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夏贤相

作者:景以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8章:死读书,真能学到治国之道吗?

书名:大夏贤相 作者:景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3

林峰不想和太傅夏学宜交恶,人家年纪古稀,而且是三朝元老,和他掰扯就是自找麻烦。

但是林峰更不能丢下给小皇帝授课的机会,所以考虑得失后,林峰不得不选择和夏学宜掰掰手腕了。

只见林峰对夏学宜拱手一拜,言语沉稳:“太傅大人若是认为下官才学短浅,无法给陛下授课,那下官愿意返回翰林院继续学习。但是太傅大人说下官性格不够沉稳,心性深沉,那下官绝不苟同”

“绝不苟同好,本官让你说”夏学宜没料到林峰会据理力争,他也不是倚老卖老的人,当然会给林峰机会。

林峰回道:“太傅大人仅凭下官没有劝阻长公主、没有劝阻陛下出宫,便认为下官性格不沉稳,这个看法太片面了。下官为何要劝阻陛下出宫在下官看来,人有旦夕祸福,不能为了没有发生的事,就选择不去做,这样不是规避风险,而是逃避。”

“当年先皇在位时,突厥南掠,大夏兵马集结兵力北上抵御突厥,不曾想大池国趁机发难,挥兵四十余万,进犯大夏。就在这两面受敌,短时间内无法有效调兵遣将抵御大池国时,先皇御驾亲征,带领十万大夏儿郎浴血奋战,最后抵挡住了大池国的进攻。为此,先皇陛下身受重伤”

“难道先皇陛下不知道御驾亲征的危险吗下官相信,先皇陛下比任何人都清楚但是先皇陛下必须这么做”

“而现在,陛下出宫,并非为了游戏人间,而是体察民情。陛下有仁君之相,一味的在宫内读死书,死读书,真能学到治国之道吗”

“陛下连天下饥民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连真正国情是什么样子都不清楚,又该如何治理这个国家”

“至于太傅大人说下官心思深沉,下官并不想过多解释。”

林峰的这番话不卑不亢,让太傅夏学宜有些意外。

夏学宜打量着林峰,回道:“先皇御驾亲征,乃是大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和陛下出宫不能混为一谈。不过老夫也不是不讲道理之人,你说陛下出宫是体察民情,而不是迷恋人间游戏,那臣就要问问陛下了,这次出宫陛下体察到了什么”

说罢,夏学宜瞅着小皇帝。

若是以前,小皇帝畏惧夏学宜的严厉,肯定无话可说。但是这次看着林峰据理力争,他突然发现太傅也没有那么可怕,更何况自己出宫的确深有感触。

所以这一次,小皇帝坦然的和夏学宜对视,回道:“太傅大人,朕出宫后,看到了和朕年岁差不多大的乞丐,他们跪在街上,目光无神,就像行尸走肉,摇手乞讨。当有行人扔下几枚铜钱时,他们疯抢,甚至大打出手,挣得头破血流。朕从未想过,在大夏京都之下,文武百官口口声声宣扬的繁华之地,竟然还有这么多的乞丐。他们和朕同龄啊,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是大夏的子民,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可怜太傅,朕所看到的文章典籍中,可没有写这些东西啊,太傅能否教导朕该如何帮助他们啊朕想学这方面的知识”

夏学宜注视着小皇帝纯净的双瞳,身躯猛然一震。

议事堂内,太后和萧雨绮皆在这里,除了她们,还有三省的长官以及兵部尚书。

“太后殿下、长公主殿下,突厥使团已经进关,按照行程,半个月后便会来到京都。而此次突厥使团的使臣是突厥可汗的第八子,吉达王子。据说此子通晓我们华夏文化,聪慧过人,不可小觑。”

说话的是兵部尚书魏兵,六十三岁,已经到了致仕的年纪,却被先皇驾崩时任命为兵部尚书,他和夏学宜一样,也是三朝元老。

至于他口中说的突厥使团,乃是最近最牵动太后和萧雨绮的大事。

半年前,先皇驾崩时,突厥可汗挥兵二十万,大举压境,似乎想趁着大夏国出现变故时抢掠一场。

不过大夏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派重兵驻守长城,抵御突厥。

突厥最后还是没有进攻,并且还在一个半月前,突然派使臣来送书信。书信是突厥可汗写的,信中阐明突厥想和大夏议和。

突厥议和

这个消息让太后和萧雨绮既感觉疑惑,又觉得不对劲,因为突厥和大夏之间,基本上都是大夏处于防御,好吧,就是被欺负。

所以太后和萧雨绮商量后,派人调查突厥内是否发生了大事,但是调查无果。

最后商议后,便给突厥可汗回复了同意议和的书信,就这样,突厥使团派使臣前来。

听完兵部尚书魏兵的话,太后道:“大夏乃是礼仪之邦,既然答应了议和,那就好好洽谈此事。北部边关战乱多年,若是能和平下来是好事啊,能让百姓休养生息。长公主,你看议和的事交给谁来负责”

“回禀太后,本宫建议由鸿胪寺卿和兵部左侍郎负责议和之事,你看如何”萧雨绮问道。

太后点了点头,鸿胪寺卿属于皇帝一脉,而兵部左侍郎属于太后一脉,各选一人自然合适。

“不过朕依然担心突厥不怀好意,另外还要警惕西边的大池国。”太后提醒道。

魏兵道:“请太后放心,臣已经交代过了,专门给忠勇侯送去了书信。”

忠勇侯赵云龙就是太后的兄长,领兵驻守在西部边关,防备大池国。

议完正事,几位大臣才退下。

太后和萧雨绮也前后脚离开了议事堂,恰在这时,传来了紫宸殿内的消息,说是太傅知晓了陛下私自出宫的事情,正在发火。

萧雨绮一听,立即赶忙紫宸殿。

太后本不想看热闹,但她突然想到凭太傅的严厉,恐怕会把矛盾指向林峰。想到这里,太后也立即跟了过去。

紫宸殿内。

夏学宜身体一震,这还是他教导陛下半年以来,第一次见到小皇帝这么纯净且充满希冀的目光。

“陛下如果想帮助那些乞丐,以及天下间贫苦的百姓,那就好好守住这份毅力,等陛下亲政后,自然便会想到办法。”夏学宜认真考虑后,如此回答。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6054s