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陈猛谢盈盈

作者:皇国公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240章 学着点,这就叫人情世故

书名:陈猛谢盈盈 作者:皇国公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36

唐小立呆呆的看着陈猛,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知道叔父有很严重的家国情怀,但是在谈到738厂的时候,也尽可能的从实际出发。

陈猛居然比叔父更狠。

一个工人都不想裁撤。

“当然,我这是在跟唐兄商量,毕竟咱们是合作投资,我一个人说了不算。”陈猛又说道。

“这事儿我得问问叔父的意见。”唐小立说道。

“没问题,应该的。”陈猛点点头。

“话说回来,陈兄,你要知道若是按照你的意见,不仅仅是少赚两年钱的事,咱们拿下738厂之后,至少两年内,无法投入生产,这两年等于要白白养活四万工人,成本无形中会翻倍增加。”唐小立说道。

“所以,我的意见是,把厂房推倒重建,这么多免费工人不用可惜了,要让他们有事干,齐心协力建设标准的现代化工厂,这样才会对龙腾汽车厂有归属感。”陈猛说道。

“那岂不是又增加了成本?”

“看似又增加了成本,但实际上是利用这两年时间,凝聚工人们的向心力,这是无价的。何况,将来咱们要跟外资进行合作,外资对硬件设施的要求可不低,要想得到好的技术,就必须筑好巢穴,否则人家凭什么来东江这个贫困省。”陈猛说道。

“陈兄的意思是咱们把一切硬件设施都弄好,再跟外资谈合作?”唐小立惊讶道。

“不然你以为让外资跟咱们一起来建设厂房,安置工人?唐兄,你别异想天开了,如果真这么干,我敢打赌,没有一家外资愿意跟咱们合作。”陈猛哑然失笑。

前世。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许多国营大汽车厂跟外资合作的时候,厂房新的,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有,即便这样,还被外资持股百分之五十一。

这就叫技术碾压,你愿意就合作,不愿意,多的是人求着人家。

“这辈子我还没干过这么低三下四的事儿。”唐小立挠挠头。

“等你尝过这种滋味儿了,你就会更爱国。”

陈猛笑道。

开放40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依靠和平发展,追赶上了西方国家靠三百年掠夺积累的成就。

这中间所忍受的屈辱和艰辛,难以想象。

两人正聊着。

唐小婉已经走进了路边的一家自行车销售店。

陈猛和唐小立也跟了进去。

“老板,你的店离738厂这么近,怎么还卖别的品牌的自行车?”唐小婉问。

“你们是干什么的?打听这个做什么?”老板警惕的看着他们。

“是这样的,我们是江州来的,你想开一家自行车销售店,特意来738厂考察一下。”陈猛连忙上前递上一根烟。

“呵,中华,开自行车销售店可抽不起这个。”老板狐疑的说。

“出门在外,为了装逼,点上点上。”陈猛殷勤的给老板点烟。

虚伪!!

唐小婉嘟囔一句。

唐小立瞪她一眼,“学着点,这就叫人情世故。”

“我才不屑学这个。”唐小婉嘀咕一声,看起了店里的自行车。

“看你们也不像卖自行车的,倒像是大老板。”

老板点了烟,跟陈猛攀谈起来,“江州市最近发展势头不错,开个自行车店能赚。”

“是啊,我就是看别人赚钱了,所以想着也开个店,再说,咱们省就产自行车,质量也不错,又是咱们本省人开店,进货也能便宜点,赚的更多。”陈猛说道。

“前些年738厂的自行车卖的真不错,可是这两年不行了,质量不如原来不说,款式也没有更新换代,销量急剧下降,要不然我这店里也不会上那么多外省的品牌。”老板说道。

“是吗,我看你这店里最多的还是738厂的自行车,其它的品牌也不多啊。”

“偷偷的卖,不敢摆出来太多,都放在仓库里,要不然被查到了不得了。”

老板小声的说。

陈猛一副明了的样子,“明白明白。”

九十年代,在外资还没有大量涌入之前,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当地的产品,无论在税收,贷款,销售等方面都有政策倾斜,另外还会限制外地品牌的进入。

这种现象也可以理解,毕竟当地的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可以给当地政府带来大量的财政收入,也是光鲜亮丽的政绩。

随着开放的力度增强,这种现象有所收敛。

但还是存在。

其实,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尤其是以米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当外国公司对他们本国企业的地位构成挑战之时,就会动用各种手段乃至国家机器,对外国公司进行打压。

2000年的扶桑半导体产业,以及前世的华威,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事件。

“我看外来的这些品牌售价也不便宜,应该销量不如738厂的自行车吧?”陈猛又问。

“恰恰相反,外来的这些自行车品牌销量比738厂的还好,不过卖的最好的还是南方来的一些新式自行车,什么变速车,山地车之类的,一辆就要五六百,相当于普通工人俩月工资了,卖的非常好。”老板小声的说。

“哦?你说的这些好像都是外国合资品牌吧。”

“对,真不是崇洋媚外,人家外国人的东西就是好,不仅样式好看,性能也好,就拿变速车来说,骑上非常省力,上坡都完全没问题,不像咱们的28大杠,又重又笨。”

“照你这么说,那你店里的这些738厂的产品卖不出去怎么办?能退货吗?”

“退个屁哦,738厂的那些老爷们,一个个牛皮哄哄的,东西一旦交到咱们经销商手里,就跟二大爷似的,什么都不管了,不像人家这些外资品牌,还包售后,产品要是出了质量问题,厂家负责换货。不过,这两年738厂的销量下滑的厉害,那些老爷们也不敢再牛皮了,允许咱们赊欠货款,我店里的这些自行车全都是赊的,三个月一结账,所以我不急。”老板说道。

“原来是这样,多谢兄弟告诉我这么多,要不然我一头栽进去就亏大了。”

陈猛千恩万谢的告辞。

唐小立和唐小婉也跟着出来了。

唐小婉哼了一声,“聊了这么久,东拉西扯的,能有什么收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023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