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乡

作者:孑与2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十四章家乡的大柳树

书名:汉乡 作者:孑与2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10

第五十四章家乡的大柳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张安世不再忙忙碌碌的到处跑了,而是开始安坐在家中写写画画,他的桌案上总是堆积着一摞摞的账本。

梁翁告诉云琅,最近家里的钱如同流水一般的被借出去了,其中,皇帝拿来的五千金更是已经没有了踪影。

钱没了,云琅却发现上林苑变得热闹起来了。

渭水边上总能看到赶着耕牛犁地挖坑的农夫,这些是准备种莲菜的人。

还能看见在自流渠边上安装水车的木匠,看木匠干活的人很多,木匠稍有不对,就有人站出来指责。

敢指责木匠的人只能是出钱的人,如果每一个人都说,那么只能说明,每一个人都是出钱的人。

搭建牲口棚,鸡圈,猪圈的人就更多了,沿着旱塬一字排开,颇有些不可一世的气魄。

只是没有看见盖新房子的,这让云琅有些失望,大汉人还是没有后世人借钱盖房子的气魄。

云琅喜欢这样忙碌的人,人呐,只要忙碌起来,日子总会变得好过。

有了莲菜池子,长安就有吃不完的莲菜跟莲子,冬日里再也不用只吃白菜,萝卜跟干菜了。

有了水车,旱塬上的农田产出就会加倍,即便是饲养鸡鸭鹅,猪牛羊也要方便得多。

烧青砖的砖窑依山而建,长窑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黑色的浓烟染黑了蓝色的天空,却多了一份人间的烟火气息。

上林苑的人都是从外边迁徙过来的人家,大多是一户一家搬迁过来的,没有什么严重的宗族势力,因此,当所有人准备联合办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没了掣肘的人。

各种姓氏的人联合起来为一件事,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好则合力,不好就单打独斗,不会有裹挟的事情发生。

云氏的投资是实实在在的。

从那些如火如荼的工地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桑弘羊派胥吏仔细的监察了这些农夫与云氏签订的协议,仔细的研判之后认为,这份契约与云琅当初与桑弘羊说的没有什么大的出入。

刘彻看这份文书的时间远比桑弘羊更长,因为他远比桑弘羊更了解云琅是一个怎样的人。

很多时候,刘彻觉得自己只给了云琅一个针眼大小的洞,然后云琅就能吹出水缸一样粗的一股子风。

这也是他给云琅五千金,却要他一年还他一万金的想法源泉。

“你觉得云琅的做法真的没有什么问题吗”刘彻合上文书,眼睛依旧盯在文书上问桑弘羊。

桑弘羊回答道:“就文书而言,没有问题,年息两成是确定的,这一点干净利落的写在文书上,云氏没有节外生枝的可能,微臣也告诫富贵县县令应雪林,以后对于云氏与百姓的官司,除过支持他两成利的主张之外,别的主张一律不得理会。”

刘彻点点头又道:“你觉得云氏有可能在明年的时候还给朕一万金吗”

桑弘羊皱眉道:“即便是能还,云氏也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刘彻疑惑的道:“朕一直在等云氏上门哭诉,也做好了退让一下的准备。

结果,到现在,他们似乎并没有想要朕改变主意的意思,而是开始大规模铺开自己子钱的门路,这是为何”

桑弘羊拿出更多的文书堆在矮几上拱手道:“就微臣掌握的文书来看,云氏必定是亏本的。

所以他们也给商贾放贷,只不过在这一点上他们虽然只放两成的利,也不是无盐氏的对手,毕竟,无盐氏才是大汉国最大的子钱家,商家除过获得子钱还能获得其它方面的帮助。

所以,云氏如今正在避开无盐氏的锋芒,将子钱放贷给那些专门从蜀中来长安做生意的商家。

微臣还听说,云氏依靠五华夫人在蜀中的影响,在蜀中成都也成立了钱庄。

如此一来,蜀中客商只需要将银钱交付云氏在蜀中的钱庄,然后轻装来关中,做生意需要钱的时候,就依靠专门的约定,从长安,阳陵邑,所在的钱庄里取钱,听说也只需要两成利。

同理,关中商贾去蜀中也是如此。

就这一点来看,云琅确实不负他聪慧之名。

想来,云氏之所以不来向陛下哀告的原因,就是想用这个法子来弥补陛下本金不足之处。”

刘彻想了很久点点头道:“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从蜀中到关中,这一路上艰难险阻无数,途中盗贼如麻,商贾付出两成利息,就能免去运钱之苦,运钱之危,还是值得的。

既然云氏有法子弥补,朕也就不用可怜他了,倒要看看他还有什么赚钱的本事。”

桑弘羊微笑着点头,觉得自己答应云琅,给他开了子钱的门路,该是一门善策。

不论是他,还是皇帝,都以为云琅赚取蜀中,关中商贾的银钱只有一次,却不知这样的经历至少会有两次,第二次要比第一次赚的更多。

毕竟,蜀中商贾没有理由空着手来关中,他们需要押运货物进入关中,然后在关中卖掉货物,再进一批关中货物回家。

而这个过程是一个银钱流动的过程,钱庄赚钱从来不是按照数额大小,而是看银钱进出钱庄的次数。

毫无疑问,每进出一次,云氏就有两成利

不但没有凉爽下来,反而越发的炎热了。

树叶蔫蔫的挂在树枝上,就连夏蝉都没有鸣叫的力气了,只是偶尔有气无力的叫唤一嗓子。

兰乔,兰英失神的望着马车外边一望无际的糜子地,她们姐妹两努力计算了很久,都没有算出来这片粮食地能养活多少人。

“总归是很多的,多的让你们想不到,我也算不出来,想要知道这一点,回家问问平遮,他知道。”

在龙城的时候,如果遇到这样炎热的天气,骑手们就会褪掉身上的羊皮袄,赤裸着身子骑在马背上到处乱跑,男女都差不多。

那些伴随狗子一起回来捕奴团的武士也经常在路上光着脊梁赶路。

进了关中之后,他们就不肯这样做了,狗子也是一样,明明快要被热死了,身上的衣衫依旧穿的整整齐齐。

“夫君,喝口水,里面加了蜜糖。”

兰乔把水罐子递给狗子。

狗子衣衫已经湿透了,他摇摇头,从腰上解下水葫芦道:“这时候我该喝点淡盐水,而不是蜜糖水。”

兰英将身子探出车窗,发现身后已经没有人了,就奇怪的问道:“夫君,那些骑马的汉子呢他们不是要去你家拿钱吗”

狗子不屑的笑道:“他们还没有资格踏进上林苑,至于跟我家家主要钱,他们哪来的资格

我们回家之后,自然会有管事带着钱算给他们。

咱们家的门槛高,还不允许捕奴团里的腌臜货脏了家里的地。”

“夫君,我们为什么不住在昨日里经过的那座大城里面呢那里人好多。”

“你说阳陵邑啊,那里的人确实多,咱家在阳陵邑也有宅子,我们要先去见家主,等家主安排好了,我们想去阳陵邑就去阳陵邑,让你看个够。”

回到上林苑的狗子,他的心都是飘荡在云端的。

不论是关中人暴烈的吵架声,还是狡猾的商贾用娓娓动听的话语骗人的生音,哪怕是官府差役拖着铁链子哗啦哗啦在石板路上行走的生音,全都让他快活。

龙城的天空是湛蓝的,那里的匈奴人甚至称得上淳朴,而狗子就想回到阳陵邑,回到云氏庄园,淳朴安静的龙城只会让他发疯,只有骊山脚下的那片庄园,才能让他的心乃至灵魂感到极度的愉悦。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极大的柳树,狗子停下马蹄,用马鞭指着那株大柳树对兰英,兰乔道:“那就是我经常给你们说起的大柳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05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