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味人生第一部:失魂风雪夜

作者:w南柯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5章 精神食粮

书名:百味人生第一部:失魂风雪夜 作者:w南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09

村里剩下了最后一名‘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人送外号‘瘦猴子’,本名叫李乾。

他一直没有接到返城的通知,即使申请了‘病返’,也被驳回了。绝望之余、只能选择跟徐玉蓉结婚。

有人怀疑李乾之所以不能返城,是徐长富、徐长贵哥俩从中作梗,只要他回不了城,就得乖乖娶了自己的妹妹玉蓉。

不过谁也不能确定,就算有这回事,人家兄弟二人怎么可能向外透露?毕竟都是吃公家饭的,脑子不空,对一些内幕更是守口如瓶。

眼看村子里该上学接受教育的适龄儿童越来越多,公社在村里也设置了小学,孩子们不用再跑去邻村上学了。从几年前的成人‘扫盲’,到现在从娃娃抓起。

随后玉蓉被安排做了一名民办小学教师。

李乾和玉蓉的新房暂时借用知青点的两间房子,其余几间做了小学教室。

……

紧接着村里又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大事儿,开始通电了,李乾没用自己争取,就直接被任命为电工,毕竟这是个技术活,一般人胜任不了。

架完线路,一群大人孩子跟在李乾身后,看他挨家挨户送电。

每到一处,李乾先把入户电路接通,然后按一下灯头上的开关,整个屋子瞬间变的明瓦铮亮,孩子们就会立马发出一阵欢呼,急切地盼望着轮到自己家。

随后又安上了广播喇叭,每家墙上都挂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匣子,从外面接进来一根细细的铁丝,里面就能发出声音了。

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都会准时响起,最开始转播新闻和报纸摘要,然后是天气预报、广播体操、戏剧选段、革命歌曲,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少儿节目‘小喇叭’。

有线广播极大地丰富了农人们枯燥乏味的生活,成为了他们的精神依托和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也让家家户户拥有了统一的自动闹钟。

每天清晨,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广播匣子响起一段音乐后就开始‘嘟嘟嘟’报时了:现在是北京时间、六点整。

中午的时候,每当广播响起,主妇们第一句话就是:“来喇叭了,该做饭了。”

晚上广播时间会长一些,但人们把所有的节目听完,还是意犹未尽。

秋丫和附近的小伙伴们一样,晚饭过后喜欢到王林家聚堆,一边玩闹一边等待少儿节目开始。

终于等来了,这个时候是最安静的,孩子们坐在炕上,认真地听着。若是有人不小心弄出点声响,马上会招来几双白眼、或者呲牙咧嘴无声的嫌弃;如果听着听着忍不住想发表一句感想,刚开口,保证会有人伸出手给她一杵子。

等节目结束,才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有一部长篇故事《苦牛》,一位音色甜美极富感染力的女播音员每晚讲一节,孩子们时常因为苦牛的悲惨命运哭得稀里哗啦。

如果喇叭里传出‘滋滋’声响,肯定是被切换了,通常开场白都是:“广大社员同志们,广大社员同志们,现在播送一则通知……”

孩子们的文化生活一点点丰富起来,接触到的连环画册也多了起来,不像原来,简直是一本难求。

要是发现有人正在看小人书,就会巴巴的上前问啥时候能看完,能不能借给自己,倘若被拒绝,肯定会恼怒的甩出一句“不跟你玩了”。

如果被告知还有别人排班,那就再去问,直到确认排在最后的一个,千叮咛万嘱咐,看完千万不要让别人加塞。

等轮到自己,乐颠颠地一边翻看着一边往家跑,赶紧找个肃静的地方仔细欣赏,家里的其他兄弟姐妹也会凑过来一起看,这时候大家都会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此时画册的拥有者,弄不好会被他赶开。

村子里也有了供销合作社,生活上方便了许多。孩子们平时捡到废铜烂铁或者麻绳头子、烂鞋底子,还有放学后去山上挖的黄芩、甘草、婆婆丁等,都可以拿去换钱,偶尔偷卖一两个鸡蛋也是有的。

等大家都有了一定的‘积蓄’,星期天就结伴去镇上的新华书店,直奔连环画专柜,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挑选不同价位的画册,还可以两个人合伙买一本。伙伴们事先已经达成共识,各自购买不同的画册,回去可以交换着看。

一本小人书不知要看多少遍!都是传播正能量的健康画册,丰富孩子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净化着他们的心灵。

每家墙上糊的报纸,上面刊登的基本都是时事新闻、参考消息。一些已经上学、识了很多字的孩子,每每无聊时就会看上一阵子,那些糊在显眼位置、读起来方便的报纸,一年不知道读过多少遍。

初时有些字还不认识,随着一天天知识的积累,把以前读错的字纠正过来,就又有了不同的认知。

百无聊赖的时候,还会玩一种读报游戏,就是其中一人从满屋的报纸题目里念上一句,让大家寻找它所在的位置。

这些当然都是英子她们那些大点的、已经读书识字的孩子们才能做到,秋丫羡慕她们,期盼自己也快快上学。

……

已经分田单干,秋丫娘一个人忙不过来,秋丫爹只能留在家里,总不能眼看着到手的地撂荒吧?

播完种一个月左右,就开始耪头遍地了,这时候杂草往往比苗长得还要旺盛,不赶紧锄掉,会耽误庄稼生长。

耪地是侍弄庄稼最累的活儿,不常干的,一天下来,腰酸背痛,要好几天才顺过架来。

一向懒散的忠厚,也不得不去地里帮忙,都分到自己手了,再不下地也说不过去了。

媳妇一根垅都耪到头了,他还在半截上晃悠。一会儿直起身子东瞅瞅西望望,一会儿又跑到别人家地里、找人坐下来抽棵烟,闲聊几句,甚至还会迈着步子丈量到地头,看看还有多远。

反正只要干活,忠厚就抽筋剥骨地难受,想方设法磨洋工。把媳妇气得嘎啦蛤疼,可是干着急没办法,好歹还能帮着干点呢!所以会适当把忠厚那根垅搭几锄,不至于让他落得太远。

秋丫和弟弟像很多孩子一样,被父母带到田里,在地头玩耍。开始还挺高兴,等玩过一会儿,就有点不耐烦了,盼着父母快点干完回家。每耪完一遭,秋丫就会问母亲:“娘,啥时候回家呀?”

秋丫娘就会哄骗她说:“快了,快了,马上就完事。”可是等再返过来时,还是这句话。

刚小半晌,忠厚家躺在篓子里、才几个月大的小儿子早已哭闹起来,忠厚媳妇坐下来撩起衣襟把儿子喂饱,索性叫忠厚抱着儿子、领着二闺女回家做饭,自己贪个大晌、能消停地多干一会儿。

忠厚像得了赦令,头一次这么听媳妇话,带着两个孩子,乐颠颠地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01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