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乒乓人生

作者:三姜哥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397章 开门三板斧

书名:乒乓人生 作者:三姜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10:49

比赛还在继续。

萧飞拿到发球权,依然选择了短下旋。

乒乓球技术中有许多许多种发球,千奇百怪,琳琅满目,哪怕是同样的姿势下,只要有一个细节不同,发出来的球都会有不同的效果,而这些发球的方式之所以统统成立,其实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乒乓球运动员,在过去长达一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极少有人能真正把自己的战术体系打造得无懈可击,同时,在技术掌握和临场发挥上也做到无懈可击。

所以绝大多数乒乓球选手都是有破绽的,有的怕偷袭,有的怕旋转,有的怕长球,有的怕短球,有的反手位不稳,有的正手位不凶,等等等等。

因为有了破绽,所以有了针对这些破绽的发球方式,最后就有了如今这各种各样的发球法。

但从理论上说,真正意义上最好的发球永远是短下旋。

其他任何发球都可以在完美预判的前提下直接抢攻,唯有短下旋不可以。

这种发球方式,在自身放弃所有攻击意图的同时,也让对方失去了所有攻击的可能性。

有的人发短下旋是因为他只会发短下旋。

还有的人发短下旋是因为他抓不住对方的破绽。

而王超和萧飞发短下旋,则是对对方实力的高度认可。

这属于大巧若拙,返璞归真。

所以单从王超开局的两个发球,以及萧飞随后的第三个发球,就可以看出这场球的高端程度。

王超认为萧飞没有明显破绽,而且不吃球,所以他只能发短下旋。

萧飞同样认为王超没有明显破绽且不吃球,所以他也只能发短下旋。

这是一种“势”的对抗,虽然无形,却彼此牵引,牵一发而动全身。

于是面对萧飞的发球,王超所能做的也唯有摆短。

他当然也可以直接撇底线长球,甚至再胆大些台内强行拉高吊也不是不行,但如果他不想直接把主动权拱手送人,他就只能选择正面跟萧飞比拼台内短球。

这时候的王超还是镇定的,虽然连续两次被萧飞抢到进攻机会让他在局势上陷入了被动,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打的有问题,也不觉得自己真的露出了破绽,既然如此,那就依然应该坚持“以我为主”。

至少是再观察观察。

萧飞摆短。

王超摆短。

萧飞再摆短。

王超再摆短。

这时候萧飞忽的身躯前倾下压,与刚刚那两个球一样,抢先摆出了挑打的姿势。

很明显,他再一次提前抓到了进攻机会。

这一次屏幕前不知道多少业内人士齐齐发出“咦”的声音,并同时睁大了眼睛,想要把细节看得再清楚些。

因为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王超的摆短真的没问题,那萧飞是凭什么就敢直接启动的呢

萧飞振臂,挥拍,“啪”的一声,并不算清脆,小球被他带动,划过一道短而惊险的弧线,完美的跨过球网,落在王超这边的台上。

那些睁大眼睛的业内人士们依然睁大着眼睛,因为他们看不懂。

但秦华昌、何敬平、孙天龙、罗尔斯科夫、老瓦,以及赛场上的王超等寥寥数人,却在这一刻从心里发出另一个声音:“哦。”

这是恍然大悟的语气。

这一次他们看明白了。

萧飞被华乒内部以及世界乒坛很多人认为是世界第一正手,是因为他不但有一招与其他任何人都完全不同的大蟒翻身,还因为他的正手在处理台内小球的时候非常的精细且灵活,在他巅峰期的时候,曾经与孙天龙多次决赛相逢,无数次与孙天龙正面斗短,虽然斗不过,但始终没有被打崩过,事实上,他的台内小球处理能力是经受过考验的,迄今为止,真正明确斗不过的,也不过是一个孙天龙而已。

然而孙天龙号称世界斗短第一,连拥有入微的罗九都不敢跟他正面对抗,那么萧飞被孙天龙压制,其实真的很正常。

他在世界乒坛从不以台内小球著称,不是因为他不强,而是因为他头顶上有个更强的。

但萧飞一直知道自己有多强。

这一场球,他选择跟王超正面斗短,正是因为他并不觉得入微这种天赋有多了不起。

孙天龙没有天赋,能够号称世界第一。

拜耳没有天赋,能够号称欧洲第一。

那他萧飞,除了孙天龙之外,又怕过谁来

这一局的前三个球,他无一例外的抢到了主动进攻的机会,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但萧飞斗短并没有真正斗赢王超,他只是赢在了他自身技术的特殊性上,这是不可复制的啊”

秦华昌盯着屏幕,喃喃自语,并不在意直播间里的观众听不听得清楚:“也只有这么粘的球拍,配上他这么独特的挑打姿势,才能在完全没有机会的情况下,强行创造出机会来。”

这正是秦华昌看懂了的地方。

赛场上,王超同样看懂了。

原来萧飞的进攻与否,根本不取决于自己的摆短有多转、有多低、有多短,而完全取决于落点的细微区别。

王超一直把落点控制在中央近点,但是人并非机器,球的落点依然是存在波动性的,偶尔偏左,偶尔偏右,只要没有偏离到需要接球者改变姿势的地步,那就依然算是正常波动范畴。

但偏偏这个正常波动范畴对于萧飞来说是不正常的。

这连续三个球,他都是在王超的摆短稍稍偏右一点的时候,直接发动了进攻。

谁都知道正手位的球适合挑打,反手位的球适合拧拉,但常规状况下,选手对这种偏移程度是有要求的,因为我持拍的手臂到底是往前伸出还是往右前方伸出,后续的发力是完全不一样的,毕竟,我的手腕能够扭转的角度是有限的,人体的结构是有其天然局限的。

但萧飞偏偏突破了这种局限,因为他的手腕比其他人更灵活些。

这其实可以算作是一种天赋,虽然乒坛对此并无定义。

他只需要球稍微往右偏一点点,就可以在保持身体基本不做位移的前提下,通过更夸张的手腕和手臂转动,直接进行正手位挑打,而他这块粘性超强的球拍,以及他比其他选手摩擦球更充分、摩擦时间更长的特征,则能让他把下旋极强、回弹极低的球,强行裹挟起来,通过手臂动作带动,“扔”到对面的球台上去。

如果不理解的话,那么可以简单的认为,王超的这个摆短如果落在中央近点,那就是无懈可击的,但如果落在球台右手位,那就是理论上可以抢攻的,萧飞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可以把一个落在中央近点的球当成右手位的球来处理。

所以他的抢攻本质上并不属于搏杀,而是很合理的找到了机会。

所以他才能连续三个球都挑打成功,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罗尔斯科夫这一刻倒抽了一口凉气,身体往后仰了仰,心底居然有些发寒。

作为德意志乒协十多年来一直没换过的主教练,他当然是研究过萧飞的,过去那些年甚至看了萧飞不下百场的比赛录像,但他真的没注意到萧飞这个简单的正手位台内挑打中居然包含着如此玄妙的细节。

过去他只是觉得萧飞的台内球还不错,挑打成功率还不低,但因为很少有像王超这样力量平平而技术无敌的选手出现,所以萧飞极少与人正手硬怼台内短球,萧飞偶尔在对方摆短的时候挑打一个球,罗尔斯科夫看到了也只觉得他状态不错,或者是感叹萧飞运气不错,居然打出了一个无理球。

他压根就没意识到这根本就不是无理球,而是有理球,这种球居然是可以重复的。

他之所以心寒,也是因为萧飞其实是他早就觉得已经不足为惧的一名华乒老将,可现在居然在他眼皮子底下施展出了他从来都不知道的一招“绝技”。

这是很可怕的。

因为这会让他不由自主的联想,是不是华乒其他选手身上,也藏着我没发现的某些极为细小却玄妙的独特技术

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到底疏漏了多少,又看错了多少

罗尔斯科夫以前是不会有这么多自我怀疑的,但自从他看错了虎克身上的问题并被何敬平公开打脸后,信心就开始减弱,这不是因为他老了,而是因为他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的眼光和经验或许真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好。

且说此刻,萧飞拿到抢攻机会,王超后撤步抵挡,但萧飞展现出国字号老将在这种优势局面下无与伦比的丰富经验,连续两板抢攻,宁愿降低旋转也要追求速度,硬生生逼迫王超加快节奏,不让王超的脚步停下来,而在这两板后,他自己先缓过来,发动了他的招牌式大蟒翻身。

这一招虽然没直接打死王超,却把王超的掌控力打得摇摇欲坠,再跟两板,一板快球攻正手位,一板旋转攻反手位,硬生生把王超打穿了。

3:0,萧飞再得一分。

此刻观众席一片哗然,随后掌声如潮,就连正在千里之外同步直播的瑞典某体育频道主持人都同步发出了感叹:“我们的莫拉德选手输给萧飞确实不冤,原来连老瓦都看走眼了啊,这个人竟然这么强”

萧飞再次发球,依然是短下旋。

王超仍然选择摆短,但他既然看出了端倪,这一次就下意识把落点往萧飞的反手位控制,不给萧飞起板的机会。

事实证明这一招是管用的,因为这个球足足斗了八个回合,就在观众们都看得有些不耐烦的时候,王超终于找到了机会,主动起板,发动了一记台内反手拧。

这一拧力道一般,旋转一般,但速度极快,还是变线,球贴着球台一条边缘极为惊险的飞过去,落在萧飞反手位底线大角度。

这个球充分展现了王超的应变能力。

前面三个球的失利只是因为没搞懂萧飞的摆短模式,而当他看清楚之后,迅速转换战术,开始压萧飞的反手,而这种时候,王超技术上的强悍就直接体现出来。

他当初连龙队的反手都压得住,又怎么可能压不住萧飞

要知道萧飞与龙队本就是同一个时代的队员,用的也是当初流行的打法,这些年虽然偶有改动,但对于一个运动员而言,真正根深蒂固的东西其实是改不掉的,如同自己天然生出的四肢一样,而后面再学的新技术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到生发由心的地步,只像是手中握着的武器,属于延伸出来的额外部分。

所以萧飞的反手也正如龙队,严格说来是属于弱项的,并没有类似西斯菲尔德或是皮克那样的超强攻击手段。

萧飞反手拉,力度一般,落点却很精准,王超迅速横移,正手再来。

萧飞反手拉回去。

王超正手爆冲。

萧飞没法再拉,只能一个推挡。

王超正手再次爆冲。

萧飞再次推挡,球已经相当冒高。

这时候王超面临一个选择:到底是继续压制反手还是迅速调动正手

萧飞整个人已经站在了球台的最左侧,这时候直接一个近点把球吊到球台右侧是有可能直接得分的,但如果萧飞有所预判,能够完成提前移动的话,却也可以顺势来一板正手爆冲,抢回主动。

所以这是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选择。

而继续压制反手就没那么多说法了,王超会持续占据主动,直到萧飞在某一个球失守为止。

王超脑子里只用了十分之一秒就做出了决定,继续稳稳压制反手,对眼前的机会视而不见。

他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因为今年三月面对龙队时,他就曾经遇到过一模一样的选择。

当时龙队就曾经故意露出过很多次破绽,千方百计想引诱王超调动大角度,但王超硬是不为所动,全场死死压制反手,从头到尾竟没有一个球是回在正手位的,最后龙队被逼得没办法,只能拼着伤病强行位移,强行用正手来接这个反手位的球,虽是扳回一些分数,却也彻底拖垮了身体。

王超相信,与龙队来自同一个时代的萧飞,肯定与龙队曾经有过很多次关于“互相压制反手”的博弈,所以,萧飞一定会拿出与龙队相同的套路来。

这种时候,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对的。

王超再攻一板,这已经是他压制萧飞反手的第六板,他感觉得到萧飞的防线正在松动,或许在接下来的三板之内,萧飞就要被打穿。

但这时候萧飞忽的做了个动作。

他退台两步,整个人完全到了球台之外,任凭王超这个正手拉球从球台内飞出来,飞到面前三十公分处,开始往下落。

萧飞身躯微蹲,双脚微分,身躯如同生根,把手臂往下沉,球拍置于小球下方,猛然一声呐喊,球拍从极低处斜着往上拔,中途迎上正在滚落的小球,一起往上猛冲,如同神龙出水。

王超心中“咯噔”一声,意识到大事不妙。

这个动作他再熟悉不过了。

依然是三月份那场乒超之战,龙队在反手被王超压得烦躁无比的时候,同样是这样直接退台,来了一招将手臂完全甩开的超大幅度反手位中远台强行反拉前冲弧圈球。

当时这个球就直接杀死了王超。

如今萧飞的个子比龙队还要高出半个头,他的球拍比龙队更粘,摩擦力更强,他上拉的动作仿佛比龙队更加酣畅淋漓,在拉到最高处时甚至有个极为娴熟的侧身动作,如同半个大蟒翻身,硬生生将这已经恐怖到极限的拉球赋予了最后一段侧旋属性。

只看一眼,王超就直接明白了一件事情:原来当日龙队的那一招,居然不是原创,而是跟萧飞学的。

而萧飞此刻这一拉,威力竟然比龙队还要强盛三分。

“梆”的一声,球落在王超球拍上,无与伦比的旋转根本控制不住,直接飞了出去。

4:0,萧飞硬是在极端被动的局面下,再得一分。

打到这时候,一直目不转睛盯着屏幕的秦华昌终于忍不住,一声怪叫:“我擦”

这一刻坐在观众席上的何敬平和孙天龙对视一眼。

这一刻同样坐在观众席上的朱泽石微微一笑,显得智珠在握。

这一刻蔡国栋微微张大嘴巴,盯着正满脸杀气的萧飞看了很久,忽的摇头,自嘲一笑:“萧飞啊,你忽然这么勇,我很尴尬啊”

就连汤圆圆都忍不住转头问身边的葛淼:“王超这场该不会输吧”

葛淼悠然道:“他输了其实是好事,能够免掉后面很多麻烦。”

其实葛淼的眼力与见识并没有这么好的,她能说出这句话来,只能说明朱泽石早就给她透了底。

但汤圆圆却不在乎,她摇头道:“那怎么行,王超是不能输的啊。”

“倒也不是没有机会。”葛淼摸摸她的头,笑道:“那咱们就接着看吧,看他到底挡不挡得住萧飞这曾经大名鼎鼎、如今却罕有人知的开门三板斧。”

兄弟们今天只有一更了,本来应该有2更的,已经写了3千字了,可状态确实不好,写出来的东西实在是不行,如果强行写,这场球也就糟蹋了,所以干脆删了睡觉去了,咱们明天见

------题外话------

感谢“品如天下第一”的1500币打赏。

感谢“书友20220511215953734”的500币打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66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