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战贫玉皇山

作者:天河长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51章 统一思想

书名:战贫玉皇山 作者:天河长 字数:0 更新时间:02-25 20:23

尽管有部分村组干部不认可余荷起草的后扶规划,梁铸成却大加赞赏。

他指着自己的脑袋对大家说:“玉皇山村为什么贫穷,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思想不解放,还没有跳出传统农业、小农经济的小圈子。我们不能守着青山要饭吃,一定要把资源利用好,把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不然的话,玉皇山村没有出路。”

他就规划初稿进一步进行了解读,以开阔他们的眼界。

他描绘的前景确实诱人,如果真的实现了,玉皇山村那可了不得啦!

可是,说得那么好,谁愿意来穷山沟投资呢?

没人来投资,还不是空话。

梁铸成说:“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我们把规划方案做好做细,向社会发布招商信息,我相信有头脑的企业家会选中我们这块风水宝地的。”

前提是,我们要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如果有企业愿意来玉皇山投资,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企业能够健康发展。

企业赚钱了,玉皇山村的老百姓也有钱赚。

这就叫双赢。

经过梁铸成的一番解读,村组干部开始接受这个看似“高大上”的后扶规划了。

梁铸成说:“规划制定好以后,我们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

他因势利导,要求村组干部,目前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把土地就转到位,一旦有投资商愿意来建设油橄榄基地,我们能够及时移交土地,能及时进场施工。

一提到流转土地,村组干部又出现畏难情绪。

去年做工作流转土地时,村民们抵触情绪很大,有些村民说,村里把土地统一收回,这不是培养“大地主”吗?大家好不容易有地种了,有粮吃,不饿饭了,现在又把地从他们手里收回去,这不是走回头路吗?哪个愿意呢?!

余荷说:“我们已经反复向群众解释,这不是村集体收回土地,是土地经营体制的改革和深化。”

余荷趁着这个机会,给村组干部上了一堂农村改革课。

余荷讲,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全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设,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有效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余荷问,农民解决了温饱以后,怎样解决收入问题,怎样才能实现小康目标?靠着人均一亩多地种粮食行不行?

村组干部们纷纷摇头。

村组干部家里都种着地,一亩地一年能收多少粮食,能赚多少钱,他们是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

种粮,仅仅能满足吃饭需要,也就是余荷所言,解决温饱问题。

“农村改革的初步目标达到了,但是,解决温饱问题,绝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余荷说。

余荷说,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农村改革的下一个目标。

那么,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就是村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农民个人拥有承包权,经营主体拥有经营权,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更好地维护农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余荷对“三权分置”的讲解,有一定的理论性,村组干部们听得似懂非懂。

梁铸成见他们还有疑虑,就解释道,实现土地“三权分置”,不是简单地从村民手里收回土地,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在确保农户的耕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把土地流转给企业和能人大户来经营,能最大限度发挥耕地的效益。

梁铸成举了个例子,因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无力耕种,全村有一千三百多亩耕地荒芜了,地里长满了野草和杂树,这是极大的浪费。

如果把土地统一流转出去,每亩耕地每年有三到五百元的流转收入,村民还能就近打工,等于有两份收入,怎么不行呢?!

村组干部听了梁铸成的解释,有的说有道理,有的拿不准,不说话。

陈公平说,他种了这么多年的地,除了一家人没有饿饭,也没有从地里挣到钱,如果把工夫算进去,种地是亏钱的。

特别是遇到洪涝灾害,或者是干旱,一年的工夫白费了。

他分析道,靠一家一户发展经济作物,没有技术,没有资金,不成规模,想赚钱也不容易。

要是有公司或者老板来投资,确实是个好事,就是一年到头不干活,流转费用就够买粮钱了。

再说了,老板投资搞产业,总得有人干活吧,肯定就近用村里人,要是一年再能挣个三五千的,你算算,能顶几亩地的收入?!

梁铸成说:“陈公平分析的有道理,这个账大家都能算得清,要把土地盘活,只能走流转的路子。”

刁新怀吸了一口烟,吐出一团浓浓的烟雾,说:“土地流转不是啥新鲜事,按说是个好事。不管咋说,我们村组干部是能接受的,就说我家,种的六七亩地,一年忙到头,能挣几个钱?我还得村里地里两头忙,不划算。要是流转了,我也省事了。”

他又吸了一口烟,忧心忡忡地说:“不过,全村的老百姓不是这样理解,以前地荒了,他不心疼,听说有人要种他的地,还能挣大钱,他的地马上金贵了,好像能长金娃娃了,又舍不得了。工作难得做呀。”

雷作田咳了一声,接过话:“现在跟过去不同了,山上的住户,百分之九十都搬下来了,那些暂时没有搬的,在外面也有了房子,好多年没有种地了。现在是个好机会,搬到山下的,以后还翻山越岭回去种地吗?那是不可能的,为了种那点地,收点粮食,豆腐盘成肉价钱,这个账哪个不会算。”

他说:“只要我们干部思想通了,再给群众做做工作,把道理讲明白,把账摊在桌面上,不花钱买种子买肥料,也不需要出气力跑老远去种地,一亩地几百块就到手了,我想他们还是能接受的。”

梁铸成点点头说:“雷叔说得有道理,易地搬迁后,山上的耕地耕种不方便,如果不流转,最终会荒芜,与其这样,不如村里早点着手,统一流转建油橄榄基地,村里再把扶贫车间建好,村民们有地方务工挣钱,以后收入就有了保障。”

经过分析形势算好账,村组干部最终接受了土地流转的计划。

喜欢战贫玉皇山请大家收藏:(搜马阅读020115.com)战贫玉皇山搜猫阅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12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