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末皇叔

作者:诸葛清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二章 旷古烁今大财迷

书名:汉末皇叔 作者:诸葛清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1

张任、赵云、张飞都是不下于黄忠、严颜的大将。一个月的时间,竟然能把羽林军中的骄兵悍将练到这种地步真的很不容易。不过,士卒们虽然没有发出声音,但刘璋看的出来,他们在担心。自古以来,徭役和大工程都是死亡的象征。秦始皇修阿旁宫、长城,隋炀帝修大运河,死去的人不知凡几,这些士卒也害怕走上不归路。

刘璋岂能不知士卒们的心情,他站在高台上笑问道:“你们是不是在担心,我对军营的要求太高,而导致你们中有人死去”

士卒们看着刘璋,虽然嘴上没有说话,但脸上的表情已经将他们心中最基本的想法表露无遗。刘璋看着台下士卒苦涩的脸继续说道:“这点你们放心,若不是胸有成竹,我岂能让你们修建军营或许你们不信,可事实会教育你们。你们是军人,对于我的命令无须怀疑,只需要执行,执行,再执行我会把任务下达给你们的将军,若是有意见,现在给你们机会提出当然,若是有人不愿意留下,也可以离开”

士卒们面面相觑,他们已经坚持了那么久,让他们离开,他们还真舍不得,可他们依旧担心刘璋会将他们折腾死。这时候,一个小兵大声问道:“将军,不是我不信任您,可我实在不明白,您准备如何修建军营如果要建一座石质的军营,很明显不适合我们。这样的工程,对我们来说实在太大了”

见有人提出疑问,刘璋十分开心,他就怕没人说话。刘璋笑道:“这位士兵,我对你的胆量十分佩服。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会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建设军营,用这种方法修建军营比泥胚房还要容易,可它将比石质的房屋还要坚固既然作为你们的主将,我将带领你们走向一条不同的道路,这条道路将通向荣誉,而不是死亡当然,其中会有死亡,却绝不会死的没有价值还有谁有疑问”

刘璋早已经把他的构想和张任四人说了。虽然看上去有些异想天开,但张任等人相信,只要是刘璋准备做的事,十有八九能成功。就好像刘璋的练兵方法,看上去有些儿戏,可效果却不同凡响。

刘璋扫视众人,见士卒们脸上的神情比开始的时候好多了,他不由笑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了,就按照我的命令行事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向你们的主将询问。下面开始军营建设张飞、张任、赵云、黄叙,按照我的命令,开始分工”

刘璋的命令一下,张任等人就开始行动了。张任的任务是将山谷中的地面铲平,张飞的任务是在山谷中打地基,赵云的任务是守卫山谷,而黄叙的任务是建立简易军寨,并运送水泥、砖块。当然,任务是不固定的,每天按照辛苦程度轮换。

士卒们见刘璋建军营的方法的确不同以往,也就相信了他的话。当水泥、砖块运回山谷的时候,这些士卒都不知道怎么用这些东西来建房子。不过,刘璋没有急着,建房子地基很重要,若不夯实,定会造成不小的麻烦。更何况,刘璋要建立的军营,是一个类似军校一样的存在。

山谷虽然不小,但是刘璋的人也不少。就这么大点的地方,五千人在上面夯土打地基,很快就让山谷中的地面平实了。刘璋命人将水泥用水调匀,一点一点的铺在山谷的地面上。第二天,当地面上的水泥干结后,士兵们都惊呆了,就连张任等人都傻了

神迹看着好似一整块巨石铺成的地面,所有士兵和将领都在心中对刘璋暗暗佩服。虽然水泥在后世是很常见的东西,但是在汉代,它无疑是一种令人震惊的神物。士卒们都服气了。刘璋的行为让他们明白,不是什么事都可以用年龄来衡量。

在以后的建设中,刘璋无须对士卒们解释什么,因为水泥的神奇,让他们对刘璋产生了盲目的信心。在士卒们的眼中,刘璋就是无所不能的神,他们要做的,就是对刘璋献上无与伦比的服从。

当两万人投入一个工程的建设,只要分工合理,那进度可以用神速两个字来形容,特别是修建这种简单的房屋。当然,没有钢筋,刘璋也不敢盖的太高,军人的宿舍,只是一片三层高的小瓦房,每间房里可以睡十个人。

又过了两个月,军营建好了看着新建的军营,刘璋竟然有一种回到前世大学时代的感觉,只是楼房矮了点。本来刘璋还想找人打一批高低床再让士卒们住进去,可是士卒们已经忍受不了这种三层小洋楼的诱惑,就算打地铺,也一定要先住进去。

山谷的动静瞒不了有心人,军营建好的第二天,刘璋就被刘宏叫进了宫。说心里话,刘宏本没指望刘璋能练出什么精兵,至于幽州兵,刘宏认为是黄忠、严颜练出来的,毕竟这两人都有当兵的底子,可赵云等人在西园的成绩让刘宏刮目相看,而后从刘璋那里传来的情报,也让刘宏有些吃惊,特别是军营建成以后。

对于皇帝,刘璋没有隐瞒,他一五一十的将水泥的事告诉了刘宏,可刘宏却来了一句,其中大有可为。刘璋不懂刘宏的意思,刘宏便仔细的解释了一下,这个解释却让刘璋目瞪口呆,原来刘宏已经想到怎么用水泥来发财看着两眼直冒金光的刘宏,刘璋有些无奈。这哥们不该做皇帝,应该去做商人。不过,刘宏和刘璋都不可能去做商人,这让刘宏有些泄气。

中国的皇帝有各种各样的爱好,有的爱揽权,有的爱管闲事,还有的爱旅游,高雅点的喜欢诗词歌赋、书法,低俗点的喜欢享乐、美女、生娃娃。可刘宏绝对是中国皇帝史上的异类,他喜欢钱

有人说,谁都喜欢钱,也有很多皇帝爱钱,可是刘宏和他们不一样。像崇祯、嘉庆,这些皇帝爱钱,是因为缺钱而爱钱,李世民、刘邦是因为钱不够用而爱钱,可刘宏是因为喜欢钱而爱钱,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旷古绝今的财迷皇帝

为了敛财,刘宏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多元化、极端无耻化的历史新道路。他喜欢搞产业化运作,一次捞个够不是目的,他的目的是一生捞不完。就拿贡品来说,东汉是当时世界上超级大国,每年都有一些国家派使者前来与大汉互通有无,而那些使者手里总少不了一些国宝奇珍,用来讨好大汉天子。

进贡通常的流程是先递交一份清单,清点后送入国库,成为国有资产。皇帝想要什么再派人前去提取,个别的还要经过有关部门审核,然后才能到达皇帝手里。刘宏嫌麻烦就赶在贡品入库前抽取提成,直接送到皇宫,美其名曰“慎行费”。贡品年年不断,慎行费就年年不缺,刘宏凭此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在慎行费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后,刘宏开始盯上田赋,即农业税。中国古代农业税往往占到财政总收入的一大半。刘宏对此下手,足见他财迷方面的智商不是一般的高。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对全国人民的撒一个大谎,说自己要翻新扩建皇宫,为了避免财政赤字,要把农业税的比率提高。全国有上千万亩田地,每亩多收十钱,一年下来就是数亿。

接着刘宏撒了第二个谎,说修皇宫缺木头,要各地官员有多少送多少。地方官们当然不敢不照办,按时保量的把木头送到京城。可没想到,负责验收的太监们用常人难以理解的眼光加以挑剔,一般情况下十有八九会被判不合格。不合格怎么办,刘宏的损招出来了。各地方必须以原价的十分之一贱卖给中央,然后中央又按市价回卖给各地方。刘宏和他手下的太监们就此结结实实的赚了一笔。结果过了几年,皇宫寸土未动,地方官们才知道上了皇帝的当。

当全国人民都还在被骗中痛定思痛的时候,刘宏多元化的第二步已经开始行动。这次他做的是房地产投资。他把淘来的的第一桶金和第二桶金中很大一部分拿回老家去买田地、修房子,进行大规模的房地产投资。土地自古以来都是最热门的理财产品,刘宏财大气粗,眼光独到,再加上他本人强大的行政资源优势,没出几年,他又稳稳赚了一笔。

就连田赋、贡品上,刘宏都能榨出油水来,何况刘璋搞出来的水泥以刘宏的商业眼光,他看的出来,水泥这玩意只要操作得当,定能赚钱。虽然这些钱在刘宏眼中是小钱,但对于一位财迷来说,只要是钱,就绝不会放过。而水泥对刘璋来说是一种战略物资,他并不想泄露出去。刘宏眼红水泥的销售前景,刘璋自然要将他的目光转向别处。仔细想了一下,刘璋计上心头。既然刘宏想要赚钱,他怎么可以不利用一下这个机会呢

第三章到,十二点前还有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86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