年,不说多的,几百贯钱还是有的,那还不是张口说句话的事儿么!俺还以为怕赔钱呢,俺都跟着瞅着呢,要是赔钱的**,俺能张罗着让家跟着做么!”

王阿嬷闻言忙道:“俺信不着谁也不能信不着啊,这几天家那一车车的往外边儿运,俺都瞅眼里呢。再说了,这玩意都是有赚有赔的,就是咱们种庄稼地不也得看年景么。”

“能想开就好,也知道,俺们家小宝子最是个能折腾的,啥玩意到了他手里都不带差的。”每当说起齐宝,周阿嬷都有一种奇异的自信感和自豪感。

周阿嬷外面前,一般都是称呼齐宝小少爷的,王阿嬷因与周阿嬷熟悉,周阿嬷他面前从来都是跟家那么称呼齐宝,跟自家子侄似的。

“不过,俺也听宝儿他们说了,暖房里的菜熟的比地里快,虽然现地里的菜已经下来了,但是像黄瓜啊茄子啊这样的,都还没种呢。要是现盖暖房,还要现订玻璃,就是俺家暖房上面那东西,要想地里黄瓜茄子啥的下收之前赚上一笔,现就得开始着急整了。家里劳动力少,现又是整地的时候,怕是忙不过来,咋的也得雇了。”

王阿嬷点点头,“可不咋的,俺家老大的哥儿也是个能干的,这一生孩子啊,整个就占了手,要想下地干活,咋的也得好生养了两三个月呢。”

“可不咋的,咱们这样的,也就能给做做饭带带孩子了,家里这些活儿,咋的不是得家二柱一儿干呢。要俺说,雇一个也是好的,这时节,外村佃了地的庄户可不都忙着先把自己地种了,然后上别家做工么。一共也用不了几个钱,赶紧先把地种了,然后把暖房一盖,到时候二柱一也能忙活得过来。等两三个月了,二柱家的能下地了,两夫夫一起干,咋得不说赚多少,不还能剩了辛苦钱啊!”

王阿嬷点点头,“俺这事儿看得明白,咋的也不能坑了俺。俺现也是吃老二的喝老二的,这大事儿咋的也得跟老二和老二家的说一声。俺家是指定筹不够这本钱了,俺这边成了,还得麻烦家给俺们凑点儿呢。这大事儿也别一个就说了算了,咋的跟家孩子他阿爹合计合计,被再因为俺家的事儿,家那口子再跟不乐意了!”

周阿嬷笑道:“俺们家都是俺说了算,不用操心钱的事儿啊!”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吗,上赶着借俺们钱让俺们发财呢,俺还能不懂么,就是好心肠惯了的。”

两个老哥儿唠了半天,合计的差不多了,周阿嬷才下地要走。“俺得回去给他们预备吃食呢,俺家吃三顿饭吃惯了的,怕他们小的饿呢。俺这该说的都说了,到时候家里再合计合计,这么大的事儿呢,也别着忙做决定。那俺就走了啊!”

王阿嬷忙下地送他,又从仓房里拿了些干蘑菇和自家晒的干白菜干豆角,“不是啥金贵玩意儿,知道家宝儿爱吃蘑菇,带回去给他炖鸡吃。那白菜豆角都是俺家自己晒的,剩了不老少呢,俺记着涛子小时候挺乐意蘸酱吃的,给拿回去焯了蘸酱吃。”

周阿嬷也知道他这是感激自己家呢,虽然拿的东西不是啥贵重东西,到底是一片心意,他也不推辞,笑着道:“俺就晒不好这玩意儿,涛子还老说呢,就他王阿嬷晒的菜干好吃。”

王阿嬷听着这话也高兴,“都不是啥金贵玩意,咱们农村别的没有,这点儿菜干还是尽够的。啥时候涛子想吃了,就跟俺说,俺再给他晒。”

“那感情好!”周阿嬷被王阿嬷送出了门,又交代了他两句别往外说啥的,才往家里去了。

当天中午,齐家的饭桌上就多了一样焯的菜干,周阿嬷又给炸的酱,菜干蘸酱,野菜蘸酱,高粱米粥,家里个顶个吃的撑了,蘸酱菜总是特别容易下饭。

王阿嬷那边答复得很快,二柱是个认干的,二柱家的没啥主意,但是却看得明白,知道他们家阿嬷一向都是有些远见的,所以都听阿嬷的。

王阿嬷带着二柱上了山,之前徐寄白就跟他们说了,他们不算是雇佣关系,就是个合作的关系。徐寄白他们提供技术,王家种出来的菜,要全部交由徐寄白这边负责销售,到时候抽十之一的成。

实际上这么算还是王家占了便宜的,毕竟若是让他们自己卖的话,渠道就是个问题,而且也未必能压得住常年做**的酒楼或者是大户家常出来采买的管事。

这是齐宝的想法,毕竟这个暖棚要是做成了,必然有其他要来做的,到时候他们不是独一份了。所以齐宝打算直接将这个技术交给朝廷,然后收朝廷一大笔钱,朝廷可以将这项技术再转卖给商家,又能够收回一笔钱。

等到这技术扩散开去,到时候冬天可就不愁吃不上蔬菜。

说起来这事儿还是有些难度的,齐宝的打算,是将暖棚大柳树村扩展开来。毕竟这里是他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感情自然是极好的,他也不介意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什么的,虽然这里的根本不知道啥叫小康社会。

王家是从周家借的钱,周阿嬷不要他写借据的,但是王阿嬷一定要写,“俺们从这拿这么些钱,知道信得着俺们,不怕俺们赖账。就因为这样,俺们才不能白拿呢,咱们村里借钱一向都是三分利的,俺们就按三分利跟借,不能让亏了不是。”

周阿嬷故作生气的样子,“可见把俺当外了,咱俩这些年的感情,该真敢提给俺们利的事儿。那实要给,咋不跟城里似的,直接给俺十分利呢!可见也是个小气的!”

听了周阿嬷这话,二柱立刻有些局促起来,他就是个一老本实的庄稼汉子,哪里分得出是开玩笑还是认真说呢。

“看把俺们孩子吓的!”王阿嬷也跟着道,“俺们就给三分利了,爱要不要,反正俺们字据都立好了!”就是怕周阿嬷不要利钱,王家阿嬷特意跑村里的先生张秀才那儿花了两个铜板写了借条的。

周阿嬷被他逗笑了,“这还把字条先写完了,俺瞅瞅,这家伙,连手印都按上了,也不怕俺不给钱,反从要钱!”打借条的规矩,要借条打好后,有中间场,然后银钱交收了,双方才按手印的。

否则,要是一方没给钱却赖账,或者一方收了钱却不按手印了,那可就说不清了。

“别的不说,就这事儿,俺还信不着么!”王家阿嬷丝毫没担心富哦这事儿,他对周阿嬷可是很放心的,老哥俩几十年的交情可不掺假!

“行行行,”周阿嬷笑道,“那俺就收着,暂时就按三分利算。那咱们也说好了啊,要是真赔了,俺是连本钱都不要了啊!”

“那行,”王阿嬷抿嘴直乐,“要是真赔了,俺们就不还钱了!”

启*杰@吧全速更新穿越 请牢记我们的网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8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