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一个太监闯内宫

作者:风中啸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章 权倾朝野

书名:一个太监闯内宫 作者:风中啸 字数:0 更新时间:02-18 13:43

大军得胜而还,四处出没的叛军,一个不剩,皆被朝廷大军剿灭无踪。

朝廷征讨大军入城之时,照例要接受金陵百姓的夹道欢迎。

洪三娘和秦贵妃顶盔披甲,并马齐驱,在军中缓缓向前行进。听着满耳的欢呼之声,看着道路两旁的百姓出于至诚的欣喜笑容,芳心中却是一片迷乱,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心情,来对待这欢乐的场面。

在前面,李小民却是一片笑容,平易近人地挥着手。

催马在军前行进。看上去,完全是一个与民同乐的中书令大人的模样,让二女看得又恨又好笑。对视一眼,幽幽地叹了口气。

李小民却不管她们在那里惺惺相惜,白己满心舒畅,上殿缴令,与周皇后眉来眼去一阵,恭敬地道自己部下军兵,已经将叛军尽数消灭,皇后娘娘,以后自可高枕无忧了。

一边说着,心里却一边在想:“哼,果然是高枕,只可惜这高枕不是枕在娘娘的头下,每次交欢,我都是把的枕头垫在她屁股下面的!”

殿上文武百官,无人能看出他心中奇怪的心思,反倒只见他恭敬地低头谦逊,道是一切托了娘娘的洪福,感觉中书令大人谦虚有礼,绝无半分少年轻狂的模样,不由心下软敬。

周皇后坐在珠帘之后,一副宝相庄严的威严模样,淡淡地勉励几句,又下令赏赐李小民,给他加了一千户的封邑,而他部下众将,又各有封赏。

下得殿来,众官齐来贺喜,恭喜他再度受到封赏。便是从前与李小民不够亲近的。也都来道贺,希望能与李小民拉近关系,免得被视为异党,遭到清洗的命运。

李小民呵呵大笑,向众官拱手道:“今日各位大人若有空闲,请到山居来,喝一杯水酒。庆贺天下太平!”

众官喜动颜色,能得到中书今大人的邀请,在一起喝酒,关系自然会亲近一些。前些日子,朝中一片乱糟糟的,中书令大人又忙着率军追杀叛军,因此一直没有向他道贺,饮宴相庆,现在有了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于是李小民率领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大批车马直向自己的府第行来。

这一日,中书令府中大摆宴席,宴请文武百官。百官早都在多日前便准备好了贺喜的礼物,令人从家里拿来。献于中书令大人,为他这些天来加官进爵而道贺庆祝。

无数官员,上前举杯道贺,称颂安南侯功高盖世,若非有他在,只怕朝廷倾危,徒让钱松这群贼子夺了江山社稷。

李小民谦虚而笑。只道众官功劳甚大,若非各位一力支持,也不能这么快便将格乱局平定。一时间。满堂和气。朝中官员,尽皆举杯而笑,大半官员都在深喜自己躲过一次

大乱之劫,又可以过上一段太平日子了。

酒菜上来。李小民坐在正席之上,举杯殷勤劝酒,与众官痛饮一番。看着满堂官员,朝臣无数,尽以自己为尊,不由心中大快。知道权倾朝野,便是此意了。

那些朝臣,虽然也不愿意让一个太监当政,主持朝中政务,怎奈安南侯李公公地功劳太大,几乎是一力击溃了钱松等人的叛乱密谋,天下兵马,又大半在其掌握。不论是实力还是功劳,都稳居天下之昔,因此有许多朝臣都心悦诚服,聚集在他旗下,一心为朝廷出力。便是心怀异志者,见李公公势力如此之大,也只能虚与委蛇,装作是他的忠实部下了。

偶尔有几个不识时务的,对李小民升迁得太快,颇有怨言。

可是李小民派遣在他们身边的耳目甚多,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便将密室之语,传到情极官的耳中,汇集起来,交给了李小民。

对于这样不忠诚地家伙,李小民也不想滥杀,只是将几个罪行证据确凿的交与了大理寺,当作钱松的同党,砍头了事。那些曾对同僚们说起李小民不是的,也在金陵城的纷乱中,被乱兵所袭,不小心死于非命。而那些乱兵杀人抢钱之后一哄齐散,又到哪里找他们去?

这么来回几次,朝臣们也大都心里有数,就算心里有怨言的,也不敢多说,只好暂且忍耐,毕竟军权在别人手里,如果自己还敢乱说括,那真是嫌白已命太长了。

当然李小民也不想做得太过份,过了一段时间,自然出来平定乱局,把乱兵赶出金陵,从此便再没有乱兵袭杀朝廷大臣的事发生了。

此刻在中书令府中,,众朝臣一团和气,笑呵呵地饮酒作乐。酒过三巡,李小民照例下令府中歌伎歌舞助兴。

当一队队的美貌少女按照众官未曾听过的美妙音乐,轻声曼唱着歌舞起来,百官半醉之间,都互相喜笑,听着仙乐般地丝竹之声,看着那些美若天仙的美少女们,一时几疑身在瑶池,享尽人问所不能有的至乐了。

这般美貌的少女,是百官梦寐以求而难以得到的。也只有李小民这般有钱,才能买到这么多色艺双绝的美女,放在家中。

可惜李公公太过小气,放着这么多美女自己不用,也不给人,让众官徒呼奈何,心中渐生不满之意。

户部尚书丁管正在举杯饮酒,一眼看到自己夙来地政敌,工部尚书狄人吉此刻也在饮酒作乐,眯着一双色眼,正在偷瞄那些美女歌舞时的美妙仪态,一副乐在其中的模样,不由暗生不平,挥手一拍桌子,借着酒意笑道:“果然是美妙歌舞,只可惜这般美女,还不及狄夫人的美貌啊!”

此言一处,旁边听到的人都有些惊讶,一个与丁管相好的官员便凑趣笑道:“尚书大人所言的狄夫人,却是哪一个啊?”

丁管借醉笑道:“还有哪一个,京城官吏眷属之中,最为美貌的,当然非狄尚书的夫人莫属了!”

狄人吉闻言。面现微怒,却又有些自得,淡然笑道:“哪里哪里,拙荆丑陋,哪里及得上丁尚书的夫人那般美貌!”

李小民听得好奇,拱手笑道:“二位尚书大人在谈论什么,这般高兴?”

丁管知道李小民虽是太监。却甚是好色,不然也不会养这么多美貌歌女不给人了,当即添油加醋,将狄人吉地夫人地美貌夸得天下少有,一心只想将祸水引到他家里去。

李小民看着两个长须大臣,俱郡四五十岁年妃,怎么会有这般美貌的夫人,不由摇头不信丁管却笑道:“狄大人断弦再续,却有了这般美貌的夫人。果然是走好福气啊!”

李小民这才知道狄人吉是续弦再娶了一个美貌夫人,不由好奇心起,想要看上一看,狄人吉的夫人是如何美貌法。

不过当着众官,自然不能问到此事,李小民便笑着将话题岔开。与众官一同欣赏起歌舞来。

这一日,文武百官在中书令今大人地府第中,尽情饮酒,直到大醉方散。可是在李小民的心中,却记下了狄人地美貌之名,想着将来一定要看一看才好。身体一向好得令今人吃惊的真平公主,忽然生病了,而且病得十分厉害。

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周皇后正躺在床上,与内宫总管李小民激烈交欢。直干得香汗淋漓。凤体嫣红,忽然听到外面跑来的小宫女惊慌地说真平公主突然昏倒,还要咳血,不由大吃一惊。想要推开身上的李小民,却又不及他力大,只得苦求他草草收工,放她从身下离开,也不及梳妆,披上衣衫,云鬓蓬乱地离去,前去看望女儿,只留下那个送信的标致宫女,给李总管泄火之用。

李小民被这一打扰,也没有了什么兴致,只是躺在床上,让那名美少女伏在自己胯下,吮吸舔咂着从皇后娘娘凤体中沫出的玉液,心里暗自纳闷:“怎么真平公主突然病了?上次干她的时候,她还是精神健旺啊!”

想起上次与真平公主激烈痛快的香艳场面,李小民不由心火陡起,将那名负责侍候周皇后地宫女按倒在床上,便行交欢,心里怀念着真平公主的冰肌玉肤,气喘吁吁,不多时便已完事,懒洋洋地趴在宫女的身上。不想起来。

美少女低泣着,也不敢椎开李公公的身子,只能让他趴在自己身上,压得她有点喘息。

在美少女身上趴了好久,也不见周皇后回来与自己寻欢乐,李芋小民有点无趣,便爬了起来,看着身下的宫女,已经累得娇喘吁吁,也有些不忍,便唤撩另一名宫女,前来帮自己清理干净,穿上衣服,拍拍刚才那个美少女的脸颊,让她躺在皇后娘娘地凤塌上好好休息,自己走了出去。

这宫女哪有胆量一直躺在皇后的床上,见他走了,慌忙勉力撑起娇弱无力的身子,在另一个宫女的搀扶下,向外面走去。

那一个少女只是用口舌服侍了李小民,帮他清理了一下,被弄得娇喘不止,脸色飞红,看向自己姊妹的目光,也充满了羡慕。心下暗自盘算,如果有这样的好机会,一定要自己抢着来报信才好。

李小民出去转了一圈,找了长平公主,跟她在一起玩亲亲,亲吻了一阵,随口将真平公主的生病的消息告诉了她。

长平公主与她姊妹情深,果然一听便着了急,带上李小民,直向真平公主的寝宫走去。

走进寝室,迎面便见大批的宫女围绕在庭院里,低头侍立,面上都有惶急之色,看起来真平公主地病势不轻。

李小民跟着长平公主走进真平公主的卧室之中,但见太医数名,垂首立于床前,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香塌之上,一名绝色少女气息奄奄,娇弱无力地躺在那里,面白如纸,看上去一副就要香消玉殒的模样。

周皇后坐在她的床前,拉着她的手,眼泪涟涟,颤声叫道:“我地儿!妳怎么会病成这样,几天不见,就病得如此沉重!”

真平公主勉强睁开眼睛,静静地看着母亲,轻声道:“母后!孩儿此去,便是与母亲再无相见之期。请母后保重身体,我们母女,来世再见!”

周皇后大惊失色,抱住真平公主,儿天儿地地大哭,直哭得几乎晕厥过去。

真平公主被周皇后抱在怀里,面色平静,丝毫不以死为意。目光一转,落到李小民脸上,忽然面色大变,一阵剧烈地咳嗽,直咳出血来,洒在周皇后的衣衫上面。

李小民慌忙低头退后,心里纳罕:“刚才看她还好好的,怎么一见到我,就变了脸色?难道是这病跟我相冲相克不成?可是又没听说我练这仙法会克死什么人啊!”

可是着到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变成了这副模样,李小民还是心中惨然,低头不语。

门外珠帘一卷,闻得香风缭绕,却是秦贵妃也闻讯赶了过来,看到自己女儿和李小民在一起,不由娥眉微蹩,却也不及去查问,赶忙上前去扶住周皇后,柔声劝慰,却止不住周皇后满心的哀痛,泪水打湿了衣裳。

几个嫔妃也闻讯赶来,围住周皇后,努力劝慰。秦贵妃脱身出来,微蹩柳眉,向那几名太医道:“请问几位太医,真平公主得的是什么病,严不严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16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