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我居然是大反派

作者:横瞳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412章 浣罗国败北求和

书名:重生我居然是大反派 作者:横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28

一个月后,陈之墨命李天一、杨振真率水军攻打天隐水寨,一举攻克夺寨,随后大军渡过滦隐河,进攻昌进城。

于竟晖慌了,一边向国内求援,一边已经在准备撤退了。

结果枢青联军还没有怎么攻打昌进城,于竟晖这个废物竟然弃城后撤了。

耿也要是知道了恐怕要气个半死,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耿也花了多大的劲才打下来的滦隐河天险,就这么被于竟晖拱手让人了。

于竟晖一边撤退,一边把责任都推在了耿也身上,什么兵力不足、城防空虚,什么大败后士气低落、将士无心再战。

陈之墨借着这股火,索性又帮着扇了一阵风,在浣罗国内掀起了一股退兵的言论。

陈之墨这边命令大军趁势追击,途径城池都大肆攻打,做出一副凶狠猛攻的模样,仿佛要将浣罗国这二十万军全部吃掉。

浣罗国那边害怕了,战线太长,浣罗国那边兵力和补给都已经有所不足了,要是这股主力部队出了差池,那浣罗国危矣,一旦枢青联军借机北上,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浣罗国那边下达了紧急退兵的命令,于竟晖赶忙撒开腿就带兵跑回了国内,不但没有落个不战而逃的名声,反倒受到了保存实力顺利撤回的嘉奖。

这么久以来,陈之墨派出的人用金钱、美女、宝物早已让浣罗国内腐朽不堪,这于竟晖能上位,也有陈之墨背后推波助澜的影子。

这位于竟晖本没有多大才能,只不过因为是浣罗国皇后的亲哥哥,才深得浣罗国皇帝的信任。

在陈之墨的人入浣罗国后,重点扶持于竟晖,为他争取各方面的资源,终于成功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时的于竟晖还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己早就成为了陈之墨的棋子。

耿也知道浣罗军放弃了夺来的土地,全军退回国内后,大为痛心,不停上书皇帝言明要害,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陈之墨并没有沉寂多久,便率军在浣青边境上来了个大动作,直接打入了浣罗国国内,这下浣罗国慌了,他们的皇帝也不是傻子,也知道于竟晖不是陈之墨的对手,于是急忙放出了被软禁的耿也,恢复耿也天武上将军职位,统领全国军队抵抗来敌。

国家危亡时刻,耿也也没有计较太多,只不过现在他手中的兵力已经不占优势了,于是他提出了诱敌深入的策略,却被那些不愿意把战火烧到国内的权贵否决了,最后耿也得到的命令是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枢青联军阻挡在边境。

耿也临危受命,也表现出了他的作战和指挥能力,牢牢地阻挡住了枢青联军的进程。

陈之墨顺势而为,不再攻打浣罗国,而是陈兵边境,不进攻也不退兵,就这么僵持着。

危机暂解,浣罗国皇帝又起了小心思,他和耿也的嫌隙已起,早已不复从前的信任了,在软禁耿也后再次把兵权交给耿也,皇帝更加不放心了。

浣罗国皇帝本打算趁着枢青联军攻打浣罗国之时,让耿也大败枢青联军,彻底解了浣罗国之危,再解除耿也兵权。

可现在两国僵持不战,皇帝对耿也是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就在皇帝心中纠结之时,皇帝的耳边吹起了枕头风。

皇后告诉皇帝,枢青联军那边已经有休战的打算了,只不过跟耿也仇怨太深,又怕退兵后耿也带兵来犯,这才索性继续对峙下去,若能与枢青联军那边达成某种停战协议,枢青联军就会退兵,从此相安无事。

皇后还说耿也对战事的僵持很满意,认为这是他巩固军中地位、长期持有兵权的好机会,说耿也对皇帝早已不满,若耿也倒戈相向,那耿也才是危及皇室的最危险的力量。

除了皇后,还有不少大臣也发出了类似的声音,最终让皇帝不得不重视起来。

浣罗国皇帝本就是个疑心很重之人,他试探着对耿也下达主动出击的命令,想看看耿也是否还能服从他的旨意,结果都被耿也以各种理由搪塞拒不发兵,这让皇帝更加心中忧虑不满了。

浣罗皇帝赶紧命人私下与陈之墨取得了联系,两人秘密达成了协议,随后耿也被浣罗皇帝用计再次剥夺兵权。

耿也大为失望,满腔报国之心无法施展,他被自己人打压着,尤其是被他的国君猜忌着,他突然心灰意冷了,再也没有上书表忠心了。

皇帝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打发到质国做了一名没有兵权的督使,类似于大使馆的领事。

耿也离开那天,正是浣罗国向枢青联军发出求和书的日子,三国将于三日后签订停战协议。

耿也望着前线,又看了看国内的大好河山,心中无限悲凉,他踏上了去质国的路,一代名将就此离开沙场。

质国当初被迫派兵援助浣罗国,结果数万将士在耿也的带领下多数阵亡,质国国民对耿也恨之入骨,他去质国后的日子很不好过,后来武易舟回国得势后,更是对耿也多番打压,数年后,耿也在质国郁郁而终。

三日后,三国代表于青霄国迁弧城签订停战协议,浣罗国的代表是于竟晖,青霄国的代表是魏央,枢沧国的代表自然就是陈之墨了。

迁弧城是青霄国边境上的一座城池,三方汇聚于此,很快就谈妥了停战协议,只是浣罗国和青霄国积怨已深,岂是一纸协议能够约束住的,于是就有了以下的一番谈话。

陈之墨见协议签署妥当,满意地笑道:“很好,大家还是发展民生、少生事端吧,这战争满足的只是少数人的欲望,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浣罗国这边于竟晖还没有说话,岑寿却抢先道:“两国多年仇视,难保以后不会再起争执,此次是我们浣罗国败了,我们认输,只是国内那些失去了亲人的国民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浣罗国还算是有血性的国家,就算战败了,也不会表现出低人一等的态度。

于竟晖有些尴尬,却也想着通过岑寿表达出一种态度,也不能太让人看不起了,索性也未加以制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16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