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大明:皇兄我真的尽力了

作者:酸汤折耳根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54章:将军何须是丈夫

书名:穿越大明:皇兄我真的尽力了 作者:酸汤折耳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10:44

王承恩执掌司礼监,这事儿朱由检自然是非常高兴,毕竟王承恩是他的人,而且在历史上已经证明过。

王承恩,是跟着朱由检一起上吊殉国的绝对忠臣。

“王承恩”

回到乾清宫后,朱由检便对王承恩说道:“你刚接管司礼监,有些动作还是不要做得太明显”王承恩闻言躬身应诺。

皇帝所谓的不要做得太明显,意指什么,他当然知道。

“对了”

朱由检突然又道:“你给朕起草一份诏书,立即从全国各卫,抽调五万人,补充到五军营。”

“五万人”王承恩顿了一下。

“对”

朱由检回答的很肯定,道:“除辽东、陕西、四川、云南贵州除外,从其他地方抽调”说着,朱由检又想了想,道:“此番抽调的兵士,年龄要求十八到三十岁。”

五军营是拱卫京师的部队,这支部队若是没有战斗力,朱由检那是夜不能寐。

要知道,便宜老哥天启皇帝,他能让魏忠贤训练东厂,不就是因为他也知道三大营不堪重任吗

但是

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他们的主要职责,还是做情报更合适,如果把他们当成正规军,朱由检可不信任他们。

“奴婢遵旨”

王承恩当即应下。

自己人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朱由检突然觉得一身轻松。

安排完这件事后,朱由检又让王承恩带了两个御医,代他去看望魏忠贤,毕竟在朝堂上,他以身体不适为由,辞去了司礼监的职位。

晌午刚过一会儿。

王承恩就来到了司礼监。

魏忠贤一副和善的道:“王公公,恭喜高升。”

“谢九千岁提携。”

王承恩殷勤附和。

“九千岁,贵体可还安好”说着,他指了指跟过来的御医,笑着说道:“皇爷担心九千岁的身体有恙,特遣老奴带两位御医来给九千岁瞧瞧。”

“替咱家拜谢皇爷隆恩。”

魏忠贤微微躬身说道。

上午他在朝堂上请辞,下午皇帝就派来了御医,但是魏忠贤也不傻,他觉得这是皇帝来试探他而已。

皇帝想看看咱家是真病,还是假病。

“两位大人,快来给九千岁瞧瞧。”

闻言,两位御医缓步上前,魏忠贤却非常配合御医诊断,不时还跟王承恩说说闲话。

“其实咱家倒也没啥大毛病,就是最近有些厌食,晚上久久不能入眠,身体时感虚汗乏力。”

魏忠贤故意这么说,这俩御医倒也很配合。

“九千岁这是疲劳过度引起的”一个御医把了把脉,和善的说道:“九千岁平时多注意休息,一会儿下官再开一个方子,九千岁按时服用,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调理好。”

“有劳”魏忠贤微微拱手。

让御医诊断,这本身就是来走过场的,朱由检的目标,其实并非来试探魏忠贤是不是有病。

他确实有病,但是病不在身体,而是在心里。

魏忠贤将近两百斤的体重,他能有什么病

御医诊断之后,王承恩又跟魏忠贤说了会儿闲话,他并未因为自己接任了司礼监秉笔太监职务,而显露傲气。

相反的,王承恩还如往常一样。

似乎他依然还是魏忠贤的人。

当然

他也不忘告诉魏忠贤,说皇爷十分信任九千岁,接下来的朝廷政务等等,还得需要九千岁多多帮衬什么的。

总之,朱由检离不开魏忠贤。

之前说过的话,依然作数。

只要魏忠贤真心辅佐皇爷,皇爷一定会让九千岁流芳百世。

接下来一段时间,朝廷没什么大事情,倒是因为朱由检要从全国抽调青壮兵士,引起朝廷一轮争议。

有几个大臣觉得,现在川陕云贵还有叛乱,不宜随意调动兵马。

如果其他卫所有多余的兵士,倒不如调往辽东,或者陕西、以及云贵川更妥。

虽然三大营现在兵员不足,而且缺乏训练。

但是

京师现在很安定,暂时不需要征调兵马。

不过朱由检最后力排众议,他说京师防务至关重要,万一遇到什么突发事件,但是京师没有兵马,到时候该如何应对。

没办法,在朱由检一意孤行之下。

抽调兵马正常进行。

对于这件事,魏忠贤一直站在朱由检这一边,他大力支持皇帝重组三大营。

十一月二十五日。

上午。

武英殿。

朱由检心情非常不错,他刚进武英殿,就看见一位五十来岁的英气妇人。

“微臣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妇人恭敬的向朱由检大礼参拜。

朱由检那是非常的激动,他坐定后,朗声道:“将军快快免礼”

终于见到活的了。

前世也只是在一些史料中看到过这位妇人的光辉事迹,但是如今她却就在自己的面前。

“谢陛下”

那妇人谢恩站起。

待那妇人站起,朱由检顿了顿,笑着道:“朕有将军这般将才,中兴大明有望矣,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将军何须是丈夫。”

朱由检这是发自内心的夸赞。

眼前的这位妇人并非他人,正是明末巾帼女将秦良玉。

关于秦良玉,后世的记载其实不算太多。

这可能也与她一生都在抗清有关。

明朝灭亡之后,清廷肯定不会多夸赞反抗他们的女将军。

秦良玉躬身道:“谢陛下妙赞。”

“秦将军”

朱由检客套之后,认真的问道:“蜀地现在局势如何”

秦良玉从蜀地而来,这些日子,朱由检也从各地奏报上,知道一些情况,天启年间奢崇明叛乱虽然平定,但是去年安邦彦杀死朝廷参将杨明辉,又开始整军备战。

如今兵部尚书张鹤鸣接管川贵兵务,前些日子他曾上书朝廷,说目前川贵之地一片太平。

正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未治蜀先治。

作为天子的朱由检,自然很关心四川地区的安定。

“回陛下”

秦良玉躬身道:“目前蜀地尚安,匪酋安邦彦已藏匿于深山之中。”

闻言,朱由检顿时一愣。

原来安邦彦躲起来了。

当然,朱由检自然也知道,这家伙肯定是在积蓄力量,等他准备好了,又会出来给朝廷制造麻烦。

对于这件事,朱由检已经记在了心里。

现在他还不着急处理这件事,他把秦良玉召到京师来,也并不是为了问问四川地区的情况。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33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