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书】老祖宗她只想长命百岁

作者:冬月末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4章 宫里的反应

书名:【穿书】老祖宗她只想长命百岁 作者:冬月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06

二房所住的听枫院中,姜氏神色着急的来回走动,“浩哥儿,你说,荣氏让李管家干嘛去了?偷偷摸摸在房里密谋半天,也不知道说了什么。现在还把人派了出去。那李管家可是侯爷在世时最得用的人!你说他会不会帮着荣氏对付咱们?”

云浩不屑的冷笑一声:“任她作何打算,我们又有何惧哉?”

宋氏斜睨了姜氏一眼,暗暗撇了嘴角。遇到点事就慌里慌张的跑过来,妾室就是妾室,上不得台面。即便这个人是她夫君的生母,她依然打从心底里瞧不上她。

姜氏还是不安心,忧心忡忡的说:“如今侯爷的印章还在她手里攥着,要是她找人写了折子往宫里送,可如何是好?”

云浩讥讽的说:“你当她没写过吗?”

姜氏闻言一惊,“她写了?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问完,姜氏随即一愣,“不应该啊,照理说,她是侯夫人,手里又握着侯爷的印章,如果真写了请封折子上去,圣上不该没反应才对啊。”

云浩眼神温柔的看了一眼宋氏,这才给姜氏解惑道:“这还要多亏岳父大人。荣氏的折子还没到圣上跟前,就被岳父大人拦了下来。”

宋氏对着云浩恬淡一笑,并未言语。

倒是姜氏听到这话,顿时高兴起来,“这就好,这就好。只要荣氏的折子到不了圣上手里,我们就赢定了。”

说完,姜氏又走到宋氏旁边坐下,伸手拉住宋氏的手,欢欢喜喜的说:“哎哟,你可真是我的好儿媳妇啊!我儿子娶了你,可算是娶对人了!不像前头那个……”似乎是意识到说错了话,姜氏快速揭过话头,只一个劲的夸宋氏好。

宋氏面上笑意盈盈的说:“姨娘言重了,能嫁给夫君,亦是我之幸事。”心里却翻江倒海的难受,区区一个妾室居然给她摆婆婆的款儿!竟然还拉着她的手不放,啧,回头一定要多洗几遍手。

***

是夜,皇宫御书房内,太和帝打开刚递上来的折子,扫了一眼,嘴角便浮现出一抹几不可察的讽笑。

他合上折子,问伺候在侧的总管太监刘新,“这是何人递上来的?”

刘新看了看折子封面,毕恭毕敬的回答:“回圣上,这是李阁老差人送来的。”

太和帝眸光一深,状似无意的说:“我竟不知李绪那老东西还跟顺安侯府有所牵扯。”

刘新连忙替太和帝解惑:“圣上,李阁老曾于微末时得到过老顺安侯云奕的援手,是以允诺了云家一个人情。”

太和帝恍然,“我就说李绪怎么突然帮着顺安侯府递折子。”

顺安侯府这几年接连递了好几次请封折子,可那些折子都没能递到他跟前来。这事他知道,是谁拦下的折子,他更是一清二楚。只不过,他都选择了无视。

提到老顺安侯云奕,太和帝忍不住叹了口气,“云奕也算是一代枭雄了,可惜后继无人!”

刘新随声附和道:“可不是嘛。儿子宠妾灭妻,弄得孙辈嫡不嫡,庶不庶的。”

如果不是云镇糊涂,当初就不会被一个妾室蛊惑,把庶子记作嫡子,弄出现今这兄弟相争的局面来。

太和帝也不由得感叹道:“他孙子辈倒是出了个优秀的云鸿,可惜英年早逝!不过,”太和帝话锋一转,语气愉悦的说:“朕倒觉得他死得挺好!你觉得呢?”

说到最后,太和帝心情竟然莫名的好起来,还有心思和刘新调侃。

刘新汗如雨下,他素来知道太和帝不喜顺安侯府,只是没想到,太和帝的不喜已经到了厌恶的程度。

尽管心如擂鼓,刘新还是不得不壮着胆子应和:“圣上说的是。云家虽有开城门迎新军入城的义举,可到底是前朝旧臣,还是低调些的好。”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云家的过往了。

云家乃是前朝的开国功勋,世袭罔替的永安侯。

直到前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太和帝跟随其父开元帝趁势而起,迅速收拢各方人马,平定天下,兵临京城。

当时京城的城卫军和宫中禁军尽皆掌控在勇安候云奕手中。而云奕则是前朝末年那唯一的一抹亮色。勇武、忠诚、果敢、善谋!一个卓越的将领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他几乎都具备了。

如果天下大乱之初,当时的皇帝能让云奕领兵出征,怕是就不会有现在的大周朝了。

可偏偏,当时朝中权力倾轧,几乎所有人都反对让云奕领兵平乱。

等到后来局势失控,再想派出云奕平乱时,大周气候已成,根本来不及了。

于是,为了保命,皇帝将京城的全部兵力都交给了善战的云奕,只盼他能够守住京城这最后一道防线。

可谁知道,当大周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云奕却主动打开城门,迎大周军队入城。将一场本该惨烈的决战消弭于无形。

事后,云奕留下一封请罪书,自杀以殉前朝而去。

等大周正式建朝,封赏功臣之时,云家也保留了侯爵之位,甚至连世袭罔替都保留了。只是,封号从前朝的“勇安”改成了如今的“顺安”。

一字之差,意义却天差地别。

而云家的当家人也从人人称颂的云奕,变成了宠妾灭妻、浑噩无为的云镇。

开元帝对云家态度尚可,可等到开元帝一死,太和帝登基,皇家对云家的态度就变得十分耐人寻味了。

很明显,与先帝的大度包容不同,太和帝更加谨慎多疑。作为唯一没被清算的前朝功勋世家,太和帝并不希望云家兴盛起来。

所以,无论是云镇的宠妾灭妻,还是云鸿的意外离世,甚至是云浩云海的兄弟之争,太和帝都是乐于见到的。

或许是想到了和云奕有关的这些旧事,太和帝叹了口气,到底还是松了口:“算了,顺安侯府的事就这么着吧。”

说着,在请封云晔的折子上朱笔写下一个“准”字!

***

大丫鬟梅香铺好床,出来找荣恩清,见她站在写着“庆辉堂”三个大字的匾额下怔怔发呆。小声提醒道:“夫人,天色不早了,奴婢伺候您歇息吧。”

荣恩清点点头,看了一眼梅香,目光柔和。

这丫头现在已经十七岁了,再过两年就该放出去了。或许是因为离开得早的原因,在原主的记忆中,梅香是难得没有出卖原身的人之一,后来在原身瘫痪在床之后,还回来照顾过原身一段时间。算得上是忠仆了。

“夫人。”梅香又唤了一声,荣恩清这才抬脚往屋里走,只是刚走了两步,又停下,指着匾额吩咐:“过几天叫人重新给我镌一块,改成‘百寿堂’。”

梅香愕然片刻,很快又笑着应道:“是。夫人合该放宽心,长命百岁的活着才是。不管将来是二爷还是四爷继承侯府,夫人都是当之无愧的太夫人。”

荣恩清并未多说,只笑着点头:“你说得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77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