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

作者:青菜和鱼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24章 第六位五帝?

书名: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 作者:青菜和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0:54

册封土地城隍于地仙界绝对是好事,只是此举涉及到地界,还要与天庭抢夺权柄,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所以镇元子与蓐收约定,之后会亲自去往地界,与后土商议此事的具体进程。

镇元子那边商议城隍土地之事时,东皇太一来到了女娲面前,他拱了拱手道:“女娲道友,我侄儿还在你宫中,如今我已经成就混元大罗金仙,能护住我侄儿了,还请道友将我侄儿还给我。”

女娲闻言心念一动,一个中年道人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这道人,头戴鱼尾冠,身穿大红袍,留有长须,周身气息炽热,与东皇太一同根同源,毫无疑问便是那太阳真火。

时隔多年,东皇太一再次见到了自己的侄儿心中激动不已,他冲女娲道了个谢,带着他的侄儿返回了妖界。

东皇太一一走,其余大能也纷纷提出了告辞。

女娲并没挽留,目送众人离开后,女娲转头朝白璟说道:“白璟道友,你说天道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底牌吗?”

“道友是怕天道像这次一般拿出类似于混沌珠的宝物?”

女娲点了点头。

白璟笑了笑道:“我觉得道友多虑了,这混沌珠于天道而言是他突破大道境的唯一希望,只要天道能彻底炼化混沌珠,以天道意志将混沌珠内的混沌世界改造成一个不亚于洪荒天地的完整世界,天道就能晋升大道境。

如此重要的宝物,在我们开辟人间界后,他还是选择了将混沌珠打碎,换取洪荒天地的垂青,这说明天道已经是穷途末路。

如果祂不打碎混沌珠,面临的结局就是鸿钧摆脱祂的掌控,彻底压制祂的意志,从此之后天道就再没有任何机会了。”

女娲闻言松了口气,白璟的话让她安心了不少。

事实也正如白璟所说,天道向洪荒天地献祭混沌珠,已经是孤注一掷了,如果祂不这么做,待到鸿钧压制了祂的意识,祂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之前和女娲,白璟对峙的时候,天道只是看起来硬气,实则心痛如绞,祂最大也是最后的底牌就这么没了,现在的天道是真正意义上的山穷水尽,没有任何退路了。

随后白璟和女娲提出了告辞,临走之前白璟还与神农交谈了一番,让他将心思放在人族上,不必担心瀛洲仙岛。

说完白璟就带着有琴玥玥离开了人族祖地,一步跨出回到了瀛洲仙岛。

女娲则是决定去人间界闭关一些时日,人道现在就在人间界,女娲去人间界闭关是最好的选择。

圣人之间决出了胜负,身为现任人族共主的颛顼自然也知晓了。

颛顼长舒了一口气,自此之后人族的未来便是一片坦途了!

“颛顼在你身为人族共主期间,助女娲娘娘完成了此等壮举,你的名讳定会在人族被永远铭记。”云霄笑着说道。

“多谢师尊夸奖。”

对于颛顼这个弟子,云霄是真上了心的,一直都对颛顼颇为照顾。

按理来说,人间界开辟之后,云霄已经不需要一直盯着颛顼了,但云霄还是决定要留下来,直到颛顼功德圆满。

而随着人道复苏,诸圣之前能大概推演出三皇五帝之位落在哪个部落,如今却是一片混沌。

此时的西方教有些急了,因为接下来的两尊五帝之师是由他们负责教导的,如今连五帝是谁都无法确定这该如何是好?

无奈之下,西方教只能采取广撒网的方案,去往人族寻找有识之士,或天生不凡之人。

别说,西方教这一招还挺有效,真被他们蹲到了。

千年之后,颛顼的使命完成,开始选定继承人。

颛顼一生兢兢业业,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他与妻子共育有一子,名曰穷蝉。

前后花费了三百多年,颛顼最终确定了继承者,玄嚣之孙高辛顺应天命,登上了帝位,成为了帝喾。

在颛顼与高辛交接了人族共主之位后,颛顼功德圆满,天道功德和人道功德一起降下。

颛顼不仅仅是完成其身为人族共主的使命,还助力人道复苏,他获得的功德直接将他修为推到了准圣后期。

云霄也因此得了不小的好处,她分到了颛顼的两成功德,借这两成功德突破至了混元金仙。

而云霄竟也是走的自创大道的路子,她的大道有净化大道和吞噬大道的痕迹,也有云霄本身水之大道的痕迹,甚至还有鸿钧的仙道。

自创大道的路子极为艰难,云霄花开九品按部就班修炼,有很大概率能证道混元大罗金仙,但她却选择了最为艰难的这条路,这让白璟既无奈又欣慰。

“罢了,日后便多护持云霄一些吧!”白璟在心里想道。

视线来到西方教那边,帝喾高辛接任人族共主之位后,西方二圣有种心里的石头落地的感觉。

之前他们看帝喾身为黄帝的曾孙,出身不凡,他的父亲是蟜极,祖父是玄嚣。

玄嚣与蟜极虽未曾君临天下,但在人族之中也是颇负盛名。

再加上高辛自诞生之时,便展现出了非凡的灵性,甚至能亲口说出自己的名字,仿佛是上天赋予他的特殊使命。

于是西方二圣选择将宝压在高辛身上,派遣弥勒下山辅佐高辛。

高辛拜为弥勒帝师,跟着弥勒学习本领,并最终通过颛顼的认可,成为了新的人族共主。

高辛心怀宽广,普施恩惠于万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深知百姓的急切需求,以仁德树立威望,用惠爱换取信任,修身律己,使得天下万民皆心悦诚服。

高辛善于取用大地的财富,却又懂得节俭节制;他抚慰教导万民,以利导之,以诲育之。

他观测日月的运行,迎接送往,敬事鬼神,不敢有丝毫懈怠。

帝喾秉持中正之道,泽被天下。无论是日月的光辉所及,还是风雨的吹拂之处,众人无不顺从归附。

然帝喾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相较于前面的几位人族共主,帝喾对女色比较看重,情感世界堪称是丰富多彩。

正妻有两位,他先是娶了陈锋氏之女,生下了放勋。

后又娶了娵訾氏之女,育有一子挚。

除去这两位以外,帝喾的红颜知己不知凡几,这让弥勒都怀疑是不是自己教错了什么?

好在除此之外,帝喾并没有做其他不利于天下万民之事,帝喾在位共4500年,后将人族共主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挚。

挚能继承帝位少不了弥勒的鼓动,因为西方教的另一位亲传弟子,药师已经是挚的老师了。

然而,帝挚在位期间,政绩不佳,最终黯然退位。

帝喾的另一个儿子放勋在众人的推举之下接过了人族这副重担,成为了帝尧。

挚退位之后,药师自然算不上五帝之师了,这可把西方教气的不轻,西方二圣要看帝尧没有老师,便想着让药师前去收帝尧为徒,结果却被帝尧给拒绝了。

西方二圣被人族共主下了面子,顿觉脸上无光,但碍于现在人道复苏,西方二圣根本不敢对人族出手。

帝尧接任人族共主之后,励精图治,在其治理下,人族越发昌盛。

然而在帝尧在位4200多年,即将卸任之际,人族突发大水,洪水泛滥,无边无际,那滔滔洪水,犹如狂暴的巨兽,肆意奔腾,所到之处,一片汪洋。

肥沃的庄稼被无情吞噬,巍峨的山陵瞬间没入水底,百姓的房屋在汹涌的波涛中轰然倒塌。

不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在苦难中苦苦挣扎求生。

水患给人族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尧因此忧心不已,常常夜不能寐,身为人族共主,面对这种惨状,尧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他召集了人族的诸多先贤,决心要消灭水患,还世间一个安宁。

“在座诸位都是我人族智者,如今水患当头,苍生受苦,百姓受尽了磨难,此等灾难,若不加以遏制,世间将永无宁日。

这滔天洪水必须要被治住,方能拯救万民于水火。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听到尧的询问,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纷纷进言,最终在众人的争论之下,不约而同的推举鲧来承担治水之责。

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性情乖张,不可轻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权衡再三,暂且将治水的艰巨任务委任给鲧。

鲧起初做的确实不错,他在岸边设置河堤的障水法,缓解了中原泛滥的洪水。

尧暂时放下了心,开始寻找一位能承其大位之人。

某一日,帝尧召集四方部落之首领共商此事,众人齐聚,皆一致力荐舜。

能被众人共同推举之人想来必有不凡之处,帝尧心起好奇,遂令众人详述舜之事迹。

众人详细叙述尧舜所做之事后,帝尧心生欢喜,决意深入考察。

经过考察,帝尧见其德厚能深,然年纪尚轻,遂决定让舜暂代人族共主之位,他在舜背后帮忙。

舜接任首领之位后,节俭勤劳,与百姓同甘共苦,众人皆对其深信不疑。

数年之后,帝尧满意的卸下人族共主之位,去往了人族祖地,舜念及旧情,欲将首领之位让予尧之子朱丹,然众人皆极力反对,舜无奈,终正式成为部落联盟之首,天下共主,世称舜帝。

值得一提的是,舜同样也是无人教导,通天派出了无当圣母去寻最后一位五帝,无当圣母不知怎么竟一直在救助被洪水侵扰的人族,并未去把心思放在人族共主之上。

通天虽然无奈,但也没有强迫自己的弟子。

舜登上帝位,第一件事便是制定律法,他深知法律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登位后即命令皋陶统一制定法律,向全国颁布统一法规。

常用刑罚被精心镌刻于各种器物之上加以宣传,用流放宽待应受五刑的罪犯,以鞭打为官刑,板打作教学用刑。甚至规定犯罪可以赎罪,此做法为后世法制所沿用。

四海之内自此有了统一法度,百姓依法行事,心悦诚服,盛赞其治天下之道。

舜体恤民情,执政为民。登位后躬身自明,礼贤下士,广开言路,开诚议政。精心治理天下,以善施政,开创明君善谋之先例,使四方诸侯心悦诚服,四海之内空前团结。

《舜典》有载,舜令主持政事的各方酋长提高政务对百姓的透明度,让百姓能明察四方政务并倾听意见。

舜德服天下,友善诸族。其德如天之高、地之普、日之光、月之明,与天地同在。虞舜之德,使天下明德向善。

然而在舜的政策稳步推行之际,噩耗传来,鲧修筑的防水堤坝,因水越淹越高,最终被洪水冲塌,导致万民再次被洪水侵扰。

舜大怒,遂派人将鲧斩于羽山,并命其子禹继续治理水罐。

无当圣母这些年一直在人族之中帮助被水患侵扰的人族,她在得知最后一尊五帝舜继位之后,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惜,她只觉得是自己与五帝之师无缘,继续埋头帮助人族。

这日无当圣母听闻舜派人斩杀了鲧,无当圣母和鲧是见过的,此人性格固执,不接受他人建议,但其能力还是不错的,暂时也止住了洪水,救了不少人族,后面洪水继续升高,导致决堤,并非完全是鲧的错。

无当圣母觉得舜因为决堤就将鲧斩杀,有些过于严苛了。

更让无当圣母觉得难以接受的是,舜竟然将治水的任务交给了鲧的孩子禹。

为了防止人族水患变得更难控制,导致更多人族受难,无当圣母便飞到了羽山寻到了禹。

禹彼时正伏案苦思治水之策,突见窗外彩云笼罩,霞光万道,璀璨夺目。

禹抬头望去看到了飞来的无当圣母。

无当圣母看到禹的第一眼就愣住了,因为这个十来岁的少年身上竟有人道气运环绕,他竟有五帝的命格!

可舜不就是最后一位五帝了吗?眼前的少年难道会和舜争夺帝位?还是说五帝不止有五位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6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