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秦人的悠闲生活

作者:张九文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七章 公子喜种树

书名:秦人的悠闲生活 作者:张九文 字数:4.0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5

李斯道:“有些事公子不用出面,让人去办就好,还有些事不要用公子的名义去办,若有些事不方便,臣可以代为出面。”

扶苏颔首道:“嗯,谢老师教导。”

李斯微笑着点头,而后继续端坐。

殿内众人大多都有互相可以畅快聊天的人,唯独老师一个人独坐。

大概是,学法家的人多数都没什么朋友。

宴席一直到了入夜才结束,老师送着诸位大将军离开,扶苏看着宫女内侍收拾着这里。

又见从后殿走出来一队内侍,扶苏抬头看去见到了神色有些睡眼惺忪的父皇,该是午睡到了现在。

扶苏起身行礼道:“父皇。”

嬴政稍稍点头,拿过布巾先是擦了擦脸,而后坐下来询问道:“你与李斯走得很近,有人进谏,让朕再给你安排别的老师。”

从父皇口中听不到忧虑的情绪。

见一箱箱的竹简抬了上来,看这场面该是又要处理朝政了。

扶苏回道:“父皇,那些进谏的人多半别有用心。”

“他们有什么用心。”

嬴政的嗓音低沉,目光已放在了竹简上。

扶苏作揖行礼,回道:“父皇,所谓教导儿臣,实则是进谏之人另有用心,他们担心儿臣会成为李斯那样的人,他们惧怕李斯,更惧怕秦国的公子会成为下一个李斯。”

“一个李斯就让他们怕了?”

扶苏颔首。

殿内又安静了片刻,就连在殿内走动的宫女内侍都放轻了动作。

站在下方,扶苏甚至能够听到父皇时而粗重的鼻息声。

面对父皇,扶苏还想再开口说话,却见父皇摆了摆手,示意离开的意思。

“儿臣告退。”扶苏再一次行礼,退出了大殿。

见一次面也说不上三两句话,站在大殿外穿好自己的鞋履,外面已是夜空如墨,只有星星点点在闪烁。

今天是新月,细长的月亮寂静悬在夜空中。

扶苏走在回高泉宫的路上,心中思索虽不知父皇平日里与李斯是如何相处的,也不知道以前的父皇又是如何与吕不韦相处的。

正值关中最繁忙的春耕时节,听闻近来朝中还有一堆事,而这些事都要父皇与老师去安排。

又是接连几天没有见老师,扶苏偶尔还会看到老师让人送来的书卷,得知一些朝中近来发生的事。

不过大秦的公子依旧没有权力,也无法涉足权力。

除了是始皇帝儿子这个身份以外,勉强可以在父皇面前说上一两句话。

近来公子扶苏又多了一个新的爱好,公子竟然喜种树了。

正值天气由寒转暖,到了午时的时候,阳光还会让人有一些汗意,远处的田地还有正在劳作的农户。

扶苏种好这一棵树,这才站起身,抬眼看去,

所种的树苗是水青树与山白树,运气不错的是在上林苑还发现了一株梨树的树苗,便也给移栽了过来。

扶苏借着沟渠的水洗了洗手,抬眼看去见到了远处正好也有人家在田地里用饭。

接过田安递来的一碗豆饭,扶苏也看着别人家吃饭,那是一家子围成一个圈,像是一家人几个兄弟姐妹,各自拿出各自的食物,而后家人分着吃。

秦人是很质朴的,他们的吃饭方式也很简单,在哪里劳作就在哪里用饭,农耕时节的一天两顿都是在田地里吃完。

而他们的整个白天,也都是在田地里度过的。

扶苏吃着豆饭,欣赏着春耕的景象,大秦的强大与土地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大秦之所以能够强大就是因田地,大秦分给了底层人田地,人们用军功换取田地,也给秦军带来无敌的战斗力。

看的书越多,越了解分封制的真面目。

在古老的分封制,寻常农户不能私自占有田地,农户没有田地的拥有权,那时候的田地只有王侯与大夫所持有,有着极其夸张的贫富差距。

所谓封国,那是大片的疆域交给一个人,而后这个人就是王,一个王占有疆域内的土地,再将土地分给他的大夫。

所以说,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谁都想成为拥有一切的王侯将相。

而商鞅给了底层人田地,给了他们可以使用的田亩,能够种粮食的田亩,也就有了一个能够生根的家。

所以,秦法真的严酷吗?

扶苏叹息一声,其实秦法本不严酷,而且比六国任何一国的律法都更好。

秦法很注重细节,严谨不暴虐,对百姓很体恤,秦律教百姓种地,秦法对国家事无巨细。

他们之所以会说秦法严酷,多半是因为他们害怕秦法,也不敢施行秦法去伤及他们自己的利益。

不知道为何,扶苏心中有些悲凉,也不知现在这个天下能否让商鞅心中有所宽慰了。

扶苏没见过商鞅,但不知为何,却十分理解商鞅,也敬佩商鞅。

一碗豆饭吃罢,扶苏注意到不远处有一个躲闪的目光,那时候穿着简朴的姑娘,似乎是注意到眼神看来,她连忙躲闪低下头。

她还穿着黑灰色的厚重衣裳,坐在父母身边正低着头用饭。

扶苏倒也不在意,将手中的空碗递给田安,见章邯带着人手又将树苗送来了,便继续种树。

整个秦国所有人都很忙,始皇帝忙着他那开天辟地的大事业,李斯忙着完成他的野心与事业,秦国的官吏们正在驾马在官道上赶路,传递文书,派出官吏。

还有忙着赶时节耕种的秦人们。

似乎所有人都很忙,扶苏觉得只有自己最清闲了。

嗯,大抵只有我无事可做了。

扶苏听闻王绾离开咸阳之后,三天赶了五百里地,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他老人家都这般年纪了,还能如此赶路,也算是天赋异禀了。

“公子,井渠挖出来了。”

闻言,扶苏洗去手上的泥,跟着章邯来到浐水河边,这里原本是一片旱塬,也是一片地势较高的荒地。

此地更是一片盐碱地,因此一直荒着。

一阵风吹过,吹起地上的沙土,扶苏戴上斗笠遮阳,来到井渠边。

章邯道:“公子,此地井渠好挖,我们挖了三天就通了。”

按照章邯的讲述,井渠的开挖异常顺利,眼前只有一口井远没有达到龙首渠的标准。

这也没办法,章邯的人力是有限的,正值春耕时节,耕与战是秦国一直以来的头等大事。

如今战事停了,耕就是唯一的头等大事,自然不敢调动人力大规模开挖水渠。

扶苏回头看去又见到了正在陪着笑脸的两位县丞与五位亭长,县丞看着是人到中年,亭长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的模样。

扶苏询问道:“这里的亭长都这么年轻吗?”

相隔挺远的,县丞与亭长自然不敢靠近,公子身边都是提着刀的护卫。

尽管对方听不到这里的谈话,章邯还是低声回道:“公子,关中不比其他地方,当年征战六国关中的人力都送出去了,有的亭长带着各自乡的男人去打仗,往往一去就是亭长带着一个乡的男人。”

“是因他们的长辈都战死了,亭长的位置这才交给了他们的孩子,才会这般年轻。”

闻言,扶苏站在原地久久不言语。

田安让人给了后方的亭长以及几个村民赏赐,又递上一卷布,道:“这是公子交代要画的图。”

将这卷地图在地上铺开,扶苏有些想不起来当初的龙首渠是什么模样的了,倒是确切地知道商颜山。

好就好在,如今的商颜山依旧叫商颜山。

龙首渠要穿过相隔数里的山体,而且还是要从山下开挖一个地下沟渠,下游连接渭水才算是完成大部分。

扶苏将一个麻绳绑在了一个桶上,而后将木桶放下,井渠传来水声,拉出一些浑浊的水。

水质其实很好,只要沉淀一些时日,就会清澈。

章邯道:“上游的村民还来闹过,不过被末将赶回去了。”

扶苏道:“无妨,若能够将田地灌溉出来,可以分给上游一些。”

田安小声道:“其实今天有很多人想要拜访公子,他们都等在咸阳城的那座宅邸中。”

“都是什么人?”

“有几人说是荀子的弟子,是丞相同门好友,还有一些人是听闻公子贤名前来拜谒。”

扶苏将水倒在一旁的荒地上,吩咐道:“章邯。”

“末将在。”

“让人种一些豆子。”

“末将领命。”

作为现在关中最清闲的人,扶苏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一些无意义的事,在田安他们看来秦国的公子应该趁着现在多结交一些人脉。

田安的意思多半就是父皇的意思,也是丞相李斯的想法。

可这天下多美好啊,大好时光都用来与那些人打交道未免太浪费了。

扶苏走远之后,再回头看去,就见到了一群孩子围了上来,他们争先看着井渠。

扶苏忽然想到,在老师眼里……呵呵,我也是个孩子。

商颜山就坐落在洛水边上,这座山横亘之下,导致山的两侧都是荒地,难以灌溉。

如此美丽的天下真想到处看看,看看还未改道黄河,看看如今美丽的函谷关,或者是东临碣石观沧海。

章邯是个办事很勤快的人,只要给他一些雨露与关怀,他一个人就能做十个人的事。

来到商颜山下,章邯不知道何时去山上打了两只兔子。

到了下午时分,这两只兔子就被章邯烤了。

从打猎,杀兔子,烤兔子,顺路还陪着公子散步,并且不耽误护卫公子,这人大概是每一刻都有事做,每一刻都在为大秦尽忠职守。

扶苏吃着兔肉,看到一片鸟群落在一片草地里,风吹过时草地掀起了涟漪,鸟群再一次飞起,朝着远处飞翔而去。

现在的关中很美丽,黄河还未因河床抬高而淹没田地,关中也没有因黄土高坡有沙尘袭来。

说不定,在南方还能见到成群的犀牛。

听说就连北方的匈奴都有吃不完的羊群,扶苏感慨道:“关中多美啊,这么美的关中应该多种一些树,让它更美丽才好。”

章邯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有关公子的事很快就传入了宫中,正在与陛下商谈如何处置楚地的李斯起声道:“陛下,近来从楚地带来了不少战俘,既然商颜山两侧都是荒地,不如交给他们开垦。”

嬴政微微颔首。

李斯又道:“陛下,此事臣去安排。”

“朕听闻近来有不少人要拜谒扶苏。”嬴政拿出其中一卷竹简,丢在李斯的桌案前,道:“这是淳于越交给朕的,他说六国名仕拜谒公子扶苏,公子竟然拒见,此事令六国名仕失落,还说扶苏未免自视甚高。”

嬴政沉声道:“朕知道你向来与淳于越不和,但!”

陛下的话语一停,李斯已站起身作揖躬身。

“但不论你教扶苏什么,秦国公子不能夹在你与六国名仕之间,哪怕他是淳于越。”

离开章台宫,李斯的脚步很快,他现在很想将淳于越那厮腰斩于市。

始皇帝说得不错,公子不能成为自己与淳于越暗斗时的条件。

也就是说,哪怕自己与淳于越闹得你死我活,也该与公子无关。

换言之,类似王绾的事只能有一次,谁也不能利用公子。

即便是公子犯错了,能指责公子的也只有始皇帝一人。

走出咸阳宫,李斯板着脸又放弃了腰斩淳于越的心思,招手唤来了等候在这里的家仆,吩咐了几句便离开了。

近来高泉宫的鱼池内多了一只乌龟,这也是章邯进献的,扶苏将其丢入池中就没再管它。

蒙恬平日里话少,但很威严,又是蒙武的儿子,在军中也颇有威望,不需要给谁殷勤他就有大好前程。

而章邯则不同,这人虽说也是出身名门,但在咸阳没什么依仗,没有靠山的他好不容易得到了机会,自然会很努力。

近来有两个不太令人高兴的消息,有个叫张良的人正在集结各路旧贵族准备反秦,还有一个叫项梁的人,至今不知下落。

“公子,丞相派了一千人给章邯将军,将军正带着人开挖井渠。”

“老师哪里来的人手?”

“说是各国的战俘。”

扶苏喝着茶水感慨,道:“老师,真是鼎力相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099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