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

作者:阚虓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三章 来历渊源

书名:虎贲 作者:阚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22

既然苟晞已经出任了大将军大都督、都督青兖徐豫荆杨六州诸军事。在我的记忆里,现在中原大地的局势已经不能用不容乐观来形容了,可以已经危如累卵,已经完全糜烂到极至了。现在,西汉南迁入河套地区的南匈奴屠各族首领、东汉末年南匈奴大单于呼厨泉的孙子、三国时南匈奴的左部帅右贤王刘豹的儿子、自认是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孙子、后主安乐公刘禅的庶子、五胡乱华的首恶、开始被被晋庭封为冠军将军、占据并州平阳自立国号‘汉’称帝的刘渊已经死了,继承刘渊帝位的乃是刘渊的庶出长子刘聪。

而以氐族胡人李特,李流,李痒为首的梁州(汉中)流民窜入益州(西川)后,利用中原朝廷相互倾轧、乱贼四起无暇他顾之机,经过了数年的叛乱,李特、李流、李痒、以及李特的儿子李荡已经相继战死,由李特的二子李雄继承了首领之位,早已经占据了成都,也自立国号‘汉’称帝了。史称刘渊自立的‘汉’为‘后汉’,李雄自立的‘汉’为‘成汉’。

此时,被刘渊封为辅汉将军、平晋王的石勒,在攻击冀州和并州被逐后,已经还军攻进了南阳;并顺势攻取了襄阳为根据地,经略了豫州的两淮数郡。把持朝政的东海王司马越,无奈之下只好统领着京畿的所有军兵屯军许昌,就近抵御石勒可能对洛阳的进攻。而京都洛阳,由于被司马越带走了所有的卫戍军兵,几乎成了一座空城,处于了任人宰割的状态。

后汉主刘聪鉴于晋庭已经苟延残喘的有利形势,除敦促石勒加紧攻击许昌的东海王司马越外,就又加派重兵兵出河东,在太子河内王刘粲、始安王刘曜、大将军呼延晏,以及已经投降后汉,被后汉封为征东大将军、青州牧的王弥等的统领下;分几路向晋庭的中原腹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而在我的记忆力,这个时间,也就是后汉对晋庭发起大举进攻的时间。

为了保命,晋怀帝司马炽利用把持朝政的东海王司马越不在洛阳的机会,向天下发出了勤王的诏书;苟晞就是这时被任命为大将军大都督、都督青兖徐豫荆杨六州诸军事的。当然,苟晞、苟纯兄弟,也就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丧命了。

从怜儿的述中我了解到:苟晞接到晋怀帝的诏书后,留下二伯苟纯担任青州大都督,自己率领着大部分的青州精锐军兵,进屯了兖州的高平,准备汇合了其它州的军兵后前往勤王。可能是苟晞也感到后汉军势大,自己此去前途未卜。不仅把二伯苟纯留在了青州驻守,还把手下的第一大将王赞和义子冉闵也留在了青州。

听到这里,我不由得脱口惊问:“什么,什么?冉闵是苟,啊,大伯的义子?”正在轻声述的怜儿,惊疑的回答道:“是呀,二少爷的父亲是大老爷的部下冉瞻,在兖州征剿王弥的叛乱中,二少爷的的父亲冉瞻殉国了。所以,大老爷感念冉瞻的功绩,才收的二少爷为义子。二少爷也就大少爷两个月,也是十八岁了。”丫鬟怜儿虽然才十二岁,但起话来条理清楚,还文绉绉的,可能也是富庶之家的出身,家逢变故才沦为孤儿的。

我惊诧得大张了嘴,杀掉了石虎的儿子、篡后赵自立、为清除异己颁布了‘杀胡令’、一口气儿屠尽了二、三十万胡人的冉闵竟然是苟晞的义子?冉闵不是石虎的义子吗?也就是石勒的干孙子。咋还成了苟晞的义子了?年龄也不对呀?再细一思忖,我心里也就释然了。石勒是六十岁死的,生前当了十五年的后赵皇帝;现在算起来刘聪也就有二、三年的活头儿了,石勒也得有四十几岁了。石虎本就是石勒的从子(叔伯是从父,姨母是从母),也不了石勒几岁,现在也得有三十多岁了。肯定是石勒杀掉苟晞之后,石虎才收的冉闵作义子。

接着发生的事怜儿就是不,在我原有的记忆里,我也能回忆起七七八八了。本就被苟晞几乎屠尽了叛乱的同党、同苟晞有着深仇大恨的王弥,借着苟晞率精锐开出青州、屯军高平之机,奉后汉帝刘聪的谕令,率大军绕路经石勒的占领之地两淮,相继突破了兖州的东平国、鲁国、徐州的琅琊国,一举兵临青州的治所所在临淄。现在可能也就是临淄被攻破,我被保护着败逃出来的时候。不过,我又是怎么受伤的呢?苟纯又在那里哪?可别是保护着我去投苟晞呀?苟晞已经命在顷刻了!如果去投苟晞,才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可就要跟着苟晞一起完蛋了!

这里先诠释一个两晋的官名:内史。以后还要很多次用到这个官名。其实,这个官名听起来生僻,实际上很简单;也就相当于两汉时期的国相。内史同太守是平级的;无帝室亲王封在当地的郡最高行政长官称为太守,有帝室亲王封在当地的郡或城也就改名称为国,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内史。虽然内史和太守是平级,但一般情况下内史的辖区要于太守;一但某城被封给了某个亲王,此城也就自然上升到了与郡平级的国的地位。

接着丫鬟怜儿的叙述,则与我前面估计的略有出入。在苟晞率军离开青州之时,就已经明确交代了苟纯和心腹大将王赞:天下大势已颓,非一人之力可以扭转。此去前途颇险,生死难料。如万一发生不测,青州可保则保;如果万一青州也无法保全,就保护着安儿退往事先已经经营好的东莱国。潜心隐秘,等待时机,以图再举。安儿颇具才略,如果天下有变,安儿将是苟家重新崛起的希望。故一定要保护好安儿的安全,并把兖州所得之物交给安儿,令安儿一定要使我苟家重新崛起在神州。当然,这其中的一些话丫鬟怜儿并不知道,但却知道现在是逃往东莱国。

原来在苟晞初入青州担任大都督之时,有感于晋庭已经糜烂得摇摇欲坠了,加之自己与把持朝政的东海王司马越还素有嫌怨,为了给家族留条后路,就派心腹大将王赞出任了东莱内史,也就为今天的败逃预留了一步退路。司马家族那个不肖子孙封在东莱,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来了。不论是谁,现在可能不是死在了内讧中,也是被胡人个杀掉了,想起与想不起也没什么区别了。

其实,多子多孙、生了一群狼崽子的司马家族,最后也就剩下了占据江东的司马睿等有限的几人了。据野史记载:琅琊王司马睿也是其母夏侯氏与胡族吏牛金私通的产物,天生的碧眼金发。故而,在三国司马懿当政之时,天下就有民谚:牛继马政。当时,司马懿还杀了不少他所怀疑的,有可能危及他司马家族的牛姓之人。没想到几十年后,却应验在了他的孙子身上。

当王弥率领着大军攻到临淄城下时,苟纯、王赞,再加上我和冉闵率领着临淄仅剩下的有数老弱残兵,就开始了惨烈的守城之战。艰苦的守了几天之后,正在城头督战的我,被也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一块石头砸中了头部,当时就昏倒在地,被救起后也一直昏迷不醒。可能原历史轨迹里的苟安就是这样被砸死的,我也就是这时才借壳还魂的。

心力交粹的苟纯又组织防守了几天以后,也许是老天爷也有意的帮助王弥,天空骤然狂卷黄沙,而临淄城的正面刚好迎风,王弥等借着上风头的优势开始了又一次的大举攻城。本来已经捉襟见肘的防守此时就更加的不堪了,由于兵卒被狂风吹得睁不开眼睛,临淄城已经有数处被王弥的后汉军攻上了城墙,并还在不断的扩大。

苟纯见临淄已经难以守住,就只好率领着王赞和冉闵,用马车拉着还昏迷着的我和怜儿,从背风面开城门冲出了临淄城。至于其他的妻妾家人,也就都顾不得了。冲出了城之后,在还有王弥的军兵衔尾紧追的情况下,既丢了临淄城,又使苟家唯一的嫡传人受了重伤的苟纯,羞愧难当之下把青州大都督的大印交给了王赞,并交代王赞和冉闵:由于贼兵追得太紧,他决定留下阻击;令王赞和冉闵保护我逃往东莱。如果他发生了不测,就由我来继承青州大都督之职。如果他自己阻击之后还能逃得性命,也不去东莱了,他会直接去兖州高平向大哥苟晞请罪。并嘱咐王赞和冉闵一定要寻医治好我的伤,以后还要辅助我重振苟家。

在王赞和冉闵一再相劝无效后,加上追兵已近,王赞和冉闵只好与苟纯洒泪相别,保护着我逃往了东莱。这就是之前在青州发生的一切事的全过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26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