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作者:江东一枝花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六十六章:奏请太子巡边,一箭三雕!

书名: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作者:江东一枝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3

“陛下。”

原本在观望中的魏徵瞧见李世民那愉悦的表情,眉头紧皱,不自觉的站出身。

‘......’

上首的李世民只觉脑壳有些疼,这个大喷子又来了。

“陛下,臣以为不可。”

走到殿中央的魏徵跪坐在地上,大摇大摆的出言。

全场一片哗然,文武百官都被这个出了名的犟种所折服,一个个面露无奈之色。

“你不同意封禅。”

捏了捏眉心,李世民甚至都不愿意看他一眼,脸色阴沉道:“因为朕的功不高?”

“陛下当然功高。”

魏徵直视李世民,回道。

“德不厚?”

“陛下当然德厚。”

“华夏不安定?”

“华夏当然安定。”

“四夷不宾服?”

提及此,李世民的声音不由得放大了许多,传遍整个太极殿。

“四夷当然宾服。”

魏徵想也没想,脱口而出。

“五谷不够丰登?”

“五谷当然丰登。”

“福瑞未至?”

此时,李世民低垂着眼睑,双眸间眼波流转,宛如九幽深渊,让人不寒而栗。

“福瑞。”

这个问题让魏徵微微一怔,哑然失笑:“当然有福瑞。”

“那你为什么不同意呀?”

听到他的回答,李世民同样面露笑容。

满殿群臣看着这一幕,一个个都觉得CPU干烧了,怎么觉着他们成了君臣二人PUA中的一环。

“陛下。”

侍中、太子太师、郑国公魏徵双手持笏板,正色道:“虽然有以上所说的六点,但毕竟我们承受的是隋末大乱呐,大乱之后,人丁、户口还没有恢复,仓廪还有些空虚。”

“而封禅呢,必然车驾东训,千乘万巡,沿途供应,朝廷花费都不是容易承担的。”

“这样做一次封禅,就算是不收赋税,也抵偿不了百姓的劳苦。”

“那么,与其得到封禅的虚名而得到实际的坏处,陛下为什么要同意封禅呢?”

话音落下。

太极殿陷入了一片沉寂中,就连上首的李世民都在沉思。

“臣与侍中同议。”

人群中,一道年迈身影站起身来:“臣以为坐天下当重视节俭,少收赋税,还要以身作则。”

“前不久陛下刚下诏要整治洛阳宫殿,还要亲自到洛阳去,人力物力征调频繁,百姓会有怨气。”

“所以,土木之功不一擅动。”

“臣附议。”

国子祭酒孔颖达的话刚一说完,申国公、尚书右仆射高士廉、太常卿令狐德棻等人纷纷起身附和。

魏王李泰、长孙无忌等人全都露出了忌惮之色,因为这些官员是朝廷中的守旧派,同样最为重视宗法礼仪,他们是维护太子李承乾的天然拥附,任何人都不可小觑。

“眼下,我大唐国力还不比隋朝,臣恐怕陛下之过还甚于隋炀帝呀。”

轰!!!

孔颖达的最后一句话宛如晴天惊雷般打在太极殿内,文武百官无不浑身一颤。

“你..”

“你说朕不如隋炀帝?”

端坐上首的李世民已然长身而起,居高临下的俯瞰孔颖达:“那朕比起桀纣王怎么样呢?”

整个两仪殿的气氛为之一肃,所有官员都不约而同的低下了头,他们知道这位大唐皇帝陛下生气了。

“臣恐怕洛阳兴修宫殿,陛下东巡封禅泰山,我等君臣又将处于刀兵动乱之中。”

“大胆。”

没等孔颖达说完,魏王李泰呵斥道:“我大唐一统天下,四夷宾服,百姓安康。”

“府库之中,历年来积蓄的存粮多不胜数,难道就因为一次封禅会重蹈前隋覆辙。”

“敢问国子祭酒,究竟是大唐天下不稳,还是你们觉得父皇不配?”

“那不知何人在你们心中配得上封禅?”

‘咯噔!’

顿时,满殿气氛变得更加肃杀,孔颖达、魏徵、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面容失色。

直到这个时候,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才看出魏王李泰的用心,这是打算借着封禅之议对太子李承乾做文章,不得不说,这一波操作拉满了。

“朕已决定封禅泰山,修缮洛阳宫殿暂且搁置。”

“由司天监择良辰吉日,尚书省主持,太府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太仆寺协同。”

“众卿可有异议?”

李世民不苟言笑的下达诏令。

“陛下英明。”

中书令房玄龄率先出声赞同。

“陛下英明。”

尚书左仆射长孙无忌、大理寺卿孙伏伽、宗正卿李道宗及魏王党羽全都附和。

孔颖达、魏徵、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也不得不低下了头,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让太子李承乾平白遭受了牵连,再劝说下去,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场望日朝会了。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魏王李泰为太子编织的阴谋刚刚开始。

“启奏陛下。”

黄门侍郎刘洎冷不丁的出身:“薛延陀近来虎视眈眈,陛下如若封禅泰山,难保真珠夷男不会生出异心。”

“北疆不宁则关中不靖,臣请太子巡边,抚慰东突厥。”

‘???’

一众群臣全都蒙圈了,太子巡边,这是什么操作?

尚书左丞卢承庆接着补充道:“陛下,大唐威服四海,唯有太子巡边,方能让真珠夷男投鼠忌器,不敢大举南下对付东突厥,北疆可得安宁。”

“臣等奏请太子巡边。”

御史大夫韦挺等官员再一次出声,这一次出面的全都是魏王李泰的门生,还有来自山东士族的人。

‘好胆!’

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下子想到了其中关键。

太子巡边,那么随侍陛下前往泰山封禅的皇子必然从魏王李泰、晋王李治之中二选一。

魏王屡有贤名,更编撰了《括地志》,风头一时无两,晋王年幼无知,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东突厥王庭立于定襄城,毗邻并州,并州是晋王李治名义上的管辖之地,这相当于让太子李承乾插入到了晋王势力范围,简直是一箭三雕。

“四兄。”

晋王李治的小脸上掠过一抹不为人知的阴冷,他是年纪小,但不是没脑子。

今日朝堂之上,魏王党羽一波接着一波,扬名天下,讨好陛下,算计太子,现如今更是连他都没放过,还真是‘兄弟情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9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