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味人生第一部:失魂风雪夜

作者:w南柯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71章 忧惧见鬼出

书名:百味人生第一部:失魂风雪夜 作者:w南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09

立在果树下的忠义虽然在微笑,看起来没有丝毫恶意,却让人毛骨悚然。

刘凤英吓得赶紧退回屋里,迷迷糊糊的回到炕上躺下,阴一阵阳一阵的。分不清是在梦里还是醒着。

直到雄鸡报晓,她的神志好像才恢复正常,掀掉被子翻身坐起,回想着整晚的境遇,仍然心有余悸。

连忙下地,走进灶间查看,还是昨晚饭后收拾的样子。

蹲下身子扒拉了一下灶膛,里面没有一点火星。

出门看看果树底下,空空如也,地上昨天掉的几个果子,静静的躺在那里,没有丝毫踩踏的痕迹。

可夜里发生的一切,为什么那么真实?每个细节、每个心理活动都历历在目。

看到果树下站着的那个半大小子时、心里‘咯噔’一下的感觉,还有回到炕头捂上被子的情景,都是那么清晰,煎熬着盼望天亮的心情更是真真切切。

饶是王礼窝囊无能,刘凤英还是去东屋把自己一晚上经历的事儿、跟他原原本本的悄悄讲了一遍。

王礼听完,问了一句:“害怕没?”脸上明晃晃的挂着不安。

“当时确实很害怕,但并不是吓尿的那种,可为啥跟真的一样,不像是在做梦。”

接下来一整天,刘凤英总是心神不宁,王礼嘱咐她:“不要跟孩子们说,免得他们听了害怕,晚上做噩梦。”

这话让刘凤英一下子想到王礼跟她提过的――半夜有什么东西扫地,笃定他俩是一样的感觉。

第二天夜里,王志杰站在地上,推了推母亲刘凤英问道:“娘,娘,你怎么还没起来?”

刘凤英刚睡着就被弄醒,不耐烦的训斥道:“哎呀!半夜三更的,起来干啥?”

“我听到碗架子里稀里哗啦的响,以为你做熟饭了呢!”

“还没到早晨,做的哪门子饭?”刘凤英说完,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睡意全无,‘呼’地坐了起来,莫非儿子也跟自己和王礼一样?

她头一天晚上梦魇不断,一宿没睡好,早晨起来还要忙着去田里收割,弄得身心疲惫,所以一天三顿饭都是胡乱将就的。

儿子王志杰放了一天羊也累坏了,回来就着咸菜喝了一碗二妹在家熬的苞米碴子粥,窝在炕梢睡了过去。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睡到半夜,肚子饿的咕咕叫,总觉得母亲在烙大饼、包饺子、炒鸡蛋……

似睡非睡中、却总也不见母亲来喊自己吃饭,遂起身去问。

刘凤英精神和肉体都疲乏到了极点,躺在被窝里,好不容易强迫自己不再瞎想,睡的正沉,却被儿子惊醒。

又见他说出的话莫名其妙,脑袋瓜子‘嗡’地一下,神情立马高度紧张起来,盯着儿子一连声地问道:

“这个时辰你怎么起来了?你听见我做饭了?真听见碗铲盘子响了?”

王志杰揉了揉眼睛说道:“肚子饿了问娘要饭吃,娘每天做饭不都是叮叮当当的吗?”

“奥……你是饿的做进梦里了!”刘凤英舒了一口气,稍稍稳了稳情绪,又说道:

“这会子饿了也得捱着,天还没亮,不然你上炕跟娘一起再眯一觉,等鸡叫了,娘就起来做饭。”

刘凤英说着,挪动了一下身子,给儿子腾出一块地方,其实也是想让儿子为自己壮胆,对于刚才的事,她还有些惊魂未定。

“那……好吧!娘早起做点干粮,扛饿。”王志杰说完,舔了舔嘴巴,咽了下口水,上炕贴在母亲身边躺下了。

“好,知道了,抓紧闭眼,睡着了就觉不出饿了。”

……

王礼久卧病床,刘凤英白天忙里忙外,晚上又不跟他睡在一起。孤寂难耐之下,又担心自己是否能站起来,心里烦躁不安,所以出现了许多假想。

刘凤英跟秋丫二姑打架时口不择言,咒死亡活,回到家又在王礼那儿得到了心理暗示,之后开始浮想联翩。

睡前想的多,心魔未解,睡梦中就会看见不实的东西。

有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人总是在害怕的时候才会‘见鬼’,‘鬼’也会趁虚而入欺负人,其实都是因为心里杂念太多,罪恶感作祟。

刘凤英焦虑不安,总是疑神疑鬼的,王礼好像比她还需要安慰,所以根本指望不上。

只有寄希望于‘大驴子’快些来,心里骂道:这个还愿的,这几天怎么不见杠了?”

……

‘大驴子’这个人,别看在村民眼里高人一等,每个月能拿到白花花的票子,其实在食品厂只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力工,岗位级别和工资待遇都处于最底层。

他跟刘凤英原本是相过亲的,别看他当年是一名工人,但在农村还不太注重有工作的年代,并没有什么优势。

刘凤英到了恨嫁的年纪,由于家庭成分问题,父母眼看砸手里了。

于是下血本贿赂媒人,瞒着她的家庭出身到梁西介绍给了‘大驴子’,两个人见过面后,对彼此都还满意。

可偏偏碰上‘大驴子’父母为人比较谨慎,托人打听到了刘凤英家的情况,原来是典型的地主分子。

一个堂堂正正的工人阶级,怎么可能与‘四类分子’结亲?避之还唯恐不及呢!

要知道,就算到生产队赶大车,‘四类分子’都没资格,所以婚事也就立马吹了。

刘凤英嫁不出去,不但父母着急,嫂子也整天指桑骂槐,眼看着家里已经容不下她。

一天,嫂子故意找茬,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两人起了激烈的冲突。

父母怕得罪儿媳,因为好不容易才娶进门的,不敢有丝毫怠慢,所以一味地指责女儿刘凤英不懂事。

刘凤英赌气说这个家是没法待了,不出一个月,一定会把自己嫁出去。虽说放出了狠话,可总得有男人要自己才行呀!

此时的刘凤英,想着只要是男人,不管他是聋子、哑巴,还是瘸子、瞎子,能给自己一个窝趴就行,总比臭到家里整天受窝囊气强。

晚上,她躺在炕上辗转反侧,突然想到了住在村边马架子里的光棍汉王礼,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娶自己?

王礼从山东逃荒过来,不缺胳膊不少腿,就是穷的只剩两条腿夹着个屎瓜肚子,好在老实本分。

想到这里,刘凤英骨碌一下起身、穿衣、下地,一气呵成,顾不上黑灯瞎火,出门直奔王礼的住处,生怕去晚了王礼被别人抢走似的。

王礼见刘凤英直接闯进门,开门见山地问他愿不愿意娶自己,吓得躲在墙角求刘凤英放过他,自己好不容易有个落脚的地儿,可不敢背上调戏妹子的罪名。

等确信是真的,没想到天上掉馅饼砸到了自己头上,王礼诚惶诚恐地扑在刘凤英脚下,痛哭流涕,发誓刘凤英若是嫁给他,宁愿一辈子为她当牛做马。

刘凤英问他嫌弃自己的成分不?王礼忽地一下子站起身说道:“我家里外头一个人,有啥可怕的?挨批斗我也会陪你一起上台。”

在那个越穷越光荣的年代,两个人结婚之后,因为王礼手掐老家开的证明,祖上三代都是没有土地的佃农,比贫农还要艰难。

所以他俩的成分被中和了一下,最后他们家被划分为富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25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