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编的百科词条成真了

作者:刹那须弥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127章 以曾祖父之名

书名:我编的百科词条成真了 作者:刹那须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12

火星上发生真正意义上桑田变沧海般的剧变,让各国极为重视。

米国很快宣布,在未来两年内航天预算将增加450,十年内预算增加1000以上,达到军费预算的80左右,西洲航天局和东国、露西亚、南因等的航天部门,也都获得更多的预算

而一些小国,也纷纷寻求与大国合作,希望通过出钱的方式,加入大国的航天计划。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国家还是希望加入nasa或者西洲航天局,毕竟综合实力和底蕴在那里,露西亚和东国也有一些拥趸。

实际上,包括米国在内,绝大多数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投入都是比较小的,尤其是跟其庞大的军费相比,米国2024万亿米刀,而航天预算只有可怜的900亿米刀,这还是最近几年受到霍克岛刺激的结果,在6年之前,航天预算还不到300亿米刀

所以他们还是认为,如果米国等国全力投入,将航天预算提升到军费预算差不多的水平,他们一定能够很快抹平与霍克岛之间的差距。

不过有很多国家,也希望同时与霍克岛进行合作,尤其是希望利用其商业火箭进行发射,至少在现在,霍克岛的商业火箭明显是世界遥遥领先的水平,成本比任何一家都便宜至少三分之一,如果米国的火箭技术追上来了,那再换米国的火箭发射,也不迟啊

甚至东国、南因联邦、露西亚和西洲航天局,也在尝试和霍克岛谈判商业合作或者引进火箭芯一级和芯二级回收技术,只有米国还在硬扛。

省钱,才是王道啊

在航天方面,钱永远是不够用的

以前都是小打小闹也就算了,现在可能完全不一样了。

所有国家都意识到了,火星殖民计划,可能很快就不会再只是试验性,而是具备商业价值了,也许一开始是亏本,但长久来看,绝对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就像当初大殖民时代一样,最开始哥伦布等人到美洲,除了发现“印度人”在啃树皮之外,啥也没发现。

从经济上来讲,其实是亏本的,但是后面几百年的结果,证明了大探索的意义。

直到现在,蓝星上最先进的国家,基本还都是那一批殖民国或者周边受其影响极大的国家。

所以,现在每个国家,都希望能够搭上这一次火星殖民的便车,不希望落于人后。

就连很多热大陆国家,都毫无自知之明的希望参与

甘比亚国总统就在联合国大会上,强烈要求所有国家一起发展航天业,让所有国家的人,都有平等登上火星的机会,他建议,按抽签的方式,平均分配登陆火星的名额

虽然除了一些卧龙凤雏的国家,并没有人理他,但人家至少表达过了自己的诉求。

火星大殖民时代,很快就要来临,所有国家都争前恐后。

虽然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现载人登陆火星。

谁会成为第一个登上火星的人,谁就会是新时代的哥伦布必将永垂史册

当然,考虑到目前只有三个国家实现独立载人登月,所以基本也就锁定在这个三个国家了

米国、霍克岛以及东国,究竟是谁会拔得头筹

这个话题引发了全球网友的热烈讨论,根据推网官方的投票显示,看好米国的占44,看好霍克岛的占41,看好东国的占3,看好西洲航天局的占2,看好露西亚的占1,看好南因联邦占7,看好其他国家占2

除去南因联邦的网民过于自信之外,基本能够反映现实世界人民的看法。

不过各国的天文学家们,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做。

这几个月里,几乎所有国家的天文学家,都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天天盯着天文望远镜和火星探测器发回的数据和照片,寻找新的发现。

这就跟地理大发现时代一样,谁先发现,谁都有命名权

所以各国的科学家,此时都在明争暗斗,争抢火星新发现的命名权

仅仅2个月内,他们就发现了177个新形成的火星海洋或者火星湖泊,最小的面积只有几百平方米最大的则仍然是霍克岛发现的,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超过了蓝星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而且还在继续增大。

这片火星海洋位于克里斯平原南部,被霍克岛方面命名为渊海,为了纪念霍克岛的英雄何渊上将,也就是现任霍克公爵的曾祖父。

根据火星地形地质分析,它很可能成为火星第一大海洋,最终可能吞并整个阿西达利亚平原,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公里以上,超过蓝星最大海珊瑚海面积的2倍

跟蓝星四大洋的面积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毕竟蓝星最大的大洋东大洋面积是1万平方公里由于霍克岛的诞生,东大洋的面积小了60万平方公里最小的北冰洋也有1475万平方公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火星上水冰总数量有限,并不足以形成蓝星上那样庞大的海洋

也不足以让火星所有的海洋都连成一片。

根据初步估算,火星最终的水面覆盖面积,将只能占到全部面积的35,而陆地面积仍然可以占到65,跟蓝星的比例基本是反过来的。

其实火星地表或者浅层拥有至少500万立方公里的水冰,全部平铺在火星表面的话,可以达到35米的水深,不过由于火星的地形原因,不可能完全平铺,只有地势低洼的地方,才能形成海洋或者湖泊。

深度也很不均匀,有些地方深达上千米,有些地方深度只有几米。

还是不能跟蓝星比,现在的火星,能够在局部地区,形成大面积的海洋或者湖泊,就已经是奇迹了,也基本能够满足生命生存了。

特别的濒临海洋的地方,气候可能会和蓝星上一样舒适,就是目前大气中氧气含量非常低,并不适合动物生存,但某些植物和微生物,或许已经能够生存了

这就大大节约未来火星基地的成本,起码食物有机会自产自足

只要有足够多的植物,火星大气的氧气会不断增加,总有一天,能够让动物也能生存

早期蓝星也是没有氧气的,后来也是一点点

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会不会导致温度下降,那时候应该也能够想到解决的办法。

生命总能找到出路。

找不到的话,或许上帝会出手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01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