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我居然是大反派

作者:横瞳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414章 兵变

书名:重生我居然是大反派 作者:横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28

袁飞义担心地说:“只是陛下为何不等陈之墨回来后才行此事,非要在他的最大依仗还没有回国时就透出了风声,本将军怕其中有诈。”

卞殊言却说:“不管其中是否有诈,若陈之墨率兵回国,必定路过此处,到时若陛下下达一纸圣旨,命将军即刻交出兵权前往封地,将军是从还是不从,到时赶鸭子上架,圣旨降临、大军压境,将军是不从也得从了。”

袁飞义一细想,却是有些心惊,这样的风险太大了,是要提前做好准备了,只是他心中还是拿不定主意。

卞殊言好言相劝:“将军,不可犹豫啊!”

袁飞义还是下不了决心,摆摆手:“不可啊,本将军总觉着有问题,这明摆着是陛下在试探我们啊。”

卞殊言叹道:“要是圣旨真的下达了,到时将军不遵从,就是抗旨不尊了。”

袁飞义叹道:“陛下这是在逼我造反吗?”

卞殊言轻言道:“说不定陛下就是这么个意思,不然也不会在陈之墨率大军回来前封将军为威烈公了。”

袁飞义怎么也想不明白,陛下这么做有何意义,陛下身边已经没有多少兵力了,把他和护国王逼急了,要是真干出造反夺位的事来,小皇帝怎么招架得住?难道小皇帝有什么依仗吗?

卞殊言继续劝道:“将军,陛下现在视将军为眼中钉了,您想想,陛下为何会突然晋封将军为威烈公,连战功赫赫的陈之墨都只是封了个兴远伯。”

袁飞义犹豫了起来,若起兵造反,失败后便是株连九族,若坐以待毙,恐怕就是去了封地也难以安度晚年。

袁飞义挥了挥手让卞殊言出去:“让我一个人静一静吧。”

类似的对话此刻也发生在护国王府中,只是密谈的人是护国王和他的心腹家臣文采轶,最终护国王也是下不了决心造反。

其实袁飞义和护国王都知道这是个造反的好时机,陈之墨带兵在外,国内防御空虚,错过了这个机会,恐怕再想起兵夺位就难了,只要陈之墨率兵回到枢沧城,袁飞义和护国王都认为自己难以战胜他,陈之墨此时的风头早已胜过了他们俩。

只是袁飞义和护国王都怀疑小皇帝的用心,为何小皇帝要在陈之墨没有回来之前就透露出风声逼他们谋反,他们怕小皇帝留了后手。

紧接着小皇帝又是一系列动作,首先是小皇帝出面就最近疯传的新政做了解释,说他从来就没有过要将王侯迁往新封地的意思,之后是上门拜访护国王,又是书信安抚袁飞义,最后是将负责新政的相关人员统统换了一遍,都安排成了小皇帝的亲信。

这让袁飞义和护国王不得不怀疑小皇帝的用心了,他们认为小皇帝定是知道新政风声已经泄露,所以才出言安抚两人,然后更换新政推行人员,就是避免再次走漏风声,他们现在笃定迁王侯收兵权是势在必行的了,而小皇帝安抚他们就是想要稳住他们等待陈之墨的归来。

这时陈之墨已经签妥了停战协议,只是因为一些流程和手续问题,还需要耽搁一些时日,然后还得去蓟阳城见一见青霄国的皇帝,一番算下来,陈之墨至少还有半月有余才能赶回枢沧城。

袁飞义和护国王两边都得到了消息,当初他们不敢发难,就是因为没有好的契机,他们也认为小皇帝的羽贲军还有四万在城中,而且慕少聪也有数万御城军在城中,三个辅政大臣各自不和,谁也不敢保证其他人不会在背后捅刀子,因此个个心有猜忌,又面对坚固的枢沧城,他们没有太大的胜算,所以只是静观其变。

谁想陈之墨前方取得大胜,国内又传出了新政的消息,让袁飞义和护国王不得不采取一些行动,他们一经打探,就知道羽贲军多数已经跟着陈之墨上前线了,只有一万兵力在城内,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袁飞义赶忙和护国王取得了联系,这两人虽然不和,但因为手里都是城外军,有些时候免不了有些接触,两人还算熟悉。

一番联络下来,两人当机立断达成共识,袁飞义发兵助护国王登上皇位,护国王此后许袁飞义封王并获永久兵权,世代罔递,代代不止。

袁飞义手中尚有兵力17万,此番他命廖忠志领十万军坚守堡垒,不管任何人,没有他的命令,坚决不能开门,他要将回国的陈之墨阻挡在堡垒前。

他亲率7万军走小路秘密前往校冀军军营与护国王汇合。

戍边军7万、校冀军10万,一共17万军,而小皇帝的羽贲军只有1万,就算枢沧城城墙再坚固,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他们本也打算拉拢慕少聪,可为了避免节外生枝,索性背着慕少聪干了,毕竟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了一分危险,而且两人近段时间明显感觉到慕少聪和小皇帝走得近了些,他们也不得不防。

他们也打探出了御城军留在城里的实际兵力只有4万,也最终打探到其余御城军早已被陈之墨带走出征了,眼下枢沧城中的御城军和羽贲军加起来也只有五万人。

十日后,袁飞义和护国王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就突袭了枢沧城,坚固的城墙根本就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戍边军和校冀军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就顺利攻进城来,袁飞义和寻由山都以为自己赢定了。

这其实是慕少聪低估了袁飞义和护国王的叛变速度,再者慕少聪文官出身,指挥打仗本就不如那两位,自然守不住枢沧外城。

慕少聪带着御城军退守内城,与羽贲军一起奋力抵抗,这才稍微止住了戍边军和校冀军的攻势。

而另一边,陈之墨已经率着大军往回赶了,袁飞义和护国王叛变一事早就在他和小皇帝的预料之中,只是时间比他们想的要快许多。

当陈之墨大军来到边境堡垒时,廖忠志坚守堡垒拒不开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67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