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乒乓人生

作者:三姜哥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430章 声势浩大的双向奔赴

书名:乒乓人生 作者:三姜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10:49

何敬平心里很清楚,今年11月底的奥运会上,孙天龙最大的对手正是罗九和王超。

林梓君在龙队眼里是不够资格做对手的,因为王超那种卡点变幻节奏的打法,罗九做不到,孙天龙却完全可以完美复刻。

所以理论上说,只要孙天龙自己不出问题,林梓君就是一盘菜除非他继续进化。

所以,但凡稍稍多一丁点私心,孙天龙都不应该给罗九任何建议。

而此刻这场球,若是罗九输给林梓君,那么罗九恐怕心态都会崩掉,孙天龙就会少一个最恐怖的对手。

但英雄就是英雄。

这种无私的胸怀是装不出来的,一点一滴的细节都会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经意的展现出来。

林梓君发球偷长。

罗九选择直接起板。

林梓君推挡。

双方继续拉扯,这一次,足足打了42板,观众们看得都要嗨疯了,最终罗九笑到了最后。

3:5。

罗九正在慢慢试着克制自己的冲动,很多时候明明还有更加凶狠的进攻方式,但因为这种方式有可能露出破绽,所以他压制住了这种冲动。

正手位的球他就正手进攻,反手位的球他就反手进攻,他不再强行位移,绝不让自己跑到球台的某一个角落里去。

他一直站在球台中央,两边小幅度移动,通过双臂的展开,完美的笼罩住整张球台,保证不出现任何明显的死角。

他也不主动发力,始终让自己的球处于一个“力量比较一般但变化非常多”的状态中。

这样的话,林梓君能做的就只是防守,而没办法从自己借力。

事实证明,在这种情形下,林梓君还真没什么破局的好办法,能做的唯有僵持。

而在足足42板的僵持后,罗九最终赢下这个球,也充分说明他的稳定性确实要比林梓君好得多。

在世界乒坛,林梓君的稳定性是非常受好评的,他与王超被誉为年轻一代选手中最稳定的选手。

但此刻罗九却明白了,林梓君比自己的师弟还差得远。

正所谓烈火炼真金,林梓君过去的稳定,只是因为他有太强的个人能力,他的对手不足以逼出他的失误,也没有足够的进攻强度来让林梓君的技术出现波动。

但在自己的压迫下,林梓君扛不住。

如果把自己的师弟王超比喻成一块石头,那么林梓君就是一枚鸡蛋。

表面上看大家都是坚硬的,但石头从里到外都是硬的,鸡蛋却只要敲开坚硬的外壳,里面就一塌糊涂。

罗九决定继续复刻这种打法。

他很喜欢这种多回合的比赛效果,他感觉得到,自己身上那些进攻时偶尔会冒出来的不合时宜的棱角正在一点一滴的被打磨掉,渐渐变得圆融无缺。

他自己都没想到,原来自己引以为傲的进攻套路之中,居然隐藏着如此之多的缺陷。

而林梓君正如一块放大镜,把他所有的破绽照得纤毫毕露。

罗九甚至隐隐有些盼望自己多输几个球,因为每一个输球,都代表林梓君又帮他挑出了一处漏洞,让他有了弥补的机会。

观众们异常惊讶的发现,双方的分数居然神奇的稳住了,精确得像是假赛一样。

3:6。

4:6。

4:7。

5:7。

5:8。

6:8。

6:9。

7:9。

7:10。

0。

第一局无惊无险走到了最后,罗九以三分之差输掉。

但是局间休息时,双方选手的表现却截然相反。

赢了比赛的林梓君皱着眉,与蒋培荣不断讨论,仿佛有很多难题。

输了比赛的罗九笑着与何敬平交流,只是寥寥数语,随后安静的休息。

很快第二局到来。

从场面上看,至少球迷们是看不出太多的细节变化,似乎与第一局很相似。

区别只在于这次是罗九开场就先得了一分,随后失了一分。

然后,双方的比分再度交错上升,呈现出与第一局一样的精确状态。

1:0。

1:1。

2:1。

2:2。

3:2。

3:3。

9:9。

10:9。

一直到比分交替攀升到10:9,罗九领先一分。

这局球打得太平均了,以至于很多观众都产生了错觉,觉得这种交替的趋势会永远持续下去。

然而比分接下来并没有顺理成章变成10:10。

因为罗九这一次发球忽的偷了个长。

林梓君第一时间选择把球正手弧圈拉了过去。

他只是进攻打不死人,却并不忌讳进攻,这种偷长球,与其用更容易出错的方式去削,去搓,还不如直接拉过去得了。

林梓君等着罗九反拉,然后双方进入常规攻防模式。

但这次罗九却忽的来了一板极其猛烈的爆冲。

他今天整场球都在收着力量,深怕给林梓君借力的机会,但这一刻他却仿佛发了疯一样,不顾一切的狠狠一板。

林梓君有些吃惊,但超强的反应速度让他并不慌乱,第一时间把球硬怼了回去。

只是这终究还是一个意外,所以他的应对仍然稍稍迟了那么一丁点。

所以他这一推,并不是在球与桌面碰撞的第一时间推出来的,于是这个球飞过去的速度也就比理论上的极限速度要慢了那么一点。

同时,因为推球时球反弹得更高,所以这个球推过去之后弹起来的高度也就比理论值更高一些。

罗九却早已做好了准备。

他不是力量型选手,但他在力量方面至少不是弱项,所以当他做好完全的心理准备后,依然还是可以连续起板的。

他又是狠狠一板,直接用了十成力。

这是不顾一切的一板。

林梓君刹那间兴奋起来,体内每一颗细胞都不受控制的跳跃,他终于在这场球打了很久很久之后第一次看到了如此力道十足的进攻。

他想要来一个完美的借力打力。

他狠狠把球拍往前推,想要推出一个人类理论上不可能反应过来的超快回头球。

但这球一推,居然直接从球拍侧面飞了出去。

林梓君这一刻整个人是懵逼的。

他吃了个旋转

裁判吹哨,第二局结束,比分11:9,罗九扳回一局。

一直到回到挡板边,林梓君都觉得脑子嗡嗡响,有些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打了你一个心理战。”蒋培荣告诉林梓君:“刚刚最后那个爆冲其实右侧上旋的动作还是比较明显的,只是你当时可能太兴奋了,只想着要反击,根本没注意他拉球时的细节他最后球拍有一个横向位移的。”

说这番话的时候蒋培荣内心有些感慨。

实际上罗九最后这个收尾动作他有些眼熟,这是萧飞的招牌大蟒翻身的收尾动作。

大蟒翻身不是一般人能学的,但大蟒翻身的原理其实并不算复杂,它真正精髓的地方在于,萧飞想到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将这种理论上的原理性的东西用实战呈现了出来。

当然,球拍也很重要。

王超手持超级罗的时候就试过大蟒翻身,但效果很差,直到他拿到自己的定制球拍超导体,才在刚才与拜耳的比赛中施展出了几次非常漂亮的大蟒翻身。

罗九自然是不会大蟒翻身的,但是,他看到过王超使用超级罗球拍施展这一招的录像,他依葫芦画瓢,只取最后那一丁点细节,只求那一丁点多出来的侧旋,对其他的并不强求。

这一丁点侧旋与大蟒翻身的原版有着巨大的威力差距,只需要对手能判断出来,就能轻而易举的挡住。

但林梓君偏偏没注意到。

一般来说,实战的时候盯球也只会在球与球拍相触的那一瞬间盯一下对方球拍和手腕的动作,随后注意力就会完全回到球身上,但偏偏罗九最后这个花招,就需要林梓君多看他一眼。

蒋培荣的感慨在于,他发现华乒选手的学习和改进能力太强了,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提升自己。

而他自己,其实有些缺乏这方面的动力,所以当初做选手时成绩只能说一般,而在培养出林梓君后,其实他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满足于林梓君出道时展现出来的实力,并觉得,这样的实力已经够了,足以帮湾岛拿到不少奖牌。

林梓君的第二次超进化,完全是选手自己的上进心,跟他这个教练毫无关系。

于是蒋培荣此时此刻忍不住扪心自问:“湾岛乒乓球始终发展不起来,到底是选手的错,还是我这个总教练的错”

林梓君的反省却要比他更直接一些:“凭我的视力明明应该看到罗九那个完整动作的,我之所以没注意,其实是因为那一刻我太兴奋了当一个可以完美借力的球在我期待了很久之后忽然出现,我下意识的忽略了其他的东西。”

“所以,这到底是巧合,还是罗九故意的”

“这当然是巧合。”秦华昌在直播间里笑道:“罗九是个聪明人,但不是个小银币,他可想不到这种稀奇古怪的算计方法,他刚刚只是先试试能不能用暴力来正面破局,反正他领先一分,他做好了试验失败的心理准备,但他没想到,居然直接得分了。”

但随后秦华昌又有些兴奋:“所以啊,大家做好准备吧,第三局,有可能会打得非常出乎你们意料之外哦。”

秦华昌看懂了罗九最后那个球的意思。

其实与王超打拜耳时的反守为攻是一个道理。

罗九在第二局球的末尾,意识到自己进攻中所有的破绽都已经被挑出来了,因为林梓君已经很久没有抓住他新的漏洞了。

所以他觉得林梓君在这方面的利用价值已经消失了,他决定进入自己的下一个阶段。

没错,这场球,对于罗九来说,是决赛之前最重要的一场球,他要解决的当然不仅仅是“查漏补缺”的问题。

他真正想做的,是把自己的实际战斗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去。

这个境界不是用来打王超的,而是用来打孙天龙的。

他虽然打的是世乒赛,但他的目光早已瞄准了两个月之后的奥运会。

世乒赛两年之后还有机会赶上,但下届奥运会却一定赶不上了。

今年11月底是他最后的机会。

而孙天龙,是他心目中最终的对手。

林梓君是他击败王超的磨刀石。

同样,王超也是他击败孙天龙的磨刀石。

所有的对手,早已在开赛之前,就被罗九标上了明确的价值。

第三局开始,罗九发球,短下旋。

林梓君的摆短略有一些随意,因为前两局球打了太长时间,到现在他已经有一点点的麻木,他感觉所有的前戏都有些形同虚设。

所以他这个球摆高了一点点。

他不在乎。

他知道罗九会用很合适的力量直接挑打。

但罗九这一次趋身而上的动作却远比之前更有气势,随后挑打,极其凶狠,几乎可以算是一个暴挑。

这球非常快,非常转。

林梓君很意外,但他反应得过来。

与此同时,当这么凶狠的一个挑打出现时,他身体再度不受控制的兴奋起来,他不需要任何前奏,直接晋入了超级速度防御模式的状态中。

他眼中的一切都变成了慢动作。

他退台,正手拉。

之所以没有直接怼,是因为这个球的落点在反手位底线大角度,而他终究因为意外,而有一丝丝停顿,所以,已经来不及怼了。

但他不在乎,他把球快带过去,等着罗九的下一板。

罗九并没有让他失望,第二板正手拉弧圈,出手很重,球速却不快,带着极其猛烈的旋转,他将绝大部分的力量分配给了摩擦,只有很少的力量给了前冲。

这球在空中转得简直让人头皮发麻,已经转到了有些发飘的地步,而软绵绵的前冲力道,也让林梓君在空间距离上很难以把握精确。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确实是对付林梓君超级速度模式的一个不错的办法。

林梓君的判断和手感都属于一流,但毕竟没有达到入微的级别,所以,足够强烈的旋转,他虽然反应得过来,但到底能不能完美化解,却是要看他的判断力,而不是反应速度。

林梓君选择把球拍极度下压,狠狠往前怼。

球落在罗九这边球台反手位近点。

实际上林梓君是想怼中央位置的,但他对旋转的判断到底还是不够精确,稍稍吃了一点点旋转。

当然,这都属于合理的误差范围之内。

罗九反手弹击。

这一弹几乎是全力爆发,在现场观众眼里,罗九的球拍就像是变成了一枚弹簧,在早已被极度压缩的情形下忽然放开,于是狠狠飙出去,与球拍撞击,发出的声音清透而短促,甚至有些像是撞在了没有胶皮的木质底板上。

这是发力完全通透的征兆。

这球有多快肉眼都有些难以捕捉。

但林梓君依然捕捉得到。

他移动速度已经飙到极限,手臂速度也完全拉满,却仍然来不及去抓这个球从桌上弹起来的那一瞬间,而是在球完全弹到最高点时才完成落位,随后球拍横在身前,借助身体的力量往前压。

也是这一瞬间,他背上直接沁出了一层冷汗。

他出道至今,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快的球,已经快到自己的超级速度都差点没跟上。

这个球压过去,才刚从桌面上弹起,罗九又是正手一板,当真是快得吓人,严格来说,球还没落桌,罗九已经挥臂,而当球刚从桌上弹起的一刹那,罗九的球拍刚刚从球的正上方扫过,完美的把球裹挟其中,砸了回来。

但即便如此,林梓君依然跟得上。

他强迫自己冷静,稳稳的位移,想要把这个球怼过去。

但他再次吃了旋转,这球从球拍右侧飞了出去。

1:0,罗九得分。

林梓君深吸了一口气。

虽然只是一个球的胜负而已,但他在这一刻终于意识到,这一局不对劲。

非常不对劲

刚刚那两局球打了太长时间,其实林梓君是有一些懈怠的,因为他发现罗九是真的打不死自己。

虽然他也知道罗九没有爆发全力,但他依然习惯性认为,罗九不爆发全力,是因为罗九有自知之明,早知道自己爆发全力没有用。

他以为前两局的打法已经是罗九对付自己时能够拿出来的最好战略了。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比这更好的战略,那就只剩下王超那种卡节奏的恶心打法。

但现在他忽然有些不敢确定了。

因为无论是第二局的最后一个球,还是第三局的第一个球,罗九都在爆发全力,根本不在乎自己会不会借力打力。

而罗九刚刚的一个正手暴挑,一个反手弹击,加一个正手弧圈,威力之大,其实远远超出自己意料之外。

最重要的是,这两个球都得分了。

也就是说,罗九全力爆发,强行攻坚,其实本来就能打穿自己

没错,罗九的球速度不如虎克,力量也不如虎克,但是罗九在速度和力量稍逊虎克一筹的前提下,加入了比虎克精妙得多、刁钻得多、突兀得多的种种技术,配合上他对对方心理和接球习惯的反向针对,他真正展现出来的杀伤力,居然是远胜过虎克的。

林梓君蓦然想起一个事实来:不久前的葡萄牙公开赛,罗九刚刚在决赛上零封了虎克,那场球,罗九打的就是全场对攻,硬生生把虎克这么霸道的选手打成了防御态势。

这本身就已经赤裸裸的证明了,罗九的攻击力确实是在虎克之上的。

林梓君的脑子有点乱。

“不,不对,不可能是这样。”

“如果他从一开始就能打穿我,他为什么还要跟我打这么久”

“他是在用前两局消耗我的体力和脑力,也是在麻痹我的警惕心,他在我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情形下,已经消磨掉了我的一部分斗志,并且让我产生了轻敌情绪,所以这时候猛然爆发,才能一举奏效。”

“他到底想干什么”

“其实很好猜,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我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直接把我心态搞崩,然后今天这场球就算是结束了。”

林梓君的警惕心疯狂滋长,脑子里有个声音不断报警,简直让他心惊肉跳,他一次次蹲身,又一次次重新直起腰来,始终摆不出稳定的接球姿势,直到裁判吹哨警告他不要再拖延,他才终于下定决心,举起手来示意,用掉了自己这场球唯一一次的暂停机会。

他需要用一分钟的时间冷静一下,重塑心态,来迎接接下来罗九狂风暴雨般的进攻。

他确信,只要自己回到最初的原始状态,那就一定不会被打崩,不会让罗九阴谋得逞。

他并不知道,他其实猜错了。

他的思维一直局限在“罗九想赢我”,却不知道罗九从头到尾考虑的都不是胜负问题。

罗九当然不是想搞他的心态。

事实上,罗九没有任何偷袭的意思。

他只是很认真的、很诚恳的想要毫无花巧的用自己的攻击力正面打穿林梓君。

如果打不穿,那就继续增加强度,一直到打穿为止。

如果到最后都打不穿,那还不如干脆就在这里被淘汰算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何敬平门下这两个弟子有着如出一辙的固执,他们有着钢铁般稳定的神经,在所有人心惊肉跳的注视下,稳稳的执行着自己在这次世乒赛上的推进计划,来一场浩大的、史诗般的双向奔赴。

如果不能在自己最强的时候顶峰相见,那么这一次见面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是的,就是这么任性。

所以,林梓君依然只是一块磨刀石,但这块磨刀石其实有两面。

正面,用来磨掉罗九身上那些不合时宜的进攻坏习惯。

反面,则是为了把罗九还不够凶悍的攻击力磨砺到无坚不摧的地步。

所以有趣的地方在于,林梓君猜错了罗九的心思,但却猜对了罗九接下来的打算,而他选择暂停回去调整心态,想要用最佳状态迎接罗九接下来狂风暴雨般的真正进攻,这其实也是罗九所希望的。

这个,我也没想到今天居然没写完这场球,那就提前预告一下,明天这场球一定完,加上后续还有一些略写的比赛,后天开始打决赛,嗯,就这样,最后是永远的求票环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949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