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

作者:阚虓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六十九章 硝烟暂熄

书名:虎贲 作者:阚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22

战场上波诡云谲的战局变化,永远是那么出人意料之外的变化无常!有时会令人惊喜和振奋,有时又会令人担心和颓丧。按我同王猛等原来的估计:无论是设伏之计布置得如何的完美无缺,发动的时间又如何的掌握得恰如其分;但石勒部的实力毕竟摆在那里,石虎、孔苌、等又均是百战沙场的大将,再加上有刁膺这个不俗的参军;最后的一场大战必然会打得惨烈异常!双方的胜负比也就在六比四左右。基于青州军先期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的情况下,最后接近实际的结果很可能是略占先机的取得一场惨胜而已。

但刀枪临头,不得不战!现在青州的实力已经不是当年的不堪一击了!但以后的逐胡之路还很长。因而,也有必要借助现在已经占有先机的这个契机,尽量的的磨练青州军的战力、提高全军的自信心,为以后迎接更加艰苦的血战锻炼军旅。所以,才下决心同石勒部做最后的殊死一战!

然而,筹谋多日的伏击战的战局发展却出乎意料之外的顺利,竟然令人意想不到的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乐陵军伏兵陡现、青州军主力一泻而下之后,石勒部竟然出现了全面溃乱的状态,无论将领们如何地呼喝、斩杀、弹压,均已难以控制住江河日下的混乱局面,石勒部很快也就开始了大面积的溃败!

这其中的原因深层次的探讨起来,起到整个战局画龙睛作用的其实还是冉闵的毫无任何征兆的突袭。由于冉闵所部本身不具备发起攻击的实力,在石勒部将领们根本没想到其可能发起攻击的情况下,却突然发起了殊死突击,一下子击破了石勒部兵将总体的心理防线,使石勒部的将领们一时处于手忙脚乱、茫然不知如何应对的状态。紧接着的伏兵冲出、主力的加入,则进一步的加快了石勒部全军的溃败进程。当然,这其中也有石勒部自进入乐陵战场以来处处受制,将领、兵卒心理防线已经比较脆弱,加之长途行军途中身体疲惫等原因;也就使石勒部开战之后把一直以来所处的颓势演变到了全军大败亏输得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兵败如山倒!接下来的战局发展就已经毫无任何悬念了。在坐镇中军的王猛的合理调度下,青州铁骑分成了数支,恍若利剑一样的直刺混乱的石勒部大军的中心腹地,既而在冉闵狂野的当先率领下呈弧线形的往来绞杀,把本是胡人铁骑擅长的灵活机动的战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加诸于石勒部的身上。因而,也彻底的击溃了石勒部兵将的心理防线,使石勒部的几万大军宛如炸了群的野兽一样的嚎叫着、嘶鸣着,开始了茫无目的、不变东西的四散奔逃。

石虎、孔苌、刁膺等主将经过了一番竭尽全力、却徒劳无功的弹压之后,也只好气急败坏的随着全军的败退洪流而动,在亲兵、侍卫的保护下没命的向渤海郡方向逃去。

当然,刘遐夫妻所率领的乐陵伏兵同样也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在石勒部的主力刚刚把注意力投注在发起突击的冉闵所率的青州军前军的时候,刘遐夫妻却率领着乐陵伏兵出人意料地杀出,不仅打乱了石勒部主力刚刚开始形成的战略体系,还从心理上使石勒部兵将在惊魂莫定之时、一时的无所适从而处于了茫然无措的状态.从而,在石勒部一时难以及时的调整战术布置之时,给予了石勒部以沉重的打击,也就更进一步的加速了石勒部主力的混乱与溃败。

接着开始的尽量扩大战果、聚歼逃敌的战斗,也就基本上没有我的份了!在冉闵率先统军杀向石勒部的中军之时,本就责无旁贷的担负起居后指挥、调度责任的我,这时也被在在亲兵严密保护之下从后面赶上来的王猛一顿的大白眼儿翻得只好讪然的策马退居了一侧,自然的也就把全军的指挥权移交给了王猛,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仿佛是被亲兵们看押着的看客。至于吗?我不就是想亲手杀几个肆虐中原大地的胡蛮吗?你王猛又何必生那么大的气?不过,咱还是消停儿吧!可别把这个国宝级的人物给气坏了!哈、哈———!想着,我也只有在心里自嘲的干笑的份了。

冉闵统领下的青州铁骑在预伏的刘遐夫妻率领的乐陵军的配合下,在对石勒部发起强力攻击、彻底的击溃了石勒部的防守体系之后,也就开始了对大部分主将已经逃之夭夭了的石勒部所属开始了围歼、抓捕的工作;战局已经初步尘埃落定。此次石勒对渤海、乐陵发起的攻击基本上也以遭到进入河北以来的首次惨败、把大部分兵卒留在了渤海、乐陵而告终。

不过,凶悍的石虎、孔苌,奸猾、诡诈的刁膺等石勒部的主将们还是率领着剩余不到三分之一的残兵败将逃回了渤海郡;而现在的青州军却无法进一步的乘胜追击。还是受实力的所限,而无法进一步的扩大战果,进而更进一步的限制住石勒部的发展。如果强行的深入冀州境内,很可能要因实力不足却孤军深入而被石勒部聚歼。实力、实力!还是得用实力来决定一切呀!一时的取巧而抢占的先机毕竟只能是决定一次战事的结局而已,决不可因此而沾沾自喜的忘乎所以呀!

由于此时已经深入石勒部的势力范围近二百里,已经有了‘孤军深入’之嫌,如果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一只石勒部的生力军,刚刚经过一场艰苦大战疲惫异常的青州和乐陵联军必将会遭到灭之灾!因而,在匆匆的消灭了石勒部的残余抵抗后,连抓捕到的俘虏数量都没来得及清,全军就押着近万的俘虏、驱赶着几千匹无主的战马撤往了乐陵。

乐陵之战经过两个多月的大战、对恃、追亡、伏击等等的各逞心机、各施狡计、各布伏笔的战略战术的不断演变,最终以石勒部的铩羽而逃的惨败而告终。乐陵之战则是我入主青州以来首次组织的大兵团作战,也是首次同石勒部在正面战场上的强力对抗;更重要的是以完胜的战绩痛击了石勒部、取得了巨大的战果而结束。此战过后不仅会使青州军在士气上大大的提高,而且也会对整个中原的抗胡大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会给中原的抗胡形势注射一针‘强心剂’,会进一步的促进、振作一下整个中原抗胡的低靡形势;对今后的抗胡大业相对来极其的有利。

大军主力汇合了滞留在后方的赵染所部全部退回乐陵后,我携王猛一起同邵续、刘胤进行了下一步乐陵的具体安排的的磋商。最后确定:由刘胤驻节乐陵主持乐陵的政务,刘遐夫妻主持乐陵的军务;而邵续则携同乐陵的将领、官吏等的家眷一同迁往临淄,以保障身处于同石勒部争夺最前沿的乐陵的官吏、将领们没有后顾之忧;同时也就算邵续把乐陵管理权正式的移交给了女婿刘遐和刘胤二人。

在大军撤离乐陵之前,我下令把所有缴获到的军资、马匹等全部移交给了刘遐和刘胤,借以增强乐陵军的实力;撤军时青州军也仅是押回去了万余的俘虏而已。这样做不仅得到了经过大战之后百废待兴阶段必然极其拘紧的刘遐、刘胤等的感激涕零,同时也彰显了我在抗胡大业上的大公无私;进一步的加强了乐陵同青州的紧密关系。其实,现在的乐陵已经成为了青州西北部的门户,唇寒齿亡的道理我还是明白的;只有守住了乐陵,才不会使青州的西北门户顿开。因而,加强乐陵的防卫力量是必须要做的,也是保障青州安定局面所要求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77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