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朝好女婿

作者:虎臣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百五十七章 盐票

书名:明朝好女婿 作者:虎臣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1

“用盐和挂钩筹集现银,这主意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吴老先生同这个时代刚入仕的读书人一样,对于经济事务一窍不通,怎么也想不通这其中的道理。

所谓货币,最开始是的出现是因为大家觉得以物易物实在麻烦,就把自己的物品先换成大家都承认的中间媒介物,谈后用媒介物去换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货币本身还是有其价值的。比如最早的贝壳还这个时代的铜钱。

不过,他们的价值却不能超过本身。比如一枚一文钱的铜钱,本身价值只相当于其中所含铜铅的价值。若要购买价格高昂的物体,却需要大量的货币。

打个比方,一辆大众帕萨特汽车价值人民币二十万元,相当于明朝二千万枚铜钱。若是一个明朝人要买一辆汽车,需要使用如此之多的货币,携带不方便,交易麻烦不说,也失去了货币作为流通媒介物的价值。

所有,这才有后世的纸币和电子货币的诞生。

这话就扯得远了。

或到货币发行本身,货币本身没有价值,说穿了老百姓认一种钱,看重的是这种钱背后的信用体系。

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货币的背后必然有一定的物资保障做为支撑。

比如二战以前,各国发行货币,都需要有依照本国的黄金和白银储备作为保证,这就金银本位。

再比如中国国内战争其中,陕甘宁边区政府没有金银,但发行的货币以所产的粮食做为等价物。也就是说,老百姓拿到边区币之后,随时可以去银行兑换等价的粮食,这叫做粮食本位。

有了粮食做为保证,边区币这才能顺利地发行下去,被民间所接受。

明朝的宝钞制度之所以崩溃,那是因为没有等值的物质做为担保。当然后,国家信用也是担保的一种,问题是,明朝政府一没钱,就滥发钞票,又不回收。最后,市场上的纸币越来越多,贬值得越来越厉害,到最后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说到底,明朝的宝钞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抢劫。

苏木也是受了边区币的启发,才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

他耐心地对吴老先生解释道:“这沧州城乃是盐业重镇,又有大运河水利之利,乃是河北商业中心。且不说城中盐商身家巨万,城中大大小小的富豪不只凡己。这些人我都是知道的,手头又的是闲钱,却没处投放生息。胆子大的,或许还放些印子钱出去。不过,这种生意毕竟太小,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胆子小的,又怕折了本,就只能将银子存在家里。”

说到这里,他一笑:“听人说,有个盐商家里的银子实在太多,又怕被人偷了。索性将银子化了倒进地窖,就算家里来了贼人,想偷也是没有办法。”

“这个法子还真是不错啊”吴老先生也笑了起来。

苏木接着道:“正因为民间闲钱太多,没个出路。放在家里又不稳当,还会因为存放时日太长有所损耗。若我们弄个银行出来,以盐司的官盐做保,吸纳民间的资金,并给一定的厚利,想必很多人家都愿意将银子存进银行里。”

苏木扳着指头计算开来:“民间商户做生意,拿一万两银子出来做本钱,雇佣人手,租铺面,一年下来,如果有一到两成利就算是不错的了,这其中还得冒许多风险。因为,你不知道你投进去这么多本钱,究竟能不能赚到钱。民间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生意场上,五成亏本、四成保本,只一成才能在年底看到银子。当然,盐商不算在其中。”

“如果我们所开办的这个银行每年能够保证商家有一成的利,我想,别说沧州,就算是整个河间府的富户,将来甚至是整个河北,都很乐意将闲置不用的银子存到我们手头。毕竟,像这种稳赚不赔的生意可不好找。”

吴世奇连连点头:“财帛多人心,这事到是做得。不过,正如子乔你刚才所说,发行盐票需要用官盐来担保,可盐山里生产的盐可都是由盐商们包销的。若是老百姓要凭盐票来提盐,我们又从哪里拿盐给他们若是动了盐商们的份盐,那就是扰乱盐政,追究起来,谁也担待不起。”

苏木哈哈一笑:“这事我早已经想好了,咱们发行的这种盐票都是大票,一百两一张。以先前的盐价,一百两可以购买四百斤官盐。普通一户人家一个月才吃多少盐,又没有那么多闲钱买盐票。至于大户人家,也不缺那点钱。”

对,就是发行大额盐票。

其实,苏木的打算是将盐票做为一种类似于后世银票一样的东西,用在商业流通里面作为交易使用。

明年就是正德一年,在这个年代,美州白银还未大量输入中国,张居政的一条鞭法还没有实行。民间的商业行为还大量使用铜钱,遇到巨额的商品交易,就算使用白银,也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打个比方,购买价值一千两的商品,你得随身携带一千两白银,得雇两个挑夫,非常不方便不说,还不安全。那比得上纸币,往身上一揣,谁也看不出来。

如果即将发行的盐票有了等值物质作为保证,苏木可以肯定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在河北风行一时。

不过,正如吴老先生所说,盐票发行之后,肯定会有人观望一段时间,甚至还会出现挤兑风潮。为了防止这一点,苏木故意将钞票的棉值定为一百两。

一般百姓肯定买不起这么大的盐票,至于大户人家,也不可能缺这点钱。就算有人想来挤兑,沧州城里的人还罢了。至于其他府县的商人要过来兑换食盐,走州过县,人力成本,路途损耗也是一大笔开销。商人将利看得极重,自然不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听完苏木的解说,吴老举人一时还想不通这其中的道理。

有抚摩着胡须坐了半天,这才眼睛一亮:“好法子,子乔你果然是个理财高手啊不过,本官还有一个疑问,如果一开始就发行海量的盐票,打个比方,就算我为皇帝陛下为朝廷筹集够两百万两银子,但一年下来光利息就要花出去二十万两,这钱又从什么地方去寻”

苏木翻了一下白眼:真是个不开窍的迂夫子,玩金融可不能太老实。若后世的银行家都跟你一样,华尔街的商人们还会被人称之为吸血鬼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88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